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衝關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14      字數:2117
  “你現在立即回到太平關讓你的弟兄們拚命抵抗,天軍不日就會降臨,協助你們反擊。”陸繹緩緩說道。

  “就這?沒有別的了嗎?”曹誌高有些發蒙,這說了等於沒說啊!

  “我隻是在點醒你,別妄想著立馬就反擊,你們兵力太過於懸殊,再加上明教副教主及時的發放賞賜,現在歸屬明教副教主,你原先的舊部可不一定會在聽從你的調遣。”陸繹語重心長的叮囑道。

  言下之意就是少整些幺蛾子,撐住,等我率軍前來平叛!

  陸繹的言語之中自信滿滿,似乎隻要他的征南軍一來,平叛白蓮教不過是探囊取物,輕輕鬆鬆。

  曹誌高難得的沒有反駁陸繹。

  畢竟即便是消息再不靈通的山西,也曾聽聞陸繹南征北戰,尚無一次敗績的軍功。

  “我知道了。我這幾位兄弟就拜托你了。”

  曹誌高凝重的點了點頭,便僅僅隻帶走了老六與丁恬。

  前者是和他一樣的戰力擔當,後者則是自己的主要謀士,二者缺一不可。至於剩下的兄弟,為了避免人數太多而引起晉王世子的察覺,陸繹建議他還是不要帶去了。

  而曹誌高考慮到此行十分凶險,旋即也認同的點了點頭……

  太平關。

  位於平陽府境內的三大關之一,是一座曆史悠久的老關。

  而但凡沾上曆史悠久四個字的老關,基本上都是破敗不堪,甚至已經棄用數百年的關險。

  與靠近陝西的永和、興德、鐵羅等數座位於內長城的關險相比,如果不是太平關地處於九原山這座險峻的山脈腳下,背靠著天險,不然憑借關牆已經脫落大半的關城,這樣的關險即便是再糜爛的明軍衛所,也能輕而易舉的攻下。

  不過這世間最沒用的就是如果二字。

  此時的關城內,一群衣衫襤褸,沒有甲胄在身好似乞丐般的軍卒正卷縮在一團,被吹徐而來的寒風凍得瑟瑟發抖。

  這些軍卒正是忠於曹誌高的一幫來自草莽的兄弟,當初明教副教主劉知遠一上來就捕殺了他們的頭目隊長,致使他們單個小團體群龍無首,瞬間沒有了主心骨,雖然他們並不屈服的奮勇反抗著,可在劉知遠有預謀的攻擊下,最終還是潰不成軍,在損傷了大半兵力後,勉強退到太平關,借助險要的地勢,才勉強存活下來。

  他們雖然勉強穩住了陣腳,可當他們再次回首後,猛然發現……太平關的糧草嚴重不足,儲備的軍械也早已被謹慎的劉知遠挪走了一大半,於是他們麵臨的不光是來自敵人的威脅,還有來自身體與精神上的雙重折磨。

  於是自信滿滿的劉知遠帶著除去留守祁縣三縣的白蓮教叛軍以外的近萬餘兵力兵臨關下,不僅不急於攻打,反而是直接安營紮寨,準備活活困死太平關上的殘餘曹誌高手下。

  七天轉瞬即逝,劉知遠估算著時間差不多了,太平關上的曹誌高餘部就算沒有餓死一大半估計也餓的頭暈眼花了,於是便下令進攻。

  隻是讓劉知遠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八千人進攻兩千人鎮守的太平關,還是兩千餓了六七天的虛弱之兵,居然被對麵打回來一波又一波,一個險峻的太平關之下,在短短一天內葬送了他一千多的兵力,這讓劉知遠十分惱火。

  覺得這些白蓮教的叛軍都是些廢物,還沒有他們明教的護教衛十分之一的戰鬥力!

  眼瞅著夜晚來臨,白蓮教叛軍們的士氣逐漸變得低落,居然吵嚷著要會祁縣去,這讓劉知遠氣得殺心大起,手起刀落的斬殺了幾名原本是曹誌高的親信,倒戈被劉知遠扶上掌控著數百人的隊長職務,卻不思進取,還處處拖後腿的人之後,軍心勉強穩定了下來。

  可也正是劉知遠的不當人行為,讓不少後悔叛入明教的原白蓮教香主、長老,紛紛露出了怨恨的神色。

  於是他們紛紛見目光投向原先曹誌高的二弟,太平關餘部的二當家曹勇。

  曹勇是第一個投入明教的,也正是他的投入,帶走了曹誌高所部近乎一大半的力量,這也是劉知遠能夠迅速鳩占鵲巢,替代曹誌高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對於跟隨自己一同反叛的手下,曹勇起初是不太想搭理他們的。

  但曹勇怕自己成為曹誌高第二,隻好勉為其難的來到劉知遠麵前,讓他稍微暫停進攻,照顧一下手下人的心情。

  可劉知遠見穩操勝券的進攻居然沒有半點效果,本就一肚子火氣,即便明知道現在還不能得罪曹勇也沒有給他一絲好臉色看。

  這讓曹勇心中十分不爽,覺得這就是從一個爺爺那裏跳到了另一個爺爺那裏,孫子還是孫子仍舊沒有改變。

  不過自己還要仰仗劉知遠的關係,隻能捏著鼻子認了下來。

  曹勇揮手讓自己心腹離開,自己便朝著劉知遠訕笑道:“教主眼下對麵彈盡糧絕,咱們沒必要急於一時攻陷太平關,活生生的堵死他們不就行了嗎?”

  曹勇之所以沒有稱呼劉知遠為副教主,這就不得不提他的情商了。

  但是讓曹勇十分意外的是,回答他的卻是劉知遠極其冷漠的目光,“你以為老夫不知道不能急於一時嗎?但你可知明廷的精銳不日就會抵達,前來清剿我們,如果我們沒有在此之前拿下太平關,等待我們的將是甕中之鱉!”

  其實劉知遠還有許多話沒有向曹勇透露,其中便是他雖是受的晉王世子的致使,但他真正的目的乃是脫於晉王世子的掌控,真正意義上的造反,造他們老朱家的反。

  這是所有明教人的追宿,也是所有明教人的宿命!

  這種歸宿已經在劉知遠心中發芽了數十年,這次竊取白蓮教起義軍的果實就是他的第一步,無論如何,他都不會允許失敗,他是要帶領明教走向輝煌之人!

  而眼下第一步,那就是占領太平關,使整個明教的棋子徹底盤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