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停烏骨,咱以逸待敵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8-01 13:03      字數:4872
  李世民疑惑問道,"留在烏骨城?李格,我們為何要留在烏骨城?大軍士氣正盛,正要一鼓作氣攻下平壤王城呢!"

  ??自從登極以來,他畢生的夢想就是攻下遼東乃至覆滅高句麗,如今終於看到了實現夢想的希望,他怎麽舍得停在烏骨城?

  ??就連長孫無忌也不願意停留在烏骨城,雖然他反對急急進兵,但是打還是要打的,終究拿下平壤王城那絕對是值得史書大書特書的大勝。

  ??麵對眾人的疑惑,李格笑著解釋道:"父皇,據兒臣得到的消息,高句麗攻打新羅的兵馬已經回師王城。高建武又抽調了些精兵,共二十六萬兵馬,對外號稱五十萬大軍,已經浩浩蕩蕩殺來了!"

  ??眾將對此倒也不覺多麽意外,終究大家早就知道高句麗的兵馬從新羅撤兵的事了。

  ??李世民笑言:"高句麗兵馬的行軍速度還真不慢,居然這麽快就撤回來了!二十六萬兵馬,除去各地需要駐守的兵馬,這應該是高建武能集結的最大兵力了!"

  ??長孫無忌沉吟道:"二十六萬兵馬!高建武這是要集結所有的兵力和咱們決一死戰啊!陛下,高句麗人的戰力不容小覷啊!

  ??不能因為這一路攻城拔寨就輕視高句麗人的戰力,終究火~炮在野戰上的用處有限,所以,臣覺得李格說的對,大軍暫且留在烏骨城休整,以逸待勞!"

  ??聽到高建武集結了二十六萬兵馬號稱五十萬大軍,眾人雖然不至於害怕,但是卻也慎重了不少。

  ??二十六大軍,論兵力可遠勝於大唐了。

  ??李績沉吟道:"李格說的有道理,既然高句麗的大軍已經開拔進軍,那我們就不必再急於攻城拔寨了。"

  ??李靖也點頭讚成道:"繼續進兵隨時都有可能遇到高句麗的大軍,我們不如高句麗人熟悉地形,倒不如留在烏骨城休整。"

  ??李世民頷首同意道:"和朕想的一樣,那麽大軍就暫且駐紮在烏骨城,多派斥候探查高句麗大軍的蹤跡,朕要與高句麗痛痛快快打一仗!"

  ??一幹將領也熱血沸騰,若是擊敗了這支大軍,那高句麗怕是再也無力、也沒有士氣再戰了。

  ??李世民看向李格、李治,問:"可知道高句麗大軍的主帥是誰?你倆的計策起作用了嗎?"

  ??李治笑言,"當然起作用了,起了大作用呢!"

  ??"呃?這麽說,不是淵蓋蘇文領兵?是誰啊?"李世民好奇心大起的問,其實他的心中還十分遺憾呢。

  ??因為李治一直都對淵蓋蘇文挺忌憚的,可見奶爸對淵蓋蘇文的領兵能力十分認可。

  ??所以,李世民還真想在戰場上擊敗淵蓋蘇文,無他,就是想在李格、李治以及奶爸麵前炫耀一下;

  ??將來也好在李格、李治這兩個兒子麵前吹吹牛逼,顯示一下他們皇帝老子的能耐;

  ??隻可惜,現在他在吹牛逼都是幹吹,終究李格、李治太年輕,根本就沒經曆過他那些崢嶸的歲月;

  ??若是他現在擊敗了淵蓋蘇文,那麽以後,他也能拍著李格、李治肩膀吹了;

  ??當初你兩小子還當淵蓋蘇文是個人物,結果呢,還不是在戰場上被你們的皇帝老子打的跟狗一般?

  ??可惜啊,高建武那蠢貨居然上當了……讓朕想吹吹牛逼都不可得!

  ??李治笑言:"正帥是高延壽,副帥是高慧真!"

  ??李世民怔住,急急問:"誰,你說誰是主帥?"

  ??不止是李世民怔在了那裏,其他人也都怔在了那裏,他們剛才一邊豎起耳朵聽,一邊在心裏猜測高句麗領兵統帥。

  ??卻怎麽也沒想到高句麗領兵統帥居然是高延壽!

  ??高延壽?不就是一天就失陷了遼東城的主將,跑跑將軍高延壽嗎?

  ??不會是重名了吧?

  ??李格笑言:"主帥是北部傉薩高延壽,副帥是南部傉薩高慧真!"

  ??人名有可能是重名的,官名總不可能也是重複的吧。

  ??果然就是跑跑將軍高延壽,眾人瞠目結舌,即便說是高建武親自領兵出征,他們都不至於這麽驚訝,難道高句麗真的無人可用了嗎,居然仍然讓高延壽領兵?

  ??程大魔王撓頭道:"高建武到底是怎麽想的?莫非覺得高延壽失陷了遼東,不但無罪還有大功?"

  ??黑炭頭尉遲恭搖頭晃腦道:"想不明白,想不明白啊!"

  ??不止黑炭頭尉遲恭和程大魔王想不明白,大家都想不明白,為何高句麗王非要選一個敗軍之將做主帥?

  ??李治了解高句麗國內情況,所以,他解釋道:"高延壽家族在高句麗是名門望族,根深蒂固,人脈廣泛。

  ??而且咱們攻城拔寨實在太過順利了,讓高延壽極力鼓吹氣球、大~炮的利害,並非是他守城不利,而且他還極力宣揚說他對咱們最為了解,若是野戰必能取勝。"

  ??眾人都樂了,對於高延壽的德性,高建武或許不了解,但是他們卻都了解……這家夥就是一個怕死的馬謖!

