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儀表車間(二)
作者:小山之土      更新:2021-04-25 15:21      字數:3754
  每天上下班的鈴聲準時回響在南華郊外的化學工業區,蒸氨塔、洗氨塔、吸收塔、……這些大大小小的銀色高塔和連接它們的管道在異時空的夕陽下,閃爍著炫目的金光。這可能是現世界最奇特壯觀的景象了,然而,現在進出廠門口的藍灰色的人流,卻無人駐足觀賞。

  許芹也在上班下班的人群中,不過她並不是下班,而是要去廠區食堂,加班已然成了常態,晚飯後還有太多的儀表要校準。

  晚餐時間的食堂,熙熙攘攘,參議院統治下的工業車輪在不知疲倦的滿負荷運轉。不過工人們很會抓住這難得的休息時間,呼朋喚友三五一群地邊吃邊聊,不時發出高昂的聲調或愉快的歡笑。許芹打完菜依舊獨自端著自備的飯盒,找到一個無人的角落,坐下吃飯。她不喜歡喧雜的環境,但似乎又有些寂落。她是首長,所以,一般的工人不自覺地會和她敬而遠之,除了新分給她的徒弟,在廠裏她一天與人交談不會超過10句,更不會攀談,連個飯搭子也沒有。許芹獨自吃著飯,她吃的很慢,胃口不太好,不僅是原本時空她就有些胃病,盡管穿越回來後好多了,但習慣一直在保持,更多的原因可能是食堂魚排、魚丸、魚腸的老三樣讓她食欲缺缺。正想合上飯盒,草草結束這頓典型的工作餐,對麵的空位上坐下來一個人——是師傅,石出由。

  “今天的菜不錯呀,這魚排夠大!”石出由在女生麵前毫無顧忌的大嚼大咽。

  “嗯”許芹輕聲的敷衍了一聲,用勺子舀起幾粒飯送到嘴邊。

  “你徒弟帶的怎麽樣了?”石出由咽下滿嘴的食物,在下一勺送入口前,抓緊問道。

  “才學了沒幾天,還不行。”

  “要抓緊啊!”石出由又吃了一大口,邊嚼邊說“下周你去高思他們搞的化學試劑車間,我讓她教你一些試劑製備和測定的技術。”

  “做什麽?師傅你要調換我的工作?這邊的事情怎麽辦?”

  “還沒那麽快,但也要做好準備了,所以讓你抓緊帶徒弟,儀表這裏的事情你走的時候就交給徒弟。”石出由低頭扒飯。

  沒頭沒腦的,許芹有些迷糊。

  “我下個月很可能就要出差,估計要去好久。”石出由已經吃完了飯,抹了抹嘴“你稍後過來,我現在沒有你不行了。”說完一推掃蕩幹淨的食堂飯盆,站起身打著飽嗝搖搖晃晃的走了。

  石出由下班前,去了一趟“白蠟坊”。雖然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但郭靖還在這裏忙個不停。

  郭靖是學校的第一批化學天賦的畢業生。按說是個“緊俏貨”。張紮克對這批“黃埔一期”也基於厚望。隻是這些孩子中間郭靖笨手笨腳,接受能力也不強,所以,這些年同屆的其他人都在各自崗位嶄露頭角,順利成為各班組幹部,他還是在一線充當基本勞力。

  “白蠟坊”是石出由起的名字。早先,將新大同的煤焦化後,得到了副產品——石蠟,大夥就想著這下能點蠟燭了!隻是焦化得到的石蠟還是個黑乎乎油膩膩的醜家夥,若是直接做蠟燭,賣相不好看不說,還油煙大有異味。無論首長還是土著,一定是沒人用的。後來成為對外貿易拳頭出口產品的蠟燭,用的是精致後的白石蠟。當初主動承擔石蠟精製任務的就是石首長。

  石首長用的是發汗法工藝,簡單說就是用一台直立式發汗罐,其結構類似管殼式換熱器。整個發汗過程是間歇操作,先將粗石蠟加熱熔化的成含油蠟,灌入發汗罐的殼程內,借管程通入冷卻水的冷卻作用,使蠟結晶。然後再向管程內通入熱水,慢慢加熱、升溫。這時油和一些熔點比較低的蠟漸漸熔化成為液體,順著蠟晶體間的縫隙流出,這個過程類似出汗一樣所以這一工藝稱為發汗。發汗後熔化的蠟可與白土充分混合後,原料蠟中的帶色的、有味的和易於變質的雜質即被白土吸附。原料蠟再經過過濾除去白土後,冷卻凝固成型就得到成品白石蠟。

  這套方法生產的白蠟無臭味性好,不易變質,做成的蠟燭很受市場歡迎!而且石出由的蠟燭還有“獨門秘笈”——可以根據含油蠟的質量和發汗時溫度的高低,精製不同熔點的蠟,包括40℃以下的低溫蠟!有一陣子石出由按照首長的愛好接受特製訂單,讓他這個醬油元老一時在圈子內人氣爆棚!

  隨著白蠟需求量的不斷擴大,現在“白蠟坊”已經添置了十幾台發汗罐,為了增加產量,郭靖在這些發汗罐間,加料、加熱、壓濾、裝盒,輪換操作,忙的雙腳離地。

  “還沒吃飯吧?先停停去吃飽肚子再說,再晚食堂沒菜了。”

  “石首長好!”郭靖抬頭打招呼“都已經到飯點啦,這幾灌已經在發汗了,走不開,好了再去吃。”說著話手中的加料盆就有些灑了,他趕緊手忙腳亂的扶穩了,才籲了口氣,用沾著黑油的手擦了擦額頭的汗,臉頰上頓時多了幾道黑印也渾然不覺,嘿嘿的朝石出由憨厚的笑著。

  “再忙別忘記吃飯。”石出由走上前,拍了拍郭靖的肩膀。雖然這老實孩子手腳笨了些,總算多教幾遍還能頂事,幹活也算賣力。“白土還夠用麽?”

