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小九子,你早就知道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7-09 01:15      字數:5104
  尉遲恭斜瞄了一眼李治,不滿道:"就是,你咋不開口呢?若你開口,陛下肯定當場就定下了領兵的統帥!

  ??衛公抱恙,肯定就從咱們幾個裏選,可你倒好,非說容後再議,這下子不是叫別人鑽空子?"

  ??李孝恭道:"可不是嘛,你小九子怎麽關鍵時刻,就慫了呢!"

  ??李治笑言:"就算我今天舉薦,陛下也不可能定下領兵出征的統帥!"

  ??程咬金急急道:"怎麽不可能了,陛下急於出征,若是今天你也開口舉薦,說不定就當場定下了領兵統帥了!"

  ??尉遲恭也道:"就是,就是,你不試試怎麽知道?"

  ??李治笑言:"哎呀呀,行了,你們就好好回去準備出征吧!"

  ??程咬金、尉遲恭、李孝恭眉開眼笑,李治既然這麽說,那肯定是有把握。

  ??李績眉頭一挑,沉吟問:"我們都回去準備,都準備?"

  ??原本眉開眼笑的程咬金他們都愣住了,對啊,李治剛才給說讓他們都回去準備,是都準備,這怎麽可能?

  ??難道皇帝還要兵分幾路,讓他們全都領軍?

  ??可能嗎,不太可能呀!

  ??就算要分兵,又能分幾路?

  ??兩路、三路?

  ??頂破大天,三路就不得了了,更可能是兩路,那怎麽可能讓他們全都領軍出征?

  ??幾人狐疑的看著李治,你小李治到底是甚麽意思?

  ??李治笑而不語,隻是點了點頭。

  ??程咬金抓耳撓腮道:"神嘛意思,你到底是神嘛意思嘛?"

  ??李治想了想,到了此刻也不必瞞著程咬金他們了,終究父皇估計很快就會公布禦駕出征的事兒。

  ??告訴了程咬金他們倒是沒甚麽,還能讓程咬金他們有個心理準備,別讓魏懟懟、馬懟懟他們先有個心理準備就行。

  ??李治先瞧瞧四周,壓低聲音道:"父皇是想禦駕親征!"

  ??程咬金、尉遲恭、李孝恭,全都瞪著牛眼、張著血盆大口愣住了,滿臉都是震驚,陛下居然想禦駕親征?

  ??如果是別人這麽說,那程咬金他們絕對會唾那人一臉唾沫,禦駕親征,這怎麽可能?

  ??可是,說這話的人是李治啊,皇帝的小九兒子,親的!

  ??怪不得李治說讓他們都回去準備出征,若是皇帝禦駕親征的話,那他們當然會隨駕出征!

  ??程咬金等人心裏驀然感到一陣驚喜,原本他們還擔心沒法出征打仗呢,如果皇帝禦駕親征的話,那他們就有機會了。

  ??到了他們如今的地位,倒也不是想再立多少功勳,而是懷念當年橫刀躍馬、縱橫沙場的感覺。

  ??李績定定的看著李治,腦海裏閃過這個冬天發生的一件件事,驀然恍然道:"好哇小九子,原來你一開始就全都知道了啊!"

  ??李治一開始就全都知道了?

  ??都知道了甚麽?

  ??程咬金等人先是疑惑,片刻之後反應了過來。

  ??怪不得冬天時李治被彈劾時,一點都不著急,也不上火;

  ??怪不得陛下始終不肯斥責李治;

  ??怪不得皇帝明那麽堅決的就早早開始調動糧草;

  ??原來李治和皇帝早就了然在心了。

  ??這分明就是謀劃已久啊!

  ??如此說來,李治的話就更可信了,皇帝是真的想禦駕親征啊。

  ??一時間,程咬金等人望著李治的目光,相當不善!

  ??李治隻能幹笑,過完年他被文官彈劾鬧得沸反盈天,他毫不在乎的躲到東都洛陽去了。

  ??尉遲恭、程咬金他們在長安可沒少為他辯護,也被文官一頓好噴,所以,麵對尉遲恭、程咬金等人的目光,他是心虛的。

  ??不過尉遲恭、程咬金他們也沒說甚麽,因為他們明白,皇帝既然有這個打算,那肯定會讓李治保密。

  ??李績沉吟道:"難,難,陛下想要禦駕親征,怕也不容易!"

  ??程咬金猛然明白,對哦,連他們這些武將聽說了後都嚇了一跳,更不用說那些文官了。

  ??朝中的文臣知道後還不得立馬炸鍋?

  ??到時候那情景會是甚麽樣?

  ??隻要想象一下就知道,與李治被彈劾的場麵相比,不過是小巫見大巫罷了。

  ??而且,客觀點說,他們也覺得皇帝禦駕親征不妥,如今大唐兵多將廣、國力鼎盛,那還需要皇帝禦駕親征啊?

  ??李治當然也知道,如果不是害怕文臣們的唾沫星子,李世民至於這麽如履薄冰的嗎?

  ??李治目光落在了程咬金等人的身上,揶揄的笑言:"這不正是你們的機會嗎?"

  ??機會?

  ??倒也真是機會,但是一想到魏懟懟等文臣的唾沫星子,程咬金他們就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文臣們噴起來,真是太嚇人了,縱然他們臉皮厚如城牆拐彎也抵不住。

  ??哪有武將打一架來的爽快!

  ??程咬金問:"小九,你呢?你既然知道皇帝想禦駕親征……"

  ??要是李治衝在最前麵的話,那他們倒是不妨跟在李治後麵搖旗呐喊。

  ??李治笑言:"我啊,我年紀小,見識短,說話又沒分量!"

