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作者:薛定諤家裏的貓      更新:2021-04-26 02:11      字數:3474
  劉大銀很滿意這個價格, 一件皮夾克能掙一百三十塊錢呢。

  張水生也很滿意這個價格,兔皮襖就能賣三百塊錢, 這皮衣起碼得三百五四百的吧, 要是拿到南邊,肯定掙得還得多。

  雙方都很滿意,接下來是閑聊。

  張水生從包裏拿出兩張紙, 遞給劉大銀:“大姐, 你看看,這上麵的皮草, 您看看, 能不能做出來。這是我跟港島的商人要的, 他們那邊今年特別流行這個, 有錢的人家的太太小姐們幾乎人手好幾件。”

  劉大銀拿過來一看, 這上麵是兩個漂亮的姑娘, 畫著濃妝,一個人身上穿著長毛貂的大馬甲,一個穿著一件皮毛大衣, 裏麵是裙子, 腿上穿著絲襪, 腳上穿著高跟鞋。

  兩個姑娘很好看, 她們身上的衣服也很好看。

  劉大銀看完, 把紙放到桌子上:“小張, 這個我可說不準, 要不我帶著這兩張畫回家問問皮貨師傅。”

  “那行,大姐您回去問問再說,能不能做, 到時候您給我來個信兒就行。”

  一件皮夾克兩百三十塊錢, 六件就是一千五百塊錢,張水生出門時沒帶這麽多錢,和劉大銀聊了一會兒,他出門取錢去了。

  “娘,你說這皮夾克他收咱們的就兩百三十塊錢,他賣得多少錢啊?”

  劉大銀和李留柱都還沒吃早飯,桌子上有點心,劉大銀也就不客氣了,和兒子吃了起來。

  “他賣多少錢我不知道,但他賺的肯定也少不了。”

  “不會吧?”李留柱被噎了一下,喝了口茶:“咱們一件賺一百三十塊錢,他要是也賺一百的話,那就是三百三十塊錢,這麽貴的衣裳誰買啊?”

  劉大銀又吃完一塊點心,從身上摸出一塊手絹擦了擦手,給兒子解釋道:“你看他剛才還價雖然厲害,但臉上的表情並不怎麽著急,那這皮夾克就一定有賺頭。”

  “他這還沒賣出去呢,就知道皮夾克有賺頭,那賺的肯定不會少。剛才他拿出那兩張畫,說是港島傳回來的,我猜他肯定剛去了南邊,還見到了港島那邊來的商人,說不定咱們做的這兔皮襖和皮夾克他就是賣到了港島。”

  “我買回來的那幾本雜誌,上麵寫了一個明星過生日,請人吃飯就花了好兩三萬,那裏的人肯定有錢,買一件幾百元的衣服算什麽。”

  “娘,你說什麽?”李留柱張大嘴巴,不敢置信:“一頓飯花兩三萬,你沒看錯吧?那上麵的字你認識?”

  劉大銀:“別的字不認識,那老寫的數字你爹認識。以前他跟你爺爺在省城賣燒雞記賬學了幾個簡單的字,這從一到十,從百到萬你爹都認識。畫上畫著一群人吃飯,飯店兩個字你爹也認識,畢竟以前這省城飯店的招牌都是老字。”

  李留柱失了神,喃喃自語道:“一頓飯兩三萬,這得是多麽有錢的人啊!那兩三萬的飯得是啥樣子啊,難道用金碗銀盤裝著嗎?”

  “幾毛錢一碗的餛飩我覺得就好吃的不得了,那兩三萬的飯得多好吃啊!”

  劉大銀把手絹扔給兒子,讓他擦手:“這飯啊,不管貴賤,吃著舒心開心才最好吃。”

  李留柱被他娘的話逗得嘿嘿直笑:“娘,還是你明白,你說的對,這飯吃的舒心才最好吃。”

  茶館不遠就有一家儲蓄所,張水生去了半天才回來。

  “大姐,對不住啊,今天儲蓄所裏人比較多,讓你們等著了。”

  劉大銀笑道:“這有什麽,反正我們現在也沒什麽地方要去。”

  張水生坐下把取來的錢又數了一遍,放到桌上。

  劉大銀數了一遍,數目不對,她又重新數了一遍,問道:“小張,這數目不對啊,多了二十塊錢。”

  張水生笑吟吟:“大姐,這二十塊錢還是給你家孩子的,這不馬上就要過年了,給孩子一點壓歲錢。”

  劉大銀還沒說話,李留柱連連擺手道:“那可不行,他們還小,怎麽能收你的錢呢?”

  李留柱跟著劉大銀來做買賣,一般的時候都不說話的,這次他還是第一次跟張水生說話。

  劉大銀也道:“我兒子說得對,哪能要你的壓歲錢呢,他們還小著呢。”

  以前李留柱不說話,張水生也不知道該怎麽稱呼他,現在聽起來,這人是劉大姐的兒子。

  要怎麽稱呼呢?張水生稍微犯了點難。

  “大姐,咱們第一次見麵隻有您自己,我一時口快喊了您大姐,原來您兒子都這麽大了,我真是......”張水生很不好意思,當著兒子的麵喊他娘大姐,這不是占人家的便宜嗎。

  “您見諒,以後我韓您劉姨,喊您兒子大哥。”

  劉大銀笑道:“不就是一個稱呼嗎,這有什麽。這錢我們不能要。”

  張水生換上正經模樣:“大姐,這是給孩子的。孩子小過年才要給壓歲錢呢,您要是不收,我也不好意思要您的燒雞了。”

  張水生態度堅決,劉大銀不好再推辭,笑道:“那好,我就替我兩個孫子收下了。”

  從包間裏出來,掌櫃的喊住張水生:“水生,點心給你包好了,現在你就拿走?”

