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敲打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20      字數:2177
  大明的文武百官不是最喜歡打啞謎嗎?

  好好的一件事情非喜歡讓手下之人前去揣摩,還美其名曰隻可意會不可言傳,怎麽到陸繹這裏就這般露骨直白了?

  漢那吉暗自心驚,要是自己離開大明的這些年,大明上下都變得如同陸繹這樣隻看重利益,不看重天朝上國榮譽的話,那大概率草原的他們再也翻不起浪了。

  漢那吉沉默著,陸繹不想給他更多的思考時間,於是直接說道:“如果漢那吉你現在還沒有做出決定,那還是請回吧,大明並非一定需要你們韃靼部,我看那些小部落就很想為我們大明放牧。”

  做出決定?放牧?

  漢那吉很明銳的抓住了陸繹話外之意,他將心沉下,肅然道:“小王明白了平湖侯的意思,小王甘願率部族上下,成為大明的放牧人。”

  “你可要想清楚了,大明不需要蛇鼠兩端,反複無常的狼心之輩,要是你們任何不軌之心,本候將再次馬踏連營,將你們韃靼部全數屠戮。”陸繹毫不掩飾自己的殺意,就像勝利的草原諸部不會對敗亡的部落心慈手軟一樣。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小王已經被拋棄了一次,小王不想再被拋棄第二次。”

  漢那吉起身看向帳篷外,幽幽的說道:“更何況此時的大明如日中天,煌煌天威照射萬界,我們韃靼部已經陷入了存亡之秋,萬不敢在惹怒大明,畢竟我們草原人最信奉的就是強者。”

  漢那吉被人帶去休息了,因為這件事並不是陸繹一個人就能決定的,他必須要和其他人商量,最後上奏於萬曆小胖子和兩宮太後。

  不然別人就會懷疑陸繹的用意,覺得他是不是收了韃靼人的好處……

  萬曆小胖子收到劄子已經是八天後了。

  還是乾清宮的書房,除去太監李雲之外,便隻有萬曆小胖子和首輔張居正以及前任兵部尚書譚綸。

  萬曆小胖子將劄子放在龍案上,看向譚綸說道:“譚老愛卿,你怎麽看漢那吉這人。”

  當初雖是王崇古接納漢那吉的投誠,可當年與其接觸的卻是世人兵部尚書的譚綸以及禮部尚書戚雪安。

  眼下戚雪安早已乞骸骨歸鄉安度晚年,譚綸雖然也不差,卻萬幸還在京師逗留,所以萬曆小胖子不由分說的就召喚譚綸進宮,想要聽聽對方的看法。

  長於婦人之手,深於內宮之中的帝王,他們不同於開國或者馬背上的皇帝,他們想要獲取一個人的信息的渠道往往都不是見他一麵,而是從多人口中的描述,再從腦海之中繪畫出這人的麵孔。

  麵對萬曆小胖子的詢問,譚綸先是偷偷的看了一眼張居正,隨後沉吟了片刻,謹慎道:“回陛下的話,既然如此,老臣鬥膽進言。”

  “老話說得好,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漢那吉此子雖然因為其父的原因深受俺答的喜愛,但更多的可能還是因為漢那吉很像俺答年輕時的自己。”

  “漢那吉此子有野心,也很善於心機,不過卻十分知進退,知道在使驛的那幾年,他並沒有翻過任何過錯。”

  “也就是說,假以時日,又是一個俺答?”萬曆小胖子點頭道。

  “陛下聖明,實屬我大明之福。”譚綸幹巴巴的拍了個馬匹。

  以前的譚綸並不會這麽去“掐媚”萬曆小胖子,但他現在畢竟是退了,為了子孫後代的平安,他誇讚幾句萬曆小胖子也並不為過。

  看著萬曆小胖子的胖臉有些擔憂之色,作為老師的張居正又豈會不知道他心中所想,於是勸慰道:“陛下無需擔憂,放在以前或許漢那吉是一個守成之汗,但現在他確實砧板上的魚肉,全依賴我大明是否會舉起屠刀。”

  “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張師傅您不是教導過朕,對待異族更要警惕嗎?”萬曆小胖子說道。

  “所以臣進言,希望陛下當即派遣文官前去協助平湖侯,妥善安置俺答歸附的問題。”張居正正色道:“隻要韃靼部能夠盡皆歸附大明,那草原平定的最後障礙,就唯有察哈爾部,亦力巴裏占據西北苦寒之境,倒也不用過多擔憂。”

  “隻派文官嗎?”萬曆小胖子皺眉道:“雖然儒家思想確實能夠通化異族,但……”

  但就怕他們通化的速度還沒他們腐敗的速度快,到時候可就適得其反了。

  “陛下毋用擔心,派去的文官家眷全數留在大明不說,還要派遣錦衣衛與東廠的探子時刻警惕。”譚綸笑著說道:“他們就算有心貪腐,恐怕也要時刻處於擔驚受怕之中。”

  萬曆小胖子與張居正相視一眼,皆點了點頭,隨後很快,今日乾清宮商酌的事情便化為數道聖旨,朝著答魯城飛去……

  秋風越來越大,草原的牧草也成片的泛黃,有經驗的草原人馬上明白,冬天已經要來了。

  一個小部落的男女老少都行動了起來,凡是幹燥的位置上擺滿了鋪曬的牧草,男人抓緊驅趕著牛羊吃著今年最後的鮮草,而小孩們則捂著鼻子收集著牛糞,充當過冬的燃料。

  遠處傳來了馬蹄聲,先是鮮明的日月旗迎麵飄舞,緊接著甲胄武器齊全的明軍引入眼簾。

  這個小部落的所有人對此並沒有慌張,而是平靜的看了他們一眼,就繼續幹著往日的活計。

  這已經不是近期出現的第一波明軍了,按照他們的推測,可能也不是最後一波。

  既然明軍沒打算驅趕或者奴役他們,那他們就會繼續鼓著勁頭準備過冬的物資。

  他們必須準備足夠多的幹草,不然牛羊就會死去,而牛羊一旦死去,他們就沒有吃食,沒有過冬的羊皮羊絨,沒有牛筋牛骨製作的工具,那他們這個小部落距離滅亡也不會多遠。

  果不其然,這隊明軍如同往常一樣,朝著這邊眯眼掃視了一圈,然後指指點點,緊接著消失在了天際。

  但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又過去了一炷香的時間,遠方的馬蹄聲再次響起,可這次非但沒有減弱,還比往日的馬蹄聲更加密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