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訪貧困,李世民慚愧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7-01 13:16      字數:5301
  男孩子抱著自己的妹子,見到了驀然走到自己跟前的姚公公,臉上先是驚愕,而後驚喜的朝茅草屋裏大叫。

  ??"娘,恩公來了,娘,那個恩公來了,娘,那個恩公又來了……"

  ??他連喊了多遍,可見他有多麽饑餓、多麽想吃蒸餅!

  ??他這一喊,那一邊,茅草屋裏的婦人立即跑出來,在門前和姚公公說著甚麽,隨即,她的眼睛看向李世民這邊,而後竟朝李世民這邊小碎步而來。

  ??這邊廂,李世民說話才說到一半,見那婦人居然迎麵走來,一時竟有點懵圈。

  ??朕還有許多話沒有說完呢?

  ??而且朕也無顏見這些百姓啊!

  ??他本是一個很大氣磊落的人,現在竟也手足無措了,因為他覺得慚愧啊!

  ??沒一會,那婦人便到了麵前。

  ??這婦人麵黃肌瘦,臉有七分菜色,身上衣裙用的是麻布,上頭補丁摞補丁,不過她卻將自己收拾得很幹淨,至少看不到有汙漬。

  ??她到了李世民麵前,滿臉感恩懷德,恭敬行禮道:"恩公屢屢送蒸餅來,這是大恩大德。既來了這裏,何不進屋坐坐,喝一口茶水。

  ??如若不然,我們闔家受恩公恩惠,心裏慚愧萬分,若是連寒室都不進、一口茶水也不喝,小婦便真羞愧難當了。"

  ??見這婦人感恩戴德、感激不盡,李世民一時無言,沉默良久,方才道:"好吧,我也乏了,就在此坐一坐,歇一歇。"

  ??李世民臉紅了,心中更加羞愧,這小婦人隻是因為一些蒸餅,便曉得知恩圖報,而自己作為天子,從前卻對這天下這樣的窮苦人,漠然無視。

  ??這婦人聽罷,受寵若驚,眉歡眼笑道:"請恩公們隨小婦來。"

  ??於是,領著李世民、李格、李治等九人到了茅草屋前,婦人吩咐門前抱著蒸餅的男孩子說:"快,將你妹子送去劉三娘那裏,讓她幫著帶兩個時辰。你恩公來啦,不要讓她吵鬧,驚擾貴客。"

  ??這男孩子呃的一聲痛快應了、放下蒸餅,就抱著抽抽噎噎的女嬰要去隔壁。

  ??李世民臉上泛起慈愛笑容,言:"無妨,無妨的。"

  ??婦人領著李世民、李格、李治等九人進了茅草屋。

  ??這茅草屋裏幾乎家徒壁立、空空如也,如此倒也顯得寬敞,不過收拾得也還算幹淨,地上還鋪有幹草。

  ??若非是屋內空空,估計九人進來,根本就不能立足了。

  ??李世民四顧看了看,實在無處可坐,於是幹脆就跪坐在地上了;

  ??李格、李治、房相等人見陛下尚且如此,哪裏還敢嫌棄,也紛紛跪坐在這幹草上。

  ??婦人麵露愧色道:"拙夫不在家、去工坊上工了,隻怕要晚一些才回,小婦先去給恩公們燒茶。"

  ??說罷,她感恩戴德地看著李世民,又道:"我那孩兒二斤半嘴饞,自恩公們送來了蒸餅,他成日吃,每日心心念念的說恩公們的好。二斤半,二斤半……"

  ??說罷,她又呼喚著那男孩子的名字。

  ??這男孩子將妹子送去了鄰人老婦那裏,便高興地連蹦帶跳回來了,喜滋滋道:"來啦,來啦。"

  ??"你在此和恩公們說說話,我去做事,不可亂說話,打攪了恩公。"

  ??吩咐過之後,那婦人轉身便出去了。

  ??二斤半,於是怯怯端詳李世民等人,眼睛便落在李世民腰間的玉佩上,眨了眨眼睛,好奇地道:"呀,這是啥?"

