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章驗貨
作者:小山之土      更新:2021-04-25 15:20      字數:2313
  出貨的時間越快越好,說去就去的沈總回到了這邊他和胡總將負責把這一批文物給買完,然後他就帶著孫子孫女回到南非,不再回來,而杜誠銳的開門地點就是那個沒什麽人的老廠房,裏麵全是自己人,沈總和胡總開著小麵包把包裝好的貨物開到了當地的古玩半條街。

  古玩店就那半條街十幾個店麵,老板都彼此熟悉,還互相串貨,胡總和沈總他們也認識,他仔細的看了貨以後都有點放光。

  “沒錯,這就是克拉克瓷,典型的外銷瓷。這種瓷的特點是寬邊,以青花瓷為多,在盤、碗的口沿畫分格和圓形開光的山水人物花卉果實之類的紋飾。”

  “克拉克瓷在年代上有萬曆和康熙之分,我覺得你這個是萬曆的,紋樣裏凡是勾勒圓圈,都是用兩筆拚湊而成,是明末清初瓷畫的一個特點。”老板說道

  “這個盤子還有點海味,不知道是不是是高仿的,就算是也是清代自己做的,你們從哪裏搞來的?”

  “出去玩的時候在福建那邊買的,說是什麽海底撈的,我們仔細看了下就都買了。”兩人早就統一口徑了。

  “這海氣是有,火氣也不算褪,克拉克瓷實際上是一種來樣加工的產品,花紋裝飾都是迎合歐洲人的審美需求的,有的直接就是按歐洲人的設計的紋樣花的,能從海裏撈的是沒有騙你們,你們運氣好,陶瓷的行情比較複雜,最近又總體偏冷。不過克拉克瓷算是熱門貨,成交率是陶瓷裏最高的,但是單件價值不算大,這樣一個盤子,大概能賣個三四千吧,我們都是熟人了,我一次性也盤不下這樣多,這樣我跟其餘幾個老板商量下一起拿了,四百萬一次性付完怎麽樣,讓我們也賺點。”兩人想都沒想就成交了,至於金銀幣什麽的就沒交易,不過他們表示看來再過去看看還有沒有新的,讓幾個古玩老板高興的說下次再送來。

  “這玩意真的在我們這最多再賣一次了,第三次就必須找康總了,連同這金銀幣一起交給他賣。”胡總說道,沈總表示那交給你了,我這次出來就是賣完後把孫子孫女帶上就回去了,賬戶上的錢都在每天以萬為單位花出去,不少人的銀行卡已經成為了空卡,這次的進項算是又能買很多東西了,更不要說鼓舞士氣。

  “行,等這邊的大規模招募完了,莊園沒什麽用處了,我也該帶著家人都過去了,你們幾個就辛苦一下吧。”胡總也不多說,都老熟人了。

  “爺爺我們去哪啊?”剛上完幼兒園的兩個小孩子好奇的問道。

  “去別的地方,也許永遠不回來了。”沈總邊說邊把孫子和孫女摟在懷裏,聲音越來越輕,像是回答又像是自言自語。

  在港口不遠處,護衛隊的人除了巡邏站崗的都陸陸續續的趕了過來,他們要親自看看這17世紀了的武器,楊曉東帶了幾個筆記本過來。

  “大家好好看星條旗國和腐國的愛好者們是怎麽發射古代炮的。”唐勝輝說道,網上的視頻他們下了很多了,看到那些星條旗的愛好者們把製作的炮調好角度,把布條和棉布包裹的發射藥包捆在一起的球形炮彈裝進炮膛,推彈器插進炮口,將炮彈一直推到膛底,再用一根長錐子通過炮尾的火門刺進炮膛,捅破了藥包外麵的包布,取出一個拉火管,用拉火繩上的鉤子鉤住拉火管上麵的拉環之後把它插進火門內,一切就緒後一個白人用力拉動手裏的拉火繩,其餘人捂住了耳朵,隨著一聲巨響和一道長長噴射出去的火光,整門火炮和圍在火炮邊上的炮手們就被一團巨大的白煙籠罩了,巨大的後坐力推動的火炮就向後方竄了出去,然後不遠處的木頭靶子被打個粉碎。

  “這些火炮可沒現代製作的好,上麵的毛刺有也不光滑,還有這火藥和炮彈也不是捆在一起的,火門上要放點火繩子,沒有拉火管,當然我們就直接使用定裝炮彈了。”楊曉東說道。

  “這四門就是我們的訓練火炮,用廢了就交給倉庫回爐用,湊合著用吧。”羅懿軒不爽的說道,他是一個裝甲兵工程學院(現在的陸軍裝甲兵學院)+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畢業的高材生因為種種不得誌的原因跑來了,立誌做裝甲兵之父的他因為本世紀暫時沒有裝甲兵一個人就跑來客串炮兵了,他時刻等著能量產拖拉機了就訓練拖拉機裝甲兵,事不宜遲,當天他們就在沒人的空曠地方開始了試跑,250克的火藥用A3紙大小的廢紙包了起來,然後放入炮彈用推彈的杆子將炮彈推到膛底,點火口裏灌滿火藥,點燃插入的火繩,點火口上的黑火藥嗤得一聲著了,點火口象焰火一樣噴出半尺長的火花來,嘶嘶亂響。頃刻,大炮猛得往後一座,噴射出濃密的白煙和火光,伴隨著轟鳴的炮聲,一顆黑乎乎的炮彈飛了出去,鐵彈拖著青煙飛出了四百米之外,結結實實的砸在了地上,泥土夾雜著火藥的餘燼一起飛濺起來,辛辣的火藥味讓他們這些現代軍人感受到了古代戰爭的硝煙味,幾個靠的近的臉色已經黑了,其餘人沾水的炮刷來清理炮膛,然後如此反複。

  “大家都來練練,注意安全,火炮發燙了就換一個,然後冷卻後注意大炮是否漏氣,漏氣的就報廢了,等我們造炮了肯定要加各種輔助器材。”唐勝輝招呼著眾軍事組的人過來,大家個個興致勃勃的,有的人當兵了就沒玩過火炮,人生第一次摸炮還是17世紀的火炮,這興奮感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大家輪流上,港口那邊的炮聲不斷,一門炮算是打費了,然後那個報廢的火炮送到了霍興仁負責的倉庫裏換回了之前那一門,這讓霍興仁覺得在快建設好的論壇裏提提意見了。

  那兩個僥幸治好了大部分疾病的水手正虛弱的趟在涼席上,幾個祖魯女戰俘給他們倒稀粥喝,再給點鮮榨的果汁,現在的他們隻能吃流質食物,等好起來了再給吃米飯麵包和肉。

  “他們算是命大,十一個就活下了兩個,還好我們沒浪費什麽藥材。”王雕帶著戰俘進行海水淡化處理的時候看著那虛弱的兩個感歎道。

  “感謝我們這個位置,起碼不會因為我們的淨化數量有限而因一次性的到達太多人而手忙腳亂,就這樣怪好,之前的戰俘現在的水手和商品好歹讓我們的士氣維持在不錯的水平線上。”蘇廣然到更感謝我們的位置好,在前期不會手忙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