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海灣和內陸的可持續發展事業
作者:小山之土      更新:2021-04-25 15:20      字數:4141
  幾天護衛隊掃清了通往上遊河流的全部障礙,保證了可以雙向通車,不過在海岸邊上還是留了四到五排樹擋風擋雨,路是簡易的壓平的土路,有水坑就填平,為此每個人都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防止那些該死的蚊蟲,每天港口附近的滅蟲燈不知道弄死多少蚊蟲,為此每次去必須做汽車關閉門窗才行。

  “開車過去是沒問題,但是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做牛車的話那些蚊蟲會襲擊我們和牲畜的。”楊曉東說道,獨孤求婚他們幾個都吃了治療瘧疾的藥,在來回的路上香煙蚊香還有點燃的艾蒿條的準備下讓蚊蟲毒蛇不敢靠近,不然就真麻煩了,真是非常感謝屠嗷嗷的團隊,他們從網上已經買了大量的臭蒿素,就這個足夠賣出兩倍以上價格的黃金,但是目前看還是先自己用吧。”唐勝輝決定延遲去占領入海口的時間。

  “如果要讓牛車安然無恙不收蚊蟲侵擾的過去,那就必須把附近的樹林多砍伐掉,消滅蚊蟲的生存空間,同時也科學種植我們帶來的艾蒿臭蒿油桐黑荊等植物,等兩邊的通道足夠八輛工程車輛同時並行了,再去也不遲。”唐勝輝說道。

  本來以為幾天可以解決的問題,看看起碼要花了大半個月才能保證大體安全,於是在事實麵前劉三劉三肖羽楚俞桑他們不得不暫時延緩了在河岸邊建設新的中草藥基地計劃,隻能朝內陸種植艾蒿和臭蒿,在海灣內伐木隊對於有著成片紅樹林的地方就沒有大肆砍伐,隻是處理一小段,畢竟紅樹林有防浪護坡、淨化水汙染等作用它有著海岸保護神美譽的,這是堅決不能隨便砍的,有位詩人曾這樣熱情洋溢地讚美它們:“紅樹林——根的迷宮,防浪護堤的銅牆鐵壁,天然的汙水淨化廠,海洋生物的伊甸園。”如果可能還要在其餘位置擴大種植麵積。

  於此同時農業隊也兵分兩路,一路往內路前進種植苜蓿,苜蓿不用說,而另一隊在王雕和郭長生的帶領下開始在天藍港海邊的灘塗地帶著人開始了海水稻,高粱以及海英菜的播種,它們都是耐鹽堿的,很適合在南非這種淡水資源不均的地方耕種,隨著眾人居住地的外擴讓活動廣場的擴建也就開始了,加裝了外接大天線的WIFI是可以讓信號傳遞到五公裏外, 而工程隊的另一部分就開始在活動廣場外圍鋪水泥,內側鋪大理石板,修建更好的圖書館和機房,活動廣場裏除了機房網吧大圖書館外,其餘的都要搬遷出去,外圈是中央辦公區,內圈是居住區,再內圈就是活動廣場和資料區,在以後時光門為中心的三公裏範圍內就是活動廣場和資料區,除了穿越者外誰都不能進入。

  “你是說你希望在河流的入海口不遠處建設一個小型的潮汐電站?”委員會的四人表情都詫異了,他們對潮汐能可真沒怎麽了解。

  “是的潮汐能也是清潔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以搞幾個小的潮汐機組,波動箱可以自己焊,考慮5年期以上要求的話還是截點河道搞個小水力機組好些,高程2到5米就夠了,裝幾台200的小機子,主體工程用土水泥和油防腐竹筋,人管夠頂天6個月,木杆子的話哪怕防腐的在海水裏不會超過三年就斷了,在如海口附近找個轉彎點伸出去40米建設,如果有溪流其實也可以裝小發電,那個龍堡商貿肯定有溪流,建設個小型發電機什麽的··········”這個叫楊天明的原國企一普通供電配電設備的工程師在220KV以下輸電線路和3萬KVA以下發電工程項目做了15年了,有著豐富的經驗,對現在生活厭倦了戴上全家一共7口(妻女和雙方父母) 投奔新生活,他的專業詞語說了好半天才讓委員會的四人明白。

