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大學
作者:倚夜聽雨      更新:2021-08-16 19:13      字數:2166
  “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為往聖繼絕學,為華夏開太平。”

  李適看著自己在阿房宮的大學門口樹立的碑文,要得就是每個進入其中的學子,能記住自己來這裏學習的使命,而來這裏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是這個時代的精英種子了。

  說實話,張載的橫渠四句,真的是讓人看了很有雄心的句子。

  隻不過對於自己來說,除了最後的萬世太平實有些虛無縹緲,首先李適不認為自己創造的王朝能夠有萬世的壽命,甚至能活過三百年這個絕大多數王朝都活不過的年限,對李適來說就很欣慰了。

  當然,在這碑文上的字,與讓陳雲守的誓約不同,而這點也是陳雲反對的。

  對陳雲來說,他希望的遵守的誓言是比如守護李適,比如守護李適鑄就的王朝,而不是守護華夏,不是守護中原,對陳雲來說,這樣的誓言真的讓他不想接受。

  所以,李適需要讓陳雲在自己立國前許下誓約,因為立國後守護的將會是王朝,但立國前守護的將會是整個中原,如果違背了,那曙光軍團就隻能發揮一天賦戰鬥力。

  李適知道,這是封建社會,甚至知道在自己之後,立下了如此誓約的曙光軍團就必然會遭到嫌棄。

  運氣不好,說不定後來的皇帝上來就是把這幾乎不會被拉攏的軍隊直接給舍棄掉,

  最重要的是,這種不是忠心上位者的部隊,對格局不夠大的未來皇帝來說,就算是沒有把曙光軍團給拆解掉,但也不會讓他們在自己的眼前晃蕩。

  而沒有參與奪敵或者黨爭的他們,也許不會被新皇帝所喜,但作為自己這個太祖一手打造出來的軍隊,後麵的皇帝也不可能把這一支部隊的番號,說取消就給取消了。

  最大可能是把這支不算忠於自己,但忠於華夏的軍隊丟到邊疆去。

  這樣的話,在自己之後,反而有利於把曙光軍團給保留下來。

  畢竟自古以來一直待在中樞的軍隊,有幾個能長久保持戰鬥力。

  而能銘記自己的誓約的曙光軍團,同時也會善待底層的百姓,某種程度來說也給了底層百姓的一條出路,這也算是自己為百姓們保障的最後一道上升渠道。

  畢竟如果連曙光軍團都覆滅了,那未來自己所創造的這個國家,想來也已經沒救了吧。

  某種程度來說,李適希望曙光軍團成為製衡自己的一方勢力,讓自己不要肆意妄為。

  李適長呼了一口氣,不知道陳雲能不能想通,對李適來說自己追求的從來不是什麽忠心耿耿,也從來不奢望所謂的忠心耿耿,自己隻希望他們能為自己的夢想奮顧不身而已。

  所以,李適來到大學中散散心,說穿了自己也就二十幾歲,在這大學中絲毫不顯得顯眼,甚至還有幾分偏年輕,因為大學中的學生年齡為三十歲之前。

  到達三十歲後,除非成為任課老師或者成為教師助理,否則基本上都被打發去做官了。

  沒有錯,大學是包分配的,其中如果是有門路的,那就是被法家,儒家,墨家一類的各家大佬塞入到自己的衙門中,不過一般隻優等生才有的待遇,李適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更多沒有門路或朝中沒有人,或有意識的去基層的,則先去教社中鍛煉幾年,基本上從教社出來後,就是縣長之類的職務,一步步向著封疆大吏前進。

  所以,隻要是這裏出來的人,基本上人生已經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就等飛黃騰達了。

  “這位同窗,是否有意加入我儒門學社!”一個長相頗是俊朗的人站在李適麵前道。

  “儒家……”李適看著眼前的家夥,道,“我暫時沒有要加入學社的意思。”

  李適自然的快走了幾步甩開了眼前的家夥。

  這人仿佛也已經經受了多次的被人拒絕的洗禮,麵對李適的拒絕也沒說什麽話,而是努力去找下一個人推銷進入儒門學社。

  當然,不止是儒家這麽操作,第一個把學社開在學校之中的是墨家。

  因為墨家的學社本就是脫胎墨家的墨社而來,如果不是他們的對墨者的要求太過變態,一般人根本就入不了他們的眼,作為第一個開墨社組織,怕會成為學校之中的第一組織。

  但很可惜,學校裏麵的墨者學社,一開始就是墨家作為墨者的儲備軍來做的。

  所以進入到其中的墨者學生,都必須要按照墨者的標準來,這對其他很多懷著好奇心進來的人,沒幾天時間便打了退堂鼓,畢竟墨家墨者的要求真的是太變態了。

  而有了第一個墨社開頭,很快便是有了一個又一個的學社開始冒出來了。

  畢竟總不能讓你墨家一家在學員裏麵搶人吧,而李適也在裏麵參合了一腳,表示,建立學社這種事情是支持的,不過隻學生的話出了事沒人負責,所以需要一名任職老師作擔保。

  當然,作為擔保人的老師則是能夠正大光明的傳播自己的思想,李適就是要讓這些諸子百家的家夥們,繼續的競爭,如果不競爭一潭死水的學術界又有什麽意思。

  其中,法、墨、醫、農和黃老五家在整個學府中的學社算是最發達的。

  因為這五家基本都屬於上頭有人,進入學社隻要表現出色基本上就能保證官職分配。

  而儒家算是最受到打壓的,因為就算發展最好的孫叔通與陸賈兩人,也進不了核心圈。

  不過,儒家也算相當有韌性,雖然麵臨著各種各樣的無形壓製,但是他們依舊在學府之中頑強的生存下來。

  因為儒家可以說最具有生命活力的學說,他們的學說純粹為上位者服務,而不是為了廣大黎民百姓服務,當上位者希望儒家是什麽樣子候,儒家就能根據上位者所希望的生長成什麽樣子。

  所以,這樣的學說,隻要是上位者又有誰不喜歡呢!

  不過可惜儒家被墨家的盯著死死的,因為作為老對頭的他們實在是太了解相互間到底是什麽貨色了。

  他們永遠不會看輕了對方,隻要一方得勢,另外一方幾乎是會受到全方位的打壓。

  而儒家進入大學後,基本上都在被墨家爆錘。當然儒家也在舔著傷口,尋找崛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