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假開脫,再施反間計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7-30 08:54      字數:4353
  "不敢當,不敢當!"高正明連忙道,他這不是謙詞,他是真的不敢當。

  ??如果是以前,能成為李格和李治關係親密的熟人,那他能高興老半天,但是現在,他怕了。

  ??淵蓋蘇文被李格、李治引為朋友,結果如今整個遼東都被大唐~軍隊占了;

  ??他若是也被李格、李治引為熟人,誰也不知道會發生甚麽樣的事情呢?

  ??其實,自從知道大唐東征的消息之後,高正明心裏一直都有一個疑問,李格與淵蓋蘇文到底是不是朋友?

  ??到底是淵蓋蘇文被李格利用了,還是淵蓋蘇文自始至終都知道真相?

  ??高正明忍不住問:"吳王,當初在長安的時候,吳王和淵蓋蘇文把酒言歡,引為摯友,不知道是真是假?"

  ??李治笑言:"當然是真的,我三哥和淵兄年紀相仿,誌趣相投,又惺惺相惜,確實引為摯友,這天下能讓我三哥李格,看重的人可不多,淵兄是一個!"

  ??說完之後,李治恍然道:"高大人是在怪罪淵兄吧?陛下禦駕東征,其實並不是淵兄的罪責。"

  ??高正明忍不住質問:"可當初,是吳王答應了淵蓋蘇文,大唐絕不會出兵相助新羅,為何如今大唐皇帝卻禦駕東征?"

  ??李格煞有介事的歎道:"我素知淵兄有大誌,所以想盡力助他得償所願,怎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我終究年輕,人微言輕,這三國戰事,牽扯甚多,不是我一人能決斷的!"

  ??高正明質問:"可我怎麽聽說晉王殿下不但沒有勸阻,反而讚同東征,而且還力挺皇帝禦駕親征!"

  ??李治正色道:"有這回事嗎?高大人一定是聽錯了,這一定是有人在故意詆毀我!高大人,這是有人在背後挑撥啊,有一句話說的好,謠言止於智者,我相信高大人一定是個聰明人!"

  ??就是因為是聰明人……信你才有鬼!

  ??高正明覺得李格和李治分明是在給淵蓋蘇文開脫,因為他們得到的消息可不是謠言,而是他們的探子在長安打聽到的確切的消息,李格和李治不但沒有試圖阻止大唐出兵,而且還極力慫恿大唐皇帝禦駕親征。

  ??現在說這些,不是為淵蓋蘇文開脫是甚麽?

  ??不過高正明也沒有戳穿,他臉上擠出了笑容,笑言:"原來都是謠言啊!如今我王已經下旨令淵蓋蘇文退兵,還請兩位王爺幫忙美言,勸皇帝陛下退兵。

  ??說起來,因為大唐皇帝禦駕東征,無論王上還是朝野都覺得淵蓋蘇文有罪,吳王既然和淵蓋蘇文是摯友,怎麽忍心看到淵蓋蘇文被責罰呢?

  ??若是兩位王爺能夠幫助美言,規勸皇帝退兵,那淵蓋蘇文一定會免於責罰的!"

  ??李格歎道:"此事和淵兄關係不大,淵兄立下大功,為何要懲罰他呢?"

  ??高正明沉聲道:"若不是淵蓋蘇文一力要求征討新羅,也不至於引發三國大戰,不是嗎?"

  ??李格緩緩點頭道:"淵兄是我好友,我當然該幫他,隻是我人微言輕啊,罷了,我盡力而為吧!"

  ??高正明心裏既是感到狐疑,又感到驚喜,若是李格、李治真的幫他的話,那他就有極大的把握能勸大唐皇帝退兵。

  ??大廳中,長孫無忌、李靖、李績等人濟濟一堂。

  ??"外臣高正明奉我王之命拜見大唐皇帝陛下!"高正明昂然走進大廳見禮。

  ??李世民道:"外使不必多禮,高建武讓你來求見朕可有甚麽事?"

  ??高正明義正言辭道:"自從大唐立國以來,我王屢屢遣使前往大唐,隻願讓兩國修睦共處,我王對陛下一直恭敬有加,素聞大唐乃是禮儀之邦,敢問陛下為何悍然興兵攻打我們高句麗?

  ??李世民哂笑言:"新羅一直都是大唐屬國,對朕恭順有加,你們高句麗無故攻打新羅,怎麽還有臉找朕辯駁?高建武的臉皮還真夠厚的!"

  ??大廳裏響起了一陣哄笑聲。

  ??"臉皮確實夠厚的!"

  ??"荒唐,隻能你打人家,就不能人家打你,哪有這樣的道理?"

  ??"就是,就是,臉皮太厚了,比俺老魔王的臉皮還厚!"

  ??……

  ??高正明臉上紅一片白一片,心中十分惱怒,這簡直是對王上赤露露的羞辱。

  ??憤怒之餘又憋屈,因為形勢比人強啊!

