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和諧才是主旋律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8-29 11:46      字數:2625
  雖然被五百唐騎圍住府門令人十分屈辱大失顏麵,幾位真骨家主卻也隻能敢怒不敢言,身為家主都是老成持重之輩,難道還會帶著護衛和大唐騎兵打起來不成?

  終究那可是大唐的騎兵,而且還是奉大唐吳王之命而來!

  縱然再屈辱,他們也隻能忍著,甚至陪著笑臉。

  將幾大家族全都警告了一遍之後,高侃等人這才心滿意足的打算去休整,陪同的隨侍太監激動的差點沒哭了,殷勤的帶路指引。

  而幾大家族的家主卻湊到了一起開起碰頭會,出了這麽大的事,他們最希望的就是大家湊在一起商量一下。

  他們商量了一會兒之後,就一起直奔王宮而來。

  王宮中,金德曼、金勝曼一直在密切關注著城中的各家動向,知道沒出任何亂子,高侃他們去休整之後,金德曼心中也是長鬆一口氣。

  然後就有隨侍太監進來稟報,幾大家族的家主聯袂入宮求見。

  幾大家族的家主這麽快就聯袂而至,是為了甚麽呢?

  是想表示不滿,還是想服軟?

  金德曼一邊站起一邊笑言:"妹妹,為了慎重起見,你還是別去見他們,被兵圍府門,各家肯定都是羞怒交加,有可能會說些難聽的話,你就別出來了,免得生氣,這個時候你可不能生氣啊,氣壞了身子怎麽辦?"

  金勝曼緩緩起身笑言:"生氣?為甚麽生氣?我就是要瞧瞧他們的臉色,不論他們說甚麽我都不會生氣,他們越是羞怒我就越是開懷。而且,他們真的敢說難聽的話嗎?"

  金德曼思索了下覺得也確實如此,就算這幾大家主想要表示不滿,應該也不敢說過分的話。

  "好吧,走,我們一起去前殿瞧瞧他們到底有要說的!"

  考慮到妹妹懷了身孕,金德曼不想讓她來回奔波,所以就在妹妹的宮殿召見了幾大家族的家主。

  幾大家主步入大殿,臉色很是平靜,仿佛沒發生過甚麽事情一般。

  一直想看他們幾個精彩臉色的金勝曼腹謗,這幾個老家夥真是心機深沉。

  "老臣拜見王上,拜見公主!"

  金德曼的表情也很平靜,看不出喜怒,平靜道:"都不必多禮。"

  金龍春沉聲道:"臣求見王上,是因為五百大唐騎兵圍了臣的府邸,他們說是替吳王傳話,臣不知真假,臣心裏甚是惶恐。"

  "臣等的府邸也都被大唐騎兵圍住了,說是替吳王傳話,臣等都甚是惶恐!"其餘的家主也都沉聲道。

  金德曼沉吟道:"那都是吳王派來的信使,孤也知道他們去了你們的府邸,咱們新羅和大唐共同覆滅了高句麗,吳王和你們都在此戰中功勳卓著,惺惺相惜啊!"

  信使?

  五百騎兵的信使?

  信你,才有鬼呢!

  還惺惺相惜?

  信你個大頭鬼!

  要不是公主懷了身孕而新羅局勢複雜,吳王知道他們是誰才怪呢!

  "孤很好奇,吳王讓信使找到你們都說了甚麽?"金德曼故作好奇的問,她總不能說她明明都清楚卻故意不管。

  金龍春沉聲道:"吳王是擔心公主,怕有人對公主不利,所以特地派人來傳話。其實,臣等知道公主有了身孕,而且還是吳王的血脈,心裏都十分的高興,為公主感到高興,也為吳王感到高興。"

  "是啊,是啊,當初公主不懼艱險萬裏迢迢前往大唐求援,才使得我們新羅得救,新羅上下誰不感佩?吳王更是對我們新羅有莫大的恩情,我們新羅上下誰不感激?"

  "是啊,誰要敢對公主不利,那就是人麵獸心,人人得而誅之!"

  "吳王對我們誤會,我們斷然沒有對公主不利的念頭,也絕不允許有亂臣賊子對公主不利!"

