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作者:薛定諤家裏的貓      更新:2021-04-26 02:12      字數:3284
  新買的房子收拾好了, 暫時還沒有用處,就先放著。

  劉大銀已經想好了接下來要做什麽買賣。

  她要做燒雞買賣, 就像一開始說的, 她要把燒雞買賣做大做好,甚至賣到外國去,讓那洋人也能夠吃到自己的燒雞。

  八月裏, 劉大銀讓丈夫李三順在省城的郊區租了一塊地方, 專門養雞。

  雞都是一年半的了,隻要養上幾個月, 就能做燒雞了。

  這樣不算, 劉大銀還囑咐送雞的□□, 請他收一些一年左右的公雞, 隻嫌少, 不嫌多的。

  劉大銀的這一些操作, 養雞李三順還是支持的,可這要這麽多的公雞,他們家的燒雞店可用不了, 難道長大了再賣出去?

  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畢竟誰家買雞都是買便宜的, 這喂了兩年的當然比喂了一年的要貴, 雖然大了點, 可誰願意買啊?

  李三順追著問劉大銀, 劉大銀隻是笑笑不說話, 可把李三順鬱悶壞了。

  “大銀啊,你到底有什麽想法,你這不跟我說, 我這晚上都睡不著覺。”

  劉大銀站起來往外走:“你等一會兒, 我給你看一樣東西。”

  這劉大銀嘴上說等一會兒,可從她出去到她回來,足足有一個多小時。

  李三順把脖子都伸長了兩分,才把劉大銀給盼了回來。

  劉大銀空著手出去的,帶著東西回來的。

  她帶了兩瓶黃桃罐頭出來。

  這李三順更加鬱悶了:“大銀啊,咱們說公雞的事呢,你帶這兩瓶罐頭回來是什麽意思?難道是咱們這公雞不喂糧食野菜,喂它們罐頭吃。”

  “你想什麽呢?這雞吃罐頭。你也真敢想。”劉大銀把罐頭放到櫃台上,指著它問:“這是什麽?”

  “罐頭啊。”

  “我知道這是罐頭,這是什麽罐頭?”

  李三順更加摸不著頭腦了,這是什麽罐頭,“這不就是普通的黃桃罐頭嗎?”

  劉大銀很滿意李三順的答案,“這是黃桃罐頭,我問你,這罐頭放上一個月,還能吃嗎?”

  “這當然能吃了,”李三順回答:“這不說放上一個月了,就是放上半年一年,這罐頭也還能吃。”

  他拿起罐頭仔細看上麵貼著的標簽,指著一行小字說道:“這罐頭剛生產了一個多月,保質期是兩年,就是再放上一年半,這罐頭也能吃。”

  劉大銀坐下笑著問了李三順一個問題:“這罐頭放上一年半載的能吃,這黃桃放上一年半載的還能吃嗎?”

  李三順搖搖頭,說道:“這黃桃別說放上一年半載的了,就是放上十天半月的就得壞。最多放上四五天,這就是放上四五天,要是放不好,也得壞了長毛。”

  “這不就對了,”劉大銀手在罐頭上這麽一拍,雙手使勁一擰,“這黃桃放上四五天就得壞,可做成罐頭能放上兩年。咱們這燒雞要是也好好加工一下,說不定也能放上一年半載的不壞,這樣咱們的燒雞就能賣到全國各地了。”

  李三順終於明白過來,滿臉喜色地問道:“大銀,你的意思是,咱們的燒雞也能做成罐頭這種樣式好保存的,賣到全國各地。”

  劉大銀點點頭,說道:“我就是這樣想的,那火腿香腸不就是豬肉加工的,能保存好久嘛。”

  這李三順先是喜,又是愁,說道:“大銀啊,這做燒雞咱們一家子就能做好。你要是想把燒雞做成香腸火腿那樣的,可得費不少功夫。這火腿香腸咱們老祖宗的時候就有,這燒雞可沒聽說過能保存那麽長的時間啊。”

  劉大銀說道:“我咋特區聽說了一個新詞,叫真空包裝,用它加工過的東西能延長食物儲存的時間。”

  “那這個真空包裝,到底要怎麽包裝?”李三順問道。

  “這我也不知道,我心裏現在就是有這麽一個想法,這種機械恐怕得找人問。我已經想好了,請張水生的哥哥張雲生幫我打聽一下,他是工業大學的學生,對這個應該熟悉一些。”

  “你說這真空包裝得用機械?”李三順不淡定了。

  這機械是啥,那得是國營大廠裏才能有的,他們一個小作坊,能搞得到那種機械。

  李三順心裏沒底,但還是對劉大銀說道:“這可是事情,你要是去問那張雲生的時候,可不能空著手去,得多帶點東西。”

  劉大銀吃了一塊黃桃,“這個還用你囑咐,我知道。”

  她把罐頭推到李三順麵前,李三順嘿嘿笑了笑,先就著瓶子喝了幾口罐頭裏麵的甜水。

  放下罐頭,他說道:“咱們的那養雞場你也不用發愁,大不了那些雞咱們自己做燒雞賣。咱們這燒雞店一天能賣十幾隻燒雞,一個月也得用四五百隻公雞呢。”

  劉大銀知道這是丈夫在安慰自己,笑了一笑,“我這心裏有數。對了,你今天去養雞場看了嗎?”

