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紙鈔票,歪打誤撞出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6-25 06:04      字數:4711
  李世民在朝會上公布吐蕃派遣大軍至河源一帶的消息,朝堂上下一片嘩然,所有的大臣們都一致聲討吐蕃人的如此卑劣行徑,武將們更是請命要皇帝派軍征討吐蕃。

  ??在得知吐蕃大軍已經被神策軍一部士兵擊潰時,所有的朝臣們都是無比驚異,沒有人能想得出來,以百多人之力,是如何擊敗吐蕃十餘萬大軍的。

  ??如此大的戰功,自有封賞。

  ??集合眾功,王玄策被授以從三品的神策軍大將軍職,加真食邑到八百戶,並賞絹千匹,黃金十斤。

  ??鄭仁泰為正四品上的神策軍中郎將,賞絹五百匹,黃金二百兩,鄭仁泰因此次阻擊吐蕃大軍有功,被封為渭南縣伯,加真食邑到五百戶。

  ??這樣的賞賜,並不過分,也沒有人提出異議,甚至一些朝臣覺得皇帝賞賜太輕。

  ??因李恪要到封地上去,李世民原想以李治為神策軍大將軍職,將鄭仁泰提為神策軍將軍,但被李治以神策軍新設,並沒立下多少戰功,諸將不宜升遷為由,一力拒絕。

  ??官職升的太快,不是件好事,二十剛出頭,就被李世民委以三品職,除了那些歸附的胡將,漢人將領可從來未有如此待遇。

  ??職務升得太快,對鄭仁泰也不好。

  ??……

  ??李治出宮時在宮門前遇到了李格,李治問他幹甚麽來了?

  ??李恪道,"三哥進宮是去看李宇的。"

  ??於是,李治決定與李格一道去看李宇。

  ??他們進去時,李宇卻是睡著了。

  ??李宇已經瘦的不成樣子了,躺在床上,隻剩下一點兒,縮在被窩裏,一頭亂發露出來,臉上沒有兒血色。

  ??孫思邈也在一旁,外麵還有一些宮內的其他公主和皇子,長樂、豫章、高陽都在,但沒看到太子李承乾和越王李泰。

  ??看到李治來了,孫思邈也隻是象征性地和他打了個招呼,跟著他又搖搖頭。

  ??李治明白孫思邈的這個搖頭的意思,沒有太多希望了。

  ??長樂看到李治和李恪進來,眼中明顯的一亮,但接著又黯淡了,隻有高陽,還挺有興致跑過來問李治一些事兒。

  ??李治和李恪站了大半天,李宇還是沉睡著,因還有大把的事要處理,隻得出來。

  ??孫思邈也跟著走了出來,李治這才和孫思邈打招呼,並問李宇是甚麽病?

  ??孫思邈告訴李治,李宇是心髒不好,自小就有,若得此病,大多數都是早夭,能活到現在已經算是不錯了,人自有天命,不能強求,隻能盡些人事了。

  ??孫思邈說罷,即向李治和李恪告了辭,先出宮而去。

  ??自小心髒不好,是先天性心髒病?

  ??李治腦中蹦出這個詞來,若是這病,按大唐現在的條件,還真沒法醫治;

  ??在奶爸那邊也隻有一個方法——換心,但成功率也不高。

  ??當然如果他在大唐提出換心的方法,他立馬就會被人噴死,大唐人的視界還沒有這麽高!

  ??母後也是先天性心髒病,長樂姐姐和兜子,也疑是此病,隻是不似李宇這般嚴重。

  ??仿佛大唐人有先天性心髒病的人,還仿佛很多。

  ??為甚麽呢?

  ??難道都是近親通婚原因得的遺傳病?

  ??李治很想不通。

  ??跟著,李格拉著李治去拜見了楊妃。

  ??卻也沒甚大事,隻是楊妃感謝李治指教李恪,並委托李治再接再厲,對李恪更加嚴厲地管教。

  ??李恪在邊上聽著,悲憤不行,自己也老大不小,但是母妃卻讓排行第九的李治管教自己。

  ??讓弟弟管教哥哥,這還有天理嗎?

  ??楊妃又給李治賞賜了一大堆東西。

  ??李治再三推辭,卻也不許,非要李治接受,無奈何隻得接受。

  ??……

  ??快過年了。

  ??素來財大氣粗的李治,預備了許多紅包,晉王府和他身邊的人都有一份。

  ??事實上,大唐還不時興紅包,所以當李治將東西掏出來,送到了歸海一刀、薜仁貴、王玄策、王玄武麵前;

  ??還有老餘和劉管家,以及在窯爐裏的李莊骨幹子弟;

  ??甚至連李莊、工業園區、鹽田湖各個作坊的掌櫃,也都人手一份時;

  ??大家都跟著李治一起說了一聲——恭喜發財。

  ??而後打開了紅包,這紅包裏,竟是李治手書的三十貫大額欠條;

  ??老餘和管家這些本身不大缺錢的人還好,可其他人的眼睛都直了啊!

  ??三十貫啊,這可是一筆大錢,小王爺真大方,真想世世代代都做他的親人啊!

  ??拿著這欠條,可以去李莊庫房裏兌換真金白銀;

  ??而且李莊簽了這麽多的欠條出去,許多人家手裏都攥著了。

  ??大家一點也不擔心李莊不還錢,終究,人家家裏有銅礦啊!

