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恭喜啊,不給機會呀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8-19 09:41      字數:2716
  李世民紅光滿麵的大聲道:"加速行軍,眾將不要放鬆警惕,以防他們詐降!"

  雖然心裏爽爆了,但是李世民倒是沒有被勝利的喜悅衝昏頭腦,心中還存著七分警惕。

  大軍浩浩蕩蕩接近了平壤城東,平壤城東門果然是城門大開,東城門前有數萬兵馬,這數萬兵馬並沒有擺開作戰陣勢,而是還舉著白旗。

  浩浩蕩蕩的大軍緩緩停下,高延壽連忙道:"陛下,要不要臣前去查看一下?"

  如今大局已定, 高句麗被大唐吞並肯定是不可避免了,他當然想好好表現一下。

  李世民剛要說準了,忽然發現前麵的高句麗大軍有數十騎離開了軍陣朝這邊行來, 速度不快不慢,而且還有白旗招展。

  高延壽在心中大罵,他媽的,真是一點機會都不給啊。

  來的全是騎兵、全是軍中的將領,還沒到大軍跟前,他們就先行下了戰馬,然後牽著戰馬走來。

  李世民越眾而出,後麵跟著一幹將領,不用人來介紹,那些前來受降的將領們,也知道誰是大唐皇帝,終究這時候誰敢搶皇帝的風頭站在最前麵?

  他們全都單膝跪地,當先幾人高呼道:"罪臣崔元興、罪臣李成瑞、罪臣李彥強,拜見大唐皇帝陛下,我等願歸順大唐,永沐皇恩,望陛下寬恕!"

  李世民朗聲笑言:"好,好,你們能棄暗投明,歸順於朕,朕心甚慰,而且能讓朕兵不血刃的攻下平壤城,你們有獻城之功,來日朕必重重有賞!都平身吧,不必多禮!"

  崔元興、李成瑞等人心中十分激動,雖然他們知道自己出來投降,大唐皇帝肯定不會殺了他們,反而會禮遇他們,但那終究隻是之前的猜測。

  如今才算徹底鬆了口氣,他們連忙起身,崔元興恭聲稟報:"陛下,臣的麾下已經全部撤出了王城,而且將城門全都打開,恭迎陛下入城,至於臣的麾下駐紮何處,還請陛下吩咐!"

  直接將兵馬全都撤出了平壤城,崔元興、李成瑞他們倒是十分識趣。

  李世民十分滿意的點頭道:"崔元興,你們麾下的兵馬往西北二十裏處安營紮寨,至於你們幾個,就和高延壽、高慧真將軍一起隨朕入城吧!"

  "臣等遵命!"崔元興、李成瑞等人恭聲稟報。

  "幾位將軍,恭喜啊,終於幡然醒悟棄暗投明,以後我等就都是唐臣了!"高延壽笑言,頗給人有一種帶頭大哥的感覺。

  其實他心裏很是羨慕嫉妒恨,因為他投降的時候剛剛打了敗仗,既沒有獻城之功,也沒有麾下兵馬,所以根本談不上有甚麽功勞。

  但這幾個將領卻既有獻城之功,麾下還有幾萬兵馬,這都是立足之本啊,怎麽能不讓他羨慕嫉妒恨?

  更讓他心中感覺不是滋味的是,這幾個將領不過是地方將領,若是以前根本就不放在他的眼裏,因為和他的官位差的太遠了。

  如今,風水輪流轉啊!

  不過崔元興、李成瑞等人也不敢輕視高延壽、高慧真兩人,一來兩人餘威猶在,二來兩人終究最早投唐。

  其餘的將領回去折返回去帶著兵馬按照皇帝的命令去紮營,崔元興、李成瑞等幾個主要將領則站在了高延壽、高慧真身邊,準備跟著大唐皇帝一起入城。

  李世民沉聲道,"張亮、李孝恭,命你們二人領兵入城,把守各城門還有城中各要道,如有反抗暴動,格殺勿論!"

  "末將領命!"張亮和李孝恭抱拳領命,立即帶著麾下兵馬入城去正式接管平壤城。

  "傳朕旨意,大軍入城須得秋毫無犯,不得燒殺搶掠,不得奸淫擄掠,不論是誰,敢違反軍令,立斬不赦!"李世民沉聲下令道。

  眾將凜然聽令,他們心裏都明白,皇帝是想吞下高句麗,那當然要爭取民心,當然不能讓大軍燒殺搶掠。

  王宮的宮門處,大對盧坐在台階上深深的歎了口氣,因為沒有一個大臣回來,他們都要回去安排一下後事,然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一個家丁急匆匆跑來,急聲道:"老爺,老爺,朝中的大人們都去了城門處!"

