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跌八成,踐踏形成了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5-23 08:45      字數:3506
  <b></b>"東主,東主!"

  王仁義樂嗬嗬尋到韋玄禎,韋玄禎已經開始急了,好幾天都沒有睡過好覺。

  他見了王仁義來,拉著臉"何事?"

  "聽說,二房和五房去六房了,說是要求教那韋節榮,韋節榮讓大家不要賣地。"

  韋玄禎一聽到韋節榮就氣不打一處來"這個吃裏扒外的東西。不賣地?他自己將地賣了,現在卻為何不讓人賣了?"

  "是啊,學生覺得,這個小子,有陰謀,會不會是、李治暗中授意他如此做的。

  學生還打聽到了一個消息,晉王府和宮中已經開始拋售土地啦。"

  "是嘛?"韋玄禎打個激零,臉色難看"這個敗家子,這個畜生不如的東西,他竟勾結李治。

  這是要害死我們家啊,他不讓韋家賣,自己卻賣了,盧國公程家也賣了,吳王李格也賣了、陛下也賣了,我還聽說,杜家也已零零碎碎將一些土地賣了。

  他如此誤我,這是要將他親叔叔我,陷於死地啊!

  科學、科學,李治到底給他吃了神嘛科學藥,以至於他這樣昏頭。"

  "他還說了甚麽?"

  王仁義道"學生想想,噢,有了,他還反反複複說了一些話。"

  韋玄禎打起精神,他極希望從這些話裏,尋覓到有用信息"你說。"

  "加油,努力,奮鬥!"

  韋玄禎"……"

  韋玄禎老半天,緩不過氣,怒目切齒"你怎麽看?"

  "賣,這地得抓緊賣,再不賣,明日還不知道什麽價,現在金銀銅錢價值不斷在漲,誰得了錢,誰就落袋為安。

  學生寒窗苦讀十數年,涉獵經史子集大量典籍,更修習過一些雜學,依學生之見,這地不能再留,留之無益。"

  韋玄禎深深看王仁義一眼,王仁義眼眸眯著,瞳孔自縫隙裏閃爍出來的,是久違的智慧光芒。

  韋玄禎身軀顫抖,嘴皮哆嗦,最後閉上眼睛,仿佛在做艱難決定。

  最後,他咬牙"賣,先拿一些零碎土地賣出去,試試看,家裏多留一些金銀和銅錢,未必不是好事。"

  "學生這就去辦。"王仁義打起精神"不過,此事要不要召族老們商量一二?"

  韋玄禎冷冷道"他們自己都已茫然無措,你還能指望他們?老夫是一家之主,這事兒,老夫說了算。"

  "東主雷厲風行,令人欽佩。"

  ……

  觀望的人不少,但已經開始有門閥世家嚐試賣地。

  而實際上,他們還沒有意識到,套在他們脖子上的絞索已經,收緊。

  市場就是如此,越是有人賣,賣的量就越大。

  而買家越是鳳毛麟角,這地價就一瀉千裏了。

  起初人們還是有理性的。

  開始時候,人們還隻是認為,這不過是一個正常波動。

  可一旦人們察覺,土地價格一日不如一日。

  當土地價格隻往下掉,沒有一點起色時候,情緒就開始傳染了,每一個人都歇斯底裏將土地推到市場。

  因此,恐慌就開始了,踐踏也就開始了。

  因為恐慌,人們再也按捺不住,不斷拋出土地,結果恐慌更加利害,最後拋出的土地更多了。

  直到這恐慌走到極致,市場上,已經沒有能理智思考的人了。

  這其實並非是那些世家大族子弟們不聰明。

  實際上,這種劇烈的市場波動,恰恰針對的就是這些聰明且利益相關的人。

  蠢人還沒反應過來,甚至還不知道天下已經大亂。

  而隻有聰明人,也叫慧人,嗅覺才足夠敏銳,恰是因為過於敏銳,讓他們內心的恐慌開始蔓延!

  於是,危機開始傳導,又因為他們利益相關,所以理智則蕩然無存。

  人類總是喜歡在風平浪靜、歲月靜好時進行各種奇怪的思考。

  可一旦恐慌,或者是某種災難來臨時,恰恰他們的腦子中的理智已經不存在了。

  於是,世家大族們,一個個紅了眼睛,紛紛將自己的土地推出,彼此之間不斷踐踏。

  不出五日,地價暴跌至原來兩成。

  可恐怖的是,哪怕是兩成,也無人問津。

  因為擁有土地的成本過高,而土地產出卻根本彌補不了擁有成本。

  再加上皇莊都開始發售,晉王府也開始拋售,緊跟著就是韋家,杜家,……。

  這種情緒同時傳遞到了關東,關東世家大族們談笑風生之餘,睜眼一看世界,呀,世界變了,不得了。

  每一個人都處在惶恐之中。

  世家大族的部曲,越來越不安分。

  韋玄禎慶幸自己將土地掛了牌子,因為他發現,這價格一日不如一日。

  雖然自家土地幾乎沒有賣掉多少畝,可看著這一瀉千裏的地價,他還是有幾分自我安慰。

  損失巨大是肯定的,並且土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賣掉,可他覺得,終究自己還有著先見之明,因為他比大部分人先走了一步。

