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同意者留,不同意者走
作者:細柳蘭舟      更新:2021-04-28 12:12      字數:2218
  文淵閣內。

  張居正坐在首位,下方依次是六科各都給事中,左右給事中約三十七人。

  除了不屑前來參加吏部給事中王青,以及在前不久丁憂的兩名給事中外,六科給事中幾乎全部到齊了。

  這即便是在高拱時期,也是不多見的壯舉。

  畢竟六科官位雖小,但權利極大,

  他們侍從皇帝,每人每科輪一人值日,站在殿內珥筆記旨,皇帝交給各部衙門辦理的事情,由六科每隔五天就匯報一次。

  倘若有拖延不辦或是辦得慢的事情發生,六科便會向皇帝報告。每逢三年評比,百官各部向吏部自陳時,六科也會和六部一起,糾舉百官各部其中的不實之處。

  所有京內京外的所有官員,因有功而被引見廷推時,一概是由吏部尚書及有關一科的都給事中,陪同著去見皇帝,可見其權利一般,除了同部尚書之外,無出其右。

  而六科衙門的最大權力,是他們可以不讚成皇帝的意旨,而且能提出反對的理由。

  六科的各級給事中,雖則官階隻是正七品與從七品,卻可以彈劾任何一個大官。

  “本官想推行考成法,希望你們六科能夠監督六部,讓六部督查地方臬司以及撫安官。你們誰讚同?誰反對?”張居正十分愜意的喝了一口極品龍井前尖,淡淡的說道。

  六科所有給事中麵麵相覷,他們對於張居正這樣的提議,他們自然無不讚同。

  他們可不是王青那自詡清流的蠢貨,他們誰不想成為淩駕於六部之上?至少在他們看來,張居正的提議對他們自身來說簡直是百益無一害。

  他們自然無不允諾,於是盡皆發言道。

  “閣老所言極是,下官唯命是從。”

  “下官也覺得此法甚好。”

  “下官讚同。”

  “……”

  很快,除了六科都給事中外,幾乎所有給事中都表示十分讚成張居正推行考成法。

  “你們幾位都給事中呢?”張居正瞥了他們一眼淡淡的說道。

  而六科都給事中見自己下屬盡皆同意後,他們也相視一眼,也點了點頭。

  至此,考成法正是確立……

  翌日,

  清晨,

  天空剛泛起魚肚白。

  陸繹剛一睜眼,白勇便突然闖了進來,陸繹目光一凝,第一時間反身操起身旁的長劍,目視著白勇。

  “慌慌張張的怎麽了?倭寇襲來了?”待發現闖進來的是永寧衛都指揮使白勇,陸繹稍稍放下戒備,坐在床沿冷聲道。

  誰知白勇一臉錯愕的看向陸繹,呢喃道:“大人你真是神了,剛剛傳來的急報你在床上就知道了?”

  “呸,子不語怪力亂神!”陸繹翻了個白眼,沒想到白勇這麽較真:“邊走邊說吧!”

  沒時間洗漱注意禮儀,陸繹便直接著召集了眾人商議。

  “上地圖。”

  一進門,陸繹便讓永寧衛指揮同知上了地圖。

  “說說吧,什麽情況。”

  看著泉州府海防圖,陸繹朝著白勇說道。

  “回大人,南安縣,安溪縣,惠安縣,永春縣,四縣同時示警,說是有小股倭寇在探查縣內事物,甚至南安縣已經有倭寇殺掉了城外的兩名遺留的佃戶,中左千戶所徐進徐千戶已經趕往了南安,安溪二縣,還有惠安、永春兩縣沒有兵力守護。”白勇抱拳說道。

  “那還墨跡什麽?白勇你帶兵前去惠安永春兩縣。”沒有任何猶豫,陸繹斬釘截鐵的說道。

  白勇聞之微微一愣,隨後深深的看了一眼陸繹,便應聲領命,頭也不回的出去召集永寧衛的將士,趕往惠安,永春二縣。

  而在白勇走後,錦衣衛百戶們麵麵相覷,鍾辰飛更是著急的提醒陸繹道:“大人,白指揮使走後,我們晉安縣可就隻有我們錦衣衛這兩百多人,萬一倭寇來襲,您就不怕……”

  “不怕這是調虎離山之計嗎?”陸繹一改剛才沉悶凝重的神色,顯得十分輕鬆的樣子。

  趙千玨更是笑著拍了拍鍾辰飛的肩膀,揶揄了一句:“辰飛啊,你跟著大人還有的學。我們大人還巴不得那些倭寇輕視我們錦衣衛,好一頭撞進我們設計的埋伏之中。”

  鍾辰飛聞言,臉色有些微微訝然,難不成陸大人心中早有溝壑?

  “召集所有待命錦衣衛將士,我要安排作戰計劃了。”陸繹看著牆上泉州海防圖,認真的說道。

  ……

  錦衣衛臨時營地中,陸繹站在高處向下望去,隨口說道:“那三個窺探營地之人的倭寇審問的怎麽樣了?”

  “回大人,他們都招了,不過他們不會是倭寇,而是我們大明百姓……”

  鍾辰飛一臉崇拜的看向陸繹,就在剛才進營之前,陸繹突然朝著臨時營地外的馬肆撲去,果不其然發現三名企圖窺探營地秘密的男子。

  “什麽我大明的百姓?”陸繹冷哼道:“當他們為倭寇做事,為倭寇探路,帶路時,就已經不是我們大明的子民了!而是倭寇,是漢奸,是叛逆!”

  “是,大人教訓的是。”鍾辰飛第一次看見仇愾感如此強的陸繹,再聯想到自己,他不禁微微有些汗顏。

  “查出他們背後是何人指示的嗎?”陸繹看著遠處的海邊,問道。

  “問清楚了,他們分別來自晉安縣的李家,王家。”鍾辰飛如實回道。

  “趙千玨呢?”

  “趙千戶已經帶了十幾名將士去抓他們了,隻是大人,現在我們兵力本來就收,保護這不小的晉安城已是吃力,何故還要分十幾個人出去抓人?為什麽不等戰後再去。”鍾辰飛不理解陸繹的想法。

  “看見遠方平靜的海麵了嗎?”陸繹負手而立,“你覺得整個永寧衛的將士多,還是他們單獨團體的倭寇多。”

  “那自然是我們衛所將士多。”鍾辰飛如實答道。

  即便現在衛所製度十分糜爛,空餉極其之多,鍾辰飛還是敢說,他們一個衛所的將士比倭寇多。

  自從戚繼光掃蕩沿海一帶的倭寇之後,近幾年來倭寇的數量急劇下滑,成建製出現的倭寇人數基本上不會超過兩百,所以這也是陸繹敢僅僅隻有兩百名錦衣衛將士,就敢守衛晉安縣城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