  大對盧無奈的歎了一口氣,緩緩道:"他們這是去迎接大唐皇帝了!"

  "老爺,您,您可是大對盧,德高望重,若是您也歸順大唐,那一定會得到重用……"

  大對盧沉聲道:"你別說了,我們李家世受王恩,當初淵蓋蘇文兵變弑君,若不是高句麗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老夫就該製止淵蓋蘇文,哪怕身死又何妨!

  可為了高句麗,老夫忍了,原本指望淵蓋蘇文這個亂臣賊子能擊敗大唐~軍隊,卻沒想到,他最終失敗了!"

  ……

  平壤東城門的長街上,原本空蕩蕩的,現在卻驀然出現了不少人。

  "啊,崔大人,你也來了!"

  "是啊,是啊,原來李大人也來了!"

  "哎呀,鄭大人也來了。"

  ……

  原本大家見麵還有點尷尬, 但是轉念一想,大家都是來迎接大唐皇帝的,那還有甚麽好尷尬的?

  這叫識時務者為俊傑!

  "這城無論如何是守不住了,若果如大對盧那樣怒罵大唐皇帝,隻會惹怒大唐皇帝,最終受苦的還是百姓啊!"

  "就是這個道理,咱們齊聚在此,並不是為了我們自己,而是為了千千萬萬的高句麗百姓!"

  "說的對, 這就是我們的責任!"

  "來了,來了!"

  "好像是來了!"

  ……

  浩浩蕩蕩的大軍開始入城,開始接管城池,開始搜索戒嚴,一幹文臣凝神站在那裏,有校尉上前問詢。

  "你們是甚麽人?站在這裏幹甚麽?"校尉喝問。

  "這位將軍,我等都是高句麗的大臣,在這裏迎接大唐皇帝陛下入城!還望通稟一下。"一幹大臣們恭聲稟報。

  校尉飛馬稟報給李孝恭,李孝恭笑笑:"這是好事, 讓他們在那兒等著就是,反正也都是書生,不怕他們行刺陛下!"

  別說陛下本身武藝不凡,身邊還有侍衛,還有薜萬徹、薜仁貴、歸海一刀等一幹猛將呢,何須擔憂?

  一隊隊兵馬入城,從這些高句麗朝臣們身邊視若無物的路過。

  一幹大臣們焦急而又忐忑的等待著,終於,看到前麵一幹大將們簇擁著一個一身鎧甲氣勢不凡的人行來。

  眾人明白,這很可能就是大唐皇帝陛下。

  "臣等拜見大唐皇帝陛下,恭迎陛下入城!"一幹大臣們十分整齊的下拜,仿佛提前排練過一般。

  李世民端坐戰馬上,心情十分的好,雖然文官們造~反十年不成,除了一雙嘴皮子沒啥本事,但是高句麗的大臣們能主動歸順,這當然是好事。

  "你們都起來吧,不必多禮,你們能在這裏迎接朕,朕很高興!"李世民朗聲道。

  "臣等聽聞陛下領王師不遠千裏而來,無不欣喜,高句麗的百姓對於陛下的威也十分臣服,聽聞陛下堪比堯舜,愛民如子,臣等恭請陛下能善待高句麗的子民!"內大兄恭聲稟報。

  李世民朗聲道:"朕已經下過旨意,大軍入城必秋毫無犯,若有將士作奸犯科,行不法之事,朕必嚴懲不貸!所以,你們大可放心,高句麗的百姓也可以放心!"

  "陛下聖明!"一幹大臣們齊聲道。

  李世民回頭看了高延壽一眼,高延壽連忙走上前來,恭聲稟報:"臣為陛下介紹一下,這是內大兄高玉堂高大人。"

  "這是大兄崔旭明!"

  ……

  一幹大臣們依次上前見禮,李世民都笑著勉勵幾句。

  將一幹大臣們介紹完了,李世民環顧左右,問:"朕聽聞大對盧德高望重,乃是高句麗宰輔之臣,不知為何未見到大對盧?"

  一幹大臣們都語塞無言,這讓他們怎麽說?

  難道說大對盧正在王宮等著你呢,準備罵皇帝你一個狗血噴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