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讀書權,人人皆可有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6-25 06:04      字數:5332
  "陛下,~~"

  ??就在孔穎達一時間手足無措,有些不知如何應對的時候,卻有人站了出來!

  ??站出來的人,乃是鄭玄同!

  ??鄭玄同乃是門下舍人,出自滎陽鄭氏,不過他隻是鄭氏的旁枝,早幾年便被人舉薦為官。

  ??李世民目光一凝,冷冷的看了鄭玄同一眼:"朕沒有問你。"

  ??鄭玄同一時語塞,還想說甚麽,卻左右看了看,最終退了回去。

  ??李世民繼續道:"朕在問你,孔卿家,誰說艾富泰不可讀書?"

  ??孔穎達站在原地,他自知方才口不擇言,說了過頭話,不過,他此時依然固執的認為,自己是對的;

  ??甚至當著陛下的麵,說陛下不可和先聖相提並論,實際上這話也沒有錯,在私下裏,許多世家大族子弟都是這樣認為,可這話你不能當著皇帝的麵說啊!

  ??所以,當現在陛下陰沉著臉,一遍遍的追問他的時候,就令他不知如何回答了。

  ??他是清貴的人,自尊就注定了他不能認慫,若是認慫了,豈不是有辱門楣、對不起列祖列宗?

  ??孔穎達咬牙,正色道:"陛下,臣說的。"

  ??李世民麵色更冷:"這樣說來,天下的事都是你說了算?"

  ??孔穎達道:"天下的事,自有綱常說了算,此乃天道。"

  ??李世民道:"天道是誰製定的?"

  ??"在經書裏!"孔穎達擲地有聲:"在論語,在春秋,在孝經,在……"

  ??李世民嘴角抽抽,他每舉出一部書,都像是抽在李世民臉上的一個巴掌。

  ??其實李世民早已被打臉打習慣了,經常是,他說了話,立即就有人勸諫,而後,他不得不作出退讓!

  ??如此一來,倒是讓他李世民獲得了一個廣開言路的美名,可深層次的原因卻是,有時候他不服也得服,這純是無奈之舉。

  ??李世民即位後,為了抑製門閥士族以加強皇權,命人修《氏族誌》,書成後,列山東崔氏為一等,李世民不滿而命重修。

  ??原本李世民是想顯擺裝逼,我們李家已經很牛了,怎麽也該在天下氏族裏排行第一吧;

  ??結果呢,是被人反複打臉;

  ??結果是,名列氏族第一的,居然是隻有區區四品的黃門侍郎崔民幹的家族、山東崔氏名列了第一;

  ??而作為皇族的隴西李氏,居然連前三都沒有排進去。

  ??更被打臉的是,修這氏族誌的負責人,是李世民心腹大臣、長孫皇後親舅舅,當初極力主張李世民搞玄武門之變的外戚高士廉,這可是如此親密的”自己人”啊!

  ??可是象高士廉這樣的人,竟然都認為隴西李家和崔、盧、鄭等世家大族相比,似乎在檔次上都差了一個等級。

  ??類似於這種種的事,還有很多,件件都刺傷了李世民的自尊,所以,在這一刻,在這驕傲的孔穎達麵前,李世民徹底的怒了,怒火中燒。

  ??他道:"那麽朕若說,艾富泰可以讀書呢,朕若是說,似天下艾富泰這樣的人,隻要他們想要讀書,都應該讀書呢?"

  ??讀書又不是你們這些人的專利,你以為你是誰?

  ??孔穎達此刻已鎮定了:"若如此,臣以為,~~"

  ??"你不過是一個臣子,隻可建言,沒有資格今日以為這個,明日以為那個。"

  ??李世民不客氣的看著孔穎達:"李治乃是朕的皇子,他可以以為,這是朕恩準的,他在此教授人讀書,你難道忘了,這李莊皇家格物學堂,是朕親書的皇家二字?

  ??你的祖先,有教無類,可以弟子三千,傳播學問;那麽朕和朕的九皇子李治,也可在這皇家學堂,教授弟子三千。"

  ??孔穎達氣得幾乎要吐血。

  ??許多人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孔聖人教授的學問,和這李治所教授的學問,能一樣嗎?

  ??陛下,你這是抬扛!

  ??李世民卻顯得極不客氣,而後狼視鷹顧、定定凝視孔穎達,一字一句道:"卿莫要忘了,先聖的諡號,是朕給的。"

  ??孔穎達氣得身軀直顫,他感覺自己受到了奇恥大辱。

  ??因為陛下另一層意思是,如果陛下不想給,那麽先聖也就不是先聖了。

  ??可是對孔穎達來說,他的理解就完全不同了!

  ??自己的祖先之所以能成為先聖,是因為自己的祖先開創了聖學,曆朝曆代的皇帝,不得不推崇有加,所以,這先聖之名,是孔家祖先靠實力掙來的。

  ??這其實就是李世民和所有人的最大分歧,隻是此時,甚是憤怒的李世民,卻不想和孔穎達爭論這些。

  ??他雖是平日和顏悅色,表現出禮賢下士,可這一切,都是為了鞏固皇權和大唐的根基,而不是讓孔穎達這些人,借此機會,自抬身價。

  ??李世民冷冷地道:"天下人都可以讀書,凡有誌讀書者,朕都提倡他們學習。李治在此教授人學問,這不是他一人的主意,若是再有人敢在此胡言亂語,那麽,朕也絕不客氣,李治。"

  ??"兒臣在。"李治忙道。

  ??李世民道:"明日,在這學堂之外立一碑石,上書朕方才的話,朕要瞧瞧,誰敢違背朕的意願。"

  ??李治道:"諾。"

  ??李世民登時環顧四周,看著身邊隨扈的文臣武將,渾身上下散發著不容置疑帝皇霸氣道:"諸卿可都聽明白朕的意思了嗎?還有誰有異議。"

  ??"陛下,~~"

  ??此前想要說點甚麽的鄭玄同,他有一些話,不吐不快。

  ??李世民卻冷冷的看了鄭玄同一眼,打斷道,:"誰有異議,誅之!"

