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編撰《農書》
作者:倚夜聽雨      更新:2021-08-16 19:13      字數:2104
  當然,這些話語很快就變成了相互攻擊,方士們嘴戰打不了過,就變成吃我老拳。

  隻不過,墨家更加重視對弟子的體魄鍛煉,然後方士們就反而被打得嚶嚶嚶了起來。

  看著熱熱鬧鬧的一幕從爭辯變成了武力衝突,李適看著還是挺感興趣的,並且相當不厚道的在一邊喊了幾聲加油,然後才跑掉了。

  說實話,別看想在自己好像抬舉墨家,但李適相信,隻要自己掛了,墨家這種堅持真理的學派肯定會受到打壓,儒家這種為統治者捧著腳的學派肯定會被推崇。

  這是封建專權社會的必然性,自己能做的,隻是在自己活著期間給百姓開智,讓他們明白科學與文明。

  李適長出了一口氣,不知不覺卻是來到了農學院的試驗田。

  因為農學科目的特殊性,李適直接批了一大片的田地給農學院作為種田所用。

  鄭國渠區域的試驗區對大學學員來說實在太遠,不方便他們選修農學科目後上主科目。

  所以李適便批準了農學院附近良田給農學科目學生進行種植。

  至於農學考試的成績,基本上也是用他們種植出來的蔬菜瓜果的成色來判斷。

  畢竟是農家學科,沒什麽虛的,種出來的東西怎麽樣,那你成績就怎麽樣!

  當然,這個過程中,相信偶爾也會出現隨手摘了他們作業的人出現。

  不過,這種人要出現了,那就把人罰給這個農學學生一年時間,來幫助他完成作業為止。

  李適過來,倒是想要看看棉花的適種效果,棉花種子是王離帶回來的,不過王離帶回來的東西隻是種子,需要種出來才能知道是什麽。

  而陳禾便接到這任務,像葡萄、芝麻、黃瓜、核桃、胡椒、胡蘿卜、棉花和西瓜等等,都在陳禾的手上成功生長了出來。

  而李適特地挑出了棉花,讓陳禾能集中農家的力量,先把棉花的種植辦法研究出來,並培養足夠生產人才,因為以後棉花會成為重要的軍用物資。

  同時,李適也準備好了棉花未來的種植基地,那就是天水和河套。

  隻要技術成熟,整個一套技術便是整個複製過去,從而真正的棉花基地給落實下來。

  等到棉花規模上去,到時候自己可以上將作少府專門派出一批人去研究棉花的生產,種植,采摘的機械化,畢竟現在他們已經在研究小麥的機械化播種與收割了。

  主要是整個鄭國渠灌溉區都是屬於國家的,這麽大土地,國家能很方便的集中力量去研發相應科技,哪怕現在還沒發現所謂蒸汽機燒開水,但這個時代有天地精氣啊,所以墨家的研究方向,自然而然就成了怎麽靠天地精氣去驅動。

  說到這一點,公輸家也參與了進來,他們不為別的,就是要證明公輸家機關術天下第一。

  總而言之,他們的研究已經到了李適看不懂的程度了,至少看起來很是深奧的樣子。

  “陳禾,棉花技術專研的如何,是否可以投入量產了?”李適對著陳禾問道。

  “見過大王。”陳禾見到李適到是恭敬行禮,開口道:“第一批的棉花已經成功開花,等到收取了種子後再種植一批,進行對照組的實驗後,就可以投入到量產中了。”

  李適點頭道,“隻要一切都進入了正軌就好,以後棉花很可能會成為我們的重要物資,你可要把這一件事情給盯緊了!”

  “諾!”聽到李適這話,陳禾恭敬的點頭,對他來說,李適能夠給自己施展才華的空間,真的讓陳禾相當的感謝。

  “另外……”李適思索了一會兒對陳禾道,“需要由你出麵,編撰一本農書。”

  “農書?”陳禾聽到李適的話,有些發愣,沒想到李適會突然說出這話來。

  “嗯!”李適點頭說道,“農學之事,天下唯有你最是清楚,這件事交付你我才放心。”

  聽到了這話陳禾心中有著少許的茫然,本能問道,“大王,不知道這書有何章程?”

  李適點點頭說道,“這《農書》需要符合承上啟下,繼往開來之目的,上承自戰國農家許子之論述,下接戰國以來農業技術變化和變遷,以追術諸般新興技術和器械的變革脈絡,要他成為當代農業的標杆,以天下農者可以以此書為師。”

  “大王仁慈聖明,陳禾有幸編撰此書,定當不負所托,將其完成!”陳禾聽到李適的話,眼睛都不由亮了起來,激動的連手都不知道應該怎麽放。

  對農家來說,還有什麽比傳播農學知識更重要的嗎!

  李適看著陳禾的樣子,也明白陳禾激動的原因,而李適則道,

  “編撰農書,你不可以把他看成是一次性就完成,更不能認為它從此是種田的聖經。

  這本農書《農書》,便由你來編撰第一冊,主要就是承接戰國和秦朝的技術。

  從第二冊開始,才是我們本朝的農業技術,之後每隔十年,再出一冊。

  不斷總結十年來的農家技藝,此後,我朝不滅,農書不絕!”

  陳禾聽到這話,更是激動的眼淚都不由自主的流出來,差一點就給李適跪下了。

  這樣的恩典,對農家這種純粹民以食為天的學派來說實際上是最好的了。

  因為他們原本就不像儒墨法道之類的那般咄咄逼人,能有一個類似世襲的待遇,對農家學說來說,至少不用再害怕被哪家學說穿小鞋了。

  而李適把農家給抬起來的意義,就在與自己要告訴其他學派的學者,別再給自己打嘴炮,打架,老子欣賞的是農家這種默默種田的學說。

  你們想要跟農家一樣獲得官方的認可嗎?

  你們想要你們的傳世經典能夠受到農家《農書》的待遇嗎?

  你們想要你們的學說在自己的麾下永遠不會黯淡嗎?

  那還等什麽,都老子像農家一樣的幹實事。

  在老子的手下,那些幹實事的才有前途,那些隻會打嘴炮的,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總而言之,李適就是要在諸子百家麵前釣塊肉,否則他們怎麽會跑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