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無果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13      字數:2179
  劉守有端坐在首位太師椅上,冷眼看向陸繹,麵色十分陰沉。

  劉守有的心裏止不住的埋怨他派其留守在外的馮昕,這都能讓陸繹衝進來,都是幹什麽吃的?就這還想將陸繹取而代之,成為錦衣衛同知?

  一時間劉守有恨不得將馮昕從指揮僉事的位置上踢掉才好,連帶著陸繹朝其行禮,他直接裝作沒看見。

  而一直被張昭步步緊逼的陳少康看見陸繹出現後,雖然麵色並無多大變化,但他臉上放鬆的表情卻出賣了他,說明此刻的他終於能鬆一口氣了。

  張昭見狀,冷哼一聲,朝著陸繹不鹹不淡的說道:“陸大人,不管你是不是兼管北鎮撫司,當指揮使大人在這裏,便一切以他為主,你曉得嗎?”

  當張昭朝自己說話,陸繹眼皮子都懶得抬一下,而是看向劉守有說道:“這是劉大人你的意思嗎?”

  “什麽我的意思你的意思,我覺得張昭說的話並不無道理。”劉守有麵色陰雲密布,如果眼神能夠殺死敵人,那陸繹一定會被劉守有給看的“五馬分屍”不可。

  陸繹會在乎一個即將成為喪家之犬的注視嗎?隻見他施施然說道:“如果是在往常,下官自然會給指揮使大人你一個麵子,可奈何下官身不由己,乃是特奉吾皇陛下以及太後娘娘的旨意前來調查的,難不成指揮使大人想要越俎代庖嗎?”

  “哼,皇上與太後娘娘的旨意隻是要縱火一案水落石出罷了。”劉守有麵色一僵,卻還是仗著脖子說道。

  “哦?指揮使大人的意思,下官怎麽聽不明白?”陸繹裝作微微一愣的樣子,隨後笑道:“縱火一案應該已經水落石出了才是,不應該安南使團在使驛遇害一案嗎?”

  可劉守有微微一怔,這特麽什麽時候安南使團在使驛被害了?我怎麽不知道?劉守有將目光瞥向張昭,而張昭和他一樣,也是一臉懵逼。

  其實也不怪他們,自打陸繹追蹤到使驛之中,發現了安南使團被害,便直接就將消息封鎖,隻派人傳達給了皇上與陛下,就連張居正都不曾派人告訴,劉守有自然是不會知情的。

  劉守有的探子也隻是探查到了滿剌加使驛,於是乎,這麽大的烏龍就這樣發生了。

  “看來指揮使大人並不知情呢。”陸繹聳了聳肩,嘴角泛起了冷意。

  而一旁的陳少康見陸繹三言兩語就將劉守有給懟的話都說不出來,頓時驚為天人,十分慶幸自己沒有上錯“賊船”。

  劉守有麵色鐵青的望向陸繹,他那雙眼眸奇寒無比,就像千年冰山的冰一樣,冷徹心扉。

  突然,一直尚未吭聲的龐清在劉守有耳邊述說了幾句,劉守有頓時醒悟過來,他連忙朝著陳少康喝問道:“陳判官,還不速速將人押過來,我們同陸大人一起,當麵審訊犯人。”

  陸繹聽見劉守有居然變了性子,一計不成竟然想出這種損招,不由得高看了他身旁的那位龐清幾眼。

  而看見陸繹看向了自己,那名龐清抱了抱拳,行禮道:“錦衣衛千戶龐清,見過陸大人。”

  陸繹鬱悶的點了點頭,心中卻對這名龐清升起了忌憚之色。

  他不是沒聽說過劉守有手底下提拔了一名由舉人出身的百戶官,看樣子就是這名龐清了,沒想到他這一出手,就直指了他的七寸。

  但憑借聖旨劉守有確實不能在陸繹這裏搶人,但與陸繹一同審訊,卻並無不妥。

  即便陸繹審訊出了什麽內幕,或者事情的真相,那劉守有怎麽著也會分一羹功勞。

  真陰損啊。陸繹有些無奈,但卻別無他法,這是赤裸裸的陽謀。

  很快,三名滿剌加賊人便被帶了上來。

  隻是讓在座的所有人都不曾想到的是,這四名滿剌加隻有一人會說話,餘下三者皆已經被毒啞毒聾,而那名會說話的滿剌加在投案自首之後,便服毒自殺了。

  最為關鍵的是,這三名滿剌加賊人都不會寫字。

  “好恨的手段。”陸繹在這四名滿剌加賊人被押上來後,直接失去了審問的想法,毋庸置疑,那真正的幕後黑手一定是擔心這四名滿剌加賊人承受不住錦衣衛的刑罰,怕他們將所有的事情都供出來,才用處這般慘無人道的手段。

  於是陸繹不在浪費時間,直接讓陳少康處理後麵示意,自己則進宮述職去了。

  劉守有與龐清等人麵麵相覷,沒想到大費周章之後,獲得的居然是這樣的結果。

  可事已至此,他們也無可奈何。

  收到陸繹與陳少康奏折後的李太後此刻麵色陰沉。

  雖然已經查明真相,但她對這個結果不甚滿意。明眼人都能夠知道,這滿剌加人不過是幕後致使推出來的替罪羔羊罷了。

  李太後想要繼續徹查,但卻被張居正等一切朝堂要員以“國事為重,不可大動幹戈”為由,直接給頂了回來。

  李太後麵色沉凝如霜,在寢宮內來回踱步,第一次見識到了文官聯合起來的威力,這也讓她感覺到深深的恐懼,她尚且如此,那她的兒子萬曆小胖子又會如何?要知道輔政的幾名大學士現如今隻有了張居正,他是想當霍光還是諸葛亮?

  想到這,李太後痛下決定,直接喚來馮保,以萬曆小胖子的理由下旨,讓呂調陽吏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入閣。

  一時間朝野震動。

  呂調陽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榜眼,雖然資曆遠在張居正之上,曾為先帝引經講學,但他和張居正高拱同為先帝潛邸時的講學士,李太後這一舉動惹得朝野上下很是不解。

  這才趕走高拱,現在又調呂調陽入閣,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

  而且最關鍵的是,大部分人都不理解李太後的用意。

  如果李太後是想讓有人節製張居正這個唯一閣老,大可從翰林出身的各部左右侍郎中提拔新人上位,可提拔這個曆任三朝元老的呂調陽,不禁讓人浮想翩翩。

  最為關鍵的是,呂調陽和高拱不一樣,他與張居正並無多少矛盾,甚至在先帝上位登基之前,他們的關係還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