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李玄運,一年都忙乎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5-20 12:36      字數:3496
  <b></b>鄯州作為隴右道治所,是大唐西北邊防重鎮,抵禦西北方向遊牧民族軍事進攻的前哨和堡壘,也是往西域而去的門戶,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相比較周邊的諸城,及隴右道的其他城池,鄯州治下人口是最多,城廓麵積最大,城牆也是建得異常雄偉高大。

  因其是中原通往西域重要通道,商旅行人絡繹不絕。

  與往年情景不一般,在貞觀九年裏,鄯州來往人員及物資特別多,裏裏外外都是忙碌的人。

  鄯州城外,連綿不斷運送物資人員和車輛,日夜不息。

  作為鄯州最高行政長官刺史李玄運,這一年忙得焦頭爛額。

  鄯州是此次出征吐穀渾的總後勤基地,出征大軍所需糧草等物資,都是在鄯州集散。

  朝廷籌集的物資,先從長安和其他州府運送到鄯州,運抵鄯州後,全都是李玄運領著州府的大小官吏接收,登記造冊後再轉運,十萬大軍所需的糧草當不在少數。

  自大軍從鄯州出發往吐穀渾境內進軍後,所需的糧食輜重等都是李玄運帶人分發押送。

  李玄運一刻都沒有閑過,連上個茅廁都是屁顛顛地跑著。

  曼頭山戰役後,李靖率大軍分兵追擊吐穀渾軍隊。

  雖然大軍行進距離更長,但所需物品反爾急劇下降,到後來,基本沒需求。

  吐穀渾境內的軍隊,都是以繳獲牛羊等牲畜作為軍糧,而戰馬草料,青海湖邊滿地都是。

  李玄運想著終於可以空閑幾天。

  但還沒讓李玄運喘口氣,大批的戰俘已經從前線送到鄯州來,鄯州的大小官員又忙著接收安置俘虜。

  先是庫山一戰一萬多吐穀渾俘虜,一下子來了這麽多的戰俘,著實讓李玄運犯了難。

  州兵數量雖多,李靖也有一部分負責糧草的士兵留下來協助李玄運,但物資要許多人保護,並隨時準備運送到前線,如今還要分兵出來看管俘虜,且俘虜營的設置和守衛也是個難題。

  不過經過李玄運的努力,問題終於解決了。

  但源源不斷的俘虜,還是從青海湖邊送來了,跟著是更多的牛心堆、曼頭山戰役戰俘,這讓李玄運,傻眼!

  以前,與吐穀渾的戰爭也打了不少次,吐穀渾軍隊腿腳很利索,跑得飛快,俘虜很少,最多幾百上千,從來沒為關押俘虜犯過愁。

  沒想到這次戰役俘虜,卻是幾萬人,這也讓所有鄯州官吏目瞪口呆。

  難道李靖所率的大軍,比吐穀渾軍隊腿長得更長,跑得更快?

  還是吐穀渾軍隊都蹲在那裏,就等著唐~軍去抓?

  這麽多的吐穀渾俘虜被送來,鄯州的官員在震驚之下更是異常興奮,這些以前老是忍不妨來騷擾鄯州的吐穀渾軍隊,終於沒機會再蹦達了。

  但高興之餘,李玄運犯難,鄯州已經安置了不少俘虜,後麵送來的俘虜已經無處安置了,沒法,李玄運隻得急報長安,轉送一批俘虜到蘭州去。

  朝廷同意了押送俘虜到蘭州的提議,李玄運把最早一批俘虜派兵押到蘭州。

  到後來,蘭州也吃不消接收了,蘭州刺史更傻眼,哪裏來這麽多的俘虜,難不成吐穀渾軍隊全都哭著喊著往唐~軍陣前跑,請求投降的嗎?

