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不勝寒,孔夫子出臭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6-25 06:04      字數:5724
  程處默等人正激動的想要給皇帝演示呢,一看這孔穎達磨磨蹭蹭的,就不耐煩的上前拉扯著孔穎達道:"快,快,趕緊上天,待會兒要起大風,到時可就有危險啦。"

  ??孔穎達,慢慢吞吞、拖泥帶水,被程處默等人連拉帶拽,直接塞進了藤筐裏!

  ??他顫顫驚驚扶著藤筐,見李世民、李承乾和李治津津有味的看著自己,身後文武百官,有興致勃勃的,也有指指點點的。

  ??當然,也有人心裏後怕,還好、還好,還好剛才自己沒有多嘴,要不然,也跟著飛天,這就真的九死一生了。

  ??此時,已有人割斷了纜繩。

  ??充盈了熱氣的氣球早已膨脹,登時,便乘風升向了天空。

  ??孔穎達隻覺得自己開始遠離地麵,而後離地麵越來越高,越來越高……

  ??他已毛骨悚然,臉色越來越蒼白,驀然道:"我要下去,老夫要下去。"

  ??"你下去,下去呀。"程處默故意調侃,身後幾個士卒也是嗬嗬笑!

  ??說實話,飛行過程其實挺無聊的,現在這裏多了一個孔穎達,反而平添了有趣。

  ??孔穎達驚怒交加的號啕:"老夫要下去,下去,下去,去,……。"

  ??地麵上的人,隻隱隱約約的聽到了——下去,去,去,……。

  ??李世民皺了皺眉,忍不住問:"去?去甚麽"

  ??李治下意識道:"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李世民聽了詩詞,若有所思,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了李治一眼。

  ??李治顯然渾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下意識一句詞出口。

  ??卻不知,李世民身後的房玄齡、杜如晦、虞世南等人一時竟是迷離癡醉,腦子裏竟下意識的推敲著這句詞,更是無意識的開始想著,這下句應當如何接續。

  ??李治念出的這一句,不像詩,隻是這長短句念出,卻別有一番情韻。

  ??尉遲恭、李孝恭等人則在一處歡呼起來。

  ??尉遲恭驕傲的大呼著:"你們看,你們看,我兒又上天啦,哈哈……"

  ??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懟懟等人紛紛露出欣慰的笑容。

  ??甚至有人歡喜道:"好世侄啊。"

  ??尉遲恭高興得不得了,昂首挺胸,此刻宛如沙場上的大將軍。

  ??他朝李治招手:"小九子,你這氣球了不得啊,有了這樣的氣球,將來我大唐將士們刺探、奇襲,都有大用。"

  ??此時,在氣球上。

  ??孔穎達繼續發出如殺豬一般的慘呼:"呀呀呀呀呀,……,老夫的心,受不鳥啦,……。"

  ??空中風極大,吹得他的須發亂舞,他隻覺得自己單薄的身體,風雨飄搖,他幾乎不敢去看地麵。

  ??於是拚命閉著眼睛,隻是這緊閉的眼睛,更令他喪膽,這是源自未知的恐怖。

  ??一會兒功夫,他竟覺得自己的褲檔處,一下子溫熱起來,他一時又驚又羞。

  ??程處默淘氣嘲謔大吼:"誰這樣沒有公德,竟在藤筐裏撒尿?"

  ??孔穎達:"……"

  ??"孩兒們,快,預定的山頭到了,預備點火。"

  ??點火?

  ??點甚麽火?

  ??"準備投擲!"

  ??投擲?

  ??擲我嗎?

  ??你,這殺千刀的!

  ??……

  ??李世民巍然不動,眼睛凝視著那轟炸氣球方向,氣球漸漸又飄了回來,在眼前山頭處,漸漸穩住。

  ??緊跟著,驀然,……。

  ??那山頭上一下子閃過一個亮光。

  ??哪怕這是在晴天白日,那火光一閃卻也被李世民捕捉到了,他腦海中立即想到,"炸了?"

