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作者:薛定諤家裏的貓      更新:2021-04-26 02:11      字數:3590
  從派出所出來, 江家人和李家人就分道揚鑣了。

  臨走之前,江聞鍾深深看了劉大銀一眼, 如同要把她的容貌緊緊記在心裏, 怕忘記似的。

  該怎麽樣形容那個眼神呢?

  劉大銀文化不高,不知道該怎麽說。

  這樣說吧,他的眼神一點也不像這個歲數的年輕人那樣充滿朝氣, 就如同村裏的老人。

  還是那種毫無希望, 每日隻等死的老人一樣。

  普通老人都不會有這種眼神。

  因為普通的老人忙著幹活,掙工分, 回家逗弄孫子, 對日子還是有期望的。

  這樣的眼神劉大銀隻在少數幾個老人身上見過, 無一例外都是日子過得十分不如意的。

  他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 怎麽會有這樣的眼神呢?

  他在派出所難道收到了折磨?

  可看他身體上也沒什麽傷啊!

  這又不是舊社會, 派出所早就不時興那一套了。

  再說了, 即使受到折磨,他的眼神也應該是疼痛憤恨的,不應該這樣暮氣沉沉。

  劉大銀想不通。

  既然想不通, 劉大銀索性不想了, 反正以後她和江家也沒有什麽交集了。

  李開林的手術很成功, 李家人都鬆了一口氣, 把心放回了肚子裏。

  江安妮這幾天都在醫院陪著兒子, 江母和江聞鍾都沒有現身。

  早上醫生來查房, 通知李開林可以出院了。

  李留柱去辦出院手續, 劉大銀和李三順留在病房收拾東西。

  終於可以回家了,所有人都很高興。

  為了省錢,李留柱隻買了兩張坐票。

  四個大人抱著兩個孩子輪流休息。

  劉大銀雙手攬著大孫子, 靠在座位上睡了過去。

  她又做了一個夢。

  還是上次來過的, 純白色的空間。

  一本書飄在空中,花裏胡哨的封麵。

  一個長得很像江聞鍾的男人,穿著一身黑色的西裝,坐在一張金黃色的椅子上。

  劉大銀仔細看了一眼,那椅子皮好像還是絨麵的。

  看著倒是挺舒服的。

  “江聞鍾”左右和後麵站著好幾個露著胳膊和半個胸脯,穿紅著綠的大姑娘。

  不僅如此,就連前麵也有兩個露著白嫩嫩大腿的姑娘靠在他的腿上。

  腦袋都靠近大腿根了。

  真是傷風敗俗!

  劉大銀暗暗搖頭。

  有了上一次的經驗,李大銀毫不慌張,走過去伸過手來。

  那書就落到了她的手裏。

  書皮上是個黑色的大字:重生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看完整本書,劉大銀想罵娘!

  整本書講的是一個叫江聞鍾的人重生的故事。

  劉大銀稍微一琢磨,重生就是重活一輩子唄。

  江聞鍾因為被誣告偷錢而進了派出所,雖然最後證明了他的清白,可他的名聲也徹底壞了。

  學校裏的同學們看他就像是一個害蟲,誰也不願意跟他說話。

  他因此自暴自棄,就連畢業證書都沒有拿到。

  沒有學位證,他在省城找不到工作,隻好回了家鄉,在村裏的小學做了代課老師。

  一輩子一事無成。

  倒是他的仇人,李家人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改革開放後,李留柱出門打工,李開元考上了最好的大學,畢業後自己創業,成了億萬富翁。

  李開林雖然沒有考上大學,但他從爺爺那裏學了做燒雞和鹵味的手藝,先是在縣城開店,後來又到了京市開店。

  日子也過得算是紅火。

  江聞鍾不到六十歲,就因病去世了。

  雖然有兒有女,但跟李家的日子比起來,他算是窮困潦倒了。

  死了以後他沒有上天堂,也沒有下地獄,反而在一個沒有窗戶的小小的房間醒來了。

  她一陣迷茫,過了好久,才摸清楚情況,他竟然回到了年輕的時候,回到了在派出所的那段日子。

  江聞鍾先是狂喜,接著是仇恨,他上輩子過成那樣,最大的仇人就是李家人。

  既然老天讓他重生,他不但要做人上人,還要把李家人踩到泥裏,那些對不起他的人,他一個都不會放過。

  江聞鍾回了學校,不像前世那樣畏手畏腳,百般挽回自己的名譽,反而一臉冷漠,毫不在意的樣子。

  這樣反而讓同學們懷疑警察是不是搞錯了,江聞鍾是冤枉的。

  江聞鍾在校學習成績優異,在外偷摸著做生意,短短兩年就積累了許多財富。

  他在學校還談了一個女朋友,是學校領導的女兒。

  在一次外出中,江聞鍾和女友遇到了歹徒,江聞鍾奮力保護女友,還受了傷。

  女友父母本來不同意他們的事,這下女友的父母對他也改觀了。

  畢業後,江聞鍾順利的留校,接著他抓住機遇,辭職開了貿易公司,成了大老板。

  這期間,他娶了女友,還有了不少貌美有才華的情人。

  至於李家人,他動了動手,就把他們按到了泥裏再也不能翻身。

  故事的最後,江聞鍾坐著豪車回鄉,在路上看和老的不行的前姐夫擦肩而過。

  劉大銀氣的不行,一激靈醒來了。

  她在心裏把江聞鍾再次罵了一回。

  那本書上說了,兩個孫子的下場都很慘,一個因為高考前被小混混打斷了手臂,一個因為偷盜入獄。

  這其實都是江聞鍾在背後搞的鬼。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為了保全家人,劉大銀充滿鬥勁。