  ??李世民俯首,瞧著玉佩,道:"這是龍紋玉佩,你看,上頭雕刻著龍。"

  ??"龍?"二斤半流出口水來:"龍能吃嗎?"

  ??李世民便無語不說話了。

  ??李治坐在一旁心裏便暗綽綽想,小子呀你完蛋了,你這話問錯了人,我這父皇,就是一條天子真龍,來,你吃吃看。

  ??他便笑嘻嘻的道:"龍,可不能吃,會把牙崩壞的,牙壞了,你吃嘛、嘛都不香了。"

  ??"呃。"二斤半便看著李治:"小恩公,這樣說來,你吃過龍?"

  ??靠,你要害孤王,也不帶這樣害的呀!

  ??這話可把李治被嚇壞了,臉色驟然大變、忙忙搖著小手道:"可不敢,可不敢……"

  ??二斤半問:"你若是沒吃過,怎麽會曉得崩壞牙齒?"

  ??噫,這孩子的智商比小戴,高哇!

  ??李治於是眼睛一翻,故意去看茅草屋屋頂,嘴裏喃喃:"呀,你看你家屋子,上頭都漏頂了啊,不得了,不得了,到時下了雨,可怎麽住人啊。"

  ??二斤半終究是孩子,一見李治看著房頂,便也昂著頭去看。

  ??我勒個草,總算將這孩子的注意力,從一個怪圈轉移到了另一個怪圈。

  ??李治暗鬆一口氣,覺得自己鴨梨很大。

  ??倒是李世民,左右打量著這空空如也的屋子,置身於此,雖然這裏的主人已收拾了屋子,可依舊還有難掩的異味。

  ??或許是靠著運河的原因,地麵很潮濕,這茅草建起的屋子,顯然也隻能勉強遮風擋雨。

  ??李世民心裏唏噓感慨,感觸良多。

  ??過一會兒,那婦人便取了才燒好的茶水來。

  ??當然,說是茶水,其實就是白開水,因為來的是貴客,所以裏頭加了星點鹽,使這茶水有了丁點的味道。

  ??隻是,他家的陶碗不多,隻有八個,到了姚公公這裏時便沒了。

  ??婦人,便顯得極為尷尬,一再致歉。

  ??其實這戶人家有八個陶碗,李治認為已經是很多的了。

  ??李世民便出言寬慰:"不必多禮,他不喝的。"

  ??於是,大家端起了破舊陶碗,輕輕呷了口‘茶’,這茶水真的很難喝,特別是還有一股子怪味,讓李世民皺眉。

  ??婦人自是能看的出來,連忙道:"恩公們都是貴人呢,自然是喝不慣小婦家的茶水,家裏也實在粗陋、寒酸,肯定有許多招待不周之處,望恩公一定不要介意。"

  ??李世民搖頭,盡量讓自己顯得和藹親切,婦人這才樂了,登時道:"小婦已央鄰人給家中的男人捎了信,讓他下工早些回來,家裏有貴客來了。想來用不了多久,男人便要下工……"

  ??李世民頷首微笑,問:"這河堤附近,到底有多少戶人家?"

  ??"這,"婦人語氣極為平靜道:"這小婦就不知了。小婦當初隨著丈夫和家公,是在十數年前在此落腳的,那時候二斤半還未出生呢。

  ??那一年我們家鄉遭了旱災,想要到長安討生活,可長安城大門緊閉,不允許我們進去。

  ??於是,有許多人便到此落了腳,我家便也這樣跟著來了,來的時候,這裏已有許多人家了。"

  ??李世民既驚訝又感慨,原來很多年前,就有了這貧民窟,至於那旱災,大唐自立國以來,有許多旱澇記錄,到底是哪一場,他也不清楚。

  ??他甚至想,他們至少還可以到此落腳,可這大旱和大水,這天災一來,也不知有多少百姓無法熬過來。

  ??李世民的心情一下子低落了,於是,繼續悶頭喝茶水,仿佛喝這難喝的茶水,就是在懲罰自己。

  ??房玄齡、長孫無忌、戴胄等人其實已經坐不住了,想趕緊辭別而去,他們現在甚是懷念鹽田湖的茶葉啊!

