第1012章 他也叫默罕默德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5-13 12:01      字數:2179
  皇宮,風塵仆仆的陸繹再度見到萬曆皇帝的時候,沒有盛大的歡迎儀式。

  無論是陸繹還是張居正都是實打實的實幹派,對於麵子工程,都是敬而遠之。

  即便是沒有盛大的歡迎儀式,陸繹也心滿意足了。

  大明的北地邊防未來數十年都安穩無憂,等到再次出現問題的時候,自然右後世人進行修修補補。

  他也榮升成為公爵。

  要知道大明自從開國的時候,封了一票公爵,隨後武將基本都是侯爵封頂。

  陸繹獲此殊榮,那是與國同戚。

  不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是在當朝,絕對是最頂尖的殊榮,身受萬曆皇帝信賴。

  “平海公,你真的想要南下?”

  當知道陸繹心中所想之後,萬曆皇帝詫異之後,心中的確沒有太多拒絕的理由。

  “回稟陛下,南洋之事繁雜,那莫臥兒又是陸地大國,如果不能將其打垮,南洋商貿受到影響,三佛齊宣撫司,老撾宣撫司,都會離心離德。”

  三佛齊新設的,但老撾宣撫司自從大明開國設立以來,雖然不被朝堂上的文官重視,可這裏恰恰也是祖宗之法所在之處,丟不得。

  “這滿朝文武就無一人可用?”萬曆皇帝聞言後長歎一口氣:“看來此番還是要仰仗平海公。”

  萬曆皇帝一想到滿朝文武當中能夠擔此重任的除了陸繹,並無二人,並未生出對於陸繹的忌憚,反而有些擔心。

  他擔心陸繹連年在外征戰,根本就沒有時間在京師當中陪伴家人。而大明的傳統又是,文臣家眷在順天府當中居住,不得跟隨文武到地方。

  陸繹笑道:“陛下不必著急,這開海一事不過數年,想要誕生臣這樣為國為民,忠謹之人,還需要時間。”

  大明往日海貿都是走私海盜,這兩個行當當中誕生的人才數不勝數。

  但對於大明官方而言,這些人不堪重用,他們隻信任勳貴跟文官這兩個體係。

  任何不在這個體係之外的人,都會天然的受到審視,不被他們當做是自己人。

  萬曆皇帝站在那裏,心情有些複雜。

  “來人,展開地圖。”

  地圖由著兩個大太監送了上來,緩緩展開。

  “陛下請看。”陸繹用手指著莫臥兒所在的方向。

  這是一幅粗糙至極的世界地圖,原本是由葡萄牙人繪製,的相比於後世的地圖,精確性差了很多,許多島嶼,分界線都畫錯了。

  但對於此時的大明而言,這就是世界地圖。

  陸繹並無糾正地圖錯處的能力,也隻能一麵安排遠航的船長重新繪製,一麵繼續沿用葡萄牙人的地圖。

  “這裏便是莫臥兒蘇丹國,其國王已經加冕成為皇帝,征服了整個印度次大陸北麵的土地。”

  莫臥兒此刻正處在最巔峰的時期,遠遠不是後來被英國欺負的狀態。

  如今莫臥兒不斷征服異教徒,從發家之地阿富汗一路向東,沿著恒河不斷征服本地的印度教徒,用刀劍強迫他們改變信仰,成為自己的子民。

  礙於印度教對於一切的通化能力,也礙於蘇丹國內並無明確的種姓製度。

  雖然很離譜的是印度次大陸上的所有宗教都逐漸產生了種姓製度。但在現在,這種趨勢剛剛誕生。

  “如今莫臥兒蘇丹國的統治者是蒙古人的後裔,名字叫做穆罕默德。”

  提起這個名字,陸繹就有些無語。這個名字在蘇丹的世界當中非常普遍。葉爾羌人的副汗叫做默罕默德,現在莫臥兒帝國的阿巴克大帝最開始也叫默罕默德。

  “穆罕默德?”萬曆皇帝也是一怔,因為他記得這一次獻上來俘虜當中,就有這樣叫默罕默德人。

  對此,陸繹不厭其煩的解釋了一下。不過他對於宗教了解甚少,也對阿巴克了解不多,僅僅通過林林種種的情報確信現在的莫臥兒很強大,處在上升期。

  而在十三年前,阿巴克將首都從德裏遷移到了阿格拉。

  陸繹所不知道的是,在五十年後,莫臥兒的沙賈汗為了悼念自己的妻子,修建了泰姬陵。

  因為他已經有心將這個國家從印度次大陸上麵抹去。

  “平海公,你的意思是這莫臥兒必打不可?”萬曆皇帝沉吟,他看著地圖上遼闊的疆域,恨不得所有土地都變成大明自古所有的土地。

  但他更清楚大明的真實情況,知道大明根本就沒有鯨吞天下的能力。

  “對。”

  陸繹點頭,為此解釋:“陛下,臣已經讓南洋水師不斷運輸人口的南下填充南洋,運輸糧食平抑糧價。”

  “然如今大明仍舊有小民饑寒交迫,隻有徹底掌控孟加拉灣,才能加大糧食貿易,更好的打壓本土糧價。”

  當然,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陸繹現在並沒有足夠的手段將大明變成理想國。

  他隻能用自己的方式延緩這個帝國的衰落,減少百姓在土地兼並,小冰河氣候的雙重打擊下,能夠活下去。

  南洋,印度,這都是不受小冰河氣候影響的地方,一年三熟的地方足夠大明的百姓養活自己的同時,產出的糧食,也能北上賣給大明本土。

  “陛下,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運輸糧食全靠大明官方的船隊,遲早會有一天難以為繼。”

  任何官方的手段都是無法一支延續下去的。大明是封建王朝,對於地方的掌控非常差,也無法抑製內部的各種矛盾。

  甚至因為棉花大量種植,對於皮毛的大量需求,大明也發生了棉吃人這種事情。

  大量土地種植更值錢的棉花,桑樹之後,糧食價格必然上漲。遇到天災的時候,更是會讓糧價變成天價。

  這不是一個人能夠阻止或是解決的。

  隻有遊蕩在歐洲上空的幽靈才能用強大的行政力量,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

  “這個朕知道了。”萬曆皇帝遲疑,經營南洋最大的好處就是三佛齊的金礦。糧食一道他並未有太多的關注。

  但萬曆皇帝畢竟是見過世麵的,身邊又有張居正跟陸繹這樣的人在,他當然知道糧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