  ??如今大唐攻取了整個遼東,他們高句麗處於劣勢,敢怒不敢言啊!

  ??高正明沉聲道:"陛下對遼東的情形並不了解,我們高句麗和新羅積怨已經數百年,仇深似海,怎麽能算是無故攻打新羅呢?陛下根本就不知道這其中的實情。"

  ??長孫無忌笑言:"是新羅對你們高句麗仇深似海吧?你們高句麗這數百年來,可沒少欺負新羅。

  ??今日占一城,明日占兩城,現在更是想直接吞並新羅,如今照你這麽一說,好像還是你們受了委屈一般!

  ??不止高建武臉皮厚,你們這做大臣的臉皮也不薄啊!"

  ??高正明朝長孫無忌拱手道:"長孫大人此言差矣,新羅也並非沒有乘人之危攻打過我們高句麗,這其中的恩恩怨怨難以說的清楚。"

  ??李績搖頭:"瞧瞧,這話說的又不對了,你們老是打人家新羅,人家偶爾還兩下,你們倒是記仇記的挺清楚!"

  ??黑炭頭尉遲恭笑言:"無恥,太無恥了!"

  ??高正明沉聲道:"這終究是我們高句麗和新羅的事,大唐這麽插手進來不妥吧?"

  ??李世民笑言:"新羅乃是大唐的屬國,既然新羅遣使來求救,那我大唐當然該救,不然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而且,數百上千年來,我中原和你們高句麗也是仇怨不斷,我不說你們也清楚。"

  ??高正明歎道:"冤冤相報何時了啊,戰事一起,生靈塗炭,可憐天下百姓啊!如今我王已經決意從高句麗退兵,還請陛下也退兵,從此化幹戈為玉帛,天下幸甚!"

  ??李治一臉悲天憫人道:"唉,是呀,是呀,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若能化幹戈為玉帛,確是一件好事啊!"

  ??李世民愣住了,長孫無忌愣住了,李靖、李績愣住了,程大魔王、黑炭頭尉遲恭也愣住了,大廳了除了李格、李治所有人都愣住了,就連高正明也愣住了。

  ??雖然剛才進來之前,李格和李治說會幫助他勸皇帝退兵,但是他卻將信將疑,卻沒想到,李治居然真的幫他說話了。

  ??高正明心中驚喜,連忙道:"晉王寬仁,說的對啊,為了百姓不再受苦,還請陛下退兵,化幹戈為玉帛!"

  ??李世民等人看著李治,都不知道李治葫蘆裏到底賣的甚麽科學藥了。

  ??尤其是李世民,他當然知道李格和李治也是費了好一番功夫,才謀劃成功東征,怎麽可能輕言放棄呢?

  ??李世民朝李格、李治看去,卻見李治抬起頭來、向他快速眨了幾眼。

  ??對於李治,李世民可是熟悉的很,一見李治這又"向朕放電"的模樣,就知道李格、李治這兩小子根本就沒想退兵,而是心裏又不知道在打甚麽鬼主意了。

  ??李治沉吟道:"雖然高大人說會退兵,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屬實!"

  ??高正明連忙道:"屬實,當然屬實,我們王上已經下了旨意,淵蓋蘇文早已經接到了旨意,現在已經退兵了!"

  ??李世民反問道:"若朕退兵了,卻發現高句麗沒有退兵,那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

  ??高正明恭聲稟報:"我王真的下旨退兵,既然陛下不信,可派人前往查探,若是確認淵蓋蘇文已經從新羅退兵,那陛下就會從遼東撤兵嗎?"

  ??李世民笑言:"退不退兵,且等朕確定你們高句麗從新羅退兵再說,而且你們高句麗在新羅燒殺搶掠,總要給朕一個交代吧?給新羅一個交代吧?"

  ??交代?

  ??高正明心中凜然,沉聲道:"我們王上已經答應退兵,還需要甚麽交代?陛下不是也攻占了遼東嗎?我們遼東的軍民也多有死傷,這不是扯平了嗎?"

  ??長孫無忌笑言:"你說的好沒有道理,是你們高句麗挑起的戰端,遼東失陷那是你們咎由自取!"

  ??李治笑言:"高大人,以我之見,不如就將遼東割讓,也算是一個交代,從此化幹戈為玉帛……"

  ??還沒等李治說完,高正明就已經霍然變色,割讓遼東,這怎麽可能?

  ??這樣的奇恥大辱誰能接受?

  ??而且遼東可是他們高句麗的屏障,若是失去了遼東,那高句麗可就無險可守,豈不是等於中門大開,任人覬覦?

  ??高正明抱拳道:"遼東自古就是我高句麗的土地,豈能割讓?我們王上願意退兵,是宅心仁厚,從此化幹戈為玉帛,不讓天下百姓再受苦。

  ??縱然大唐有氣球、火~炮這樣的神兵利器,可我高句麗也有數十萬百戰精兵,並非是怕了大唐,還請陛下明鑒!"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