  張水生往後一指道:“點心給劉姨。劉姨,您拿好點心,我先走了。”

  張水生怕和劉大銀還得牽扯,腳底抹油一溜煙的跑了。

  劉大銀在後麵喊:“小張,你這是,哎,小張,你不要跑啊!”

  掌櫃樂嗬嗬在一旁看戲,等張水生跑了,說道:“水生包點心的時候就說了,這是給孩子準備的,你就別喊他了,把點心拿走吧。”

  劉大銀喊不回張水生,朝掌櫃的問道:“掌櫃的,這點心多少錢。”

  “水生已經結了賬了。”

  錢包鼓了,出門在外也有底氣了,劉大銀和兒子在省城逛了起來。

  臨近年關,省城更熱鬧了,賣各種東西的都有。

  最多的還是吃的和穿的。

  劉大銀逛了一圈,在一個很大的攤子上買了罐頭,香腸,這些東西保質期長,多放一些時間也不會壞。

  自己吃或者走親親都有麵子。

  逛街時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的,母子兩個買完東西就快到吃飯的點了。

  手裏有錢,心裏有底,既然有了錢,當然得吃點好的。

  時間還早,劉大銀和兒子在省城轉了一圈,帶著兒子去了一家飯店。

  “娘,你帶我來這裏幹什麽,咱們在大街上隨便吃點就行了。”

  “這裏的羊雜湯可有名了,你爺爺還在省城賣燒雞的時候,你爹帶我來過一趟,好吃的我現在還記得。後來這裏成了國營飯店,羊雜湯一直都是招牌今兒咱娘倆也吃頓好的,走,進去。”

  李留柱出生的時候,李三順和劉大銀已經在老家住了好幾年了,各種打擊下家境已經不太好了,加上大環境,李留柱出生的時候還真沒吃過什麽好東西。

  這羊雜湯他也是第一次吃。

  大冬天的,喝一碗熱熱的羊雜湯,簡直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李留柱頭一次吃這個,吃的是滿頭大汗。劉大銀的一碗湯喝了還沒一半,李留柱的一碗已經見了底。

  “留柱,再去添一碗。”劉大銀對兒子道。

  李留柱低聲道:“娘,我吃飽了,不用添了。”

  “你這孩子,”劉大銀笑了一下:“這羊雜湯添湯不要錢。”

  “真的,娘?”

  “真的,你拿碗去問問。”

  羊雜湯的鍋就在櫃台不遠,李留柱拿著碗,低著頭走到櫃台前,“添一碗湯。”

  遞碗的時候,李留柱一直沒有抬頭,總覺得怪不好意思的。

  服務員頭也沒抬,接過碗來給他盛了一碗沒有肉的湯。

  把碗接過來的時候,李留柱心裏舒了口氣,原來這湯回碗真的不要錢。

  他倆要了七個餅,等吃完肚子都圓了。

  “娘,接下來咱們去哪裏?回火車站?”

  李留柱背著白色的化肥袋子,問劉大銀。

  “嗯,回火車站。”

  火車是下午一點一刻的,現在十二點多一點,步行到火車站正好檢票。

  到了家,劉大銀先跟兩個孩子親熱一番,又把買的黃桃罐頭開了一瓶給孩子吃。

  “這皮夾克賣的怎麽樣?”李三順避開兩個孫子,低聲問劉大銀。

  “一件兩百三十塊錢。小張說了,以後要多少他就收多少。”

  “真的?”李三順瞪大眼睛,像是不敢相信。

  “真的。”

  “好,好,好,”李三順接連說了三個好字,他搓著手道:“我想著每天做幾隻燒雞去縣城賣,這馬上就要過年了,也許會好賣一些。”

  劉大銀沒想就答應了:“行,咱們先不要多做,做兩三隻,要是好賣的話,咱們再多做幾隻。”

  “這一年大起大落,就跟做夢似的。先是孫子的手術費沒了,好不容易把錢要回來,開林的手術也挺成功,可沒想到兒子又離婚了。”

  李三順絮絮叨叨,說個不停:“當時兒子離婚了,我覺得天都要塌了。可不離又有什麽用,那江安妮的心根本就不在咱們留柱這裏,不在這個家裏。”

  “留柱剛離婚的那一個多月,我是天天睡不著啊。兒子沒了媳婦,我發愁,孫子沒了娘,我也愁,開林下次的手術費沒著落,我更愁。”

  “你說賣燒雞,我一開始根本就沒當個事,誰知道,你真的把這個買賣做起來了。”

  “大銀啊,”他拉住妻子的手:“這個家多虧有你啊。”

  劉大銀把手覆在丈夫的手上,四隻手緊緊握在一起:“咱們是夫妻,是一家人,可不興說這個。”

  李三順笑道:“好,不說這個了。大銀,今天六嬸子來家裏了。”

  “六嬸子來了,她來給留柱說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