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大琉球與小琉球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17      字數:2201
  五天後,李如玄跟隨著監軍馬博以及一名錦衣衛百戶官,還有二十餘名征南軍將士上了一艘福船。

  在五艘戰船的護衛下,揚帆朝著小琉球進發。

  琉球並不是一座島嶼的名字,而是一百多座大小不一群島組成的。

  其中最大,比整個朝鮮全境還大一點的島嶼,稱之為小琉球,在東南沿海百姓的口中,小琉球又稱為“埋冤”。

  皆因為開發這座無人之島時,無數的福建百姓前仆後繼的葬身於大海之中,“其狀其慘”故稱之為“埋冤”,又因為此為閩南話,在官話的諧音像似台灣,又成為台灣島。

  而隻有他十分之一大小的另一座島嶼,則意外的被冠名大琉球。

  別看大琉球聽上去很大,可是隻有大明一府之地,能夠讓人稱道為大的,恐怕就是遠勝於小琉球的人口了。

  因為這裏曆史上距離大明、倭國太近,開發程度也要遠比台灣要高。

  這也是李如玄被陸繹派遣至此,成為大明開海戰略計劃先頭鋒的原因之一……

  名戶港。

  當大明水師的船帆出現在大海天際時,名戶上的琉球人還未發現之際,百餘年間,因為倭寇泛濫而被迫遠渡重洋的沿海漢民先一步發現了大明的船隻,他們放下手中的工具,放棄正在捕魚的漁船,玩命的朝著名為名戶港,實則食指一個簡陋小碼頭的地方狂奔,不敢置信的揉捏著眼睛。

  而有些滿頭白鬢的老者看見了掛在詭帆之上,那十分熟悉的旗幟後,眼眶瞬間濕了。

  “大明……那是大明!是我們做夢都想看見、想回去的大明!”

  如果不是缺衣少糧,慘遭倭寇之患,誰又願意離開從小生活的家鄉,而背井離鄉呢?

  於是當大明的福船距離岸邊隻有一裏遠,馬博準備與錦衣衛秦百戶以及李如玄一同乘坐牽引船上岸時,看見將近數百名身著右衽漢服的百姓擁擠在碼頭時,他頓時猶豫起來,看向李如玄問道:“李公子,這些人都是?”

  李如玄被馬博這樣一問,便唏噓道:“這些都是數十年間從江浙、福建沿海不遠千裏遠渡重洋而來的漢民,他們仍舊以漢人自居,行祭祀宗祠之禮,不肯學琉球一般披發左衽。”

  “都是萬惡的倭寇之患惹得禍,不過好在,現在我大明已經征服了倭國,大明水師正在掃蕩大明海域的殘餘倭寇,不用多久就會正本清源,還所有漢民一個和平穩定的家園!”

  馬博被李如玄的話所感觸到了,他從牽引船上來到岸邊,不顧貼身保護他的兩名錦衣衛校尉的阻攔,徑直扶起一名作勢就要下跪的白發老者,撫摸著老者手上那粗大的手繭,凝重道:“老人家你莫激動,別傷了身體。”

  白發老者此時還不清楚馬博說這話的用意,他隻是用衣袖擦拭了一番眼角,苦笑道:“讓上官見笑了,草民自正德年間幼小離開家鄉,現已有五十餘年沒見過故鄉的黃土了,再次看見大明水師的船隻,不免有些情緒不穩……”

  馬博笑了笑,說道:“老人家無妨,現在大明已經征服了倭國,在海外再也不會有人敢小覷我們大明漢民!”

  “而您的子孫後代要想回歸大明的懷抱,也無不可。”

  “咳咳。”李如玄幹咳了兩聲,當即上前拉了拉馬博的衣袖,給了他一個眼神。

  馬博頓時心中一驚,暗罵一句自己太過於得意忘形,差點破壞陸大人的計劃,於是他連忙打了個哈哈轉移了話題:“咱家奉皇爺、太後之命,前來慰問孤懸海外,流離艱難的漢民,另一方麵是來警告琉球的勢力,讓他們勿要主動招惹我大明子民。”

  “這……”

  圍繞於此地的琉球漢民們麵麵相覷,覺得有些夢幻。

  畢竟數十上百年間沒見過大明水師來到琉球,驟然聽見大明如此關心他們,這讓他們怎麽想都有點不現實,像是做夢一般。

  馬博一見他們那副遲疑的表情,馬上就明白了他們的顧慮,於是正準備措辭解釋,卻不曾想麵前琉球漢民們的注意力被大海所吸引,紛紛驚愕的議論道:

  “船……又有大明的船隻來了!”

  秦百戶詢聲前去視察,很快來到馬博的身邊提醒道:“是陸大人來了。”

  馬博有些錯愕,隻有李如玄心中一動,早已有過心理準備,隻是他也不曾想到的是,陸繹所說的隨後就到,居然與他隻相差了小半個時辰……

  安撫了一陣琉球漢民後,陸繹便與馬博等人一起,在琉球漢民這邊居住地的村長,強烈懇求之下,臨時住進了他的主宅之中。

  這片村莊的建築風格類似於徽派、閩派之間,有著濃鬱的漢味,與倭國朝鮮的建築有著顯著的差別。

  “看來看去,還是咱們漢兒的建築好看。”馬博一路上讚譽個不停,就好像是他主持修建的一般。

  對此陸繹隻是微笑,並不作答。

  踏入主宅後,親衛們自覺布置暗哨,陸繹則負手掃視了這邊環境,朝著李如玄輕聲問道:“琉球三方勢力可曾派遣使者過來詢問?”

  李如玄還未作答,一旁的馬博倒是一臉詫異的問道:“陸大人,我們不主動過去示威嗎?”

  “一府之地,也配讓我們示威嗎?”陸繹麵露不屑道:“如果他們聰明,在得知大明水師泊船名戶之後,就會立即誠惶誠恐的派人前來詢問,是否大明要降下天威!”

  馬博一聽,頓時恍然大悟,訕笑道:“還是陸大人考慮周全,是咱家失態了,差點在海外有損大明的威嚴。”

  李如玄驚訝的看了看馬博,又看了看陸繹,心道這還是大明的大將與監軍嗎?監軍的主要任務不都是和大將唱反調嗎?

  也正是這一刻,李如玄才明白,為什麽陸繹明知道馬博是監軍,也要派遣對方比自己提前先來。

  感情這是陸繹一石三鳥之計。

  不僅把自己抽身於事外,還讓大明天家知道,他並沒有藏著掖著,隱瞞不報。

  而最後一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讓馬博媒介,讓他去告訴大明天家,他陸繹並沒有擁兵自重,擅自蓄養海外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