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回京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15      字數:2227
  十一月初一,望塑朝。

  養病了十天的呂調陽終於來上朝了。

  他的學生蔡坤在宮外就等到了他,忍不住問道:“老師,今日你來……”

  “別說了,老夫低估了陸繹的能耐。”呂調陽擺了擺手,製止了蔡坤的詢問。

  心道你也不看看這裏是什麽地方,這裏可是宮外,周邊都是大大小小的前來上朝的京官、勳貴,你這劈頭蓋臉的就過來直言不諱,也不知道隱晦一點?

  更何況陸繹已然回京,鬼知道周圍有沒有錦衣衛的探子。

  要知道錦衣衛的職責不光是查案緝拿要犯,還兼任著看守宮厥,保護皇室的任務。

  雖然現在有一部分職責被禦馬監所管轄的騰驤左右、武驤左右四個衛可接納了,但也不得對錦衣衛無孔不入的手段掉以輕心。

  察覺到了老師的不耐煩,蔡坤縮了縮頭,隻要閉緊了嘴巴。

  在大明,座師對底下學生的意義,可不僅僅隻是老師這般簡單。

  就好比現在的首輔張居正能夠以四十歲的年紀入閣,刨除他的能力之外,便與他的座師徐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簡言意駭的說,學生就是座師在宦海之中的繼承人。

  所以蔡坤要想在宦海遊的更遠,忤逆座師可不是什麽好下場。

  早朝如期開始,一上來李太後就怒斥群臣。

  “揚州的私鹽居然還能賣到大同,有沒有那位愛卿能夠告訴本宮,我們京城老百姓也吃是否是私鹽?難怪戶部天天哭窮,原來稅收都便宜了那些貪官汙吏!”

  群臣一聽,連忙跪道:“太後息怒,保重鳳體要緊!”

  “傳禦史潘雲甫。”

  在李太後的示意下,萬曆小胖子肅然道。

  隨著太監的傳喚,潘雲甫帶著一疊疊賬本走了進來,看得不少朝臣眉頭一挑,心虛的很。

  倪萊那老東西沒把我們給供出來吧?

  待潘雲甫進殿行禮後,萬曆小胖子幹咳道:“說說揚州此行的事情經過吧。”

  潘雲甫點點頭,麵色凝重道:“最開始揚州的所見所聞正如陸大人的奏折那樣,沒有半點虛假,待臣趕到揚州時,陸大人已經出色的完成了陛下所給的任務,將南京前戶部尚書倪萊在內,共三大鹽商、六家小鹽商是如何走私私鹽的事情,調查的一清二楚。”

  “甚至還將他們一網打盡,更是查出了不少揚州府、海州府……大大小小的鹽提舉司以及南京通政司的幾名官吏給他們做掩護,能夠讓他們的私鹽安然無憂的運到大明各地……”

  “其中陳知府雖然沒有參與其中,但卻因為私受三千多畝良田,七處宅院的原因,對他們走私私鹽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些無動於衷……”

  好家夥,這陳知府上任滿打滿算兩個月,就收了當知府十輩子都收不會來的俸祿,這可真有種的。

  關鍵是這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怎麽就被拖下水了?

  “就在我們將走私私鹽案查的水落石出時,有揚州府的五十名監生衝擊陸大人的臨時行轅,受到旁人蠱惑想要劫出倪萊等數名被抓黑手……幸得陸大人曆經應變,這才沒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麵!”

  待潘雲甫說完,整個奉天殿靜悄悄的,落針可聞。

  朝臣都不敢說話,紛紛屏住呼吸,深怕李太後的怒火降臨在他們頭上。

  沒有人注意到,呂調陽在聽聞此事後,身軀忍不住微微一顫,痛苦的閉上了雙眼。

  “主犯要犯全數拿入詔獄,令大理寺、都察院、錦衣衛三司會審,審訊出還有沒有尚未牽扯出來的官員,至於他們家人徒刑三千裏。”李太後頭頂鳳冠閉眼沉思,待潘雲甫奏完之後緩緩睜眼,給這件事情定下了格調。

  “呂閣老你看起來大病還未痊愈,站都站不穩,本宮特許你回去再休息一陣子。”

  不少朝臣鬆了口氣,暗道現在幸好不是洪武、永樂年間,不然發生了這件大案不知道要牽連多少人,就在他們看來這次的走私私鹽一案就此結束時,李太後突然說道。

  頓時,猶如驚雷在奉天殿炸響,不少朝臣不可思議的齊齊看向呂調陽,靜待著他的反應。

  一個內閣次輔要是遠離朝政太久,那可是一個危險的訊號。

  並且這很讓人聯想到,李太後這是在責怪呂調陽識人不明!

  要知道那陳知府可就是呂調陽推舉的,可這才過了多久?就和本地的鹽商廝混在了一起,還發生了這等大案,這個主要責任雖然落不到呂調陽的頭上,但次責肯定是跑不掉的!

  隻是讓眾朝臣沒想到的是,呂調陽麵色不改,反而榮有與焉的跪地謝恩道:“老臣叩謝太後體諒之情。”

  隨後下了朝,神情平靜的與眾朝臣點頭示意,回到文淵閣交接了一下他所主管的刑部、工部兩位尚書的事宜後,便再次回到府中靜養。

  當陸繹聽見這個消息後,不僅沒有高興,反而是神情有些凝重。

  “大人,當朝次輔都因為這件事被太後給責罰了,你咋還不高興呢?”

  看著懷抱阿秋搖曳的陸繹,前來稟告這個消息的鍾辰飛,有些費解。

  “你也說了,隻是責罰,不會傷筋動骨的。”

  見懷中的阿秋想要睡了,陸繹將其交給奶娘,隨後平靜的說道。

  “大人,這是為什麽?”鍾辰飛有些納悶。

  他雖然聰明不假,但對於宦海中的潛規則,卻並不深了解,至少沒有陸繹那般通透。

  在鍾辰飛看來,當朝大學時,堂堂宰輔因為自家大人的被李太後所責罰,那就是大勝利。

  至少這會讓不少朝臣意識到,那曾經叱吒大明的錦衣衛,有複蘇的跡象,不會讓他們小瞧我等。

  他當初萌蔭錦衣衛百戶,隨著陸繹南下泉州自告奮勇的完成任務,日後晉升為錦衣衛僅有的十五個實權千戶之一,是為了什麽?

  還不是為了讓以前看不起他的仇家,感覺到害怕?

  鍾辰飛永遠都不會忘記,他父親臨終之前,是多麽的不甘心,多麽的生氣!

  察覺到身旁的鍾辰飛情緒有些激動,曾主動了解過鍾辰飛家事的陸繹沉默了會,最後還是解釋道:“平衡。”

  “天家需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