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西安城外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23      字數:2177
  那一個個八百裏加急的捷報,都是一場場的激戰,天文數字一樣的損失換來的。

  “時值寒冬臘月,西北邊軍仍舊要每日奔襲百裏,激戰更是十死無生,所剩都是果敢之士,精銳至極。”海瑞也是低低的歎了口氣,他麾下除了趙凱的一千明軍,其餘的也都是察哈爾人,葉爾羌人,瓦刺人合成的騎兵。全等西安府募兵之後,填充進如今的骨架裏麵,變身北庭軍。

  隻有那個時候,大明在西域才能擁有兵力優勢,能夠滅任意一國。

  須臾,趙凱出列。

  他在西安城裏麵日夜訓練新募而來的兵卒,今日總算得了的海瑞應允,出了校場,在城外安靜等候。

  現在見了征南軍到來,哪裏還能耐得住寂寞。

  “海大人,末將願意指引征南軍入城!”

  他火急火燎,腔調也不複往日的沉穩,變得急切起來。

  見狀,海瑞心中有了計較。這般天寒地凍,征南軍遠道而來,隻怕又是五更便起身,吃飯早飯後,便朝著西安馳騁而來。

  這般折騰,縱然是鐵打的身子,也支撐不了幾日。

  迎接陸繹一行倒是彰顯的不那麽重要了,他更關心那些長途跋涉的軍士。

  “你勿要著急,且聽我說。”海瑞一一安排:“征南軍遠道而來,繼續的是休整。城外軍營前幾日收到平海侯書信時,老夫便下令打掃幹淨,又從城中招攬百人日夜等待征南軍到來,好叫征南軍歇息。”

  “早先老夫想叫你好生歇息,現在趙參將想要迎接征南軍,那最好不過。”

  這不是什麽美差,而是十足的髒活。事成之後非但沒有任何獎賞,反而都會被認為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也隻有征南軍的傻子才會搶著幹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末將謝過海大人。”趙凱連連點頭,恨不得現在便飛馬而去。什麽苦活累活兒,他壓根不在乎。

  他真正關心的是自己征南軍的弟兄們,一別月餘,還有多少到了西安。

  “兄弟們,走!”

  隨著一聲令下,百騎躍出隊伍,朝著征南軍所在的西方奔馳而去,留下一臉羨慕的駱秉良。

  他錦衣衛出身,所經曆的所有任務卻都是跟征南軍息息相關,在西域他跟征南軍並肩作戰,建立起的友誼也是頗為深厚。

  他隻能目露羨慕的看著自己的袍澤弟兄,做了自己想做卻又不敢做的事情。

  錦衣衛是天子親軍,所做的事情無分對錯,評斷成敗的唯一衡量單位就是忠誠。

  忠誠的人可以爬的更快,也可以做更多該做的事情的……

  “勒馬,隨我拜見大明同僚。趙凱,你領兵入軍營!”

  逐漸近了,兩側歡迎的隊列也愈發清晰起來,陸繹的心情逐漸好轉。

  大明陝西一省並未受到冬季作戰太大的影響,無論是糧秣還是武器甲胄,都是事先準備好的,不需要征召太多民夫,就能維持糧道暢通。

  征南軍所過之處,馬蹄如雷鳴一般,不乏有大明百姓走出茅草屋遠眺大明軍陣,看著那一麵麵在冷冽空氣當中飄舞的戰旗逐漸遠去。

  老子曰的:雞犬相聞,老死卻不相往來,不外乎如此。

  “下官拜見侯爺!”

  官職上麵,陸繹跟海瑞都是從二品的,但後者是文官,天生就比武官高一些。官職之外,陸繹的侯爵雖然讓人羨慕,卻也不是大明文人人人都要奢求的尊稱。

  須知,大明勳貴是不可以擔任的地方官,也不能進行科舉考試的。

  就衝這一點,有了勳爵之後,文官就得混吃等死,再也不能在官場上揮斥方遒。

  “勿要多禮,諸位快快請起。此番大明戰果頗豐,全靠諸位維係我大明後勤,才叫韃靼人沒有可乘之機。”

  花花轎子人人抬,麵對低姿態的大明同僚,陸繹也不好拒人於千裏之外,必須對這些素未謀麵的同僚一個個問好,與之交談。

  海瑞,姚繼可也忙著慰問征南軍的軍官。

  “敢問侯爺,此來西安,是否是要督促駱小旗欺壓商賈?”

  話音剛落,隻見陸繹臉上的笑容直接凝固,他身側的文武也都是臉色微變,下意識的遠離此人。

  “欺壓商賈?何來這一說?”陸繹說出這四個字的時候,臉上再度有了笑容。他玩味的看向這個中年文士,看官帽服飾應當是正四品。

  一個正四品的文官無事生非,那是陝西省右都禦史才能做得事情。

  禦史在朝中勸諫皇帝,地方上的禦史官職有高有低,一般都是以小製大,不過他們的主要職責不是勸諫,而是告狀。

  海瑞便是勸諫皇帝的代表人物,深知這些人要麽是脾氣又臭又硬,要麽是別有用心。

  不然任何一個正常人,都不會對查稅一事有這樣大的抵觸,非要公開杠陸繹這樣的國朝重臣。

  “商賈在城中買賣,貨值南北本就不易。錦衣衛駱秉良駱小旗這幾日抓晉商也就罷了。為何連其他地方的商賈都要進行抓捕,讓西安市場一片混亂?”那文官咄咄逼人,唾沫星子噴的駱秉良一手按住繡春刀,恨不得活劈了這廝。

  “可有此事?”

  “回稟都指揮使,有此事。”駱秉良行的端,做得正,壓根不怕這等汙蔑。

  “平海侯,駱小旗承認做錯了,您還要抓著不放的話,就別怪老夫上書朝廷,好好說道說道了。”

  “此事不急。”麵對一個一心找茬的人,陸繹不著急跟他辯論,而是奇道:“陸某人敢問大人是何身份,姓甚名誰?”

  “江陰人,董飛,現任陝西右都禦史。”董飛高昂著腦袋,屹然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全然不懼陸繹雙眸當中的玩味。

  “那董大人,您可知道陛下扣押晉商,不願其一族之人流放倭國,想要徹查此事吧?”陸繹語重心長,一點點點明:“那喬家賬本當中,今歲瞞報的稅銀便有五萬兩之巨,戚太保更是從祁縣抄了一百五十萬兩白銀。”

  “算上走私敵國的銀子,足有二十萬之具。換成是董大人目睹此事,是否會嚴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