  他這純粹就是五十步笑一百步,&nbp;一種典型的阿q精神。

  緊接著,他又做了一個舉措,清查家底,結果,這一清查不得了,一查才發現韋家竟然到處都是,窟窿。

  實際上,世家大族家底有窟窿,不是甚麽稀罕事。

  這些世家大族都極其龐大臃腫,平時的時候,表麵上,一直都是光鮮亮麗,令人敬仰!

  可實際上,若是你真是清查他們庫房家底,賬本對著實物比對一下,尤其是在遇到了巨大危機時,這時才會發現,許多存在賬麵上的錢財和珠寶,其實是那個實物是根本不存在的!

  鬼知道,這七八百年、甚至上千年以來,家族中出現幾個敗家子,偷偷順走了,或者是哪一屆家中主事,因為貪心等各種原因,在他任期內,玩弄了魚目混珠的把戲。

  韋玄禎看到這個結果,當時就氣個半死,都想殺人了都&nbp;。

  好在,局麵還沒到最壞的程度,還是有可能挽回,現在重要的是,趕緊將地賣出一部分去,不然,根本無法度過未來危機。

  這麽多的地,耕種就是虧損,不耕種也是虧,加上家裏還有這麽多部曲,都要吃飯,這樣虧損下去,能堅持幾年?

  而最可怕的是,就是沒有&nbp;“接盤俠”,現在的根本問題不是土地賣不賣,而是賣了也沒人買。

  像韋家這樣的世家大族,是永遠不可能節衣縮食的,他們是有閥閱的人家,是要臉麵的,人情往來、吃穿用度,越是在這個艱難時刻,就更越要體麵!

  所以,韋玄禎終於覺得自己吃不消、頂不住了。

  而人們還發現,市場上隨著糧價和地價的暴跌,銅錢和金銀的價值卻在不斷上漲。

  前文說過中國缺銅,所以,千百年以來,市場上的錢始終緊缺,因為緊缺,所以銅錢本身就具有保值功能。

  因為缺銅,所以,當你用漢朝的五銖錢,拿到現在的市麵使用,其購買力,可能比你在漢朝還要高。

  因為人們認這種金黃色的銅(銅鋅合金),深信就算是一千年之後,這些東西依舊有著巨大的價值。

  而現在由於土地、糧食降價、貴金屬價值上漲,這場巨大危機造成的另一個現象,就是人們意識到了危險,資產價格的暴跌,使人們更加不願意將自己家中的真金、白銀、金黃銅錢拿出來消費!

  他們寧可如履薄冰的將這些寶貝私藏起來,也不願意再隨意去消費了!

  於是,整個社會,更加錢荒了。

  從前九個錢,可以扯上一尺布,現在,十二個錢也扯不到。

  市麵上的錢,好像都不翼而飛,躲在了千家萬戶倉庫裏,就是沒人肯,拿出來。

  如此一來,這更加劇了危機,這一場危機不斷的擴散,仿佛已到了千家萬戶、每一個人的家裏。

  終於,朝廷也坐不住了。

  如今人人自危、惶惶不安,朝廷不能不拿出應對之法。

  李世民猶如一個漁夫,他依舊穩坐釣魚台、洞察著秋毫,他完全想像不到,整個大唐,竟會被李治折騰出這麽一個駭人聽聞的事。

  不過,他如一個穩操勝券的大將軍,如當初縱橫天下時一般,不輕易出手,不表達立場,他在耐心等,耐心等待下去,直到事情完全失控的時候,方才打出致命的一擊。

  而這段時間,李格則每日跟在李治的屁股後頭,他倒是很樂意這個樣子。

  就是晚上睡覺時要大被同眠,讓他有些不適應,雖然三國時有桃園結義,食則同器、寢則同床,可他還是感覺扭捏。

  雖是說神嘛大被同眠,其實隻是同處一室,還是分榻而睡,終究無論李格還是李治,都沒有李承乾那種特殊癖好。

  李格左右,永遠跟著上百個禁衛,這也是讓李治覺得安心的地方,當然李治也有這麽多護衛。

  但他覺得還不夠,李治已經做好了將來再招攬幾百個部曲,每日嚴格操練,用於保護自己安全的打算。

  此時,在李莊,有許多拜帖送來,有長孫家的,有韋家的,有杜家的,還有王家的,……。

  大家都想和李治進行一番‘熱情友好’的交流。

  可很不幸,李治病了,變得沒有力氣跟任何人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