  “夠,昨天才拉來一車,首長您瞧,這兩缸,我已經用酸和水攪拌過了,擱一晚,明天一早我就壓濾,白天再做第二輪,後天一早再濾好,就能用了。您放心,這回我準記得,包準忘不了。”

  “好的,這段時間你多製備些,不僅這裏要用,別處我也要用許多。如果稀硫酸沒了就和我說。”

  “我省得!”

  “忙去吧,早點吃飯。”

  “我省得!我省得!”

  石出由和郭靖道別,出了廠區下班了。不過,忙碌的石首長並不是回去休息,而是趕往南華學府。

  百忙之中的石出由還兼職著學校的教學任務。每周一次,他都要給學生們上化學實驗課。石出由堅持認為化學是一門來自實驗的科學,化學最大的樂趣來源於親自動手的試驗成功的成就感。為了上課和白天工作不衝突,石出由上課時間在傍晚以後,雖然白天的工作已經讓石出由十分疲憊,但這並不影響他給孩子們上課的勁頭。孩子們也很喜歡是老師的化學實驗課,對於明國子女來說,這比傳說裏的四書五經完全沒關係,但非常有趣,而石老師帶著他們在實驗室的1小時,又新鮮又好玩的每次他和同學們都期待著石老師早點再來上實驗課。

  實驗教室裏,孩子們已經畢恭畢敬的端坐在課桌後,桌子上小燒杯、小刷子、小樹葉···都已經擺放的整整齊齊,一周才一次的這門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雙雙期待的眼睛都看著講台後的石老師——

  “上周我給大家看了我做的葉脈書簽,大家覺得漂亮嗎?”

  “漂亮……”回答的聲音整齊而響亮。

  “同學們想不想自己親手學著做?”

  “想……”

  “好……我看今天同學們都帶來了自己挑選的美麗的樹葉,那今天老師就來教大家做漂亮的葉脈書簽!”石出由在講台上師範操作起來。

  台下的一雙雙的眼睛聚精會神地仔細看著石老師的每個動作。堿液燒煮,刷掉葉肉,染色,掛上流蘇,當隻剩脈絡的透明的葉子成為一個漂亮的葉脈書簽時,安靜的教室頓時充滿了興奮的嘰喳聲。石出由又輔導學生們自己動手製作起來,每個同學用刷子刷葉子時都特別小心翼翼,雖然有些孩子刷破了,可石老師會鼓勵說“每片葉子都能成為美麗的書簽,即使有小小的不完美。”果然,最後染色並配上流蘇,即便有些破損的葉子卻依然顯得很精巧很漂亮,孩子們都很珍惜自己的作品,放在桌上都擔心被風吹走了。

  小科普勒在製作完樹葉書簽後問老師,“石老師,為什麽樹葉用堿液煮過後,用刷子刷一刷,樹葉就變成透明了?還有樹葉上留下來的細細的莖就是葉脈嗎?葉脈有什麽用?”

  石出由很喜歡這樣會動腦筋愛提問題的學生,於是就著向大家說了什麽是燒堿,它有腐蝕性,又說了葉脈有主脈側脈,這樣的網狀結構對樹葉有什麽作用……石出由很享受誨人不倦的過程,這也是他樂此不疲的原因。

  很久以前,在中國西部的某城市裏,有一戶家境貧寒、以縫紉為職業的人家,男主人姓石,他與老伴相依為命,拜計劃生育政策所賜膝下隻有一個獨生子,名叫石出由。石出由生性貪玩,從骨子裏討厭做不完的試卷和無盡的習題。他從不好學,是個地地道道的小淘氣鬼,老師眼中的不良少年。

  勸導、鞭打都不起作用。老倆口眼見兒子不是塊讀書的料,也沒了望子成龍的念想,隻盼著兒子能順利初中畢業,回家學縫紉,以便將來能繼承父業,並以此謀生度日。日子就這樣一天天混了下去。他父母和周圍的人都認為這孩子的前途實在不堪設想,令人擔心。

  直到有一天,石出由的班級來了一名新老師,這名剛師範畢業的小姑娘成為了他們的化學老師。石出由至今記得這位美麗的老師第一次上課時用那迷人的微笑著問自己:“同學們,你們喜歡化學嗎?化學是一門美麗的科學!它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的更美麗!”

  石出由覺得新老師特別鍾愛他,課餘有時間老愛帶著他和大家做各種好玩的實驗,除了葉脈書簽,還有汽水、牙膏、皮蛋,甚至老師帶他們做各種實驗室要用的試管器皿。從那時起,石元老就迷上了化學和老師。

  雖然,後來用行話說“緣分未到”沒吃上這口菜。但當年上學時,幼小的心中種下了那顆種子,依然肆意的生長著。在新的時空裏,石出由決心要成就了自己的一個小小夢想——要成為一名老師,要讓自己的學生知道化學是美麗的,是讓人們的生活變的更美麗的一門科學!他希望能讓這些代表元老院的未來的孩子們真正喜歡化學,為了創造美麗而去學習化學,成為真正的可用之才,而非填鴨教育下的書蟲。

  不過,人往往是一個複雜的矛盾體。石出由一方麵主張“素質教育”,另一方麵又為“應試教育”推波助瀾——他向穆子蕭輸出了整套“蠟紙油印考試卷”的技術,讓學校裏的學生年年都淹沒在了題海之中……不知道學生們知道了他們愛戴的石老師的“罪行”後,又會是何種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