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金鍾罩
作者:玉今環      更新:2021-04-27 17:14      字數:3932
  <b></b>永寧急促喘息著。

  有後怕,有被楚墨擁在懷裏的羞澀。

  “永寧姐姐覺得如何?可有好點?”

  趙飛燕蹲在一旁緊張問道。

  “我好多了……楚,楚公子這是什麽藥?竟然比吳太醫的針灸術見效還快?”

  眾目睽睽下,她一個尚未婚嫁的公主躺在男人臂彎裏,傳出去,丟的是皇家顏麵。

  “這是專門治療喘疾的藥,公主可以隨身帶著,若覺得呼吸困難的時候便輕輕吸一口,能夠緩解不

  適。”

  楚墨將手裏這瓶連同空間裏的兩瓶一起塞入永寧公主手裏。

  “這,這是專門為我準備的?”

  永寧蒼白的臉上有著忸怩與紅霞。

  “呢……算是吧。”

  這誤會可太大了。

  自己身邊沒有人有喘疾,楚墨還真不好解釋。

  “公主快進屋吧,寒風刺骨,莫要著涼引發喘疾。”

  楚墨轉移話題。

  “侯府那贅婿竟然還會醫術?”

  “是啊,而且竟然連公主的喘疾都給治好了?”

  “不算治好吧,隻是緩解了。”

  “那也很了不起了……嘖嘖……可惜了,竟然成為了贅婿……”

  有那膽大之人沿著廢墟,跟在永寧身後進了王府,目睹了這一切。

  說話間,顧輕歌走出閣樓。

  因為永寧的插曲而緩和下來的局勢,瞬間又劍拔彎張。

  “王兄可是把輕歌姑娘贈與永寧了,不會反悔吧?”

  “這話何意?本王何時答應將顧輕歌贈與永寧了?”

  譽王有點莫名其妙。

  “就在剛剛,王兄不是說什麽都答應永寧嗎?”

  永寧公主眼裏有著狡黠,俏臉上卻一片委屈之色“宮中偌大的朝鳳閣,就永寧一人,王兄也忙,都沒時間陪人家,悶都悶死了……

  倘若有輕歌姑娘作伴,平日裏看看書,聽聽曲,心情愉悅下,永寧的喘疾也會好的快些……”

  沒時間陪……譽王耳畔回蕩著這句話。

  是啊,這幾年忙於爭權奪利,隻是往朝鳳閣裏送一些珍稀玩意,又何曾陪過永寧?

  ‘王兄……該不是想反悔吧?

  永寧輕輕抓著譽王臂彎搖來搖去,大有你不答應,我不放手的架勢。“你該不會打著轉頭就將人給楚墨的念頭吧?”

  譽王看了眼同樣傻眼的楚墨,朝永寧問道。

  “王兄放心,這麽一個如花似玉的美人兒,哪能便宜他呢……”“當真不會轉送?”

  “當真不會。”

  “這是身契,收好了,可莫要被某些小人給偷走了。”

  譽王冷笑著看向楚墨。

  楚墨“……”

  這事竟然發展成這樣,楚墨完全沒料到。

  可這樣的結果也算是給了王府與侯府一個台階。

  雙方不用再為顧輕歌的歸屬鬥得你死我活。

  趙飛燕輕舒了口氣。

  要真搶回顧輕歌,那這妾是納還是不納,成為擺在她麵前最大的糾結。最終還是會納的。

  奶奶找自己單獨聊過,表達的意思很清楚堵不如疏。

  這世間但凡有本事的男子,哪個又不是三妻四妾?

  趙飛燕想著楚墨說的神仙般的世界,一時間竟有些癡了。

  禦書房裏,武沐聽著影衛頭領一五一十的將譽王府發生的事匯報完。

  “幸得永寧公主趕至,不然臣就得被迫出手了。”

  影衛最後說道。

  “你剛才說,王府的府牆被他摸了一遍後便崩塌了?”

