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兵變成,為大莫離支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8-12 12:21      字數:4564
  就在一幹大臣們,猶豫著不知道該怎麽辦的時候,淵蓋蘇文緩緩自王位前走了下來,笑言:"諸位大人們有禮了,昨夜讓諸位大人受驚了!"

  ??一幹大臣們都尷尬,這話還真不好接。

  ??淵蓋蘇文正色道:"春天的時候,大唐~軍隊出兵東征,隻有十幾萬兵馬,咱們都沒當回事,誰也沒想到,大唐~軍隊一路勢如破竹,如今都要打到了王王城下!

  ??如今形勢到底有多險惡我就不再多說廢話了,大家都清楚,而我想的是,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

  ??一幹大臣們都沒有說話,但是有人卻禁不住在心裏嘀咕,罪魁禍首不就是你淵蓋蘇文嗎?

  ??若不是你淵蓋蘇文極力鼓動王上征討新羅,大唐又怎麽會出兵呢,高句麗又怎麽會有今日之危!

  ??淵蓋蘇文沉聲道:"很多人以為,全是因為我才有了高句麗今日之危,可是你們想過沒有?

  ??大唐~軍隊這一路東征,真的隻是為了救助新羅嗎?

  ??又是火~炮,又是氣球、火~槍,而且大唐~軍隊在收到新羅求援的時候,立馬就出兵了,這是處心積慮想要亡我高句麗。

  ??所以,就算沒有我淵蓋蘇文,大唐~軍隊依然會出兵,大唐皇帝野心蓬勃昭然若揭,所以,罪魁禍首是高建武!

  ??是他,昏庸無能,屢屢任用高延壽、高慧真這樣的、隻會紙上談兵的蠢貨,才使得國土盡喪。

  ??本帥還有將領們都十分憤慨,覺得再這樣下去,我們高句麗就真的要亡在高建武手上了,不得已之下,我們才合力發動兵變。

  ??昨夜裏,罪魁禍首高建武羞愧難當已經自盡身亡。"

  ??聽到高建武已經自盡身亡,一幹大臣們全都禁不住變色,高建武已死那就意味著這場兵變已經塵埃落地。

  ??"淵蓋蘇文,你弑君犯上,大逆不道,罪不容誅,天理難容……"有大臣出列憤恨怒斥道。

  ??淵蓋蘇文揮揮手,雲淡風輕的道:"拖下去吧,就在殿外斬首示眾!"

  ??大殿裏的將士凶神惡煞般的衝了上來,直接將那大臣按倒拖了出去。

  ??大殿裏又恢複了安靜,終於有大臣出列恭聲稟報:"高建武胡亂點將,使得大軍屢戰屢敗,早已經惹得天怒人怨,值此危急之時,王位有德有能者居之,大帥文武兼備用兵如神,當為王上,拯救江山社稷!"

  ??淵蓋蘇文笑了起來,笑言:"崔大可人此言差矣,你們都以為本帥兵變是為了登上王位,其實不然!

  ??本帥和將士們兵變隻為一腔熱血,隻為擊退大唐~軍隊重整山河!

  ??這王位,本帥何德何能?所以,等擊退了大唐~軍隊,咱們在共同選一位賢君!

  ??至於如今,正值戰時,當務之急就是同心協力,集舉國之力擊敗大唐~軍隊,所以,本帥毛遂自薦為大莫離支,總攬軍政,不知道諸位大人可有意見?"

  ??廢話,當然有意見!

  ??對於淵蓋蘇文的不願登極為王,所有人都嗤之以鼻,這話就算是三歲小兒都不會信。

  ??但是暫不選王上,有他為大莫離支攝政,這難道還不夠明目張膽嗎?

  ??等擊敗了大唐~軍隊,淵蓋蘇文就會順理成章的登極。

  ??大殿裏的大臣們全都是人精,怎麽可能不明白?

  ??但是,誰又敢有意見呢?

  ??剛才那位被拖出去的大人可就是前車之鑒,剛剛一聲臨死前的慘叫聲可是讓他們心神一震。

  ??"那是當然,大人精通兵法用兵如神,如今能擊退大唐~軍隊收複國土的隻有大人您,由您來攝政也是理所當然,四海鹹服。"

  ??"是啊是啊,四海鹹服!"

  ??"依我看啊,大人就該直接登極為王上,這樣也更能順理成章!"

  ??……

  ??淵蓋蘇文環顧左右,滿意的點頭道:"好,既然諸位大人都沒有意見,那本帥就為大莫離支,總領軍政大權,還望諸位大人能輔佐我,同心協力擊敗大唐~軍隊!"

  ??"臣等遵命!"

  ??這一次,一幹大臣們終於一起拜了下去。

  ??望著大臣們都拜了下去,淵蓋蘇文背在身後的手微微顫動著,因為他太激動了,曾經夢中的情景,終於……不再是夢!

  ??……

  ??自烏骨城一戰擊敗高句麗大軍之後,大唐~軍隊一路更加勢如破竹。

  ??沿途各城守軍,士氣更加萎靡,因為各城還要抽調一半的兵力前往王城勤王,這就等於是說朝廷已經放棄了他們,轉而全力防守王城,在王城和大唐~軍隊決戰。

  ??所以,沿路各城的守軍們更加不情意堅決守城了。

  ??大軍越來越靠近王城,李格和李治的消息也就更加靈通,終究當初發展的暗樁還是留在王城的更多,隨著大軍越來逼近王城,消息傳遞的也越來越方便。

  ??大唐~軍隊大營中,李格笑著將自己才得到的消息說了出來,"淵蓋蘇文趁夜發動了兵變,逼死了高建武,而且將王城的王族中人殺了個幹淨,他自任大莫離支,總領軍政大權,百官敢怒不敢言!"

