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電子管的製造(三)
作者:小山之土      更新:2021-04-25 15:21      字數:2322
  會議結束後,下午還有事情的眾元老們作鳥獸狀散。修語軒拎著幾個被托付“有時間修修”的對講機正要出門,張祺喊住他,非要用自己的馬車送他一程。

  修語軒坐上馬車,卻發現車子正駛向南華重工業中央實驗室。張祺遞給他一張特別通行證,告訴他,經張祺提議,科技與工業委員會批準,在南華重工業中央實驗室為科技部電子所建立了一個“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他在報告中提到的全部設備和材料都已經運到實驗室了。除了實驗室的命名,設備的配置也充分體現了委員會對電子學的重視,許多從舊時空帶來的珍貴儀器井井有條地擺放在實驗室中,包括示波器、信號發生器、直流電源、點焊機、真空泵等等。但是在人員方麵,人力資源部和科工委卻是一個人都沒批。

  張祺解釋道,這其中原因很複雜,首先,隨著南華事業蒸蒸日上,元老們的地位也水漲船高,除了那些位高權重確實脫不開身的外,一般的人也越來越不願意從事具體的技術工作了,很多人不是癡迷於跑官要官,就是沉醉於撕逼扯淡分蛋糕。

  其次,修語軒的意思是培養一批有理論基礎、能獨立做研究的電子學專家,而不是隻會照方抓藥的操作工,然而這個要求連甲級文憑的畢業生都很難達到。

  最後,委員會還有一種顧慮,隨著研究的深入,修語軒手下的這批人會掌握越來越多“禁忌的知識”,知識水平甚至會超過一般的同誌,而這批人將來無疑會參與電話、電視、廣播、甚至雷達的開發,委員會非常擔心這些“大殺器”的技術會泄露出去。而且,如何回答“這些知識是怎麽來的”十分考驗修元老的政治水平,而後者並不讓人放心。

  修語軒說這樣也好,他非常希望自己培養起來的這些人能夠一直為自己工作。舊時空的經驗告訴他,培養一個熟練的技術人員殊為不易,而人才一旦培養起來,又會有一大幫人過來摘果子。修語軒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培養起來的研究人員轉眼間就被別人搶了過去。

  聽了修語軒的顧慮,張祺出了個主意。他說,目前的同誌們得到具有人身依附關係的國民就是身邊的女仆。他又補充道:“人力部權力再大,也不好幹涉首長女仆的事情吧。”

  修語軒覺得很有道理,跟鍾博士商量,等電子管的事情有了眉目,就請個假放鬆幾天,順便看看選女仆的事。

  說話間,馬車到了南華重工業中央實驗室。修語軒跳下馬車,向迎麵走過來的南華警備營哨兵出示了自己的證件。

  “首長您是第一次來?”哨兵問道。

  修語軒有些驚訝地點了點頭。

  “我送您進去吧”,哨兵給同伴打了個手勢,熱情地說。

  修語軒在哨兵的陪伴下走過了煤渣路,在道路盡頭的崗亭上再次出示了自己的證件。陪他進來的哨兵原路返回,修語軒獨自踏入了重工業中央實驗室的大門。

  在一樓大廳裏,修語軒又被攔了下來,女招待員很客氣地查看了修語軒的證件,在筆記本上查看了一番,領著他來到了三層的一個房間。

  推開掛著“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牌子的大門,修語軒看到寬大的實驗台上已經整齊地擺上了他的報告中提到的材料:

  修語軒滿心歡喜地坐在實驗台前,恍惚間似乎回到了舊時空讀研究生的時光。他打開了隨身攜帶的公文包,取出一大疊技術資料,開始試製真空電子二極管。

  修語軒要製作的是旁熱式真空電子二極管,這主要是出於方便使用的考慮。由於熱絲不負責發射電子,所以隻要有一定的加熱功率,加熱電壓影響不大,故可以把不同熱絲功率的電子管做成同一電壓值。事實上,早期用汽車上的6V蓄電池就可以給車內收音機旁熱式電子管供電。

  修語軒取來一個鎳筒,在筒內輕輕塗上三氧化二鋁粉末。結果剛把鎳筒倒轉過來,三氧化二鋁粉末全撒了出來。

  “這TMD……”修語軒咒罵著。看來資料上說的也不全靠譜。

  一番搜腸刮肚之後,修語軒在他所剩無幾的化學知識中找到了一個笨辦法,他找來一張鋁箔,小心地把它襯在鎳筒內壁,然後用點焊機左右各焊了一下,將鋁箔固定住。最後用鉗子加起鎳筒,放在噴燈火焰上烤,直到鋁箔表麵全部變暗才放了下來。

  修語軒又裁下一塊鋁箔,將其卷成小筒狀,邊緣用點焊機焊牢。他取來兩條窄銅片,分別焊在鎳筒和鋁筒的邊緣。

  接著,他剪了一段鎢絲,一邊用萬用表測電阻一邊剪短鎢絲,微調鎢絲的長度,直到得到一根電阻為1.5Ω的鎢絲。他小心翼翼地將鎢絲彎折絞合——鎢絲比較脆,還要保證不要出現短路。他將鎢絲插入鎳筒之中,特意在鎳筒外留了長長的兩條。

  最後,修語軒在鎳筒倒過來,小心翼翼地塗上一層碳酸鋇粉末,並祈禱它們不要掉下來。

  接下來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修語軒慢慢地將鎳製的圓筒插入一個形狀怪異的玻璃燈泡中。這個玻璃燈泡外形跟普通的燈泡差不多,隻是頸部很長,在頂端開口,連著一根細長的玻璃管。修語軒輕輕地將“燈泡”架在鐵圈上,用噴燈燒灼燈泡的頸部。等到頸部的玻璃變軟後,修語軒用從玻璃廠借來的特質架子將燈泡的頸部緊緊地捏合在一起,隻在外麵留下鎢絲的兩端和作為正負極的兩個銅片。

  修語軒察看了一下玻璃捏合的情況,對密封程度還算滿意。他將燈泡頂部的玻璃管連到真空泵的膠管上,打開真空泵。過了一會兒,估摸著差不多了,他打開噴燈,用火焰加熱玻璃管,看到玻璃軟化之後馬上用鉗子捏緊,隨後飛快地關上了真空泵。

  修語軒為燈絲通上了電。在鎳筒上塗的一層碳酸鋇,加熱並抽真空後就在金屬筒得到了白色的氧化鋇。電子管工作時金屬鋇被還原出來,分布在氧化層中並在其表麵形成一薄層。蒸發掉後內部的鋇又會出來補充。修語軒現在做的就是加熱碳酸鋇,使之分解得到氧化鋇。

  過了片刻,修語軒斷開電源,輕輕地把真空電子二極管從鐵架台上取了下來,像捧著一顆珍珠那樣捧在手心,端詳良久。

  他把電子管輕輕放在實驗台上,在實驗記錄本上一筆一劃地寫下:“1632年5月6日,南華第一隻真空電子二極管,修語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