  武沐收起玩笑心思問道。

  “的確如此。坊間也有譽王德行有虧遭受天罰的傳言。”

  武沐嗤笑。

  天罰?

  這世間若有天罰,那要天家何用?又置天家於何地?

  “臣也不信時間有天罰,但此事臣親眼所見。”

  那王府近兩丈高的府牆頃刻間塌的景象,如同幻燈片般在他腦裏反複出現。

  “此事暫時莫要細究。”

  武沐思索片刻後說道。

  譽王德行有虧,這事對皇室名聲影響有限,再說,輿論發酵,複合他的利益。

  “皇上,這次侯府與王府爭端鬧的太過,雖未鬧出人命,但傷者數百,京都裏傳的沸沸揚揚,若是不對侯府進行懲處,終究有損天家威嚴。”

  “內閣不是駁回朕給楚墨封爵之議了嗎?那便順水推舟,功過相抵吧……”

  武沐冷笑道。

  僅僅八天時間,譽王府垮掉的府牆又一次豎了起來。

  取而代之的,是一堵水泥牆,牆體外訂著木板,看不清牆體具體情況。

  一應花銷俱由侯府承擔。

  楚墨殺遼敵之功與擅闖譽王府之過相抵,外加被罰親自出工。

  是的,這八天裏,有內侍雞鳴時分便至侯府將楚墨喊起,萬家燈火時才準許楚墨回府,雖說不至於皮鞭亂抽,但在凜冽寒風中待上一天,也算是糟了通大罪。

  至少,譽王府裏那些家丁、府兵們是這麽認為的。

  沒有知道的是,親自出工,乃楚墨與工部左侍郎方子墨商量後,報上去的。

  對於水泥工坊而言,譽王府的圍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候。

  上百米圍牆,八天工期加上十二天養護期,一共二十天時間,楚墨準備拆模了。

  已時中刻,承平坊裏便聚集了無數閑人。

  除了親自去過楚家堡見過水泥建築的人相信外,沒有人相信那灰色的水泥和著水,外加一些沙石,軟巴巴的東西弄出來的牆體,能與條石、黏土、糯米汁液黏糊而成的府牆相比。

  “來了,來了。”

  議論聲中,披著坎肩穿著大襖的趙飛燕,陪著楚墨出現在承平坊大街上。

  “你們說,一會這些木板拆掉後,那軟巴巴的沙漿會不會直接垮塌下來?”

  “有可能。或者,推一推便推倒了。”

  “咱家倒希望譽王府府牆能夠屹立不倒,比那城牆還牢固。”

  有圍觀之人說道。

  “為何?”

  “你傻啊,咱不是投了兩貫銅子在水泥工坊裏嗎?若是一推便倒,那投進去的銅子不是打了水漂嗎?”“哎,你不提倒是給忘了。那可是我背著娘子將家底都掏空了才湊齊的銅子。”

  說話之人突然緊張了起來。

  事實上,圍觀之人多半都是投了銀子在裏麵的。

  因為匠人不足的緣故,灌鋼工坊這幾個月內還看不到成效,但水泥工坊不同啊。

  有那做工之人說,水泥工坊前的空坪上堆滿了一包一包的水泥成品,但無人問津。

  “各位鄉親父老,麻煩讓讓,讓讓……”楚墨笑著與眾人打招呼,一步步擠了進去。

  “楚公子,那水泥牆真的靠譜嗎?”

  “按老兄說,怎樣才算靠譜?”

  楚墨停步,笑著問道。

  “總得風吹不倒,常人推之不動吧?”

  這回答差點令楚墨爆粗口。

  這算什麽要求?

  便是打個木樁釘幾塊木板圈起的柵欄也能達到這個要求吧?

  “這樣,一會你來推,若是推倒了,我賞你百兩紋銀如何?”

  “若是推不倒呢?”

  那人雙眼放光。

  “推不倒拉倒唄,還能讓你給我一百紋銀不成。”

  “說話算話?”

