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作者:薛定諤家裏的貓      更新:2021-04-26 02:11      字數:3406
  劉大銀笑嗬嗬:“好東西沒帶來, 我今天來是跟你要東西的。你電報上說有一批貨價錢便宜,這不, 我帶著閨女和女婿來找你來了。這是我女婿王成, 王成,這就是我跟你說的小張。”

  張水生熱情地和王成打招呼:“王哥。”

  王成有些靦腆道:“小張。”

  “劉姨,李姐, 王哥, ”張水生說道:“我說的那批貨是便宜,可是沒什麽特點, 就是很普通的白色的確良襯衫。現在這省城已經不時興白色的的確良襯衫, 時興花襯衫。李姐, 王哥, 你們要是進了貨, 我怕不好賣, 還不如進一些貴的衣服呢。”

  這打算做買賣的是女兒女婿,劉大銀在一旁坐著喝茶,不插話。

  李蓮花興衝衝地問道:“小張, 那的確良襯衫多少錢一件?”

  “李姐, 我和劉姨是老熟人了, 我給你四塊錢一件, 一口價。”

  這白色的的確良襯衫在省城是不時興了, 可在自己家的那個小縣城還是好東西, 五塊錢一件肯定有人要, 這一件賺一塊,一天賣出個兩三件就是兩三塊錢,一個月就是六七十塊錢, 刨除房租什麽的, 也能賺五十多塊錢呢。

  李蓮花在心裏一算計,問道:“小張,這襯衫你帶來了沒有,我要先看看貨怎麽樣?”

  張水生道:“那好,等咱們喝好了茶,就去我的倉庫看看。”

  劉大銀:“那還喝什麽茶,咱們這就去吧。”

  李蓮花也在一旁說道:“咱們這就去吧,小張你一說有貨,我這就坐不住了。”

  張水生站起來,“那好,咱們這就去。”

  出了茶館,張水生問:“劉姨,李姐,王哥,我的倉庫離這裏不遠,咱們幹脆步行去吧。”

  劉大銀:“走路去就行,公交還得等。”

  說是倉庫,其實也就是一間不大的,隻有門沒有窗戶的屋子。

  張水生開了鎖,屋門處揚起一片灰塵。

  屋裏雜亂無章的放著兩個箱子和幾個大包。

  張水生打開兩個大箱子,拿出一件白色的確良襯衫,遞給王成:“李姐,王哥,你們看,襯衫就在這裏。”

  劉大銀也拿起一條襯衫仔細打量,這和她以前在長水生這裏進的襯衫沒什麽區別。

  李蓮花和王成看了一番,心裏十分滿意,這樣的襯衫,在他們那個小縣城就是賣五塊五也有人買的。

  “小張,這襯衫不錯,咱們都是老熟人了,你再便宜一點。”

  張水生道:“李姐,這真的是最便宜的價格了。別人要,我都是按五塊錢的價格出的。我這襯衫從南邊進貨就是四塊錢一件,我這是一分錢也沒掙,白搭上運費給你們的。”

  李蓮花:“那我和你王哥出去商量一下。”

  劉大銀指著剩下的幾個大包問道:“小張,你這裏麵也都是貨?”

  張水生回道:“這裏麵的都是一些小東西,像什麽小發卡,貼紙,手絹,頭花什麽的。”

  “那這個怎麽賣?”

  “您要是要,不要錢,我給您一大堆,這個不值錢。”

  劉大銀笑道:“我是說批發。”

  “批發?”張水生打開一個大包,包裏裝著五顏六色的花手絹,“這一袋子是兩百條手絹,您要是要,五十塊錢您拿走。”

  李蓮花在外麵和丈夫商量了好了,就按這個價,先要三十件襯衫。

  等閨女和女婿進來,劉大銀指著幾個大包說道:“你們看看這幾個包,這裏麵有不少好東西,你們看看要不要進一點回去賣?”

  李蓮花過來看了一眼,一下子就喜歡上了裏麵的手絹。

  她拿出一條手絹,問道:“你這手絹怎麽賣?”

  張水生道:“兩百條,五十塊錢。”

  李蓮花在縣裏的供銷社見過這樣的手絹,一條要五毛錢呢,還得要一張票。

  縣城的大姑娘小媳婦可喜歡了,幾乎人手一條。這花手絹常常斷貨,要是來個十條二十條的,不用兩天就賣光了。

  她和村裏交好的小媳婦們去了供銷社好幾趟,都沒買到。

  “小張,我打算要三十件襯衫,這兩百條手絹我也要了,一共給你一百六十塊錢怎麽樣?”

  張水生在在心裏算計一番,開口答應了:“那好,李姐,這都是看在劉姨的麵子上,要是別人來,這個價錢我是不賣的。”

  “小張啊,我娘在家就跟我說,這多虧在省城遇見了你,才把這買賣做了下來,要不是你,她現在也就在家裏賣個燒雞,哪能幹這樣大的買賣。小張,你真是我們家裏的貴人......”