  ??仿佛這一句話,終於有了效果,於是這明倫堂裏,便格外的安靜了。

  ??除了某一部分人,心裏對李治怒目切齒之外,仿佛,在此刻,再也沒有人再敢多說一句話!

  ??李世民長身而起:"該說的都說啦,孔卿,你好自為之。"

  ??孔穎達麵白如紙,他很想提起勇氣,再爭辯一點。

  ??可今日陛下這麵上的殺氣騰騰,終於讓他不得不乖乖住嘴。

  ??於是他抬頭看了李治一眼,隻是此次,這眼神裏,不再隻是輕視了。

  ??卻在此時,李世民驀然又道:"是了,朕還想著一件事,今日非要說個明白不可。"

  ??李世民的話,大家都安靜地看著李世民,等待他接下來的發話!

  ??李世民登時道:"朕觀艾富泰,倒是可造之才,他數月時間便能誦讀詩詞,實是不可多得,尤其是他對詩詞的理解,堪稱玄妙。"

  ??李世民此刻,正是心頭火熱。

  ??他甚至在想,朕應該多作一些詩詞,好讓庶民草根們好好學習才是。

  ??而至於詩詞的閱讀理解,更讓李世民心裏踏實篤定。

  ??他是皇帝,任何一個皇帝,都希望樹立自己的權威,這是大唐未來能夠穩定的基礎。

  ??也即是所謂的萬世基業。

  ??世家大族們想要壟斷學問,他們何止是看不上艾富泰,隻怕連朕,他們也看不上。

  ??而這小九兒和他的奶爸,仿佛是為朕尋到了一條可以試行的新大道!

  ??世家大族太猖狂了,已經猖狂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此次,一定要狠狠的敲打。

  ??可敲打他們,卻是不容易。

  ??因為這些人早已曆經千百年的時間,用聯姻、師生、同鄉、故吏以及郡望、土地、奴仆等無數的東西,編織了一張無懈可擊的巨網,在任何一處對巨網的敲打,都會引發這巨網,齊心協力、巨大的反彈。

  ??既然如此,那麽就暫時不要動他們,而是鼓勵李治大力辦學,以每年增加的朕的徒子、徒孫官員、逐步替換掉世族子弟官員,不香嗎!

  ??李世民看著李治,緩緩道:"將來若是這艾富泰入了學,他們豈不是也成了朕的徒孫?"

  ??李治頷首點頭,笑道:"是的,父皇,他們的學問,都拜兒臣所賜,可是飲水思源,兒臣乃是父皇兒子,所以,~~"

  ??"很好。"李世民心情愉悅地道:"是人,都講個親疏,朕也講,朕希望他們能夠成才。"

  ??這句話,令所有聽眾都不免倒吸了一口涼氣!

  ??陛下這話,是甚麽意思?

  ??孔穎達等人,都慌神了。

  ??這顯然是一個極其可怕的,信號!

  ??上次科舉,李治中了七個,本年科舉,中了十八人,明年呢、後年呢,十年、二十年以後呢?

  ??可怕,這太可怕了!

  ??到時,這天下官員可能大部都出自這李莊格物學堂了,這是甚麽概念?!

  ??隻聽李世民又道:"李治年幼,讓李格每月也來這李莊學堂這走一走,督促一下功課吧。"

  ??這效果真的前所未有的好呀,李治想不到父皇對自己如此支持。

  ??可與此同時,李世民卻用一種別有意味的眼神看了一眼李治。

  ??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表示鼎力支持,某種程度而言,將受到巨大鴨梨的人並不是自己。

  ??他是天子,掌握著天下兵馬,就算有人對此不滿,也不敢在他麵前耀武揚威、張牙舞爪。

  ??可這些人若是想壞事,必定是從李治這兒下手。

  ??也就是說,李世民也不肯斷定,這學堂能不能辦成功,可他必須這樣做,而成與不成,已經不在於他自己。

  ??而是在於李治是否能頂住鴨梨,亦或者是,能否培養出,那”三千”之數有教無類的弟子。

  ??神嘛儒學,神嘛老莊,其實,這些,都不重要!

  ??漢朝是確定了獨尊儒術,方才有了幾百年的江山。可現在,~~。

  ??儒家在漢朝滅亡之後,已經失去了能夠穩定天下的作用!

  ??這數百年來,王朝更迭不休,掌握了儒學的人,已經不再是和皇家緊密捆綁,反而是為自己家族謀劃自己的未來,使他們自己成為了曆經數百年和千年而不朽的世家大族。

  ??既然這些人沒用,或者說,他們不願意對朕死心塌地,那麽,朕就讓新人去取代舊人吧。

  ??隻是,這些新人,怕要遭罪了,因為他們將麵臨的是無窮的鴨梨。

  ??是以,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李世民看李治的眼神,並非是欣賞,而是帶有幾分沉重。

  ??李治則是毫不猶豫地道:"兒臣一定殫精竭慮,繼之以死。"

  ??已經付出了這麽多的財力和心血,難道他現在就該怕了?

  ??李治自是明白了李世民的那一層意思,可他已經沒法回頭了。

  ??李世民眼裏放光,這時候,他眼中才溢出了欣賞的色彩,他非常清楚小九兒理解了他。

  ??而李治的回答,也讓他理解了李治的心思,父子由此達成了心靈上的默契!

  ??李世民的唇邊飛快的閃過一抹欣慰的微笑,跟著道:"去工學研究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