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燕山穀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19      字數:2248
  整個帥帳內鴉雀無聲。

  所有人的表情盡皆不一,顯得十分複雜。

  監軍馬博是錯愕,蔣生與馬永貞兩位征南軍指揮僉事則是狂喜、甚至是自豪。

  開平衛都指揮使梁群力一臉的新奇,似乎覺得陸繹的話有些太過於狂妄,畢竟這可是當年可是連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唯有鄧子龍最為冷靜,或許說不愧是與陳璘不相上下的將帥之才,他平靜的說道:“陸大人,眼下有兩種可能,一是扯力克與乞哈慶攻破答魯城,然後搶一把遠遁草原,二則是……全力攻擊宣府,造成更大的大明內部動蕩……”

  救還是不救,誰來下命?

  這其中要是有任何反轉,那決斷之人絕對事後遭遇清算,神佛難救!

  馬博眼神閃爍,上前一步道:“咱家以監軍之……”

  “我部馬上奔赴答魯城!”陸繹淡然道。

  他可不是沒有擔當之人,更不會讓馬博這個宦官替他出頭!

  “派人去傳訊中軍與宣府大同!”陸繹沒有猶豫,再次下令道:“傳令將士們集結。”

  “嗶!嗶!嗶!”

  急促的哨聲響起,雞鳴山驛鎮的人都動了起來。

  “子龍!你帶著五千騎兵先去前方。”陸繹扭頭說道。

  鄧子龍先是一愣,隨後抱拳領命。

  戰陣之上,沒有人會去解釋,作為將領你隻需聽命即可!

  於是一炷香後,鄧子龍帶著五千餘宣府驍騎,朝著答魯城直奔而去!

  陸繹站在臨時搭建的點將台上,看著六千餘嚴陣以待的征南軍將士,他豪情萬丈,又心懷憐憫的說道:“可曾給家中留下家信?”

  所謂家信就是遺言。

  沒有人回答陸繹這個問題,因為這代表著他們不自信。

  不自信自己能夠活著回來!

  “既然如此,本官也就不說什麽家中獨子留下的偏見之話了。”陸繹眼中露出精光,高舉手中的禦劍,喝道:“奠定我大明第一強軍之戰,就在眼前!開拔!”

  “喝!喝!喝!”

  待征南軍在許標蔣生等人的帶領下出發後,陸繹墊在後麵,看向雞鳴山驛鎮的千戶邱武說道:“所有人遷徙回關內,待戰事塵埃落定之後,再行是否回歸一事!”

  這是避免傷及無辜,邱武神情有些複雜,因為他從未見過在戰事還有記掛百姓的武勳。

  眼前的侯爺,還真不是常人啊……

  英國公張溶難得沒有提出坐上馬車,而是神情激昂的馭馬前行,現任兵部尚書王崇古則與他並肩而行。

  目光所及之處,皆是大明京師、邊鎮的雄兵!

  時值五十年,我英國公一脈終於再次領軍在外,列祖列宗在上,我張溶並未愧對祖宗!

  此時的張溶心情十分複雜,似緬懷,又似雄赳。

  王崇古餘光瞥了他一眼,有些不忍潑冷水道:“國公爺切勿高興太早,眼下此番出塞北征,我們可不一定能夠擊退察哈爾部與韃靼部的聯手,畢竟茫茫草原,他們進退自如,我們隻能做到震懾。”

  張國公張溶冷靜下來,他緩緩點頭道:“王大人所言不假,本帥自然明白,到時候如果無功而返,本帥會讓陳璘輕騎深入草原,能打到哪是哪。”

  “這樣也好。”王崇古鬆了口氣,他就怕武勳集團再次抬頭,不可一世的想要再次弄出土木堡之變的醜聞。

  後世雖然都在暗自揣測土木堡之變,乃是他們文官集團抬頭為主,效仿前宋天子與士大夫垂拱而治,親自策劃覆滅武勳集團的陰謀。

  可殊不知,當年土木堡之變損失的文官大佬,絲毫不比武勳要少……

  難道位居高官俸祿的高級文官們,為了所謂天子與士大夫垂拱而治的千年大計,甘願白白犧牲自己寶貴的性命嗎?

  大明開國之時的文官或許會有這種精神,但經曆了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五朝之後,他們的節操或許早就掉了一地,巴不得維係自己的榮譽與地位,又怎會為了後世那看不見的文官後代們,白白送命?

  就拿當初土木堡之變後,逃回京師,後麵成為大明首輔的李賢來說,他在後麵的傳記中曾寫道,此戰二十餘萬大明精銳死傷三分之一,傷亡近一半,其中新造的甲胄武械輜重全失,與全軍覆沒沒有了任何區別。

  更別說其中還有西寧侯宋瑛和武進伯朱冕等後期之秀,率領的大同數萬驍騎在陽和衛之戰慘敗陣亡。

  駙馬都尉井源、平鄉伯陳懷、都督王貴三人所統率四萬精兵被全殲。

  鷂兒嶺之戰成國公朱勇部五萬軍被全殲的損失,總計傷亡超過三十餘萬,是大明開國以來從未有過之大敗。

  而且從中不難退出,當時大軍先取道紫荊關回京,欲經蔚州,再然後急行軍四十餘裏,卻又改道東行,向宣府行進,如此詭異行軍路線,決策者非但不是文官,也不是當時的奸佞太監王振,隻有那位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英宗才能做到。

  所以為了替皇家遮醜,恐怕王振王公公被推出來當做替罪羔羊不說,連他們文官也成為了陰謀論者。

  何其無辜也?

  這也是曆來文官再也不敢讓皇帝親征,楊延和那般抵觸正德皇帝與小王爺會晤宣府的原因之一了……

  燕山穀,這是一處長狹十裏的險要之地,初秋時微風徐徐,帶著狂暴之意刮來,騎兵身著甲胄,帶著彎刀騎在馬背之上,縱使抓著韁繩,也被吹得搖搖晃晃,感覺下一刻就會被大風刮走一樣。

  整個燕山穀有兩處能夠立足的山坡,山坡上有數個烽火台,其中一個磚石都被熏黑,一看就曆史悠久。

  這裏曾駐紮著大明的百戶哨所,隻不過現在不是裁撤,就是已經被韃靼部的騎兵給嚇跑,隻有乞慶哈的五百餘麾下精銳駐紮於此,謹防明軍的援軍前來支援答魯城。

  “發現了敵人!”

  時值下午,太陽甚是毒辣之時,乞慶哈的心腹杷掩孫正在烽火台之下的草垛上休憩,驟然聽見手下的警示,他一個咕嚕翻身爬上烽火台,順著叫喊聲看去。

  無數身著大明甲胄的騎兵從燕山穀的入口魚貫而入,帶著殺伐之意。

  “趕緊吹牛角號!”杷掩孫心中一凜,連忙喊道。

  “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