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背後之人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15      字數:2226
  很快,秦宇被活捉捆綁著帶到了陸繹麵前。

  “說出你背後之人吧。你應該知道說與不說的下場。”陸繹淡然道。

  “哈哈哈。”秦宇大笑了幾聲,聲音有些顫栗的說道:“老子自知前半輩子幹的事情傷天害理,所以從未娶妻生子,自然也是孑然一身,會懼怕你們這些狗官株連三族嗎?”

  陸繹還未表示,一旁的趙千玨卻大怒,直接招來北鎮撫司任職的心腹,大喝道:“來人,給我將這廝的琵琶骨折斷!”

  陸繹漠視著這一切,對於秦宇本人將麵臨的折磨,沒有一絲同情。

  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前半生幹多了傷天害理之事,就應該會想到,遲早有還回去的一天。

  待秦宇被提留著進去後,陸繹看著跪在他麵前足足有四排被捆綁嚴實的匪徒,輕笑道道:“你們要有誰知道秦宇幕後之人是誰,或許本官可以讓其將功補罪。”

  鍾辰飛上前納悶道:“大人,這些都是草菅人命的悍匪,你和他們說好話沒用的。”

  “還是用刑最為幹脆,麻溜。”

  陸繹也覺得自己有些魔怔了,難不成因為生了孩子,避免過多的損害子孫陰德,居然對罪犯也和顏悅色了?

  想到這,陸繹嗤笑的自嘲了一聲,點頭說道:“辰飛說的不錯。”

  “既然他們不願意說,那就慢慢審訊吧。本官不急。”

  就在陸繹說完,即將翻身上馬離去時,同樣被俘的李管家麵色掙紮了一番,最終高聲喊道:“大人,大人!小的願意說!”

  陸繹勒馬停步,微微側身望去,喊道:“是誰要說?”

  “是小的!是小的!”李管家也不顧身旁的征南軍將卒會不會打斷他的琵琶骨,他像是一條蛆蟲一般拱蠕著身軀來到了陸繹馬前,高聲喊道:“大人,小的願意說,小的是李有才李大人的管家!”

  “李有才是誰?”

  陸繹眨了眨眼,看向了對京城官員最為了解的鍾辰飛。

  鍾辰飛想了想,說道:“好像是,右副都禦史。”

  好家夥,都察院正三品的禦史大人都涉案其中……

  連夜接到消息的李太後十分憤怒,直接就從寢宮爬起,喚來萬曆小胖子不說,還將都察院左都禦史葛守禮半夜教導了宮中,罵了足足半個時辰。

  女強人之風,盡顯無疑。

  如果不是大明有史以來都沒有外戚幹政的弊端出現,大臣們甚至會忍不住猜測,李太後是不是真打算臨朝稱製?

  被罵了大半個時辰的葛守禮終於能夠出宮了,但他出宮後的第一件事,並不是回府安慰自己委屈的心靈,而是怒氣衝衝的來到了都察院本衙,召集所有禦史,來了一個裏裏外外的大清洗。

  不過這和陸繹沒有多大關係,他早早的將奏折呈遞了上去,自己卻回府陪著妻兒去了。

  第二天天未亮,以萬曆小胖子的口諭,內閣頒布的聖旨便新鮮出爐。

  內容很是簡單,鹽引改製,取消鹽引,再度恢複官府鹽鐵官營!

  天剛亮,鍾辰飛又來了。

  不過卻帶來了一個壞消息,那就是秦宇寧死不屈,經受了徐老七百般折磨,就是不願意開口。

  所以直到現在,他們也就牽扯出了右副督禦史,李有才。

  對於那天遇見的青衫男子,以及秦宇背後的大貴人,依然沒有答案。

  對此,陸繹淡然一笑,在鹽引製度這上麵,可不單單隻是他一個人著急,天家、張居正,以及各大為國的兵部、戶部尚書,都很著急啊……

  又是一天過去,果不其然。

  朝野上傳出了一則消息,當代定國公徐文璧深感國事之艱難,主動請纓前往揚州,震懾各大心中有鬼的鹽商。

  定國公徐文璧,乃是中山王徐達的八世孫。

  說起定國公徐文璧,那就不得不提起他那的遠祖徐增壽了。

  徐增壽因父親徐達蔭官至左都督,靖難之役時因私通成祖朱棣,而被建文君誅殺。

  成祖朱棣即位後,對其遭遇痛哭流涕,於是冊立了有史以來第一位一門兩國公的徐家。

  一支自然是定國公,而另一支就是號稱半金陵的魏國公一係。

  說句毫不誇張的話,這才是大明除天家、宗室王族之外,最頂尖的權貴。

  所以陸繹對於這位秦宇背後的大貴人是定國公徐文璧,感覺十分意外。

  他怎麽也想不到,堂堂與國同戚的頂尖勳貴,居然會看上這麽一點點的小買賣。

  和號稱半金陵的魏國公一支相比,定國公一脈也混得太慘了吧?

  其實同樣鬱悶的還有定國公徐文璧。

  他要是知道陸繹心中所想,一定會指著他的鼻子罵其狗屁都不懂。

  那魏國公一支天高皇帝遠,在金陵南京稱王稱霸,自己定國公一脈卻在當今的眼皮子底下,還有無數的文官盯著,能富裕才奇了怪!

  定國公府,徐文璧坐在他看似平庸,卻暗藏富奢氣息的書房中,已經砸壞了不知幾何的珍貴花瓶,這讓他的幾名門客看得是膽戰心驚,皆不敢上前勸阻。

  “特麽的陸繹,壞老子好事,他是不是以為坐在錦衣衛同知的位置上,就忘記了自己也是勳貴了?他父親當初還受過我父親的幫助,他這就忘記了嗎?”

  “居然上奏讓陛下與太後同意鹽鐵官營,他就不怕那些比本公爺吃的還難看的勳貴,報複他嗎?”

  徐文璧越想越氣,覺得自己這個國公當的也太窩囊了。

  他甚至不止一次的在想,自己要是魏國公就好了!在天高皇帝遠的南京,不知道有多麽舒服。

  一名門客深怕徐文璧起初好歹,讓他們沒有了吃食,於是連忙上前勸阻道:“國公爺,鹽引一事有張居正插手,已然成為了定局,咱們還是注意一下眼下局勢吧。”

  這名門客的意思,則是在暗示徐文璧,好好注重一下此行揚州該如何避免自己觸及到其他人的利益,避免犯了眾怒才是。

  “有什麽好注意的!我可是堂堂國公爺,那些鹽商莫不是敢甩我臉色?”徐文璧有些不服氣的哼哧道。

  但其實他心裏也明白,別看他現在尊為定國公,其實除了勳戚一脈,大部分京官已經不懼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