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北疆變故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21      字數:2282
  訓話?陸繹若有若無的苦笑一聲,他當然不會訓話。

  他隻會誇誇其談。

  “衣服,糧食,種子準備周全,牲口想辦法從土人手中貿易,或是掠奪,也要盡快配齊。”他吩咐曹文昭,這一次後者將要坐鎮三佛齊,職責很重。

  “最好三年之內,南下的成年漢人都要有妻有子,這樣才能讓我們漢人世代生根。”

  “諾!”

  曹文昭連連點頭,大呼快哉。

  曾幾時,大明能夠這樣肆意的開疆擴土,移民邊疆。

  如今他卻成為了移民邊疆的先驅,職責不可為不重。

  這讓他的對陸繹忠誠度蹭蹭上增,恨不得現在就飛到三佛齊去,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替大明開疆守土!

  什麽名留青史啥的他不在乎,他隻想要黃金。

  隻是,他沒想到的是陸繹從來都不準備讓一個人長期待在南洋,甚至這一批錦衣衛南下之後,就會有同樣數量的征南軍跟錦衣衛回到大明,讓駐軍無法長期盤踞在一個地方,成為毒瘤。

  “平海侯,錦衣衛都指揮使陸繹大人到!”

  隨著一聲唱喏,陸繹領著親軍走到距離百姓還有十步的地方方才停止……

  他不威自怒,目光更是如刀一樣鋒利,看的百姓們紛紛低頭,不敢對視。

  老少爺們都是如此,混跡在船上的婦孺更是的恨不得躲在自己男人,父親,兄長身後。

  可他們左等右等,都沒有等到陸繹開口。

  因為一匹飛馬從京師趕來,麵陳陸繹。

  “什麽?”陸繹瞳孔收縮,從未想過的北疆會發生這樣的變故。

  按他推想,漢那吉就算在無能,也能多僵持兩年。

  可他沒想到漢那吉還是太菜了,菜的他都懷疑人生的地步。

  韃靼人現在都這樣不堪了嗎?

  天津港口邊緣,這樣一幕讓錦衣衛惴惴不安。

  他們何曾看到自家侯爺失神的樣子。

  “曹文昭!”陸繹並未失去理智,也知道此刻草原不論發生什麽,他都鞭長莫及。

  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安排好了一切之後,立馬的回到京師再做打算。

  “此處交給你了,北疆韃靼人發生變故,本侯要回京師麵見聖上。”他快人快語,不給曹文昭喘息的機會:“南洋的大米加大比例,今歲若是開戰,消耗錢糧隻怕無計。”

  他憂心忡忡,隻想回到京師。

  好在,天津衛距離京師並不遙遠,官道筆直,他揚鞭快馬,隻用了三個時辰就抵達了京師。

  “來人下馬!”遠處,有城門衛大喊。

  “閉嘴,這是平海侯!”

  聽聞喊聲的城門令卻是一驚,一巴掌拍在大喊的兵卒頭上,讓人讓開道路。

  “麻煩了。”陸繹看了一眼城門令,入門。

  紫禁城,文武匯聚一堂。

  “陛下,兵部侍郎嶽耀熟知兵法,當為此戰的主帥!”

  不斷有人推舉,想要讓自己的人北上與韃靼人交鋒,最好立下不世功勳,壓過武將一頭。

  武將這邊更是不斷推舉人員:“陛下,薊門戚繼光可用。”

  勳貴也叫嚷道:“陛下,英國公久經沙場,當為主帥!”

  萬曆居於上位,心中同樣有自己的人選——陸繹。

  隻是,陸繹此刻尚且在天津衛,即便他故意拖延時間,也隻怕等不到陸繹到來了。

  他咳嗽一聲:“諸位卿家,朕覺得平海侯久經邊事,此番若是以他為將的話,韃靼人必能臣服我大明。”

  “陛下,不可!”

  “陛下,平海侯如今經管南洋,哪有時間北上。”

  “陛下,陸繹乃是禍國殃民之輩,切不可讓他在掌大軍!”

  此言一出,朝堂再度變成了喧囂的菜市場。

  陸繹瞬間變成了眾矢之的。

  喜歡他的人雖然不少,但討厭他的人是幾何倍的增長。

  加上利益使然,不管是誰都下意識的抗拒陸繹立下更大的功勳。

  唯獨一點沒人詬病,那就是陸繹的軍事素養的確是當下無雙的狠人,這一方麵的確沒人能夠跟他比較。

  “諸位愛卿,且停住!”小胖子皺眉,對這些大臣不滿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五軍都督府,六部籌備的糧草,銀兩如何了?”

  說到這,小胖子忍不住看了一眼張居正,這才是朝堂上的真正掌控者。

  “回稟陛下,糧餉雖有差距,但也相差不大,足以支撐大軍北上。”戶部侍郎給出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並未說出具體數目。

  “陛下。”倒是一旁的宮人到來,稟告道:“平海侯從天津衛過來。”

  寂靜,朝堂頓時靜了下來。

  想要趁著陸繹不在,一鼓作氣出征的文武勳貴們都是臉色大變。

  他們當然知道陸繹是陛下心中中意之人,也知道自己推舉的人就算是在傑出,在陛下的心目當中都比不過的陸繹。

  一門雙侯,那是多大的榮耀。

  這可不是陸繹低調就能掩蓋住的功勳,仍舊讓無數人羨慕嫉妒恨,恨不得取而代之。

  更加上萬曆一朝至今,大明異常風光,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是屢戰屢勝,開疆擴土不知幾萬裏。

  可陸繹還是回來了。

  “微臣陸繹叩見陛下。”陸繹恭敬,聽到小胖子開口之後,才緩慢起身,麵無表情的再度拜倒在地:“韃靼人內訌,還請陛下息兵!”

  “息兵?”莫說是萬曆,就是現在爭鋒最激烈的大臣們都摸不著頭腦了。

  息兵說的好聽,可臥榻之處其容他人酣睡。

  一個和平統一的韃靼,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平海侯,你莫不是怕了?”

  寂靜之後,反對者此起彼伏。

  “怕了?本侯從未怕過。”陸繹一翻白眼,鄙夷道:“如今已經九月,諸位可知道韃靼何時下雪?”

  “這。”

  一眾文官都答不上來了。

  “若是無錯的話,應當是十月。”英國公張溶無奈開口。

  他跟陸繹一樣,都是知道現在打不了仗的人。

  “也就是說,諸位大人現在北上,還未走到大同鎮,便要回京師過年了。”陸繹並無嘲諷,隻是陳述一個事實。

  “既然如此,諸位大人為何不留在京師,等到明年開春再行北上?”

  “平海侯真是熟知兵事,待到來年開春,黃花菜都涼了。”有大臣冷嘲熱諷,總算抓住了陸繹的痛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