  “這個潮汐設備我們還沒引進啊,看你這樣說跟水力發電差不多了。”

  “是的,但是潮汐都是有規律的,每天的海潮都有規律有周期性的有漲落,利用高、低潮位之間的落差,推動水輪機旋轉來帶動發電機發電,潮汐發電的水輪機結構要適合低水頭、大流量的特點。”楊天明說道,大部隊開始分開意味著電力的短缺,那自己這個前期的普通電工到了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行,你可以幫燕雀誌何波他們,他們在天藍港灣進行水文勘察,都是趕鴨子上架頭一回,你勘察的差不多了就寫好所需要的物資,然後我們會讓小杜去購買,當然最好你也參與進來。”電力的重要沒人不清楚,楊天明也很高興他打算帶上妻子一起過去看看,讓他們的父母和孩子十分不舍,女兒也想去,但被拒絕了,她還小去了還不是時候。

  “想早日成為南華電力集團的常務副總,沒多點付出是不行的,再說了我們隻是先去考察地形,都什麽都熟悉了再說,晚上還是要回來的。”楊天明安慰道,這才讓家人安心下來。

  “是啊既然決定了在這裏重新開始,那我們都不能懶散了。”幾個老人也表態要出力,但是晚上的廣場舞和麻將是不能少的。

  於是當天下午楊天明也就做上了鄉間載貨的牛車去天藍海灣,因為寶貴的油料全部給了工程車輛,摳門的委員會連電動車都很少派,隻要不是危險的區域,基本都是牛車,這次一起出行的不隻他和妻子,還有一個大他6歲的男子,他叫歐捷達,這個人經常和大杜委員幫廚,他還納悶廚子跟自己過去幹什麽,一聊才得知他穿越前是一個供電所所長,加入前跟妻子離婚了,不動產給了妻子,而票子買了自己需要的物品外全部充公,以上一切全是跟他聊天知道的,至於多少楊天明自然不會打聽。

  “歐所長,既然之前都是搞電力的,怎麽進來後跑去幹廚師呢?”楊天明問道。

  “不是這樣說嗎,你擅長的你現在幹的和你喜歡的未必是一樣的,我來這更想幹的是廚師,可是到最後又倒老本行了。”他抽著煙一臉的惆悵。

  “那你肯定加入廚藝協會了,跟老杜委員一起,你和他的廚藝比呢。”楊天明好奇的問道,誰都知道老杜委員的廚藝很不錯,色香味俱全說不上,香和味道絕對在一般水平之上,而小杜委員則差點,不過他下廚很少,頂多幫下廚然後大快朵頤,而老杜委員更有興趣的是在附近的河流釣魚,不過淡水魚寄生蟲很多,每次吃魚要折騰半天。

  “跟他比還是差一些啊,不管是清淡還是麻辣酸辣,老杜委員做的都很好吃,很開胃,他的廚藝真全麵,在美食協會算是說的上話的,釣魚協會更不用說老手了,創始人之一,做魚也不錯,當然看上去一般,吃起來不錯。”歐捷達說道,這本能的吊起了楊天明的胃口。

  “不過可惜的是美食協會也有分支的,比如吃貓肉狗肉的,那是和寵物協會是不共戴天的,狗肉貓肉什麽的一上桌,他們連碰都不碰,恨不得離席。”歐捷達說道這裏看了看楊天明,看他們夫妻倆沒什麽大的反應就安心了,他可是記得幾個人說要吃貓肉,幾個養貓的人用仇恨的隨時要爆發的眼光看著那幾人,搞的他們也有點不爽,差點吵起來。

  “還有吃貓肉的?”楊天明的妻子有點小吃驚。

  “當然你不知道有龍虎肉這道菜嗎,這個龍肉就是蛇肉,而虎肉以前是老虎肉現在是貓肉了,有好幾個專門的批發市場呢,隻是沒狗肉高調罷了,其實在21世紀吃貓肉的也多,但是到了這裏吃貓肉的也無法隱藏了,所以基本上這批人在美食協會裏也不占據主流,吃貓狗肉隻能自己組團偷偷吃。”歐捷達說道,這讓楊天明夫婦知道了還有這種事。

