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朕隻問,物價怎麽抑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6-29 08:48      字數:4605
  李世民看著這"稚茶"茶水,有點得意,這最小的兒子對朕這皇帝老子、真的沒有話說,很有孝心,對他母後也是。

  ??他遂催問身邊的人,李治起了沒有。

  ??宦官就說小王爺正在帶著吳王李格繞著莊子跑步。

  ??李世民麵帶微笑:"小九小小年紀,作息還是極有規律的,少年人晨起操練,並不是壞事。"

  ??宦官卻是顯得欲言又止。

  ??李世民瞪了他一眼:"想說甚麽?"

  ??宦官道:"奴聽這裏的仆人說,小王爺平日都是日上三竿才起,不過,他雖然起得遲,但仍然打拳跑步,今日倒是稀罕,起得很早。"

  ??李世民覺得自己的臉火辣辣的疼,轉念一想,又覺得這宦官多事,拉下了臉道:"去將小九叫來。"

  ??李世民就這樣不徐不慢、悠悠想著甚麽心事。

  ??倒是可憐了房玄齡、戴胄等人,在李世民的寢室外麵屋簷下繼續候著。

  ??不多時,李治和李格二人進來,想必是晨練緣故,所以二人精神奕奕,頭上還冒著熱汗,二人行過禮。

  ??李世民也不點破李治晨練的事,隻是道,"小九,你來,此茶是特級龍井否?"

  ??李治便笑言:"當然是了,不過不是奶爸給的,這是兒臣在鹽田湖所製的茶,茶葉是從餘杭運來的,平日兒臣在此就喝這樣的茶。"

  ??說到這裏,李治壓低了聲音:"兒臣還打算將此茶上市呢,不過餘杭那邊的產量還是有點少,還得再讓人去尋覓好的茶山,有了好的茶葉,預先購買下來,而後製出一批再行上市。"

  ??李世民便樂了。

  ??鹽田湖的買賣,宮裏都有一份,原來這東西也能上市?

  ??李治仿佛早料到父皇看到能掙錢,就會很高興。

  ??這是當然了,就算是皇帝他也會為了內庫空虛、國庫沒錢而煩惱啊!

  ??他樂嗬嗬道:"過些日子,兒臣就打算,打著貢茶的名義賣,當然,三哥也有此意。"

  ??李格無語,愣愣發呆。

  ??李治又道:"現在父皇喜歡,那麽這貢茶之名便算是坐實了,過幾日,兒臣送一些這樣的茶葉入宮,孝敬父皇。"

  ??李世民便高興笑言:"好,好的很,小九就是有孝心。呃,房卿家他們回來了嗎?"

  ??隨侍宦官見陛下詢問,忙道:"已經回來了。"

  ??李世民端著玻璃杯,玩味高漲地呷了口茶;

  ??他發現這茶,初品時味道寡淡,可多喝幾口,即口齒生津、渾身通泰,有一種說不出的恬逸。

  ??嗯,跟奶爸送來的,口味上差不多,果真好茶。

  ??他雖問了房玄齡等人回來了沒有,卻又看向李治:"這種新茶,未來當真有利可圖?"

  ??李治道:"父皇,可聽說過茶癮嗎?"

  ??茶癮?

  ??李世民錯愕。

  ??這倒是沒聽說過。

  ??自從李治給了他十斤特級龍井後,他沒事就喝幾口,是天天喝,並且李治後來又送了他一些。

  ??因為,他會有事無事,就召集幾位重臣一起坐下來喝喝茶、談談心,那茶葉就消耗大了。

  ??然而李治總是能定時給他送來茶葉。

  ??所以,他怎麽可能有中斷喝不上的情況存在,因此,他才不懂甚麽叫作茶癮啊!

  ??他隻是覺得這茶越喝越好喝,入口生津,口齒留香,心情也會變好了。

  ??隻是,他那有時間琢磨這是甚麽現象呀?

  ??李治道:"隻要喝了兒臣這茶,是很容易上癮的,若是幾日不喝,便渾身不舒服。

  ??兒臣在老餘身上做過實驗,先是使其致癮,此後讓他幾日不喝,那時他便渾身不適,總覺得欠缺了神馬。

  ??此茶隻要推出,一定能流行天下。

  ??何況,在兒臣看來,此茶除了口感比市麵上的茶水要好,最重要的是,衝泡起來極其便利。

  ??和大唐以前的煮茶和煎茶比較,不知方便了多少倍,這樣的頂級茶葉,若是都不能流行天下,那就真沒有天理了。"

  ??李世民頷首,李治的話令他很是信服:"這樣說來,這個茶,也可上市?"

  ??李治很肯定地點頭道,"是。"

  ??李世民登時問,"若是茶葉能上市,是否這茶林也可上市?"

