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糧食問題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17      字數:2189
  此事要是辦妥,那戶部侍郎的位置,自己說不定還能挪一挪。

  潘文想通後,便告辭了。

  待潘文前去辦事後,陸繹換來徐偲等人,語重心長的說道:“京都戰事已完,但倭國全境的戰事才剛剛開始,至少豐臣秀吉的人頭並沒有看見,餘下的事情已經與你們無關,我又另外一事安排你等。”

  “大人指的可是……銀礦?”徐偲神情一動,想起了以前陸繹的指示,隱約猜到了他的用意。

  陸繹讚許的點點頭,直言不諱道:“過些時日,待俘虜整編完畢,我會讓你們帶著他們去開采銀礦,先是圍繞著京都這邊開采,有多少挖多少,至少待我們回大明之前,必須有成品出世,你們可明白?”

  徐偲麵色一喜,連忙允諾道:“還請陸大人放心,小的一定講這件事辦到完美無缺!”

  這是陸繹念他勞苦功高,特意給他一種名正言順撈錢的差事。

  試想一下,這時間還有什麽比鑄造銅錢,開采銀礦更快的賺錢方式嗎?

  他就算身邊揩下一層油,都比他以前當海盜賺的更多。

  同樣的,陸繹也將目光放在了曹誌高丁恬等人身上,“你們的目光不要局限於這邊,可以放在倭國全境,據本官所知,倭國的銀礦數不勝數,足夠你們奔波數年,立下大功了。”

  “到時候本官準許你們招攬倭國通譯以及護衛協助你等,不過他們的家眷一定要掌握在大明手中,不允許私自開礦。”

  曹誌高與丁恬相視一眼,滿臉喜色的應下了。

  徐偲微笑的注視著,並沒有覺得自己被分權而苦惱,相反,也正是陸繹之一舉措,讓徐偲真正的相信,對方不會卸磨殺驢了。

  畢竟一家獨大終究不符合儒家的中庸思想,互相掣肘互相平衡才是一個掌權者該有的覺悟。

  “尹川君不要失落,大明不會虧待有功之士的。”徐偲注意到尹川九郎十分落魄,頓時小聲安慰道。

  殊不知,陸繹全看在眼裏,大笑道:“徐偲說的不錯,尹川九郎,本官不會忘記你的。”

  “這樣,餘下的倭兵我會讓陳參將挑選一部分出來,成立執法營,你來當監軍。”

  “希望你不要讓本官失望。”

  尹川九郎聞言一喜,連忙跪地謝恩:“請大人放心,小的定當為大明出生入死,替大明看好那群賤兵,如有違背此言,天誅地滅不得好死!”

  “好,好,好。”陸繹讚賞的將其扶起,說道:“那本官就安看你的表現了。”

  目送著尹川九郎滿懷欣喜的離去,徐偲麵露擔憂道:“大人,蠻夷終究是蠻夷,他們的忠心可能隻是一時,到時候如果野心膨脹起來,遲早會反噬大明。”

  陸繹聞言,笑了笑,並未多說什麽。

  徐偲見狀,也隻能欲言又止,隨陸繹去了。

  在他心底,可能陸繹已經有了思量吧……

  兵災之後,就是重建工作。

  陸繹這些天隨處視察了一番,沒想到潘文主持工作做的不錯,還幹的頗為有聲有色。

  隻是讓陸繹沒想到的是,他前腳剛回到營帳內準備休息片刻,後腳得知潘文求見。

  陸繹端起茶盞微微一愣,旋即派人讓他進來。

  緊接著,潘文便麵色有些難看的走了進來,一見到陸繹就十分懊惱的說道:“陸大人,您可是給下官出了一個難題啊!”

  “哦?什麽難題?”陸繹有些不解,問道。

  “這些大名家中的糧食根本就支撐不了幾天,眼下我大明的補給最多隻能供給將士,供給這些倭國災民可是遠遠做不到的!”

  “哦,因為糧食啊。”陸繹點點頭,無所謂道:“本官這就調撥兩個千戶所的兵力,前去周邊搶糧。”

  “搶糧?”潘文傻眼了,他結結巴巴的看向陸繹,疑惑道:“陸大人,咱們可是王師!你翻看史書,哪有王師搶百姓糧食的!”

  “更何況搶了百姓的糧食,他們吃什麽?你是想看見倭國餓殍滿地嗎?”潘文有些氣惱,他還說陸繹與那些武將不同,卻沒想到並無二樣!

  這是兵能想出的法子嗎?這完全就是匪啊!

  “潘主司,你都說了,是倭國,而不是我大明。”陸繹平靜的說道:“倭國餓殍滿地與我大明何幹?”

  潘文崩潰了,他無奈的說道:“陸大人,請您不要在逗弄下官了,眼下我大明攻占了京都,這倭國自然是劃分到了我大明的領土之下,眼下倭國的百姓自然也是我大明的百姓!”

  “你怎麽能夠說出這般事不關己的話!”

  “啊,行了行了。”陸繹覺得和文人爭辯有些頭疼,隻能如實相告道:“本官錯了行了吧,況且本官並不是派兵前去搶百姓的糧食,而是去搶那些仍舊沒服從王化大名的糧食。”

  “嗯?”潘文微微一愣,錯愕道:“咱們的戰略不是讓他們繼續打生打死嗎?”

  “可你不是說沒糧食了嗎?”陸繹攤了攤手,十分隨意的說道:“況且沒有大明王師的介入,這場倭國的混亂至少還要持續數十年,你想象,數十年戰亂,百姓沒有功夫種糧,總不可能讓大明千裏迢迢的運糧養活他們吧?”

  “可是打下他們,不代表著我們大明又要接納更多的土地,以及扔出去更多的糧食嗎?”潘文想了想,無奈道:“那不是陷入死循環了嗎?”

  “怎麽是陷入死循環了呢。”陸繹微微搖頭,覺得這潘文腦回路有些心情,不過眼下還要仰仗他治理整頓京都,於是他隻能耐著性子解釋道:“潘主司你想想,隨著王師的征戰,以及倭國的內亂,那些倭兵武士,乃至於臨時征召的倭國精壯,他們隻會死傷無數,而死去的人,還會占用糧食嗎?”

  “這!”潘文瞬間一驚,因為他這樣一想,覺得似乎挺有道理的。

  “而且保守估計,至此內亂,再加上在朝鮮我大明覆滅的十餘萬倭國兵卒,恐怕整個倭國,都要損失至少兩三成人口了。”

  “到時候,恐怕我們該操心的是,重建之後的勞動力去哪裏獲得。”陸繹聳了聳肩,輕描淡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