  ??鎮守遼東城的時候,高延壽被嚇的躲在傉薩府裏連城頭都不敢上,而且城還沒破,高延壽就準備溜之大吉。

  ??李世民笑了起來:"高延壽啊,竟然真的是他,當初沒將他擒下,果然是件好事啊!"

  ??長孫無忌恭聲稟奏:"高建武居然用高延壽做主帥,陛下大喜啊,這是蒼天要滅高句麗啊!"

  ??李世民很高興,他興兵東征,就遇上了蒼天要滅高句麗,為何?

  ??當然是因為他才是真命天子啊!

  ??李世民滿意的點頭:"確實是蒼天要滅高句麗,李格、李治,你倆一個小小的反間計,居然起到了這麽大的作用!"

  ??李治謙虛的笑言:"兒臣不過隨口一說,都是高建武自取滅亡!"

  ??自取滅亡?

  ??若不是李格、李治用了反間計,高建武也不見得會讓高延壽做大軍的出帥,所以說到底還是李格、李治的功勞。

  ??李靖笑言:"李格、李治,你倆這一個小小的反間計,可抵好幾萬大軍啊!"

  ??程大魔王咧嘴笑言:"可不是嘛,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讓高延壽做主帥,再精銳的大軍也會變成一群狗熊!"

  ??李孝恭咧嘴大笑,言:"高延壽這廝自命清高,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既然是他領軍,那咱們還用得著守在這裏嗎?"

  ??一幹將領皆點頭,既然高句麗的大軍是高延壽做主帥,那還用得著在這裏等嗎,直接進兵不就完了?

  ??黑炭頭尉遲恭大笑:"可不是嘛,既然是高延壽領兵,哪還用得著這麽鄭重對待?咱們直接進軍殺他個人仰馬翻就是!"

  ??不說一幹將領了,就連李世民都禁不住心動,高延壽確實不值得他如此重視,想他乃是一世英豪,而高延壽不過是一個酒囊飯袋而已。

  ??就連長孫無忌都有幾分心動,此次皇帝禦駕東征,在他看來最要緊的是甚麽?

  ??不是大獲全勝,也不是神馬建功立業,更不是覆滅高句麗,而是皇帝的安危!

  ??在他看來,皇帝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這一路東征勢如破竹,他才是最冷靜、最謹慎的。

  ??既然皇帝安危最緊要,那東征就不能孤軍深入,一定要穩紮穩打,求勝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退路。

  ??長孫無忌沉吟道:"雖然這是吳王得到的消息,應該是真的,但是終究咱們身處異國,又距離平壤城太遠,恐怕也無法確定這消息是真是假。所以,以臣之見,還是留在烏骨城休整,以不變應萬變的好!"

  ??程大魔王不服氣道,"這消息怎麽就是假的?這一路上李格、李治得到了許多消息,後來證明都是真的,怎麽到了這裏,消息就成了假的了?"

  ??長孫無忌無奈的笑言:"我也沒說一定是假的,隻是說可能、有可能是假的!"

  ??黑炭頭尉遲恭道:"就算是假的又如何?小小高句麗還能有甚麽人才?誰來做大軍的統帥都一樣!"

  ??李治笑言:"兒臣和三哥,也不敢十分確定這消息是真的,也許高建武在故布疑陣,這也是有可能的,或者,高延壽經曆了一場大敗,驀然頓悟,開竅了也說不定!

  ??所以兒臣覺得大軍還是留在烏骨城以逸待勞的好,隻要擊敗了高句麗的主力大軍,那高句麗就再無可戰之兵,隻能任我們宰割了!"

  ??李世民哭笑不得道:"還驀然頓悟,你當他是立地成佛了呢?"

  ??李靖沉吟道:"陛下,李格和李治說的是有道理,我大軍在此休整以逸待敵,擊敗高句麗的大軍,高句麗人必定人心渙散,到時候再進兵,也許還能更快地拿下平壤城也說不定!"

  ??野戰啊,兩國近四十萬大軍,在野外擺開陣勢,來一場轟轟烈烈的野戰;

  ??那將會是什麽樣的一個波瀾壯闊史詩般的畫麵,想想……都讓人激動!

  ??好,就這樣幹了,李世民沉思片刻,也覺得李格、李治說的有道理,隻能按捺住心中的激動,點頭道:"也罷,那大軍就在烏骨城休整,等待高句麗的大軍的到來,咱們就來一場轟轟烈烈的野戰!眾將士不得鬆懈,不得放棄警惕!"

  ??眾將轟然接令。

  ??走出大營,李格和李治都長鬆一口氣,從東征開始一路打到現在,實在是太順了,太順利了也未必是好事。

  ??這一路勢如破竹,無論是李世民還是一幹將領心中不自覺的就生出了輕敵之心。

  ??特別是李世民,東征是他多年的夙願,眼看這東征越來順利,他覺得李世民現在就像是入了洞房一般,根本就停不下,隻想著衝,隻想著快點,快點,再快點……

  ??所以,此時就必須得給他們的皇帝老子李世民降降溫,還好這皇帝老子還是聽勸的,不枉李治他兄弟倆一番苦心。

  ??神策軍已經紮營,除了巡營的人馬,各營將士都已經開始休息。

  ??大家的精神都很好,不過卻也難掩疲憊之色,終究從長安到烏骨城實在太遠了,這一路不斷的行軍,不斷的打仗,實在是太辛苦了。

  ??好在大軍拿下了烏骨城後,肯定是要休整幾天的,將這烏骨城還有四周好好清理一番,免得大軍繼續進兵之後,後方生亂。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