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屯田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13      字數:2147
  陽光照拂在富寧縣上,街邊開始恢複了往日的生機勃勃。

  陸繹一大早就來到了扣押俘虜的營地之中。

  望著黑壓壓麵色迷茫的原安南的賊軍,陸繹心中沒有一絲波瀾,他看向一旁的鍾辰飛,問道:“都安排的怎麽樣了?”

  “今早都施舍了清粥,隻是大人,用咱們大明的錢糧供養這些俘虜,是不是有些……”鍾辰飛饒了饒頭,有些遲疑。

  “是覺得很不舒服吧?”陸繹失笑的搖搖頭,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辰飛啊,這世界上沒有純粹的好人,善心都是有目的地。”

  想著,陸繹便把自己上奏想讓俘虜屯田的想法,告訴了鍾辰飛。

  鍾辰飛聽完後,頓時眼前一亮,止不住的誇讚道:“大人就是大人,這種計謀完全是絕戶計。”

  這段時間打完勝仗後,鍾辰飛也沒有閑著,他帶著不少斥候探子冒險深入安南打探情報,得到了不少信息。

  就比如說眼下被俘虜的一萬五千名安南賊軍來說,他們大部分都不是正規軍出身,而是由莫登庸上位之後,從安南全境大肆招募的民兵。

  直至三個月他們進攻富寧馬關二縣時,他們大多數都還是莊稼漢,在田裏刨食為生。

  不過話雖如此,但因為安南自史以來都十分憊懶,再加上老天爺賞飯吃,他們隻要隨意的丟下糧種,就能夠收獲一年兩熟甚至三熟的糧食,所以在安南大多勞作的是女人,與中原地區截然相反。

  所以鍾辰飛誇讚完陸繹的計劃後,也不忍疑惑道:“大人,這些安南俘虜果真會如此聽話的為我們大明屯田嗎?”

  “這可就由不得他們聽不聽了。”陸繹神秘一笑,隨後說道:“讓新軍們操練起來,將這群俘虜全部帶到富寧縣十裏外的荒野平原上。”

  以五千不到的新軍兵力去馭使一萬五千名俘虜,不得不說,陸繹的言語之中透露著極度自信。

  先不說新軍皆是全副武裝的騎兵,單單是這一萬五千名被殺破膽的俘虜,完全就升不起反抗的心思。

  半個時辰後,所有俘虜便被帶到了目的地。

  蓋因他們大多數安南賊軍聽不懂漢話,陸繹還特地從黔國公沐昌祚那裏調來了近五十名通譯,圍繞著這一萬五千人喊話。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能夠順利調來這五十名通譯,陸繹甚至在上奏的劄子還曾署名沐昌祚的名字,算是一件投桃報李的小事。

  沐昌祚知道後,自然是十分欣喜,不僅大方的派來了五十名通譯,還大手一揮讓手底下司掌火器的千戶所,給予了陸繹新軍一半的火器。

  本就年輕沒有心機的沐昌祚完全不知道,這就是陸繹的城府。

  不過讓陸繹完全沒想到的是,沐昌祚竟然這麽大方……

  於是按照原先設想,完全是由騎兵組成的新軍,就這樣多出了五個百戶所的火器,雖然這些火銃遠不如神機營的火銃,但聊勝於無,陸繹還是挺歡喜的,大不了日後再想辦法增強新軍的實力。

  “讓通譯們傳話吧。”

  收回了思緒,陸繹緩緩開口道。

  “十人為一隊,六十人為一營!”

  “每人開墾十畝荒田者,其中一畝為私有。”

  “表現良好的可以成為隊率、營長,甚至是脫離奴籍!”

  “誰要是敢逃跑,實行連坐製度,一人逃跑整隊受罰,五人逃跑全營受罰,誰心懷不軌舉報者右賞,知情不報事後被查出的重罰!”

  “……”

  伴隨著通譯的傳話,原本眼神灰暗安南賊軍們的雙眼,漸漸明亮起來。

  土地私有,這在安南完全是不敢想象的待遇,可當他們成為明軍的俘虜後,隻要努力的開墾荒田,就能享受這同樣的待遇,這怎麽不讓他們欣喜!

  一時間不少俘虜開始主動領取耕田的曲轅犁以及鋤頭,開始了熱火朝天的耕田勞作之中。

  這不禁讓聞訊趕來的雲南布政司的莫大人頗為歎服。

  這哪是俘虜?說他們是大明的農戶都有人信。

  “陸大人當真厲害,莫某歎服。”

  “莫大人。”

  當發現莫允這個雲南布政使後,陸繹不敢怠慢,上前抱拳行禮。

  雖然黔國公府在雲南屬於“土皇帝”般的存在,但對於同樣是封疆大吏的莫允,沐昌祚都不敢怠慢,陸繹又何等何能敢輕視與他?

  不過話雖如此,陸繹也犯不著卑躬屈膝,隻是以平常對待官僚的平穩態度對待默問罷了。

  “敢問莫大人此次前來,所為何事?”陸繹疑惑道。

  “哦,是這樣的陸大人,莫某此次前來,是想要向陸大人征要五千名俘虜,去修築富寧馬關二縣的城牆。”莫允微笑道。

  隻不過這個笑容在陸繹的眼中看來,卻格外的有些詭異。

  在摸不清楚對方尿性的時候,陸繹覺得犯不著得罪莫允,所以他試探著問道:“廣南府流離失所的百姓不是有近一萬人嗎?何不以服勞役的形式聘請他們勞作?”

  “哎,陸大人有所不知,雲南的財政因為近幾個月戰事的緣故,已經有些入不敷出了,莫某倒是想要照顧好這一萬餘難民,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至今上奏給朝堂請求撥款的奏折如入泥潭,沒有半點水花傳回。”莫允唉聲歎氣的說道,從言語表情之中,不難看出,這名莫允當真是一個為民請願的好官。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陸繹眼神閃爍,在派去的探子尚未稟報有關莫允品性以及為政的確鑿消息之前,他決定與莫允先虛與委蛇為好。

  畢竟陸繹已經差不多將這一萬五千名俘虜安排妥當,朝令夕改會有什麽後果可想而知。

  輕則引發那五千名被調走的俘虜發生嘩變,重則會讓剩餘的一萬名俘虜擔心自己就算開坑了荒田,也會被明廷以各種理由給奪走,讓他們白忙活一場。

  這樣的結果已經不是屯田成不成功了,而是對以後朝廷的信譽產生打擊。

  這可不是一個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