  ??大帳內的所有人包括李世民在內都被震驚了,沒想到高句麗居然發生了這樣的驚人劇變。

  ??程大魔王驚訝的直吵吵:"高建武怎麽能就這樣死了?我還誇下海口要活捉他呢,他現在死了,這讓我上哪兒捉去?"

  ??黑炭頭尉遲恭撓頭道:"那就隻能生擒淵蓋蘇文了!"

  ??淵蓋蘇文別說現在隻是自任大莫離支,就算是將來真的登極成了高句麗王,終究還是及不上高建武值錢呀,畢竟高建武才是高句麗名正言順的王。

  ??所以,生擒淵蓋蘇文怎麽可能比活捉高建武的功勞大。

  ??李孝恭疑惑道:"淵蓋蘇文兵變逼死高建武,王城平壤豈不就是不攻自破了,李格、李治,你倆是不是早就策反了淵蓋蘇文?"

  ??李格與李治兩人哭笑不得,淵蓋蘇文野心勃勃,怎麽可能被策反、歸順大唐?

  ??軍神李靖沉吟道:"高句麗王城未必會不攻自破!淵蓋蘇文借機兵變,選的正是內憂外患之時,又深得將士們的支持,咱們大軍兵臨城下,也許反倒能讓高句麗各方勢力放下成見,一起支持他!

  ??淵蓋蘇文是有統兵打仗的才能,眼下又沒了高建武拖他的後腿,咱們要攻下王城也許真沒那麽容易。"

  ??眾人都讚同的點頭,李靖的分析很有道理,或許淵蓋蘇文的兵變奪權,反倒能讓高句麗發揮出更大的凝聚力。

  ??終究高建武已經死了,值此危及家國存亡之時,大家隻能支持淵蓋蘇文,先打贏了仗再說,不然就是國破家滅的下場。

  ??不過,李世民臉上卻始終掛著笑容,自從聽李格、李治說,淵蓋蘇文逼死了高建武將高句麗王族屠殺一空,他就笑的合不攏嘴。

  ??"這是好事啊,原來大家就覺得這仗打的不過癮,這下子不就能打的痛快了?"李世民笑嗬嗬道。

  ??眾人都笑了,淵蓋蘇文奪了權又能如何?

  ??難道他們還就怕了不成?

  ??這一路上他們一直覺得打仗打的不過癮可不是在吹牛逼,是真的覺得不過癮,若是淵蓋蘇文兵變之後能耐打一些的話,倒也不錯。

  ??李治依然老神在在的站在那裏,當初他提出和談的前提就是要淵蓋蘇文的人頭,也隻是想挑撥一下淵蓋蘇文和高建武的關係,卻也也沒想到,淵蓋蘇文受了這刺激,居然直接兵變把高建武給宰了。

  ??不得不說,淵蓋蘇文這人還是真夠果敢的,可見他也確實早就野心勃勃,不然不會這麽快就下定決心。

  ??就淵蓋蘇文而言,這確實是個好機會,現在發動兵變逼死了高建武,不用擔心遭到反噬,隻要擊敗了大唐~軍隊,就能樹立威望,順利登上王位。

  ??當然前提是,淵蓋蘇文能夠擊敗大唐~軍隊獲得勝利,如果淵蓋蘇文最終兵敗,那他殺死高建武這事就便宜了大唐,等於為大唐接掌高句麗掃除了最後的障礙。

  ??如果高建武還活著,那等到大唐打下了高句麗之後,高建武是殺也不好,不殺也不好,留著就是個隱患,因為高建武終究是名正言順的高句麗王。

  ??但現在淵蓋蘇文卻搞了個兵變弄死了高建武,不僅弄死了高建武,還將高句麗王族殺了個一幹二淨。

  ??所以,李世民聽了之後不高興才怪呢,等滅掉了高句麗,高句麗人最恨的未必是大唐,反而是淵蓋蘇文,到時候再把淵蓋蘇文給喀嚓了,那就太完美了。

  ??不止是李世民高興,金誌覺聽到這消息的時候,同樣感到十分高興。

  ??這事簡直是峰回路轉啊!

  ??眾人看到金誌覺很高興,疑惑問:"金大人,難道淵蓋蘇文逼死了高建武還是好事不成?"

  ??金誌覺謹慎地左右看了看,笑言:"好事,當然是好事!上次李格和李治開口就要淵蓋蘇文的人頭,其實就是想繼續挑撥淵蓋蘇文和高建武的關係,讓他們君臣不和相互猜忌。

  ??卻讓人怎麽都想不到,淵蓋蘇文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高建武給逼死了,若在以前,淵蓋蘇文兵變謀逆當然會有很多反對者;

  ??但是當下高句麗都到了亡國的絕境,那麽大家也隻有暫時放下成見,支持淵蓋蘇文先擊退大唐~軍隊再說;

  ??所以,大唐~軍隊這一仗反倒是難打嘍,這不是好事是甚麽?

  ??唉,李格和李治二位王爺,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這次是弄巧成拙了!"

  ??正好經過的金勝曼心中一驚,甚麽,李格和李治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弄巧成拙?

  ??該不會被還要被皇帝訓斥吧?

  ??一時間,金勝曼,心亂如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