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梟首掛城牆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12      字數:2188
  就在衙役們苦苦抵抗想要衝撞進縣衙的百姓們,將目光看向陸繹祈求他做出反應時,陸繹總算開口了。

  “諸位父老鄉親稍安勿躁。”

  許是晉安縣的父母官齊雪安都站在了一旁,晉安縣的百姓們可能覺得陸繹是個很大的官,所以當陸繹開口讓他們稍安勿躁時,他們真的就慢慢安靜下來。

  “本官今日在晉安縣衙當眾審訊他們,便是要將他們定罪,無需著急。”陸繹慢悠悠的說道。

  “大人,泉州府張知府過來了。”

  就在這時,一個總旗來到了陸繹身邊說道。

  陸繹目光一凝,對於張憲生的突然到來,倒是多少讓他有點意外。

  意外的原因自然是張憲生知道消息後趕來的速度有些快。

  “罷了,先等等他,看看他的來意。”陸繹將準備敲響的驚堂木放下,靜待了一盞茶功夫。

  “陸大人果然不愧是平定了天津叛亂的人,不僅識破了倭寇的計劃,甚至還全殲了一小股倭寇,當真是戚將軍第二,小諸葛在世啊。”

  在府衙差人的護送下,泉州府知府張憲生從正門口的百姓群中擠了進來,一進來便臉紅滿麵的朝陸繹恭維道。

  “昨晚剛結束戰鬥,本官才派人去同知張府台,可沒想到張府台速度這麽快,天一亮就來了?”陸繹對這樣的恭維早已波瀾不驚,他似笑非笑的看向張憲生,期待著他的回答。

  也不知是不是張憲生對於抓捕到了倭寇過於興奮,他沒有第一時間聽出陸繹的話外之意,而是擺了擺手毫不在意的說道:“陸大人有所不知啊,本官剛一接到陸大人的傳訊,便連夜馬不停蹄的帶人趕到了晉安縣,到現在水都還沒喝一口呢。”

  “是嗎,看來張府台也是性情中人。”陸繹眉頭輕輕一挑,隨後說道:“張府台你請坐,來人,給府台大人上茶。”

  張憲生聞言,也沒有反客為主的想法,直接便坐在了晉安縣衙的下側,接過錦衣衛將士遞來的好茶後,便看向跪在堂下的幾名倭寇以及漢奸後,咬牙切齒的說道:“這些倭寇當真該死,縱使千刀萬剮都不足以平息民怒!”

  也不知道是不是張憲生這個知府的話成了導火索,本來剛剛晉安縣縣衙外已經漸漸平息的百姓們,又憤怒了起來,不約而同的大喊著相似的話。

  諸如“砍死他們!”“淩遲處死”之類的,意思大約都是怎麽殘忍的刑罰就怎麽來。

  見到這種情形,陸繹劍眉倒豎,下意識的瞥了張憲生一眼,對於他此次前來的目的更加捉摸不透了。

  不過任他東西而風,我自屹然不動。

  陸繹心中一笑,再度拍響驚堂木,待縣衙外的百姓漸漸沉寂下來後,直接喝令道:“將這九名倭寇推出去,就在縣衙外,當著晉安縣百姓的麵,梟首示眾!”

  趙千玨滿臉興奮的帶著幾名錦衣衛將士將這幾名倭寇拉扯了出去,許是知道了自己接下來的命運,那九名倭寇雖是亡命之徒,但也是人心肉長的人,直接就嚇的屎尿橫流了。

  而唯有鍾辰飛麵帶猶豫,但不是要違抗陸繹的指令,而是他還沒做過劊子手,怕梟首的動作完成的不好。

  陸繹一看見鍾辰飛的樣子便明白了他心中所慮,所以也沒有催促他,而是任由趙千玨獨立完成梟首。

  “陸大人,在晉安縣衙外梟首不好吧!”見陸繹心意已決,張憲生終於按耐不住,說出了此行的目的,“陸大人,即便不將這九名倭寇移送回京,待上麵處置,那也得將他們放在泉州府府衙外梟首吧……”

  “無妨。”陸繹瞥了他一眼,語氣平淡的說道:“有什麽事,我會負責的。”

  你負責,你負責個屁!到時候你拍拍屁股走了,老夫調離泉州的打算豈不是會因你而落空!

  見陸繹比他還一副官僚的做派,張憲生忍不住在心中低估道。

  可接下來陸繹的話卻讓他心中一驚。

  “張府台你大概不知道我是如何對待天津叛軍的。”

  張憲生微微一怔,而也就在他發愣的這一會,趙千玨已經帶著將士,拖著九名倭寇,來到了縣衙外。

  縣衙外的百姓紛紛群雄激昂的讓開了位置,看著那九名倭寇被趙千玨齊齊弄成一排,手起刀落人頭落下,終結了他們罪惡的一生。

  “好!”

  “青天老爺啊!”

  “幹得好,就應該殺了這群倭寇!”

  看著縣衙外紛紛喜極而泣的百姓們,張憲生臉色一白,倒不是他要唱反調,覺得殺錯了,隻是他單純覺得,這場景太過於血腥暴力,對於他這種文人來說,還是太惡心了……

  沒有任何意外,下一秒張憲生就吐了。

  陸繹瞥了張憲生一眼,淡淡的說道:“府台大人要是身體不適,就先回後衙歇息一番,昨晚畢竟一夜沒睡,別硬撐著累壞身體才是。”

  “多謝陸大人提醒,那下官就先行一步了。”張憲生毫無顧忌禮儀的用衣袖擦了擦惡心的嘴角,勉強的朝陸繹點了點頭,在下屬的扶持下,腳步虛軟的進入了後衙。

  此時的張憲生全然已經忘記,陸繹也是一夜沒睡,還是在經曆了一番殘酷的戰鬥的前提下。

  “將這群倭寇的屍骸高掛晉安縣城牆之上,屍首則傳遍泉州府全境,用以正攝宵小,讓他們知道叛國投倭寇的下場。”陸繹穩坐高台,朝著縣衙外的趙千玨說道。

  於是一天之後,泉州府下至廚子馬夫,上至縣太令主簿,全部知道了這件事。

  而與此同時,遠在京師的張居正,第一次體驗到了首輔的為難之處。

  “工部前不久才從國庫裏麵取走一百萬兩,為何今日又要五十萬兩?這是何道理?”

  文淵閣內。

  張居正看完工部左給事中的劄子後,頓時揉了揉劍眉,頗有些無奈的說道。

  他現在頗有種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貴的意思。

  以前的身為次輔時,隻掌管刑部與吏部,隻是對戶部的艱難和工部耗費之多有所耳聞,但是當他真正晉升準首輔,大小事都要管之後,他才明白,究竟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