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蒸汽式履帶拖拉機
作者:小山之土      更新:2021-04-25 15:21      字數:4549
  吳桐在原時空本是一個手機遊戲策劃,要知道手遊競爭很激烈,錢來的快去的快,遊戲公司都是靠著信念支撐著,所以就算吳桐每天起早貪黑的也掙不了幾個錢,偶爾還要受玩家唾罵,轉眼年近30了還是孑然一身家徒四壁,偶爾還需要父母接濟。窮到這個份上,基本上都不敢參加什麽社交活動,就算參加了也是蹭吃蹭喝,讓自命清高的吳桐尷尬不已。偶然逛論壇發現了招募貼,幻想了一下以後躺在銀子堆裏上躥下跳、大擺宴席宴請八方賓客、舉手投足家眷簇擁的場景,毅然決然的辭職南下加入了穿越的隊伍。

  雖說成為了17世紀最為“高貴”的首長們中的一員,也無法立刻黃袍加身讓吳桐文能提筆文章治世,武能上馬衝鋒陷陣。得虧吳桐高中時學得紮實,教教17世紀的小朋友還是能夠應付。在南華未來學府看著這些歸化民一點點成長,吳桐也著實的高興,每天上課都是大搖大擺的咧著嘴吹著口哨走去教室。偶爾童心大起,還會出一些原時空的經典競賽題折磨一下小朋友們,讓某些元老暗自稱他為“笑麵鬼”。

  雖然吳桐本身對政治沒有什麽興趣,他除了在IT通訊部跟李仁軍他們一起搞搞電腦和通訊外就沒有什麽其他的一技之長為元老院大業做出什麽貢獻,但是身為元老之一,總覺得不能渾渾噩噩的這麽這過日子,能找機會出點力也能安心,而他更多時候是教他選中的一個印第安女孩吳雨和來自北歐的吳雪學華語,讓她們早日熟練掌握,在散步的時候他看著現在工程機械車輛他突然想到了什麽,他覺得在論壇上發帖子不夠真誠,他決定登門拜訪。

  “你是說,讓工業口的人想辦法做鋼製履帶地盤,開發一種履帶式蒸汽拖拉機?”趙警帆默默的撓了下頭,“不是不可以,不過現在不是橡膠不夠嘛,能做履帶嘛?”

  “可以的,沒有橡膠就是磨損比較快,主要結構還是鋼製,緩震彈簧可以暫時先用碳素鋼彈簧暫代,”吳桐停了停,“當然具體的製作可行性還是要請機械口元老評估,我們主要隻是提需求。”

  看著趙警帆在猶豫,吳桐喝了口白開水,緩緩說道:“我知道農林組這邊對農業機械的需求不算很大,我們的機械設備很多,,而且農機操作員培訓起來也很麻煩,但我們還是缺人口啊,一旦推廣開來農業機械化,農業隊人口的需求就降低了不少,開墾新農田的難度就大大降低了,關鍵是我們可以自產了,21世紀的工程機械遲早會報廢回爐的。”

  “而且我們的地盤越來越大,勢必需要大量的開墾荒地,這個時候履帶式蒸汽拖拉機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同時,機械口的元老也需要多磨練磨練,不能等橡膠到了才開始動手,先做起來把一些能夠繼承下來的技術摸熟了,以後開發內燃機拖拉機、帶橡膠墊圈的鋼製履帶底盤、特種緩衝彈簧才會手到擒來,這個都需要我們給機械口的同誌們推一把。”

  趙警帆陷入了沉思,隨後吳桐和趙警帆又簡單了聊了下履帶式蒸汽拖拉機的幾個應用方式,談了談拖拉機外掛裝備的設想後,趙警帆很爽快的表示我會出份力,而你這個計劃提出人也不能跑,吳桐表示這是自然。

  幾日之後,吳桐帶著吳雪又跑去了軍事組的小頭頭羅懿軒,雖然跟他也隻有點頭之交,但他還是麵見了這位IT部的人。

  客套了幾句之後,吳桐進入了正題。

  “羅隊長,你覺得我們現在還差點什麽麽?”吳桐冷不丁的突然問道,羅懿軒被突然而然的這個莫名其妙的問題問得一臉懵逼,你個搞IT的怎麽跟我說這個問題,搞IT你是內行,軍事我是內行,這不是要牛頭不對馬嘴了,還有你帶這個女仆幹什麽,難道送給我?不太可能。

  吳桐看到羅懿軒往吳雪那邊瞅了瞅,頓時明白自己問得太不著邊際了,老臉稍紅,趕忙輕咳一聲說到:“我的意思是我們南華國現在還差點東西,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有了這個東西,我們伏波軍就如同一把隨時準備出鞘的尖刀,能夠插向任何位置。”