  不就是重活一輩子嗎?我都知道了你的底牌,還怕鬥不過你。

  劉大銀心裏裝著事情,一路上都沒睡著。

  等下了火車,劉大銀心裏已經有了計較了。

  江聞鍾上大學的時候,有一位同學比他的成績還好,江聞鍾為了留校,找混混把那位同學的右手打斷了。

  混混打完人後,就把人扔進了路邊,那人就被山上滾落下來的石頭砸死了。

  江聞鍾一點都不覺得是自己的錯,等知道那個同學死了以後,心裏反而鬆了一口氣。

  劉大銀記得清楚,是江聞鍾大三那年的清明節,那人給父母上完墳回城的途中,在一個叫泥生壩的地方被混混打斷腿的。

  劉大銀牢牢把這個地點記在了心裏。

  更讓劉大銀牢記的是,今年秋天,就可以做買賣了。

  以前做個小本生意叫投機倒把,抓住就要遊街受教育,甚至還要蹲大牢。

  等過幾個月,就不這樣了,可以做小買賣了。

  劉大銀心裏盤算著,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做個小買賣,爭取幾年時間把欠的債給還上。

  畢竟要靠種地的話,也就將將掙上吃穿,債要還清,不知道要猴年馬月呢。

  至於要做什麽小買賣,劉大銀還沒想好。

  回來的第二天,李留柱就和江安妮去了縣城。

  他們是去離婚的。

  站在民政局門口,江安妮問:“你真的想好了,要和我離婚?”

  她心裏還抱著那麽一絲幻想,李留柱能否認。

  李留柱什麽也沒有說,率先進了派出所。

  小孫子剛動完手術,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

  以前都是江安妮在家看孩子,其餘人下地掙工分。

  江安妮和李留柱離婚了,劉大銀就留在看孩子。

  她在家裏也不閑著,找出紡車紡棉花。

  去年他們家分了十八斤棉花,劉大銀都給彈了出來,準備今年冬天給家裏人做新棉衣。

  現在有空,劉大銀把棉花紡成線,拿到集市上去賣。

  這樣能比單純買棉花多掙幾毛錢。

  在家裏想了好幾天,劉大銀決定賣燒雞。

  李家祖上就是就是做燒雞的,據說還給宮裏進貢過。

  她剛結婚的那幾年,公公就帶著丈夫在省城自家的小作坊裏買燒雞和鹵味,生意還不錯。

  後來因為打仗,公公才關了省城的作坊,回了老家。

  回家沒多久公公就因病去了。臨死前,公公還念叨著省城的招牌呢。

  公公的手藝,丈夫全都學到了,家裏現在還有做燒雞和鹵味的方子呢。

  江聞鍾的那本書上說了,以後的生活越過越好,人們也越來越富裕,平常都是大魚大肉的吃著,燒雞肯定也好賣。

  劉大銀打定主意,就開始行動起來。

  做燒雞首先要有雞。

  做燒雞最好用一年以上的雞。

  家裏的那幾隻雞都是今年的,雞肉太嫩,不好吃。

  還要再買幾隻雞才好。

  劉大銀趕緊把棉花紡好,到集市上賣了十塊錢。

  她用這十塊錢買了六隻雞。

  都是公雞。丈夫隨口跟她提起過,公雞的雞肉緊實有勁,比母雞的味道要好上一些。

  家裏突然多了這麽多公雞,李三順和李李留心裏奇怪,飯桌上就問了起來。

  劉大銀用筷子敲敲桌子:“行了,吃完飯再說。”

  劉大銀在家裏當家做主,她說吃完飯說,父子兩個也就不問了。

  吃完飯,收拾好桌子,劉大銀坐在板凳上,攬著小孫子,慢慢開口:“我買這些雞,是為了做燒雞用的。”

  “做燒雞,做啥燒雞?”李三順瞪大眼睛問道:“你不是瘋了吧?咱們家裏平日裏連一個雞蛋都舍不得吃,你買了這麽多雞做燒雞吃?”

  李留柱也問她:“娘,你怎麽想起來做燒雞啊?”

  劉大銀歎了口氣:“咱們家裏為了給開林治病,借了那麽多錢,要是靠這地裏刨食,什麽時候能把錢還上!”

  她把孩子換了一個舒服的姿勢,繼續說道:“種地不行,咱們還得想著做個小買賣。縣城的供銷社裏的燒雞,頂多也就二斤,就要五塊錢,還要肉票。”

  “要是咱們做了燒雞去賣,不要肉票的話,肯定好賣。”

  “我看你是瘋了,”李三順平日裏在劉大銀麵前話都不大聲說,這次竟然說了一句重話,看來是氣狠了:“你這是投機倒把,要是被抓住,那可是要遊街進監獄的,到時候咱們一家子都跟著抬不起頭來。”

  劉大銀聲音淡淡地:“那錢還不上,你在親戚朋友,鄉裏鄉親麵前就能抬起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