  "對,臣可以對天起誓,臣絕不會對公主有任何不利,哪怕拚了性命也不會讓亂臣賊子傷害到公主一毫!"

  "臣也對天起誓,絕不會對公主有不利之舉,臣就算拚了性命也不會讓亂臣賊子傷害到公主!"

  ……

  幾位家主你一語我一言表演著,十分誠懇的表著忠心。

  金勝曼聽的嘴角微翹,連對天發誓都用上了,可見這幾個老家夥是真的被嚇著了。

  金德曼對此倒一點也不意外,點頭道:"你們的忠心,孤從未懷疑過。"

  金勝曼笑言:"之前吳王一直沒有子嗣,所以太過緊張了些,如果有冒犯的地方,還望大家見諒!"

  "吳王的心情臣等當然理解,其實這都是誤會,吳王對我們有誤解,還望公主一定替我們澄清一下,我們對吳王充滿了感佩,十分的敬仰!"金龍春誠懇道。

  金勝曼笑著點頭道:"你們放心,你們的這些話我一定會寫信告知吳王的!"

  對於金龍春他們幾個家主的話,金勝曼一個字都不相信,這幾大真骨家族的家主不覬覦王位才怪呢。

  或許他們是真的被李格嚇住了,但是萬一呢?

  所以決不能放鬆警惕,金勝曼心裏想的十分的通透。

  金城內所有百姓都在密切關注著幾大家族的反應,都在關注著宮裏的反應。

  然而幾大家族聯合起來聲勢浩大的為公主祈福,這讓金城的百姓全都鬆了一口氣,看上去幾大家族,倒是沒有以卵擊石的意思。

  冰雪漸漸褪去,寒冷的天氣中隱約能感受到幾分春意。

  雖然皇帝和一眾君臣還未回到長安,但是長安的這個年節依然十分的熱鬧,甚至比往年還要熱鬧。

  因為大軍即將凱旋,因為大軍一舉滅亡了高句麗,所有中原的百姓都揚眉吐氣;

  曾經的高句麗就像是十座大山一般,壓在所有中原百姓的心頭,而如今所有中原百姓的心頭再無陰霾。

  這個年節長安城百姓過的歡天喜地,就連宮裏也十分熱鬧,因為皇帝即將返回長安,皇後娘娘十分高興,當然宮裏也就熱鬧。

  李莊這個年節也很熱鬧,張燈結彩鞭炮齊鳴,整個李莊、鹽田湖、工業園區的所有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因為大家知道,過了年小王爺就快回來了。

  武媚她們也很高興,不過並非是因為年節,而是因為李治快要回來了,她們隻想這個年節過的再快些。

  雖然陛下和朝中的許多國公們都出征在外,但是宮裏還有各國公府還是忙的很,該賜宴還得賜宴,該走動還是得走動。

  外麵仍然寒氣襲人,馬車內卻暖意融融,武媚斜倚著神色間難掩倦容,慵懶道:"這年節總算是過去了,以前還不覺得,今年是分外的忙。"

  瓔珞笑言:"自從小郎君出征之後,小姐很少出門,難得有了年節的機會,皇後娘娘、長樂、豫章她們還不都想著跟小姐聚一聚。"

  這一年的時間她確實深居簡出,因為確實沒有心情,不過一想到李治就要回來了,武媚娘的美目中就神采奕奕,嫣然笑言:"算起來再有一個月小郎君也就該回來了。"

  說起這個,瓔珞心中也激動不已,抿嘴笑言:"過了年來,天氣暖的快一些,路上的積雪消融的快,也許不用一個月,小郎君就回來了呢!"

  一幹護衛護送著豪華馬車駛向李莊,路上行人見到車駕全都恭敬的避到了一邊。

  雖然年節已過,但是天氣漸暖,所以長安城內外都十分的熱鬧,李莊、鹽田湖、工業園區本就繁華熱鬧,如今更是人頭攢動。

  "是長樂、豫章兩位公文來了!"

  "自從小王爺回返的消息傳來,小姐也活泛了不少。"

  "是啊,這一年來小姐都深居簡出,可見是思念小王爺,也怪讓人心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