  ??李治一愣,欣喜地看著李世民,他驀然發現,父皇太聰明了,居然懂得舉一反三。

  ??李治咳嗽道,"理應如此,當然可以。"

  ??李世民便神動色飛、興致勃勃,言,"以前,隋滅了南陳以前,那南陳在江南西道有大量的皇莊,得無數山林之地,因為這些土地無法耕種,所以一直為南陳皇家的土地。

  ??隋滅了南陳以後,此地,也就變成了隋朝皇族所有,而我李唐取隋而代之,這地,當然也就成了朕的了。"

  ??說及此處,他的眸光又亮了幾分:"而恰恰這些土地,廣植的就是茶樹,產出的也是茶葉,而且那裏丘陵極多,卻不知是否可供你這茶葉之用。"

  ??李治咯咯笑言:"好啊,好啊,隻是這茶葉,要看成色,還分等級,父皇你讓人送來,兒臣炒出來試試口味就知道了。"

  ??李世民頷首:"如此甚好!"

  ??這時,他才對站在牆邊的一個宦官道:"去,將幾位卿家請進來。"

  ??房玄齡、戴胄等人在屋外候了一夜,身心疲累;

  ??此時終算聽到李世民相招,也顧不上自己的腰酸腿痛了,艱難困苦小碎步挪了進來;

  ??便見李世民樂嗬嗬的瞧著他們:"房相、戴卿,朕令你們所購絲綢,買回來了嗎?"

  ??於是乎,眾人本是疲憊不堪的臉,又蒼白了三分,大家一言不發,所有人都隻慚愧的垂著頭。

  ??李治眯著眼,裝傻問:"咦,怎麽沒有買回來?"

  ??"陛下,臣萬死。"

  ??房玄齡鐵青著臉道:"這是臣的過失,臣在中書省,為平抑物價,竟出此下策,臣卻萬萬想不到物價竟上漲到了這樣的程度。"

  ??房玄齡帶了頭,戴胄也絲毫不打盹地認錯。

  ??這就是大唐臣子們光明磊落的地方,有錯立刻承認並且”立正”,包括那程咬金也是!

  ??"是臣的錯,臣真是罪該萬死,這錯誤主要在臣,哪裏想到平抑物價的舉措,竟是南轅北轍了!

  ??本以為已經遏製住了東市和西市物價的上漲,甚至還昏了頭,為此而沾沾自喜,自以為自己高明。

  ??哪裏知道,因為臣的失當,令這物價竟然更加高漲了。

  ??臣侍奉陛下,蒙陛下垂青,委以戶部尚書的重任,無有寸功,今日又犯下這滔天大罪,唯有以死謝罪。"

  ??他今日早沒了當初的咄咄逼人的強勢,隻是麵白如紙,萬念俱焚,眼眶通紅著,落下老淚。

  ??這倒不是他演戲假裝流淚,實在是經過一天一夜的折騰,已讓他羞愧萬分,此時是真心誠懇悔過。

  ??李世民方才還麵有微笑,可下一刻,臉色竟變得格外凝重,啪的一聲,將玻璃杯重重的拍在案牘上。

  ??他狠厲的看著自己的臣子們:"你們已去過崇聖寺了吧,感想如何?朕不知道那裏發生的事,是否對你們有所觸動,但朕要告訴你們,朕深有感觸!"

  ??眾臣個個打了個激零,又繼續垂頭,一言不發。

  ??李世民板著臉,痛心疾首:"朕不知你們看到了甚麽?但朕來告訴你們,朕看到了甚麽,朕看到,物價高漲,民怨沸騰;

  ??朕也看到了無數的庶民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朕看到街上到處都是小乞兒,看到半大的孩子赤著足,在這天寒地凍的天氣裏,為了一個碎蒸餅而歡呼雀躍。

  ??朕看到那茅草的房裏,根本無法遮風擋雨;

  ??朕看到無數的庶民,竟居住在那茅草和泥巴糊的棚子裏,不見天日!"

  ??房玄齡等人一個個大氣不敢出,此時再不是房玄齡和戴胄知罪了,便連長孫無忌和李孝恭等人,也都被嚇著了。

  ??李世民哀歎道:"朕總是在想,天下太平了這麽多年,百姓固然艱苦,可朕這些年在朝,總不至讓他們貧困至這樣的程度。

  ??朕看各位愛卿的奏疏時,雖偶爾有說到民生艱難,若非昨日親眼所見,卻還是無法想象,竟是艱難至斯!

  ??朕以為各位愛卿都是才智出眾的賢材,有了你們在朝,固然不至令天下海晏河清,卻也不至於,讓這天下庶民窮困潦倒至如此程度。

  ??可朕還是錯了,大錯特錯!"

  ??李世民方才略顯哀傷的臉,驀然怒形於色,訓斥道:"朕現在隻想問,這高昂的物價,你們打算怎麽抑?"

  ??眾臣戰栗,俱都無言。

  ??怎麽抑?

  ??還能怎麽抑?

  ??此前不是已提出怎麽抑製的辦法了嗎?

  ??可是,它行不通啊!

  ??這辦法已是我們這麽多人商討出來的最好的辦法了啊!

  ??現在,現在還能怎麽抑?

  ??古書裏,就沒有關於類似事情的記載啊!

  ??這肯定是了,古代人怎麽能懂複雜的金融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