  “這樣……”楚墨提高音量,“一會拆了木板後,若自詡力大無窮之輩都可來推圍牆,若是有人將之

  推倒,侯府賞紋銀百兩。

  霎時間,譽王府前沸騰了。

  “可是認真的?”

  圍觀人群中,有一鐵塔般的壯漢出聲。

  “是他,石鐵牛……這可是十裏八鄉公認的大力士啊……聽說桑員外府裏近千鈞重的石雕獅子,便是鐵牛一人扛到桑員外府門前的。”

  “誰說不是呢,有那好事者還專門去了桑園外府前試著推動那石獅子,結果五人合力下依舊紋絲不

  動。”

  “有他在,怕是這賞金輪不到咱們頭上了。”

  “鐵牛?大力士?”楚墨聽著議論倒是來了興趣,指著石鐵牛說道“便是你了,石壯士第一個來。”木板被拆開,露出了不太平整的府牆。

  “這也太醜了吧?”

  “大家別急,拆模後,會進行修整潤色,不說陽春白雪,但至少比那條石的原色要漂亮許多。”

  楚墨笑道。

  “這位壯士可準備好了?”

  楚墨轉頭看向石鐵牛。

  “若是推倒了,不找俺賠銅子?”

  石鐵牛有些猶豫。

  “放心吧,不要你陪。”

  趙飛燕輕笑道。

  “那俺就放心了。俺娘說了,侯府最講道理。”

  石鐵牛邊說邊將身上八成新的襖子脫了下來,小心疊好,卻一時找不到放的地方,四顧張望。

  “給我吧,我幫你拿著。”

  趙飛燕輕笑道。

  謝過之後,石鐵牛活動活動身體,朝手裏吐了口唾沫,尋了個好著力的位置,吐氣開聲。

  “嘿!”

  “砰”的一聲,青石板地麵崩碎。

  圍牆紋絲不動。

  不信邪的石鐵牛說道“俺還能再試一次嗎?”

  ‘盡管試便是。

  楚墨目光落在被踩碎的青石板,暗自咋舌。

  這得多大的蠻力才能僅靠發力,便將堅硬的青石板踩碎?

  人群的外圍,有一男一女頭戴鬥笠,也未見如何作勢,便擠進了人群。

  視野中,正看到石鐵牛二次發力。

  “嘿……呀……”

  大冷天的,石鐵牛額頭有汗水滴落,太陽穴與脖子上,青筋凸起。

  這次青石板倒是沒碎,隻是受力下,嚴絲合縫的青石板竟然沿著踏腳處翻起了好幾塊。“俺不行。”

  石鐵牛頹然放棄,雙手不自然的微微顫抖。

  “這水泥竟然如此神奇?八天時間建起這麽一堵牆,竟然如此堅固?”

  “夫君,水泥工坊咱家可是投了銀子?”

  “投個屁……你個敗家娘們,讓你將首飾當了湊點錢,偏生不肯……”

  “這位兄台,水泥是何物?”

  鬥笠男拍了拍身邊一略顯駝背的農人問道。

  “水泥都不認識……”農人轉頭看到背著長槍的鬥笠男,嘴裏的髒話咽了回去,“兄台不是臨安府

  人?”

  “自西寧路而來。”

  “西寧路?那可遠得很。”農人咋舌。

  “的確不近……不知這水泥……”

  鬥笠男將話題拉回。

  “說起水泥就不得不提定遠伯府那贅婿楚墨,喏,便是那人。”

  農人說著指了指楚墨接道“那楚墨與戶部、工部一同整飭,弄出了灌鋼工坊、水泥工坊……”

  農人將三大工坊以及那畝產八石的稻種說了一遍,末了還問道“兄台可知修葺這麽一大段圍牆用了多長時間?”

  “三十天?”

  鬥笠男往短了猜。

  他是參與過城牆加固的,知道修葺起來極其繁瑣。

  “三十天?”農人灑然笑著比劃了個手勢。

  “八天?怎麽可能?”

  “事實上,若非天寒地凍,土石開挖不易,多半三、四天便能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