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想和談?先拿蘇文頭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8-09 12:41      字數:4562
  李世民風輕雲淡的問:"高句麗大兄?是高建武讓你來的?是來求和的吧?"

  ??鄭景熙恭聲稟報:"外臣是為兩國的友誼而來,數百年來,遼東始終不寧,不論是高句麗的百姓還是中原的百姓,全都苦甚!

  ??為何兩國不能和睦相處?我王願奉大唐為宗主上國,世世恭順,和睦共處,從此遼東再無戰事,天下幸甚!"

  ??李世民笑言:"朕領兵東征,一方麵是想解救新羅,另一反麵就是想讓遼東再無戰事!"

  ??雖然兩人都說想讓遼東無戰事,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意思。

  ??那還用說嘛,一幹將領全都點頭,隻要覆滅了高句麗,遼東當然就沒有戰事了。

  ??長孫無忌笑言:"鄭大人是不是太自負了,我們大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連戰連勝,已經殺到了這裏,難道鄭大人覺得憑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就能讓我們退兵?"

  ??鄭景熙沉聲道:"我們王上決意割讓遼東,高句麗世代都是大唐的屬國,遼東是我們高句麗的屏障和門戶,由此可見我們王上的誠意,還請陛下以天下蒼生為念!"

  ??李世民莞爾一笑道:"還要你們割讓嗎?遼東早已經是朕的的囊中之物!明明能占領整個高句麗,為何放棄隻取遼東?"

  ??眾人都笑了起來,丟西瓜撿芝麻的事,傻子才幹呢!

  ??鄭景熙正色道:"難道陛下覺得一定能攻下王城嗎?一定能攻滅我們高句麗?"

  ??程大魔王噗的一聲笑了:"怎麽,高建武還不死心啊?還有幻想啊,你們還有甚麽秘密武器嗎?"

  ??鄭景熙沉聲道:"我們高句麗還有數十萬大軍,平壤王城是一座雄城,縱然貴國有火~炮,也轟不破平壤城!

  ??而且,盛夏已過,寒冬將至,天氣很快轉冷,陛下知道這裏有多冷嗎?陛下知道遼東有多冷嗎?

  ??大唐~軍隊孤軍深入,大雪封路,饑寒交迫,到時候,大軍不攻自破!

  ??陛下一定不會甘心,從此之後,幹戈不休、恩怨難消、流血漂杵、屍骨累累,百姓何其無辜啊!"

  ??"嚴寒?"李世民似笑非笑言。

  ??鄭景熙認真道:"是的嚴寒,當初前隋三次東征皆以失敗告終,固然有我們高句麗的兒女們誓死抵擋的原因,還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嚴寒!

  ??孫子兵法有雲,天時地利人和,無論陛下還是諸位將軍都精通兵法,當然明白天時的重要性!"

  ??天時確實很重要,尤其是高句麗的嚴寒,恐怕中原的將士們很難適應。

  ??遼東的嚴寒,誰個不明白,當年前隋三次東征,凍傷甚至凍死不知道有多少人。

  ??不過,不論是李世民還是程大魔王他們表情都很輕鬆,即便很快就打下了平壤城,然後平靖各地回師大唐,也一定會在高句麗經曆寒冬。

  ??那又如何?

  ??將士們都備著棉衣呢,高級將領和有錢的將士甚至還有自備灰白色的加厚、加長羽絨服呢!

  ??遼東為什麽人稱苦寒之地,為什麽在古代沒有得到全麵的開發,就是因為寒冷,因為沒有棉衣和羽絨服!

  ??黑炭頭尉遲恭哂笑言:"我們大唐男兒豈會懼怕區區一點嚴寒?真是笑話!"

  ??程大魔王笑言:"就是,就是,還怕冷,你們高句麗男兒怕不是陽氣不足吧?"

  ??鄭景熙很是無語,區區一點嚴寒?

  ??你們怕是對遼東的嚴寒一無所知吧,有本事你們敢舔鐵……試試!

  ??鄭景熙正色道:"遼東的嚴寒絕對超乎你們的想象!今天,外臣來此是帶著十足的誠意而來,真的想化幹戈為玉帛!

  ??起先,王上決意征討新羅,一方麵,是因為我們和新羅的積怨太深,另一方麵也是因為被有心人挑唆,我們王上也很後悔,為表歉意,我們願向陛下進獻珍寶,而且向陛下進獻十名我們高句麗最美的美人。"

  ??李世民臉色十分平靜,珍寶?

  ??高句麗這窮山惡水的苦寒之地,除了高麗參還能有甚麽能拿的出手的?

  ??至於美人?

  ??李世民更是不屑,就是仙女也比不上長孫皇後啊!

  ??長孫無忌、程大魔王他們也不怕陛下會動心,高句麗又能有甚麽珍寶?

  ??至於美人,陛下和長孫皇後的恩愛古今罕見,陛下會對高句麗美人動心才怪呢?

  ??況且,甚麽珍寶、美人,等打下了高句麗,還需要你進獻嗎,還用得著高建武費心送禮?

  ??所以,和談,是不可能的!

  ??都打到這個程度了,誰要是現在敢說和談,會挨揍的,那可是太欠抽了!