  羅懿軒聽罷還是有些納悶,我們現在還不夠尖刀啊,就沒打過幾次正常的仗,戰損上兩位數都算是重大傷亡了,在陸地我們就沒有敵手,還能怎麽更尖呢。

  吳桐看到羅懿軒若有所思,繼續說到:“我找趙警帆聊過製造鋼製履帶底盤以及蒸汽履帶式拖拉機的事兒,我覺得我們可以把他運用到陸軍上,做一種牽引式的自走火炮。”

  羅懿軒聽罷恍然大悟,這小子感情是想點坦克科技啊,不過以企劃院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這種達到兩代代差的武器很難得到通過,機械口那邊估計也會因為材料的問題各種摞挑子不幹,雖然在討伐班圖人祖魯人的戰鬥裏大出風頭,但是現在已經過去很久了,自己的名氣也逐漸消退了,如果能搞出來這個絕對對自己的胃口

  不過羅懿軒倒是對吳桐這個小子產生興趣了起來,他算準了自己是前裝甲兵出身的人用提議案造這個牽引式履帶底盤火炮,不僅撓到自己的癢處,還能夠博得陸軍的好感,吳桐這小子應該算準了羅懿軒會答應這個提議才會找上門來,看來這位小夥其誌不小啊。

  “吳兄弟啊,”羅懿軒突然改變了稱呼,“你這個曲線提議很好,我們陸軍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基本盤,我會盡快和我們那些陸軍兄弟們一起來說的,你可瞧好了,當然成功了,功勞肯定有你這一份。”羅懿軒到最後還是沒把對海軍的不爽說出來,接下來客套幾句後,吳桐就告辭了。

  數日後工業口的頭頭王博看著麵前的這兩份請求和下麵的簽名,他心裏納了悶了,怎麽最近這麽多人想要搞蒸汽動力的履帶式拖拉機,他們莫不是商量好了的吧?罷了罷了,教給袁奮鬥去攻這個艱好了。隨即在工作備忘錄上刷刷幾筆,然後放到了待發送的簍子裏。

  在袁奮鬥組織機械口元老研製蒸汽履帶拖拉機的時候,吳桐又找機會約見了時任物資管理委員的二把手白曉,他因為搞股票和期貨給集團賺了大筆錢,於是成為了喬淡客的副手,但是在貿易這塊基本是他負責,喬淡客很少插手。

  吳桐從袁奮鬥那了解到機械口想要仿造一種原時空解放後研製的鏈軌蒸汽拖拉機,馬力16.5,鍋爐壓力8公斤/平方公分,耗煤量45公斤每小時,重量3200公斤,每小時可耕地3畝。以臨高現在年產幾萬噸鋼鐵的水平,再加上這個吃煤的胃口,雖然耕地效率比人畜要高。但是以見慣內燃機為主要動力的21世紀人們來說,這個蒸汽機還是太浪費資源了,精於計算的喬淡客估計會不太待見這個玩具。

  但是如果機械口不經由這次研製蒸汽履拖的機會鍛煉一下非國民們的機械製造技術,大規模的機械製造始終是無法開頭,這個是吳桐不願見到的。

  吳桐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看看能不能把袁奮鬥研發的這個蒸汽履拖作為一種外貿產品賣出去。每小時3畝的耕地效率對於當下的土著來說——無論是大明土著還是西方土著都是一個客觀的生產效率增長。

  再加上這種蒸汽履拖對煤量的需求旺盛,激發起本時空土著對煤的開采動力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把挖掘資源這種純粹體力活外包出去,掌握住關鍵製造技術,通過賣機械成品回購資源,這就是一種新式的殖民策略。

  而且吳桐還有另一層考慮,從21世紀運到這的物資太多太多了,幾十平方公裏的倉庫啊,現在我們掌握了絕對的技術優勢,研發動力也就降低,使得科技的研發速度大幅降低,這次如果能順利的販售蒸汽履拖,本時空的工匠勢必會拆解研究仿製,勢必會帶動本時空的製造業發展,甚至提前引發第一次工業革命,那麽元老院肯定就需要把內燃機、石油化工的研製提上日程。離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就近了一步。

  從白曉那裏出來,吳桐長舒一口氣,白曉對這次會麵非常滿意,他對蒸汽履拖的出口十分讚同。本身外貿這塊能夠賣的東西要求就是自產的越多越好,武器這邊也就賣點外貿米尼步槍,所以白曉對這個未來的“拳頭產品”報以高度評價。現在剩下要見也是最關鍵的也就隻有冷酷無情的利益第一者喬淡客了。

  “不行!”喬淡客冷冷的表示拒絕,“我們現在造船、武器甚都得用煤鐵,哪有多餘的去做這個,一個就要三噸多的鋼鐵,一小時就燒45公斤煤,煤礦還好說,鐵礦還在勘探中,而這個拖拉機一個小時才耕田三畝,這是浪費!極大的浪費!”

