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物價降,錢流進股市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6-28 09:18      字數:4405
  鹽田湖這裏,來的人越來越多。

  ??晉王府在其他方麵,雖然一塌糊塗,許多世家都恨李治恨的想喝他的血,因為他坑世家大族太多次、太多錢了。

  ??可他卻在短短大半年間,又是白鹽、又是紙張、又是雪糖、又是鋼鐵、紫銅、焦炭。

  ??呃,還有大~炮、火~槍,再加上水泥、玻璃、瓷器,源源不斷地生產出許多的新產品,李治可是發了大財了的。

  ??而當初他為了籌措資金買礦山,甚至把晉王府都抵押了,結果搞出蜂窩煤和煤爐子,大賺特賺。

  ??所以,沒有人敢瞧不起李治的這份眼光和魄力,人家可是有個神仙般的奶爸指點他的啊!

  ??甚至在坊間,已經有人開始稱呼李治為財神了。

  ??再加上程咬金那樣的憨貨鳥人,竟能都跟著晉王府發了大財,大家沒理由不來啊。

  ??因為這模式,已經在程咬金、秦瓊、張公瑾等五人參股青花瓷上,豎立了典範!

  ??於是,這股市的建立,自然而然地,就水到渠成了!

  ??韋家的韋節榮,還有杜家,五姓七望的王青山、鄭青、崔傑等人,以及不少商人,都樂嗬嗬的來了。

  ??他們生怕自己認籌的晚了,尤其是看到這來的人很多,甚至很多都是相熟認識的,這心裏就更急了。

  ??人就是如此,你若是請他來投資,說不定他還有疑慮,難免會想,你這家夥不會是又想坑我我錢吧。

  ??可若你是一副很嫌棄的模樣,愛投投,不投滾,再加上他再看到其他人心急火燎,急三火四的瘋狂投錢。

  ??於是,他便也禁不住開始上火了,隻恨不得跪在地上,求人家將他的錢,馬上收了才好。

  ??所以,這七十萬貫的認籌,便在短短一上午統統銷售一空。

  ??就這,還有許多人沒買到,於是,他們隻好望洋興歎、一臉懊惱了。

  ??李治,見外頭的人久久不肯散去,於是不得不出麵:"諸位鄉親。"

  ??大家臉色木然,你個小壞蛋,誰和你是鄉親?

  ??李治道:"諸位父老,今日這認籌,已是結束啦,不過大家不要急,往後還會有很多項目,自當請大家來認籌。

  ??呃,還有,往後這股東買賣自己的股票,亦或者領取分紅,訂立新約,都可以來鹽田湖。

  ??若是諸位有好項目,也可來此申請,鹽田湖可以給大家負責審計,也可準許項目掛牌,讓大家認籌。

  ??另外,還有許多地方要建設國企呢,比如,在大唐各大城之間修水泥路,都是按照長盛路這種方式鋪路和收費的。

  ??所以,那個水泥路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因為那長盛路才通行幾天,就每天車水馬龍了,現在幾乎都要飽和。"

  ??甚麽?

  ??前頭的話,他們倒是都知道是怎麽回事。

  ??可,後頭的話,卻一下子讓所有人都有了醐醍灌頂的感覺,就連李世民都覺得茅塞頓開了!

  ??對呀,這樣一來,我大唐的各大城用水泥路連通的計劃,那不就能快速地完成了。

  ??現在站在這裏的人,沒有一個等閑的,都有的是錢;

  ??來得早的人,因為認籌到了晉王府的股票,而歡天喜地;

  ??也有少部分來得遲的,因為沒有認籌到股票而懊惱後悔;

  ??可現在,李治這番話,就非常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

  ??因為大家都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誰都知道現在絲綢和鋼鐵以及一切市麵上的物資,都是值錢的,終究不愁賣,誰若是能生產出來,肯定能賺錢。

  ??晉王府不就靠著幾個項目和秘方,一上午的時間,就吸收了數十萬貫的錢嗎?

  ??想想看,拿著別人的錢做買賣,而且還是一本萬利的買賣,這是活該李治能發財啊!

  ??可若是自己也有項目呢,是不是也可以?

  ??隻是,有甚麽項目可以一本萬利呢?

  ??又或者,自己這兒,有甚麽可以賺錢的,而且是別人所沒有的項目呢。

  ??許多人正失望沒有買到股票,此刻,卻驀然燃起了新的希望。

  ??現在日子沒法過了啊。

  ??像他們這些家裏有錢的人,容易嗎?

  ??祖祖輩輩攢了幾個倉庫的錢,結果,李治這狗東西,居然用火~藥去開山炸石煉銅,你還讓不讓人活了?