  ??相比別人送,朕還是喜歡自己取,李世民剛想開口說這話,卻沒想到李治開口了。

  ??"想和談啊,也不是不可以!"李治悠悠地說。

  ??鄭景熙心中狂喜,剛才他已經發現了,無論大唐皇帝還是這些將領們都沒有一點和談的意思,甚至對嚴寒也一點都不忌憚。

  ??他還以為此行已經失敗了呢,沒想到居然有人讚成和談。

  ??能在禦前中插話,想來地位一定不低,而且還是在皇帝、還有一幹名將們,沒有一人有和談意向的情況下開口,可見此人的地位絕對不一般。

  ??心中狂喜的鄭景熙立即轉頭看向出聲的那人,然後他才驚訝的發現,這人看起來好年輕啊!

  ??你確定你成年了嗎?

  ??怎麽看你都是未成年人啊!

  ??不過,這個子倒是不矮。

  ??嗯,大唐皇帝個子更高,果然是大唐皇帝的種啊!

  ??鄭景熙禁不住怔住了。

  ??這麽小小的年齡就跟一幹國公站在一起?

  ??還這麽泰然自若的敢在皇帝麵前插嘴!

  ??這還用說是誰嘛,電光石火之間,鄭景熙腦海裏,就浮現出一個名號。

  ??大唐第一才子……晉王李治。

  ??原來這就是李治啊!

  ??對於這個名號,每一個高句麗人都如雷貫耳,每一個高句麗人都銘記於心。

  ??如果沒有李治,他們高句麗也不至於落到如此危險的程度,如果沒有李治,那大唐就沒有大小火~炮、火~槍,那大唐~軍隊就不會一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卻沒想到,此時居然是李治開口讚同和談,一時間他心裏的滋味十分的複雜。

  ??大帳裏安靜了下來,李世民還有一幹將領都沒有說話,如果是別人驀然蹦出來說和談,搞不好大家就一擁而上來個群毆了。

  ??但是,既然是李治說的,那不妨聽聽,瞧瞧李治葫蘆裏到底又要賣甚麽科學藥。

  ??鄭景熙連忙拱手道:"想必這位就是晉王吧?晉王的才名如雷貫耳啊!"

  ??李治笑著拱了拱手:"不敢當,一點虛名!"

  ??鄭景熙笑言:"晉王不止才名卓著,而且慈悲寬仁,真是讓人敬仰啊!外臣這次來提議和談,並非是為了自己,也並非是為了我們王上,而是為了千千萬萬的百姓,為了千千萬萬的高句麗的百姓,為了千千萬萬的大唐的百姓!"

  ??說到最後,鄭景熙朝四周深深的躬身,一副誠懇慷慨的模樣。

  ??這老頭演技倒是挺不錯的,李治嗤之以鼻,如果真是為了百姓不起幹戈,那為甚麽攻打人家新羅?

  ??李治沒搭理鄭景熙那些冠冕堂皇的話,笑言:"想要和談啊,好,那就把淵蓋蘇文的人頭送來!"

  ??淵蓋蘇文的人頭?

  ??鄭景熙僵住了,李治居然要淵蓋蘇文的人頭?

  ??這怎麽可能?

  ??若是和談談崩了,還指望淵蓋蘇文統軍呢!

  ??鄭景熙勉強笑言:"晉王真會開玩笑,聽聞晉王和淵蓋蘇文是摯友,怎麽會,怎麽會要他的人頭?"

  ??李治立刻就賣他三哥,"不是我,是他,吳王李格。"

  ??李格笑吟吟道:"當初和淵蓋蘇文在長安確實相談甚歡,一別經年,甚是想念啊,這不,讓你提淵蓋蘇文的人頭來,我要好好見一見,緬懷一下當初縱酒高歌的酣暢!"

  ??鄭景熙已經不知道該說好了,甚是想念,你倒是見一見人啊,你倒是再把酒言歡啊,你看人首級這算甚麽回事?

  ??哪有這樣的?

  ??鄭景熙環顧左右,難道就沒有大人站出來管管嗎?

  ??你家大人呢?

  ??呃,大唐皇帝就是你倆的爹,告狀也是白告!

  ??李世民笑言:"既然李格和李治都這麽說了,那就按他倆說的辦,鄭景熙你回去如實稟報給高建武,看他到底想不想和談!"

  ??鄭景熙愣住了,李格與李治說話這麽好使嗎?

  ??李治說拿淵蓋蘇文的人頭來和談,皇帝就說可以拿淵蓋蘇文的人頭來和談,他還隻是一個小屁孩啊!

  ??不過,這個小屁孩可不簡單,為嘛,咱高句麗就沒有一個這樣的小屁孩呢?

  ??"是,外臣告退!"鄭景熙躬身之後退出大帳。

  ??李格和李治出列笑言:"父皇,兒臣請求送一送鄭大人!"

  ??李世民驚異,李格、李治和鄭景熙應該是頭一回相見吧?

  ??難不成,你們還能一見如故?

  ??怎麽可能呢?

  ??不止李世民很疑惑,程大魔王他們也很疑惑,不知道李格、李治的葫蘆裏又打算賣神馬科學藥。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