  “這個話題到了港灣就別說了,何波和燕雀誌都養了貓的。”隨後歐捷達提醒他們夫妻倆,楊天明也就表示明白了和妻子沒事拍拍照什麽的,就這樣一路晃蕩的到了天藍港灣,然後他們三人穿著救生衣長雨靴開始了海灣邊的測量勘探,有時候還借用那兩艘船,經過五人幾天的測量已經對天藍港口曆史資料發現岸線長九千二百多米,灣口僅300餘米,最大水深12.8m。

  “如果建設固定式的潮汐電站需要大量的物資和人力,工程在一年以上,好處是量大,能用幾百年,但是現在我們沒這個條件隻能搞簡易的潮汐電站了。”五人的小會上,最有發言權的楊天明說道。

  “那關鍵是怎麽建設?”歐捷達問道。

  “至少需要5台150馬力的泵,3台200KW發電機,小風發電機10KW的8台,焊機8台吧,海上(海岸)電纜貴啊,3芯180的開價600塊1米,船板20萬到30萬,好的防海潮的鋼筋4500一噸,變電站投資變壓器3台,2用1備,自控裝置,主體(鋼筋框架)平房 全部150萬到頂,工程預算在400萬吧,畢竟這裏不是21世紀。”楊天明頓了頓,發現除了自己媳婦和歐捷達外,燕雀誌和何波都是打著哈欠,看來他們真不懂電啊。

  “3台120KW機組,漲落潮期間(假設一天共8小時)滿負荷,低潮位時1台發電,根據潮汐表發電時間和輸出有限製,其實不用水翼,直接用定位漂浮鋼桶一樣傳動,駁船150噸幹排,總安裝鋼桶(水翼)和聯結傳動臂和論文相同,總重控製在30噸。”看到幾人呆呆的看著自己,楊天明趕緊吧自己想法說了出來。

  “我的看法就是先樹立一排小風機,下麵接電焊機,焊接架子和鋼桶,再加上土水泥組裝成水泥駁船,然後由這兩艘船給側滑下水,然後發電機安裝,船上的升壓變安裝,綜合控製櫃安裝,電纜聯結(包括控製電纜),兩個站蓄電池總重1.2噸左右,造船前岸上降壓配電站主體土方和建築要收尾,安裝降壓變壓器3台連接電纜(含控製)室內配電櫃12台 2進線一母聯 單母線分段,控製線麻煩,同時進出線和絕緣設備安裝還要土建配合,很多工程並行,但是懂接線的人不會很多,滿打滿算15個,總工期3個月,再買五六個錨鏈,一個三噸以上,不僅僅這天藍港灣,那個上遊的河流也可以做個類似的電站嗎,能用15年以上,保養的好會超過二十年,電量足夠港灣在夜間開節能燈,白天開空調了,然後在此期間我們可以就可以做個固定式的潮汐電站·······”楊天明絮絮叨叨說完了,歐捷達發表了疑問。

  “這個小楊,我問下你確定沒問題嗎?這裏麵很多變數的。”

  “沒問題因為我幹過的,而且網上有成套的圖紙製作步驟,我全都帶來了,還有在潮和大風浪並行那就要停止發電的,估計一年有個2到3次,一次最多3天,這樣極端情況完了我還要檢修才能並網。”楊天明自信的說道,那歐捷達就不吭聲了,表示這個我同意,但是隻能成功不能失敗,你如果敢下軍令狀我就跟你一起幹。

  “當然,我現在就回去提交申請。”楊天明自信的說道,那歐捷達也就沒意見了。

  “好我們同意,需要什麽人找工程隊的幫助,先從小的開始,隻要這個成功了,那上遊入海口的潮汐電站也開始建設,然後就是海灣邊上建立固定的潮汐電站,預算多點沒什麽,時間久點沒什麽,但是它們隻能成功不能失敗。”委員會的話讓楊天明表示交給我吧,但是看到委員會的幾人一臉心事重重的樣子,楊天明趕緊溜了出來,他不知道出了什麽事情讓委員會的幾個和氣的頭頭臉色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