  ??眼看著這銅錢一天天貶值,聽說晉王府還打算挖金礦和銀礦,那更不得了,金銀的價格隻怕也要日益廉價了。

  ??這樣下去,還將錢放在家裏,可怎麽得了,又怎麽對得起自己的列祖列宗。

  ??拿錢趕緊去消費,可是人的消費總歸是有限的,終究吃飯的時候,你不可能添十碗飯倒掉九碗吧,何況現在物價還漲的利害,想想就心疼。

  ??幾乎所有的人家,祖傳下來的就是各種節儉的家訓,這已是深入骨髓一般的教訓了,讓大家這樣糟踐,還真心裏過意不去。

  ??但現如今就不一樣了,市麵上所有的貨物都緊缺,誰能生產出來,誰就有利可圖。

  ??隻是!

  ??有的人,空有本事,卻沒有足夠的資金,也不敢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去承擔這個經營的風險;

  ??也有的人,空有錢財,卻對經營一竅不通,隻好看著家裏的錢越發不值錢;

  ??可現在,晉王李治,卻是給大家又指出了一條發財的通天大道。

  ??於是,有人道:"若是有如晉王府這樣的項目,也可在此掛牌認籌?"

  ??"當然。"李治道:"而且吳王李格的意思是,必須得在此掛牌。

  ??想要掛牌,需提供擔保,提供自己項目,還有部分資金。

  ??這所有資金,也需在監督情況之下使用,要確保你不是騙子卷了錢跑路。

  ??為了保障認籌人的利益,每隔三個月日子,需要公布項目的賬目,這叫季報,每年也要向大家報帳,這叫年報。

  ??還需有鹽田湖的人進行審計,確保資金不會被挪用。

  ??總而言之,在鹽田湖掛了牌,鹽田湖這兒,就給與一切保障。

  ??若是敢觸犯律令,報假賬目,亦或者是挪用錢財的,都是重罪。"

  ??"律令?"有人驚異道:"竟還有律令?"

  ??"當然,凡事都得講個規則,而這規則就是律令!這律令,現在正由吳王李格率人,緊急修訂中。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誰出了錢認籌,這律令就是保障他們投出去的錢,能夠得到應有回報。

  ??經營不善是一回事,若是弄虛作假,就又是另一回事了,那肯定要追究刑責。"

  ??大家都是聰明人,很快,有許多人明白了李治的意思。

  ??晉王府或者說鹽田湖,提供的是一個擔保性質的平台;

  ??而缺錢的人,可以來此申請立項、經審核後掛牌、繳納擔保金,同時籌募自己項目所需的資金;

  ??大家將資金丟給這個人經營,而眾人所投資的資金,又受到晉王府的監管;

  ??這個人再利用這資金搞生產,無論你是建窯爐燒陶器也好,或者是建高爐煉鐵也罷,都是可以的;

  ??最後,得了利潤,股東們一起跟著分取紅利。

  ??就算是朝庭修水泥路,也是如此,而水泥路的收入,那可是旱澇保收的,無論哪家商隊,你都得運貨的呀!

  ??如此一來,便是多贏的局麵。

  ??從前的生意,為何永遠無法做大規模,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所謂的買賣,都是一家一姓的事;

  ??大家隻信任自家人,所以無論你製作的東西多麽物美價廉,你的精湛技藝或者是經營的買賣,因為一家一姓的資金有限;

  ??又或者是無法相信別人,不能將技藝傳授更多人,最終的結果就是永遠都隻是一個老字號。

  ??而這老字號,可能在後世,是品質的象征,隻是在大唐,卻代表了守舊、規模不大,因為你永遠無法擴張。

  ??現在有了晉王府帶了好頭,不少人就動了心思、躍躍欲試了。

  ??那韋節榮便在人群中喊道:"恩師,這樣說來,我們韋家也可以來此立項?"

  ??李治朝韋節榮微笑:"當然可以。"

  ??韋節榮便在人群中激動的喊道:"加油,努力,奮鬥!"

  ??此時沒人理會他,還有許多人,都帶著無數的疑問,便蜂擁而上,七嘴八舌找李治,有的問這個,有的問那個。

  ??李治煩了,便教李福發放他早已準備好的立項申請、認籌指南書。

  ??眾人各自領了書,這才滿意,抱著書,走了個七七八八。

  ??人群終於散了,李治鬆了口氣。

  ??李格上前來,問:"為何你總是打著三哥的名號?"

  ??李治注視李格一眼:"因為三哥與我是有骨肉之親的親兄弟,是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的啊,我不捧你,捧誰呢?"

  ??"這樣能掙錢?"李格狐疑。

  ??李治眯著眼,壓低聲音:"不但能掙錢,而且還能將這市麵上數不清的熱錢,統統引流到應該到的地方去。"

  ??李格眼前一亮:"能降物價?"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