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湯陰之戰起
作者:倚夜聽雨      更新:2021-04-28 11:13      字數:2299
  項策羽說完,隨手把書冊遞給了範瑾瑜道,“瑾瑜你要不要看看?”

  範瑾瑜聽到這話,輕笑了幾聲,卻是推了開來,說道:“不用了。”

  範瑾瑜對項策羽手中的這東西的確沒太多興趣。

  一是因為這是項家傳承,自己不好意思細問。

  二是既然項策羽這不學文的家夥都這東西簡單易學,那範瑾瑜自然認為這東西很簡單,也沒多問的必要。

  所以,範瑾瑜換了個話題,道,“這些天李適一直宴請我們,你覺得有什麽問題嗎?”

  “問題,有什麽問題?”項策羽誰道,“我完全沒感覺他對我有惡意啊!你發現什麽了?”

  “就是沒有發現所以來問問你!”範瑾瑜倒是直接的對著項策羽解釋,卻又碎碎念道:

  “從職務上來說,我們的離開對於大梁的糧食運輸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

  畢竟這基本上是周丞相在管理,頂多隻是一個督察糧食轉運而已,少了我們也沒什麽。

  在軍隊上來說,我們三千的江東子弟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也沒有作為大局的資本……

  所實話,思來想去,卻也想不出他交好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麽!”

  “也許是圖我長得帥吧!”項策羽從容一笑的回答道。

  “就算是帥,他也是應該去找武信侯去抱大腿吧,你的大腿可不粗!”範瑾瑜不屑道。

  項策羽不由哼了一聲,還是說道:“瑾瑜,你就別擔心李適這,又擔心李適那。

  現在真要當心的是梁叔那裏,這可跟秦軍的正規軍交手,不知道怎麽樣了!”

  聽到這話,範瑾瑜卻也無奈的歎口氣,某種程度來說,項策羽的話說的沒有錯。

  現在真正關鍵的確不是在後方的自己等人,而是在前方與秦軍廝殺的項梁。

  隻要項梁勝利,李適不管有什麽心思都要壓著,而如果項梁敗了……

  範瑾瑜瑜有點理解,項梁為什麽要把項策羽打發過來去做督糧官了。

  “哎!武信軍,凡是策羽下定決心的事情,我可不會阻止他去做的!”範瑾瑜默默想道。

  項梁這時候,卻也為跟秦軍決一雌雄開始做準備。

  既然已經努力去提升軍隊士氣,那到這時候也就沒有讓軍隊撤退下來的理由。

  否則士氣一泄氣,大軍追殺,縱然三十萬大軍怕也不堪一擊!

  上一次父親就因為大軍糧食耗盡,然後在撤退過程中被秦軍連續追擊打得潰不成軍。

  這次項梁耐心比秦軍預料更充足,自從夜襲一次秦軍後,項梁便沒再主動去找秦軍主力生事,而是把注意力重新放湯陰這一座小城上,打算用這座小城引誘秦軍攻擊。

  當然,項梁所做的也不是進攻湯陰,而是在湯陰周圍挖掘防禦工程。

  這時候,湯陰對項梁來說是吊住秦軍的誘餌,就好像邯鄲是吊住合縱軍北上的誘餌。

  如果秦軍不行動,那張梁就會一點點把湯陰周圍的防禦設施給徹底搭建起來,到時候秦軍想要跟自己決戰,怕是不但天時沒有,地利更是沒有!

  但如果秦軍行動,那這場戰爭的戰場至少自己自己挑選的,自己卻也不算太吃虧。

  當然最重要的是,如果秦軍猶猶豫豫個幾天,等到自己把工程設施搭建好,封鎖了湯陰,再來決戰,那自己的勝算就更大了,畢竟對麵王家可向來以謹慎著稱的。

  但項梁沒想到的是,王離比自己更加的擁有決斷。

  自己才剛流露出以湯陰為誘餌的意思,王離便帶著秦軍浩浩蕩蕩的殺過來。

  明明自己有三十萬人,明明自己前不久才夜襲過一次,明明知道自己是在誘惑他進攻!

  但王離沒有猶豫,就這麽帶著十五萬的秦軍闖入到了項梁布置的戰場上。

  從正麵直接發動了進攻,這果決程度,讓項梁大吃大驚。

  事實上,項梁不知道的是,正麵對決是王離從戰術製定一開始就是所求的!

  因為從後勤來說,王離後方不論是秦二世還是趙高實在是太不靠譜了。

  王離隻有盡早結束征戰,那才有機會回過頭去處理秦朝的問題。

  所以,王離雖然還能等一段時間,但王離清楚時間越長,那後方的隱變就越大。

  王離不希望等到後方出現問題,再被迫一戰!

  而從雙方正麵的戰鬥力來說,經過那一場夜戰試探,項梁得大軍士氣提升,但同樣的王離也得到項梁軍隊的水準測評。

  魏武卒,江東子弟,趙邊騎,這一個個軍隊的確是實力非凡,但哪個不是被秦軍所埋葬。

  王離清楚了對方的實力,此刻對上他們自然有著天然的心理優勢。

  所以麵對項梁引誘,王離沒有任何拒絕,或者說這又有什麽好拒絕的!

  對方說要戰,自己也要戰,那就戰好了,看看到底誰才是正確的。

  這一刻,王離率領著秦軍大舉壓上,浩浩蕩蕩且整整齊齊的黑色秦軍出現在地平線。

  項梁清楚知道,這一戰已經避免不了!

  自己沒想到傳承自王翦這條老狗的王離,在做出選擇會這般果斷!

  若能再拖延個幾天,自己的勝率就更高了。

  當然,現在對方占了時間優勢,自己選擇了地形便利,雙方都沒有占到對方的便宜,但是此時得決戰對雙方來說都不可避免了。

  秦軍的步兵步步而來,項梁也開始調兵遣將,以做好最佳的應對。

  終於在秦軍步兵距離不到一百步距離時,秦軍停了下來。

  這時候他們停下來,不是因為要說話,而是這一刻他們兩側湧入一排手持輕弩箭的秦軍。

  一排兩排三排,一名名的秦軍戰士手中抓著秦弩,瞄準了不遠處的合縱軍!

  見到這幕,項梁臉色一變,果斷道,“周殷率領前軍進軍,封丘侯,齊王兩翼出擊!”

  說到底,因為軍隊成分以及自身指揮能力的原因,所以項梁對軍隊的指揮做不到直達。

  此刻項梁下達相對的籠統,至於具體怎麽操作,還是要看他們的負責人,至於其他的,就算項梁所能做得也隻是聽天由命。

  三十萬大軍,真正屬於項梁的有十萬人,但項梁的最佳調度能力隻有七萬人,所以其中三萬人分給周殷作為前軍去了。

  而此刻,項梁沒直接把自己的七萬人直接丟出去,而是耐心等待,等待這七萬人能在這戰場上發揮出一錘定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