  “看了啊,那公雞可都精神著呢。”

  “我就得你說這兩天得打啥疫苗,打了嗎?這雞瘟要是鬧起來,可不是鬧著玩的。”

  “這個你放心,明天畜牧站的人就來咱們的額養雞場給公雞打疫苗。養雞場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有我和留柱盯著呢。”

  劉大銀說幹就幹,和李三順交了底後,這個星期六就帶著禮物來了張水生家裏。

  張雲生還是一個學生,平日裏要是張水生在家,他就住在宿舍,除了星期六星期天,他基本不在家。

  這張水生聽到劉大銀在大門口喊人,趕緊從屋裏迎了出來:“劉姨來了,怪不得我今天一早就聽見喜鵲在樹枝上叫呢,原來是劉姨要來啊。”

  劉大銀笑著道:“我還是貴人啊,我這一來喜鵲就叫?”

  張水生打著門簾把劉大銀讓進屋,“您可不就是我的貴人嘛。劉姨,你來就來,還帶東西幹什麽,咱們是什麽交情啊,有事您說話就行,這帶東西多見外啊。”

  劉大銀把帶來的東西放到桌子上,張水生給她倒了茶,“劉姨,你嚐嚐,這茶葉可是西湖邊上長得,別人送我的,要不是您來了,我可舍不得往外拿。”

  劉大銀和張水生聊了一會他生意上的事。西裝做完以後,劉大銀撤了股,張水生繼續做服裝生意。

  他找鄭老師設計了好幾個衣服樣子,請裁縫裁剪好了外包出去,那生意做得是如火如荼,在省城已經小有名氣了。

  張水生還有些遺憾,“劉姨,當時您留下來多好,憑您的頭腦,咱們這生意還得更上一層樓。”

  劉大銀笑道:“我不是說了嗎,我這眼光不怎麽好,不適合做服裝生意。水生,你哥哥在家嗎?我今天找他有點事。”

  “我哥,他陪我爺爺去聽戲了,今天戲院有劉大家的戲,我爺爺是他的老戲迷了他們還得等一會兒才回來。劉姨你找我哥有事?要不我這就喊他回來。”

  “別別別,”劉大銀連連搖手,“我這事不急,老人家好不容易能聽一場戲,別擾了老人家的興。我下午再來。”

  劉大銀下午沒去成張水生家裏,因為張雲生先來了她家。

  張雲生和劉大銀寒暄兩句,就問道:“劉姨,我聽水生說你找我有事?”

  “是啊,雲生,你說學機械的,我想問一問,這要是做真空包裝的食物,要用什麽機械?”

  “真空包裝的機械?劉姨你要包裝什麽呢?”

  劉大銀把自己的打算和張雲生一五一十的說了,她想把自己家的燒雞用真空包裝包裝好,賣到更遠的地方。

  張雲生聽劉大銀說完,思考了一會兒,說道:“劉姨,你想要大點的機械還是小點的,是想維持一個作坊還是直接就開一個大廠子呢?日產量大約是多少?”

  劉大銀當初就想好了這個問題,,說道:“這前景還不知道怎麽樣呢,我想先維持一個作坊的規模,日產量,大約一二百就行。”

  張水生聽了,先是笑了一陣,接著說道:“劉姨,這小的真空包裝機械一分鍾也能包裝一兩個,一個小時就能包裝好一百多件。”

  “那雲生,這小的真空包裝機得要多少錢?”

  張雲生收斂笑容,臉色變得正經起來,“劉姨,這小型的真空包裝機咱們國家沒有,得進口。”

  進口,那就是得從外國人手裏買吧。

  “這得進口,那得多少錢?”

  “錢倒是其次,”張雲生扶了扶自己的眼鏡,說道:“這進口機械可不是小事情,盡管這真空包裝機不是大機械,可也得有上麵的批文才能進口。咱們省都是國營廠進口機械,還沒有私人進口機械的先例呢。”

  劉大銀有短暫的失神,這普通人做個買賣咋就這樣難呢。

  她一個普通的婦女,到哪裏找批文,怎麽打破沒有私人進口機械的先例?

  張雲生難得的從劉大銀臉上看到挫敗,這一直以來,不管是相處過程中,還是弟弟的口中,劉姨都是堅強果敢的。

  她的身上有一種勇往直前,不屈不撓的精神。

  一個不識字的普通農村婦女,就敢自己上省城做買賣,敢拿著刀子架在瘋狂的司機脖子上,從來不知道害怕是何物。

  可是此時,劉大銀臉上倒是有些茫然失措,無能為力的失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