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訓練秦弓手
作者:倚夜聽雨      更新:2021-05-06 21:09      字數:2180
  說到碎光箭,簡單的說就是箭矢射到第一個目標後,然後向四周進行濺射的一種AOE箭矢天賦。

  最重要的是這東西消耗天地精氣與戰士體力,除了威力小一點幾乎沒缺點,最重要的是省錢。

  而現在弄不出來,那自然是要去弄替代品,而大秦的多重箭自然而然要提升訓練日程。

  相對李適那非常簡陋的曙光體係,當初王離指揮的秦邊軍這才是完善的軍隊體係。

  有作為壁壘的秦重步,有掩殺追擊的秦邊軍,有破陣的秦戰車,有打擊數量的秦弓手,以及定點打擊的秦強弩,可謂相當的完善。

  至於秦輕弩則因為秦軍弩箭技術優秀,作為輔助戰部,而不是主力核心構架。

  某種程度來說,這五個核心構築成了一個軍團的核心構架,而這種軍團,隻要配上一個大軍團指揮,基本上就算是遇到了四聖級別的人物,隻要自己別送,也能交手幾個回合。

  而李適拿著曙光軍團去對應,就算錢到的意誌箭嚴格意義上來說都未必優過秦強弩,至於其他戰部的對位比較起來那就更是差得差,缺得缺。

  自己能贏下王離那真是曙光軍團的集體爆發,以及韓知兵與項策羽兩人對王離個人的絕對壓製,而不是紅衣軍本身的配置足夠優秀。

  而秦重步,秦邊軍與秦戰車都不是簡單能夠培養出來的,但秦弓手不一樣,它的主要問題與其說是訓練程度,還不如說是箭矢這種物資儲備的情況。

  隻要挑選出能夠拉的開弓,素質足夠的將士,在箭矢不限量的供應下,應該能速成一批秦弓手,而李適對他們的定位就是清理雜兵與對麵的弓箭手!

  還是那句話,李適並不害怕項梁,但忌憚項策羽。

  如果項策羽莽起來牽製住了自己的主力,到時候項梁手下的雜牌軍,士氣上頭真一股腦莽上來,想要亂拳打死老師傅,那自己應對起來也會非常頭疼。

  所以自己需要專門定位清理雜兵的秦弓手來針對這種情況!

  李適卻是果斷找來了趙賁與楊熊,楊熊原本是在武關與劉季對峙的,但在李適突破了函穀關之後就火速回了鹹陽。

  但他沒有想到回到鹹陽之後,秦二世已經被趙高殺了,而鹹陽更在這愕然間被攻破。

  楊熊也就隨著大勢投降了,當時他真不知道應該忠心誰了。

  “見過李帥!”兩人到底沒有喊李適令尹,而是選擇稱呼李適為李帥。

  “你們來的正好,你們中誰更擅長訓練秦弓手,我需要他們去訓練一支新的秦弓手!”

  李適直接開門見山道:“不指望精確瞄準,隻要距離適中,射出的箭矢力道合格,能殺些普通正卒級別的將士就足夠了。”

  趙賁與楊熊兩人對視了一眼,感覺這是李適在接納秦國降將的信號。

  不論如何,李適既然已經交出了橄欖枝,那自然不能說不能。

  趙賁果斷道:“楊熊將軍熟悉軍典,相信能夠完成任務!”

  “在項梁入函穀關之前,把這一支軍隊給訓練出來,有沒有問題!”李適看向楊熊道。

  楊熊應達到道:“望將軍給我準備十萬支箭,我定然在一月之內訓練成軍!”

  “嗯!”李適點點頭,開口說道,“那楊熊將軍便是先下去吧,一月後我看成果!”

  楊熊便退了下來,李適看了看趙賁說道,“你近期可否有去看過王離。”

  “賁怎敢私自去探查!”趙賁果斷低頭,小心謹慎道。

  “去看看王離吧,看能否勸降他,我想要重建秦國軍製,如果有王離協助相信一定能夠快速將其搭建起來!”李適帶著幾分歎息道,但確是相當認真的說道。

  “屬下領命!”趙賁聽到這話,也打算去牢房中的王離談一談。

  李適讓趙賁去的原因,便因為連趙賁這個當前宗室的代表都投降了,那王離投降自己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當然就算失敗,至少依舊有著回旋的餘地。

  李適為了避免打擾到正常處理政務的家夥,便是直接找上了司馬昌。

  實際上這時候總領鹹陽內政務的就兩個人陳知白與張恢。

  陳知白在整理那些圖冊書籍後,李適直接便把他按在禦史大夫的職務上。

  主要任務是監察百官,輔佐丞相,現在丞相不在那他就暫時承擔丞相的職務。

  陳知白靠著還算不錯的體魄,以及天生的智慧,還有當初帶過一段時間流民的經曆,總算把鹹陽大大小小的政務打理起來。

  而張恢按照李適的要求梳理秦國法律,並在陳知白需要配合把法律給發布出來。

  隻要李適不進行朝令夕改,那秦國人還就吃這套法律規則配合行政調配的政府指揮。

  兩人聯手打造出一個初步框架,至少把整個政局給撐起來,至少算是穩定了鹹陽局勢。

  “大人!”司馬昌見到李適,也忍不住額頭流汗。

  畢竟早上才剛見過自己,現在又找上了自己,司馬昌總歸感覺這不會是什麽好事。

  李適對司馬昌道,“我想要你給我一份整個大秦的礦石分布圖和煉製場分布圖。

  今年的煉鐵暫時先囤積起來,除了主要支付楊熊的箭矢箭頭,以及正常武器保養以外,我打算把所有的鐵全部都用來做開墾農具。

  畢竟今年兵災連連,百姓怕是饑不果腹,來年春耕我打算把這些農具租借給他們,也是我等這些人唯一能夠做的事情了!”

  “李帥仁慈!”司馬昌鬆了一口氣,道,“秦國多數使用青銅器具,鍛鐵工藝並不成熟,若李帥希望大規模打造鐵質農具的話,還望將軍能把相裏氏的幾位大匠調度到我手下聽用。”

  “相裏氏……”李適微微眯起眼睛,終歸是接觸到他們了。

  相裏氏作為墨家入秦的精銳工匠,更幫助秦國一手建立了標準化體係的代表,就現代人來說,充滿了神秘而有帶著幾分對古代哲人的憧憬。

  李適說道,“你若需要,那便把他們調配給你聽用便是。”

  “謝李帥!”司馬昌此刻恭敬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