  ??以至於在市場上,有一些大額的買賣,實在過於不便用銅錢,你若要支付兩千貫,怎麽辦?

  ??恰好你手裏有一些李莊的欠條,若是要交易,那麽你隻能帶著人趕著車來到李莊。

  ??兩千貫是多少銅錢呢?

  ??足足有二十萬枚。

  ??這二十萬枚,足足要裝幾大箱子,然後還要請勞力給自己裝上車。

  ??這麽多的錢,你隻帶著幾個車夫,就要上路?當然是不可能的!

  ??這個時代,可不比現代到處都有監控,山裏麵也沒有土匪,實際上,因為地形的因素,在古代,是永遠無法肅清土匪!

  ??哪怕是天子腳下也不可能,終究,隻要有一座山,一夥宵小之徒就敢盤踞在山裏頭!

  ??若是有官軍前來圍剿,就立即躲入深山中,而官軍也不可能為了抓捕幾個宵小之徒,就動員數百兵丁深入大山深處,耗費無數時間,去捉幾個毛賊。

  ??因此,押著一車的錢,無論你走到哪裏,都是極具風險的事。

  ??所以,你得請許多的保鏢,而這些保鏢,你未必還能放得下心,誰曉得他們會不會見財起意?

  ??等到,你好不容易將錢運到了目的地,可以跟對方交易了,還得把帳算個明白!

  ??所以,還得雇幾個賬房來,將銅錢數清楚,還得確定這銅錢裏麵,有沒有混雜了劣錢或鐵錢。

  ??這樣一趟交易全程下來,單單是結清錢款的環節,就需要好幾天的時間,甚至更久。

  ??更可怕的是,其中還帶有巨大的風險;

  ??甚至於,你這交易所產生的雇傭勞力、保鏢、賬房等支出,也是不菲的,說是交易了兩千貫,實際上,至少有五十貫額外的花銷。

  ??以前,大唐百廢待舉,商業其實也並不繁榮,買賣隻在極少的人群之中進行,貿易額並不大,根本原因就在於,通貨緊縮,人們不願意從事商業的活動。

  ??這錢攢著不好嘛?越攢越值錢呢。

  ??於是,有錢的人家都攢著錢,隻恨不得當作傳家寶,一代代傳承下去。

  ??這也是為甚麽,在後世許多人建房子挖地基的時候,卻發現竟挖出了地下銀行,裏麵有數不清的銅錢,數不勝數。

  ??這所謂的地下銀行,十之七八,是某家的財主留下的,一代代的傳下來,結果沒花上;

  ??緊跟著家裏遇到了某些事情,導致家道中落,而後代子孫們竟不知自家地窖裏還藏著這麽多銅錢。

  ??可現在不一般了,現在的情況是銅錢日益貶值,幾個月前,一百個銅錢還可以買一隻雞,而現在,你要買一隻雞,則需要一百三十文錢了。

  ??於是乎,大家都給嚇壞了,錢不能再在家裏藏著了,得買東西啊,買任何有用的物品;

  ??你若不買東西,這錢,誰知道明年還能值多少?所以,你得花錢買能夠用得上的東西啊。

  ??商賈們看到這情況,就瞅準了商機,交易就開始活躍了。

  ??於是乎,交易的次數越來越頻繁,交易的量也越來越大,他們恨不得將手中的錢都換做一切的商品。

  ??隻是這交易實在麻煩,原本都是用銅錢支付,對於商賈和世族來說,是再痛苦不過的事。

  ??這個時候,終於開始有人對欠條產生了興趣。

  ??你看,這是李莊的欠條,足足有兩千貫呢,你要不要;

  ??若是要,我也懶得去李莊兌換了,你收了欠條,自己去李莊兌換。

  ??你放心,李莊有錢,他們敢不兌嗎?

  ??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這江山都是李家的,你還害怕皇帝不承認?

  ??再有,那麽多人去兌換欠條,人家李莊不都兌出來了?

  ??一文都沒有少,人家現在在鑄銅錢,而且還是和宮裏、朝庭合夥的,就算你信不過李莊,你難道不信陛下和朝庭?

  ??於是,就有商賈漸漸地願意接納欠條。

  ??起初,賣貨的拿到了欠條,還是有些擔心的,連夜就拿著欠條去兌錢了。

  ??可漸漸的,大家又發現好像這個兌錢的步驟純屬多餘,既然市麵上有人願意接受這欠條,而且李莊也總能按時兌付。

  ??說不定下個月,我還要去進行大宗的貿易采買,那麽我為甚麽還要辛辛苦苦跑去兌出銅錢來呢?

  ??直接收著這欠條,然後用欠條繼續去和人交易,不就行了!

  ??當然,現在有這樣想法的人,還不多。

  ??可是現在在東市和西市,已經有人開始悄然這樣做了。

  ??人們好像還沒有意識到,一種紙質貨幣,竟然就這樣悄悄誕生了!

  ??不過,大部分人仍然還將那李莊的欠條,當作是普通的借據。

  ??這欠條,於是開始悄然流通,今日在某世家大族手裏,後日又因為交易,便又到了另一個商賈手中,再過一些日子,又到了第三方。

  ??隨著倒手的次數不斷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願意接受,那麽這一張本該是廢紙一般的東西,卻驀然變得有了價值。

  ??難道這就是大唐鈔票的雛形?

  ??李治萬萬沒想到,奶爸所說的紙幣,就這樣誤打誤撞地悄悄地誕生了。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