  ??其實這時候,許多人都看見了,紛紛驚詫愕然。

  ??果然,在下一刻,……。

  ??轟隆!

  ??仿佛整個地麵都顫了顫,所有人為之色變。

  ??哪怕是李世民,在此刻也為之膽寒了一下,那巨大的轟鳴,刺激了他的耳膜,覆蓋了這個世界所有的聲響。

  ??而很快,這一切都歸於平靜。

  ??隻看到那山頭上,濃煙滾滾,而後,許多的火光竄了出來。

  ??李世民眼眸猛張,臥槽,這若是攻城,那還得了!

  ??弄個三百斤炸~藥從城門樓上的空中扔下去,那城門還不被炸塌了,那攻起城來可就省事多了。

  ??李世民心潮滾滾。

  ??"父皇,父皇。"李治輕聲呼喚李世民。

  ??"啊,啊,小九兒,甚麽事?"

  ??"父皇,今天,你們都沒帶望遠鏡來嗎?

  ??"臥槽,一激動都忘了,快,把你們的望遠鏡都拿出來,不是人人都有一支嗎!"

  ??"諾,臣遵旨。"

  ??"嘿嘿,陛下,這不是激動嗎,一激動就忘了。"尉遲恭嘻皮笑臉。

  ??"父皇,你注意看第二具氣球哦,這是尉遲寶林帶人駕駛的。

  ??這具氣球下麵有三百斤炸~藥,馬上要去轟炸那山腰處的城門,就是以前百炮齊發打塌的城牆,兒臣又讓工匠重修了,還有城門樓子。"

  ??"好,好!"李世民非常高興。

  ??他心心念念地可不就是這個嗎?

  ??若是當年,朕征討天下時,也有這樣的神器,這天下還有誰人是朕的對手?

  ??緊跟著,望遠鏡裏便看到第二具氣球晃晃悠悠飛向了那半山腰的城牆。

  ??氣球上,尉遲寶林緊張得一頭大汗,"快,再向進一點,大約15米。"

  ??"向左點,靠,走過了,"

  ??"再向右點,好,正好,"

  ??"點火、砍繩子,快點火、點完火,就砍繩子。"

  ??"砍繩子,快砍繩子,砍遲了,我們一起升天!"

  ??三百斤的炸~藥包上麵的繩子全被砍開,炸~藥包嗖地一下,向下方墜去,氣球失去了下麵重物,猛然向天上一竄。

  ??"快,快轉向離開,離得越遠越好,快,蹬,用力蹬!"

  ??轟……

  ??天搖地動,把山下麵的李世民和眾臣都驚的兩股顫顫,站不住腳。

  ??"臥槽,這比地龍翻身,還要利害,這是我兒炸的,我兒炸的!"

  ??尉遲恭可不管能不能站穩,又蹦又跳,聲嘶力竭。

  ??李世民與眾臣急忙把望遠鏡對準了剛才的城門樓看去。

  ??那裏還有城門樓子啊!

  ??那裏隻有一大片廢墟了,城門樓子不見了,城門洞就象城牆上開了一個大豁溝。

  ??臥槽!

  ??臥槽!

  ??臥槽!

  ??一片的臥槽!

  ??李孝恭、尉遲恭、侯君集、契必何力、執失思力,齊齊怒吼,大叫臥槽!

  ??"好,很好,有此飛艇、氣球二物,我大唐征戰四方,便可事半功倍了。李治!"