  ??李績、程咬金他們很是無語,這時候你倒是知道自己年紀小,見識短了?

  ??他們其實心裏還有一個念頭,這不會是陛下要李治偷偷告訴他們的吧?

  ??如果是的話,那他們就不好枉顧聖意了。

  ??……

  ??皇帝決定出兵的消息,就像是一陣風一般傳遍了長安。

  ??不止這個消息傳遍了長安,同樣傳出來的還有李治和李靖說的那一理由。

  ??尤其是李治列舉的那些理由,讓聽過的人都大為讚同,誠如李治和李靖所說,既然出兵的勝算那麽大,那為甚麽不出兵?

  ??還真讓高句麗蹬鼻子上臉了不成,讓人以為我大唐怕他了?

  ??原本朝中正議論紛紛的官員們,初聽皇帝決定出兵的時候還打算反對,但是後來也沒再反對,因為朝廷隻出兵十幾萬,對於朝廷來說負擔根本就不大。

  ??假如,陛下是打算出兵幾十萬的話,就算勝算極大,那他們也要抗爭到底,因為出兵幾十萬有可能會晃動國本。

  ??而當皇帝決定出兵十六萬征討高句麗的消息傳遍長安時,朝野上下就基本沒有多少非議了。

  ??尤其是李治的那番話傳開之後,更是讓長安城的市井百姓都激動了起來。

  ??大唐迄今為止還沒有打過敗仗呢,連東~突厥和吐穀渾都覆滅了,還怕高句麗嗎?

  ??既然已經決定出兵,那領兵統帥會是誰呢?

  ??毫無疑問,議論最多的就是李靖。

  ??李靖戰功赫赫,享譽天下。

  ??隻是李靖抱恙在身令人惋惜,如果李靖沒有抱恙在身,那李靖毫無疑問是最合適的領兵出征的統帥。

  ??既然李靖抱恙在身沒法出征,那麽會讓誰出征呢?

  ??這個問題引起了朝野熱議,有人說李孝恭、有人說程咬金、有人說李績、甚至有人說是李治……

  ??五花八門,說誰的都有,但還就是李績的呼聲最高。

  ??朝廷定了出兵的消息傳出之後,要說長安城裏最喜出望外的人是誰,莫過於金勝曼了。

  ??那些財寶還沒送完,她還想繼續上門作說客呢,居然就傳出了朝廷決議出兵的消息。

  ??絕處逢生,這是絕處逢生啊,在聽到消息的那一刻,金勝曼喜極而泣,因為對於新羅來說,這就是絕處逢生啊!

  ??一開始,她還以為是她自己,四處奔走、上門作說客、散出去的財寶起到作用了。

  ??後來她才知道,原來是李治在宮裏慷慨陳詞,然後說服了皇帝出兵。

  ??這一刻,她對李治充滿了無窮的感激!

  ??她送去了那麽多財寶,原本也隻是想李治袖手旁觀就滿足了,卻怎麽也沒想到李治不但沒有收下財寶,而且還傾力相助。

  ??這是多麽寬廣的心胸啊!

  ??這是多麽宏大的恩德啊!

  ??在感激同時,金勝曼也感到心疼,那些灑出去的財寶根本沒起到作用,當初還不如把那些財寶給李治呢,至少還能稍稍表達一下感激之情。

  ??皇帝決議出兵,金誌覺同樣感到激動,激動之餘禁不住關切的問:"公主,大唐決議出兵了,那豈不意味著公主和吳王殿下的賭約輸了?"

  ??金勝曼點頭道:"是我輸了,這不正是我們所希望的嗎?"

  ??確實是他們所期待的,但是和期待的又不太一般,出征之事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支持出征的朝臣和反對出征的朝臣在朝中吵吵不休,誰也不能說服誰,皇帝也猶豫不決。

  ??所以,他們以為大唐出兵之事,一定會波折不斷。

  ??可怎麽也沒想到,之前一直沒有開口的李治,一開口就是一錘定音,直接讓皇帝下定了決心出征。

  ??這是甚麽樣的聖眷啊!

  ??這對李治來說也太簡單了,所以金誌覺驀然覺得,那個賭約太不值的。

  ??金誌覺問:"那公主真的要給李格為奴為婢嗎?"

  ??如果李格真的是費心費力的促成了出征,那按照賭約給李格為奴為婢也就罷了。

  ??可李格他沒說話呀,是李治說的!

  ??不過是李治一句話的事兒,還要他們公主為奴為婢,這不是欺人太甚嗎?

  ??所以,金誌覺才猶豫了。

  ??金勝曼點頭道:"那是當然,我身為新羅公主、未來的女王,怎麽能食言呢,當然要言出必行了。

  ??況且這也說明了李治的聖眷是何等的驚人,若是惹惱了李治,萬一再有反複怎麽辦?"

  ??還會有反複嗎?

  ??理論上應該不會,因為如今大唐出征的事都已經傳遍了朝野上下了,還能怎麽反複。

  ??但是,新羅賭不起啊!

  ??金誌覺沉吟道:"公主,那一定要等大軍出征之後,公主再兌現諾言,免得會有反複!

  ??這樣也能讓李治盡快促使大唐~軍隊東征,解我們新羅的危難。"

  ??金勝曼點頭道:"那是當然!"

  ??金誌覺惋惜道:"李治既然這麽容易就能勸皇帝下定決心出兵,為甚麽還要我們奔走,白瞎了那些財寶啊!

  ??而且李治自己還沒收,這下他肯定後悔的不行!"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