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曹誌高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14      字數:2150
  祁縣新建的寺廟偏院內。

  這裏鳥語花香,院內飄蕩著香雅,如果拋開縣城外三十裏正駐紮著大軍不談,這裏確實能夠稱得上奇景一處。

  院內客堂內,賀真坐在上位接見了陸繹,不,準確的來說,是接見了冒充自己下屬田鎮的陸繹。

  見陸繹進來後,他便屏退左右,隻留下自己和陸繹獨處,似乎一點也不擔心陸繹來路不正。

  “你叫田鎮?曾隸屬於錦衣衛什麽職位?”賀真端起一杯茗茶,細細品了一口,這才抬頭看向陸繹緩緩說道。

  架子可真高。

  陸繹心裏撇了撇嘴,吐槽道,不過麵上卻點頭稱是,回道:“小的是北鎮撫司的總旗官,是陸……是那狗賊的心腹之一。”

  罵自己不算罵,陸繹這樣安慰自己。

  “哦?居然還是心腹?”賀真高看了陸繹一眼,放下茶盞繼續問道:“你在陸繹身邊待了幾年?”

  “自打陸繹起複成為錦衣衛同知,掌管北鎮撫司起。”陸繹含糊其辭道。

  他才不信賀真的手眼這般通天,還能打探進入錦衣衛內部,除非他和劉守有有什麽不可告人的秘密。

  可即便有,想要摸索進入戒備森嚴的北鎮撫司,也難!

  果然,賀真見陸繹說的有些模糊,僅僅隻是皺了下眉頭,便放過這個問題了,又問道:“陸繹那狗官身在太原,聽說染了傷寒?”

  “是的。”陸繹連忙回道。

  賀真深吸了口氣,老臉原本皺在一齊的老人斑,竟然舒緩了不少,隱約有些開心的說道:“明早聖女要去文水縣白蓮教總壇,你也一起隨行吧。”

  賀真說完,便不再搭理陸繹,自顧自的離開了這座偏院。

  “聽見我得了傷寒就這般開心嗎?”陸繹望著賀真遠去的背影,忍不住嘀咕了幾句。

  傷寒雖然不是什麽大病,但久而不愈的話,還是會要人命的,感情這老狗還是在盼著我死啊。

  第二天,天還未亮,賀真就派人將陸繹叫醒,準備隨著李如夢這個白蓮教聖女,一同前往不遠的文水縣總壇,前去祭拜。

  因為身處於太原府,隨行的人數自然不多避免暴露,所以一共二十六人,隨行的護衛侍女就有二十人,再加上抬轎的四人以及賀真、李如玄兄妹還有陸繹。

  值得一提的是,趙千玨和田鎮,則混入了護衛之中。

  作為下屬,他們自然是不放心陸繹獨自一人深入險境的,於是便拜托李如玄從中調度一番。

  也得虧這些護衛原先就是李如夢護教衛的心腹,自然聽命與李如玄兄妹倆,這才讓趙千玨和田鎮有驚無險的融入了進去。

  不過為了避免暴露,他們還是簡單的畫了一些妝扮。

  一行人剛出戒備森嚴的祁縣,準備從山脈上繞路,避免觸及到明軍,按照原先計劃,他們得裝作商隊混入文水縣,卻沒想剛到山腳下,就見十幾個身材魁梧的大漢,正著農民打扮,一見到他們過來,為首的大漢馬上湊上來,哈哈大笑道:“賀堂主,聖女可在轎子上?”

  這男子身材魁梧,坦露的胸口上滿是傷疤,一看就是身經百戰的猛將,不過現如今敢攔住李如夢這個白蓮教聖女轎子的人,在祁縣恐怕也就曹誌高敢如此行事了。

  不過看他的年紀,最多也不過四十出頭,怎麽在李如玄口中就成了糟老頭子了?

  可能是愛屋及烏吧,陸繹這樣想著。

  也就在這時,轎子的卷簾被拉開,李如夢那精致的小臉露了出來,看向曹誌高平靜的說道:“本聖女在。不知曹香主有何事?”

  話音剛落,比說曹誌高臉色微微一變,就連賀真與李如玄也是盡皆變臉。

  我的親妹妹,我的小祖宗,你別哪壺不開提哪壺行嗎?別人就是因為這香主的名號差點和白蓮教的高層們打破頭,如果不是還看重你,你覺得你能當上聖女嗎?李如玄暗自苦笑道,可別因為這句話讓他們前功盡棄才是。

  就連陸繹也有些無語了,深深的看了李如夢,覺得這妮子確實也會性情中人。

  曹誌高尷尬一笑,很快就恢複正常,這讓陸繹有些高看一眼,覺得此人不愧是有梟雄資質。

  “我聽聞聖女想要去太原府文水縣總壇祭拜,就想著給你護衛一段。”曹誌高笑道,卻不著痕跡的掃視了李如夢原先護衛一圈,這才將目光放在了李如玄身上。

  作為未來的大舅子,李如玄是他巴結的對象。

  許是英雄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愛美人,成功了那自然是江山美人齊收,可要是失敗了,那美人或許會被文官史書們打上禍國殃民的稱號。

  古往今來,妲己、褒姒無不是如此。

  可曹誌高不是讀書人,原先也隻是家中頗有閑財的地主,後來就算加入了白蓮教,也改變不了他是個粗人的事實,所以他才不會在乎旁人怎麽去看他,能夠坐擁美人,那就是他的追求。

  其實曹誌高前去太原府文水縣一方麵是討好李如夢,另一方麵則是想要混入太原府府城,去詢問他身後之人,接下來該如何運作。

  原來他遲遲沒有下一步動作,完全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行事。畢竟他能夠安然起事,努力的壯大己身,遠遠脫離不開太原府身後之人的把持。

  不然僅憑借他這一個小小的白蓮教香主,怎麽能夠短時間內壯大成兩萬的隊伍,甚至能夠和一萬餘精兵馬壯的明軍分庭對抗?

  要知道現在可是孫子兵法出書後的一千餘年,不讀書想憑借泥腿子的身份當大佬,早已不現實!

  就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起事後都深感自卑,一邊高築牆廣積糧的同時,還不忘深夜讀書至三更天,古往今來最勤奮的皇帝非他莫屬,這也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能夠成大事,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的重要原因之一。

  試看史書,得國之正者,非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與漢高祖劉邦莫屬。

  而前者,似乎比劉邦更為厲害,即便劉邦隻用了七年就完成了大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