  ??李治連忙應道:"兒臣在。"

  ??"你,"李世民深深的看了李治一眼:"你,很好。"

  ??李治馬上奉上《馬屁寶典》。

  ??"多謝父皇誇獎,這都是兒臣跟著父皇學習的結果。兒臣每一次跟在父皇身側,總覺得渾身上下龍精虎猛,許多奇思妙想便冒了出來。"

  ??李世民卻是抖擻精神,目光又看向氣球的方向。

  ??卻見那第一個氣球已緩緩的下降,最後穩穩地落地。

  ??孔穎達被一個校尉好不容易的將他攙扶了下來,他下儒裙已被騷臭的液體浸透了。

  ??總算又腳踏實地了,孔穎達人還未站穩,正想要張口呼救,便覺得胃裏翻江倒海,於是嘔的一聲,上吐下瀉。

  ??李治忙忙圓場,"正常的,正常的,大家別看了,別看了,第一次都這樣。"

  ??他這是給孔穎達留麵子,不希望大家看到孔穎達狼狽的模樣。

  ??那孔穎達嘔吐過後,已麵如土色舌頭僵住,說不出話來。

  ??李治則在此時道:"請父皇和諸位叔伯到學堂裏去閑坐,稍稍休憩片刻。"

  ??眾臣有的驚魂未定,有的仿佛還想再瞧瞧,依舊戀戀不舍的看著那落地的氣球,也有的還愣愣的看著那山頭上的火光,顯然,早已有神策軍士兵做好了準備,在山下預備救火了。

  ??此時,侯君集也跟了上來正拉著李治,低聲詢問這火~藥的產量,又問氣球能不能穩定一些。

  ??李世民卻是若有所思,徐步而行。

  ??等到了格物學堂外頭,便見這裏竟圍了一群衣衫襤褸,形同乞兒一般的人。

  ??李世民見人群前頭那人,竟好像有些印象,禁衛們正待要將他們驅走,李世民卻道:"將那人叫來。"

  ??他點了那人,那人羸形垢麵上前道:"草民見過皇上,吾皇萬歲。"

  ??李世民驚異道:"你認得朕?"

  ??"認得啊。"這人道:"草民叫艾富泰,當初陛下去過鹽田湖,還和草民說過話呢。"

  ??艾~~,富泰~~?

  ??李世民隻依稀覺得這人有些麵熟,似乎見過麵,可是此人的名字,卻是真的想不起來了。

  ??不過,想不想得起來,又有神嘛關係呢?

  ??李世民和顏悅色問:"你在此做甚?"

  ??"讀書呀。"艾富泰很幹脆的回答。

  ??可他這一句讀書啊,卻引起了所有人的大笑。

  ??眼前這庶民,在他們眼裏,和乞丐沒有任何的分別。

  ??其實艾富泰的穿戴,在庶民之中,已還算體麵一些了,可這也架不住這些清貴不可言之人仍抱有這樣的看法。

  ??一個乞丐一樣的庶民,竟開口說自己在讀書,你說可笑不可笑?

  ??眾人想起那李治在去年年底開始,就一直都在嚷嚷著說要教授所有孩子讀書。

  ??當時大家也沒往心裏去。

  ??今日果然見艾富泰這樣的人在此口稱讀書,不免讓人覺得,滑天下之大稽了。

  ??李世民也被其他人的笑聲所感染,莞爾微笑。

  ??庶民也讀書?

  ??你說得是天方夜譚的故事吧!

  ??這就是根深蒂固的門第觀念了。

  ??唐代是一個非常看重門第的朝代,上至皇帝,下及庶民, 無不受其影響, 尤其是讀書士子這一特殊的社會階層, 門第觀念深入到各個方麵,如科舉考試、婚姻、仕途甚至姓氏。

  ??此時正是初唐,科舉製尚未普及,你如果是平頭百姓,想靠讀書改變命運,想都別想,因為全用的是“九品中正製”選官,朝廷基本全被士族子弟官員把持著。

  ??隻有等到唐代中後期,科舉製普及了,讀書風氣空前絕後,平民草根,才有希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所以,如今看到了艾富泰這樣的人在此口稱讀書,就連千古一帝的李世民也會覺得可笑。

  ??這無關於個人道德品格的好壞,是人們根深蒂固的門第觀念在作怪!

  ??所以,李治想在初唐,通過普及全民教育,來改變大唐的曆史發展道路,真的是任重而道遠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