  李蓮花不愧叫蓮花,那真是舌燦蓮花,不露痕跡的拍了張水生好一頓馬屁,張水生被誇得高興的都找不到北了,又送了她一盒黑色的小發夾。

  這小發夾不值錢,一塊錢一大盒,可白撿一塊錢的東西,誰不高興呢。

  從張水生這裏拿了貨,李蓮花借她娘的兩百塊錢就隻剩下四十塊錢了。

  “劉姨,上次你托我的那件事,我給您辦了。我找了一個姓鄭的老師,他說給咱們設計兩件皮衣,一件男式的,一件女式的。”張水生說道。

  “那敢情好,”劉大銀樂地嘴都合不攏,“小張,我可不能讓那個鄭老師白忙活,一定得給人家一些辛苦費。”

  “劉姨,這還用你說,你就別操心這個了,一切包在我的身上。”張水生說道:“這鄭老師提了一個要求,說是能不能給他找一些羊皮兔皮等皮子,他說有用。”

  這個要求很好辦到,劉大銀一口答應下來:“好,這個包在我的身上,等下次來省城,我給鄭老師帶來。你這次在電報裏說了,我今天就給你帶來了。”

  張水生不好意思道:“我這不是忘了嗎?劉姨,這給鄭老師的辛苦費,我來出。”

  劉大銀連忙道:“怎麽能讓你出呢?這鄭老師是幫我的忙,我來出。”

  “劉姨,其實我這樣做也是私心,”張水生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心思說了出來:“劉姨,我希望您做了皮衣,第一年全部賣給我。”

  “一年的皮衣全部賣給你?”

  “是的,今年一年所有的皮衣全部賣給我。”張水生笑著說道:“當然,這價格劉姨你來訂。我跟劉姨認識這麽久了,買賣也做了這麽多次了,劉姨的人品我信得過。”

  衣服的圖樣還沒到手裏呢,張水生就給她出了一個這樣的難題。

  劉大銀在心裏想了又想,最終答應了:“那行,咱們就這樣說定了。小張,既然你信得過我,那劉姨也信得過你,今年的皮衣我全都給你。”

  張水生的笑又真誠了幾分,“劉姨,您放心,我絕對不會讓您吃虧的。”

  “娘,我們那營業執照就快辦下來了,你說我們選哪一個日子開張好?”

  “你看老黃曆選一個好日子,要不就找你們村的老陳頭看一個好日子。”

  老陳頭是十裏八鄉有名的“先生”,專門給人“看日子”。

  王成道:“等回去,我去找老陳頭,讓他挑一個好日子,咱們到時候放上幾掛鞭炮,整的熱熱鬧鬧的,保管整個縣城都知道咱家的蓮花美衣店。”

  王成背著裝襯衫的大包,李蓮花背著裝手絹的包,說道:“我覺得這手絹比那襯衫還好賣,這手絹比咱們縣裏供銷社賣的還好看,也厚實,就是這張水生這裏沒有了,要是還有的話,我一定得多進一點。”

  “你這進了兩百條,還不夠啊?這手絹也就能裝在兜裏擦擦臉,還有什麽用?”

  “你們男人就不懂了吧,”李蓮花說道:“這手絹能做的事情多了去了。你別小看這一個小小的手絹,要是賣好了,不比那襯衫少賺錢。”

  “就這一個賺一兩毛錢的手絹?”

  “它是賺的少,可買的人多啊!這五六塊錢的襯衫舍不得買的人有的是,可幾毛錢的手絹,大部分人都舍得買。”

  從省城回來,劉大銀休息一晚,第二天馬不停蹄地去了郭老漢家裏。

  郭老漢正要出門,見到劉大銀和李三順來,趕緊把他倆讓進屋裏,“三順,大銀,快進屋裏坐。”

  他又喊妻子:“三順兩口子來了,你快去燒水。”

  劉大銀笑道:“叔,您別讓嬸子忙活了,我們又不是外人。”

  郭老漢:“這來了就是客人,哪能一口水也不喝。你們這次來,是有什麽事?還是為了羊皮的事?”

  上次劉大銀說了要抓緊收購羊皮後,郭老漢就給朱福貴去了電報,要他抓緊時間。

  朱福貴很快就回了電報,羊皮已經收了十幾張了,正上色呢,等上好色,他就帶著羊皮來這裏。

  劉大銀笑著道:“郭叔,是這樣的,我想找您一起去朱叔那裏一趟。”

  “去老朱那裏?”

  “對,郭叔,我想多收一些羊皮,咱們這次多做皮衣,不怕做的多,就怕做出來不夠賣的。”

  郭老漢一口答應下來:“那行,咱們什麽時候去,你訂個日子。”

  劉大銀:“要不咱們後天就去?”

  “行。”

  “大銀啊,你怎麽想起要去朱福貴那邊呢?他家離咱們這裏可不近。”

  劉大銀坐在自行車後座上,跟丈夫解釋:“我不是跟你說了嗎,我和張水生約定好了,今年的皮衣全部都給他。我就想著,幹脆咱買了羊皮,讓郭老漢和朱福貴做皮衣,咱給他們開工錢。”

  李三順猛的停下自行車,回頭滿臉慌張道:“大銀,這可不行,這雇人做工可是資本主義的作風,咱們可不能這樣做,這可是犯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