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19      字數:2170
  魏國公徐邦瑞倒在南京戶部衙門的消息,幾乎在一天的時間就傳遍了南京城。

  等陸繹聽聞手下錦衣衛密探的匯稟後,他和張四維麵麵相覷,後者更是臉色難看道:“這是故意的吧!這絕對是故意的吧!他是在威脅我們,然後好蠱惑百姓,給我們施壓?”

  一個當朝閣老,一個錦衣鷹犬頭頭,將與天家關係極為密切的魏國公這等勳戚逼迫成這樣,這是想要幹嘛?

  這可是科道禦史、以及給事中們最喜聞樂見的事情!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發揮出他們自詡清流,抨擊朝中一切不平的理由。

  相比之張四維的氣憤,陸繹則顯得有些淡定過頭了,他讓一旁的曹文昭將棋盤收好,起身負手來到假山前,笑道:“說不定他是想要服軟。”

  “這也叫服軟?平湖侯,你身為錦衣衛都指揮使應該十分明白,如果不是早有預謀的情況,消息怎麽能夠傳得如此迅速?”張四維有些不解的看向陸繹。

  “張閣老莫急,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想要分辨徐邦瑞這個魏國公的心思,隻需要看他接下來會走哪一步就行。”陸繹平靜的說道。

  “如果他沉默著不做出回應,那他的意圖就再明顯不過,可如果他急著撇清的話……”

  徐邦瑞好歹也當了近十年魏國公,他會有這麽蠢嗎?

  “那我們總不能坐以待斃吧?任由徐邦瑞施展,豈不是坐實了我們陷害他的傳聞?”張四維沉聲道。

  畢竟眼下百姓們最津津樂道的就是所謂的陰謀論。

  想想一個享盡榮華富貴的大人物,莫名其妙的暈倒在南京戶部這等衙門之前,沒人陷害也太說不過去了!

  何況有坊間傳聞,當時魏國公徐邦瑞是想前去請罪的!

  聽聽,一個當朝國公爺向錦衣衛都指揮使的侯爵,以及當朝大學士請罪,國朝兩百年來,何曾發生過這等趣事?

  “這樣,我們按照這樣做……”陸繹嘴角劃過一絲弧度……

  魏國公府。

  應天府的醫官剛剛離開,魏國公世子,下一代魏國公繼承人徐維誌親自送離醫官後,這才折返。

  看見自己的父親悠悠醒來,在丫鬟的服侍下喝著蛋粥,不由低沉道:“父親,何故如此啊。”

  “你從未出去過,從小錦衣玉食。你不懂。”徐邦瑞輕歎道:“外界怎麽說?陸繹是否派人前來問話?”

  徐維誌搖了搖頭,正欲說話,卻不料門外的大管家徐守正神色匆匆的闖了進來,著急道:“國公爺,大事不好了!外界的風向突然變了,變成有人詆毀您,說是您在背後籠絡一批富賈,一同擠兌銀子,好讓百姓們無銀可用……”

  徐邦瑞神情一怔,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並沒有生氣,而是長歎了一口氣,說道:“老夫知道了。”

  暴風雨的寧靜嗎?徐維誌有些看不透自己父親的真實想法,就在他準備勸解父親時,又見徐邦瑞喉嚨嘶啞道:“維誌,去拿文房四寶來……”

  沒有人想到,原本鬧得沸沸南京趣事,第二天就改變了風向。

  當魏國公府傳出約束下人,閉門謝客的消息傳出後,整個南京坊間又開始熱鬧起來。

  他們紛紛推測,是不是坊間的傳聞乃是真的,魏國公就是擠兌白銀的罪魁禍首!

  伴隨著錦衣衛在南京搜捕平日裏作威作福的富賈之家後,這種傳聞越發得到了百姓們的肯定。

  不過這一切都與陸繹無關,在和李如夢告別之後,他就準備回京了。

  “走陸路太遠,正好湯偉的船隊正在龍潭碼頭修整,我們坐船去天津,在返京。”

  陸繹是這樣想的,張四維表示不置可否。

  自大平倭一役後,湯偉的身材已經不複挺拔,更顯得有些肥胖起來,所以當他看見陸繹風采依舊時,不免有些悻悻,讚歎道:“陸大人平日裏果然自律,這或許就是下官與陸大人之間的差距吧。”

  湯偉說完,先向張四維抱拳行禮,其次才是陸繹。

  “你這馬屁也拍的太生硬了吧。”陸繹打趣道。

  張四維並沒有自討沒趣的參與話題,而是在一旁微笑的聆聽。

  明眼人都能看出,湯偉這個水師指揮使與陸繹更親近一些。

  大明沒有水師的編製,而拱衛海洋的一般都是臨近海邊的衛所。

  “好了,陸大人,閑話少說,朝廷已經下旨,說萊州有人造反,而且造反之人曾和陸大人有過接觸,這讓陛下與太後震怒,於是著令陸大人你即可前往萊州平叛。”

  “是誰?”

  初夏的萊州比初春時沿路的地麵顯得更加龜裂。

  一隊騎兵過境,塵土飛濺,遮天蔽日。

  行進時路過田野間,陸繹翻身下馬,在曹文昭馬永貞的陪同下,踏著一踩一陷的幹脆泥地,看著一片又一片因為幹涸而倒伏的稻米、小麥,手指微微顫栗道:“這死的不是糧食,而是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啊。”

  “大人無需擔憂,這裏水利尚未興建,再加上河流小溪距離太遠,溝渠排水不能抵達,枯死也沒有辦法。”馬永貞出生農戶,再加上曾考上秀才,對於農家一事倒也不算陌生。

  “大人你看那邊,那邊長勢不錯,至少相比以往的收成,能夠挽回五成吧。這樣也不錯了,畢竟山東已經幹旱幾年,再加上朝廷運糧已在途中,成百上千的百姓餓死的事情,應該能夠大規模避免吧。”曹文昭指向大概兩裏地遠的地方,說道。

  “陸大人,你說那許謙夫婦不是好端端的嗎?幹嘛就殺官造反了?”監軍馬博掏出絲絹,擦了擦因為太陽的暴曬,而不停細流的汗液。

  馬博對於許謙夫婦的印象並不壞,所以他很難理解,在山東一幹惡首官吏都被伏誅的情況下,他們還選擇了殺官造反。

  聽見馬博這話,陸繹站起身子,麵無表情的說道:“還能因為什麽?許李氏那被關押在掖縣縣衙之中的老父親被人活活打死了!”

  “正所謂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換做是監軍你,你會不會進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