  ??李治這狗東西,有這麽好的茶葉,為何不給自己送幾斤來?

  ??這小家夥心中隻有他父皇,有好東西就全孝敬他父皇了。

  ??自從喝了李治的茶之後,就讓他們成日的記掛著,尤其是當下喝著這茶水,再想著那濃香醇厚的鹽田湖茶水,令他們覺得無精打采。

  ??過了沒多久,天色漸黑,一個男人從外頭疾步如飛地走了進來。

  ??隻見這男人左手拎著一壺酒,右手竟提著一隻雞。

  ??這是一個極普通男子,穿著一身補滿補丁的短裝,腳下也是赤足光腳,不過看上去他半點不冷,想來是已習以為常了。

  ??他頭發亂蓬蓬的,進屋後,見到李世民等人,便哈哈大笑,用帶有濃重鄉音道:"我家娘子派人給俺捎信,說幾位恩公來了。

  ??婆娘,你來,俺買了黃酒和這雞,你將雞殺了,這黃酒拿去溫一溫,恩公們都是貴人,不可怠慢了。"

  ??婦人便忙起身,麻利地接過黃酒和雞,轉身出去了。

  ??李世民、李格、李治等九人看著,一時無言。

  ??話說,他們的孩子,前幾日還在市集裏光著腳討吃的呢,怎麽現在買得起雞和黃酒了?

  ??這黃酒和雞,隻怕價格也不低吧,不曉得能買多少蒸餅呢。

  ??這男人正是婦人的丈夫,叫周老三。

  ??他到了李世民等人麵前,看著幾位貴氣的客人,倒也不怯場,顯然是見過世麵的。

  ??直接跪坐下,他爽朗笑道:"寒舍實在太粗陋、寒酸了,實在慚愧。

  ??唉,俺家家貧,前幾日我回家,見了這麽多的蒸餅,還嚇了一跳,後來才知,原來是恩公們送的。

  ??我那孩子二斤半可憐,見了人便討要吃的,還帶著他妹子去!

  ??唉,男兒乞食倒也罷了,這女兒家,怎麽能跟他兄長如此?

  ??我當日便揍了他,今日又得知恩公等人送吃食來,唉,唉,真是愧不敢當啊。"

  ??關中的漢子,哪怕是身材瘦小,卻也天然帶著大氣。

  ??李世民看著這周老三,問,"我聽說,你們是十數年前遷居於此的,你們從前是做何營生?"

  ??周老三就道:"我那過世的父親,曾為王世充的營下效力,是個步弓手,後來王世充敗了,就回鄉給人租種土地,可遭了旱災,便來了此地。

  ??從前這天下兵荒馬亂戰火不斷,真不是人過的日子,也就這幾天,咱們百姓才過了幾日安生的日子。"

  ??他咧開大嘴道,"這都是因為當今皇帝聖明啊!"

  ??李治眉眼一張,立即道:"對、對、對,當今皇帝是極聖明的,沒有他,這天下還不知是甚麽樣子。"

  ??長孫無忌很鬱悶,無語看著李治,又被這個小家夥搶先了。

  ??李世民一生磊落,此時聽到聖明二字,卻是滿臉愧色,他甚至懷疑,這是在說反話、諷刺他。

  ??沉默了一會,李世民客氣道:"我等就在此坐坐,怎麽還買雞和酒來,這太破費了。"

  ??"恩公們都是貴客嘛,來了貴客,怎麽好不好好招待呢?"

  ??周老三很豪氣地說道:"若是不這樣待客,便是我周老三的罪過了,幾位恩公啊,說實話,你若早幾日來,我這裏還真不可能有雞和酒招待。"

  ??"呃?"

  ??李世民注視著周老三,他發現周老三這個人說話很豪氣,一時之間,竟忘了自己在茅棚裏,一麵喝著茶水,一麵問:"這是甚麽緣故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