  然而吳桐早就做好了功課,沒有足夠的理由喬淡客是不會同意的,暗自覺得好笑,“喬組長,我們的機械車輛遲早要全部報廢回爐,正因為現在它們還在使用我們就要未雨綢繆,而蒸汽式履帶拖拉機一製造出來肯定有各種各樣的毛病,我們也可以在不影響工程進度的情況下加以改進,避免21世紀那種東西都沒了才想起去買那種浪費時間的情況出現,而我們的蒸汽式履帶拖拉機可以做到量產的時候就可以培養出拖拉機司機,保證了在我們的21世紀機械全部報廢後我們的下一代們能熟練的操縱保證不會出現斷代。”吳桐的話讓喬淡客麵無表情,吳桐也就繼續說了下去。

  “而且我們這樣自產式的機械起碼領先歐洲60年以上吧。還可以賣給歐洲和美洲的殖民者換取更多的資源和人口同時帶動煤量的需求。”吳桐說道

  “你是想提前引發第一次工業革命?”喬淡客語氣沒變,但眼光突然變的銳利起來,讓吳桐有的不適應。

  “馬克思當年說得沒錯……一個合格的肮髒資本家,為了利益必須向自己的對手出售絞死自己的繩索。當年歐洲列強可是爭著搶著為大清國修鐵路,可並非是為大清國做好事,基礎科學技術進步的主節奏掌握在我們手裏,成品輸出沒關係。沒有一整套基礎工業體係,他們上百年都搞不出逆向工程。反正他們都仿製不了,購買我們的先進設備提高生產力也是為我們打工,有錢賺白不賺。有針對性的輸出,還能挑撥離間一下,哈哈。”吳桐說道最後用打哈哈掩飾自己的緊張和吐詞不清,而喬淡客到是沒什麽大變化,眼神沒那麽銳利了。

  “好了,我會好好考慮的。”喬淡客下了逐客令,吳桐也就告辭了。

  吳桐哼著小曲兒回到家裏,喬淡客那邊雖然沒有明確回複,但是跟一開始明確拒絕相比,態度已經緩和了不少,成功的機率大概在七八成。無論這事兒成不成,這顆種子肯定是種下了。執委會一直對改變曆史持保守的看法,這的確是一種安全穩妥的做法,但是現在蝴蝶的翅膀已經扇起來了。按吳桐的推測,那些從歐洲帶過來的移民裏應該早有一些滲透進來學習技術的“臥底”了吧。

  如果還在盲目的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加以提前預備,很有可能本時空的曆史在朝著我們無法控製的方向行徑。與其無法控製,倒不如索性設計一條可控的曆史軌跡,同時也讓來自21世紀優越感的人們了解到,我們身上沒有王八之氣,有的隻是原時空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科學文化素養 —— 這素養還不是原時空最強的那批。如果不加緊把原時空的科技都攀出來,大幅籠絡優秀的人才,那南華國也不過是旱花一現,隻有不到一百年的國運罷了。

  很快在新潞區發現了一個產量鐵礦後,這份計劃就正式通過了,而吳桐毫不猶豫的被去幫忙,誰叫這是他起的注意,在無數次的哀嚎中,半年後自產的蒸汽履帶式農用拖拉機就開始出現了,尺寸龐大的鍋駝機能夠提供的動力從15馬力到50馬力不等,因而設備都顯得非常的笨重,以至於陸路機動隻能在短途進行,如果當裝甲部隊追擊的話就反應出它從陸地機動的困難性:速度慢,故障多。因而在運輸上采用盡量使用船隻運輸的方針。

  少數輕型的農機,比如抽水機之類的采用的本地製造的單缸柴油機,配套煤氣發生爐。尺寸也相當的驚人,再加上配套的各種尺寸龐大的聯合農具,整齊的停在車庫裏,看上去威風凜凜又麵目猙獰。在大紅色的安全生產標語的襯托下顯得很有後現代的感覺,從新潞區發現的鐵礦再加上從21世紀的運來的各種金屬器材和從17世紀歐洲進口的鐵礦足夠他們占領並開采開普敦和約翰內斯堡的礦業資源了,而吳桐也聲名大噪,成為了IT部的一名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