  幸好朝廷也派遣了一些官員來協助處理戰事,讓兩地的官員減輕了一些負擔。

  兩地好不容易把俘虜的事情處理好,後麵再沒有多少俘虜送過來了,前線送來通傳是,隨著戰事的進展,被俘虜的吐穀渾軍隊都是被大軍帶著走了,李玄運這才鬆了口氣。

  眼看戰事結束,卻沒讓李玄運空下來,又從長安和其他地方運來大量的物資,要其轉送到曼頭城。

  李玄運動員州裏所有官吏,又忙了幾個月,動用了數萬民工,才把這批物資全部運送到曼頭城。

  事情快處理完,天氣也寒冷了,又從長安送來大批棉衣,這些是給班師大軍穿的。

  這批物資還沒處理好,又接到李靖傳報,大軍即將班師,要在鄯州休整,讓李玄運做好準備。

  開戰後已瘦十幾斤的李玄運,又一次把那些已經和他一般累得不成人形部下們動員起來,為此事忙碌著。

  近十萬人的大軍,還有不少的吐穀渾族人,要準備的物資更是多,更讓李玄運倍感鴨梨,絲毫不敢懈怠。

  雖然鄯州這些官員們都累壞了,所有人都幾乎都沒睡過幾個好覺,甚至許多時候站著都可以睡著,但每個人都是很高興。

  多少年來,常受吐穀渾軍隊的侵擾,時刻提防著,也讓他們疲憊不堪,更是擔心鄯州被吐穀渾軍隊攻破,國土淪陷,讓百姓遭受塗炭。

  如今李靖一戰就將吐穀渾軍隊滅了,除了後患,鄯州再受到攻擊的可能性大降,以後可以輕鬆過日子了。

  剛剛前幾日,長安來的勞軍慰問團抵達鄯州,作為當朝司空的長孫無忌親自帶人來慰勞出征吐穀渾的將士,同時代表皇帝嘉獎了鄯州的官員,讓李玄運倍感榮幸和得意。

  李玄運也絲毫不敢怠慢來自長安的勞軍團,更是賣力的帶領屬下做好事情,把一切事務都打理井井有條。

  李玄運把自己的刺史府也騰出來讓長孫無忌等人居住,自己和家人都擠在一個緊鄰的小院中。

  隻是沒想到長孫無忌卻不願住刺史府裏,而是帶著勞軍的大小官員,全部住在客棧中,隻是所帶的數量眾多的慰問物品,讓李玄運負責守衛。

  貞觀九年九月二十二日下午,李靖所率的大軍抵達了鄯州城外。

  長孫無忌和李玄運率領大小官員全都迎出城十裏外,鄯州的百姓也是傾城而出,迎接凱旋的王師。

  鄯州城外,到處是大唐的軍旗迎風飄舞,鄯州的邊軍守護在兩側,把看熱鬧的百姓分割在兩邊,讓出寬敞的通道來。

  城外擠著看熱鬧的人群已經是人山人海了,百姓們都在翹首等著,許多人更是在那裏談論著各種關於這場戰爭的傳說,一些戰役的經過早已經從負傷的士兵口中傳出來,讓百姓們津津樂道,越說越玄乎。

  隻聽張三對邊上的人道"這位兄弟,你可知道哪位是李靖李大將軍?我都沒看到過他老人家,一會麻煩你給指點一下!"

  百姓都被州兵們攔在外麵,許多人隔得遠了,看不清楚場上的人。

  "我說這位大哥,李大將軍的名諱也是你可以亂叫的嗎?小心我抽你!"

  邊上的李四聽到,瞪眼怒視這漢子。

  "這位兄弟,你別這樣啊,我以後再也不敢叫了,隻是姓李的將軍太多了,不叫名都分不出來,我哪裏敢冒犯李大將軍啊。"

  張三看到許多人對他怒目而視,忙解釋,不停作禮。

  唐時尚武,百姓也是如此,對作戰勇猛的將領,都是沒來由的尊敬和膜拜,也不能容忍人家對他的不尊重。

  "我也不知道,一會瞧瞧,太遠了,看不清楚。"

  見張三認錯,李四這才罷休,轉頭看著老遠處停下腳步的大軍。

  "你們知道嗎,大~炮和火~槍都很利害的,神策軍的騎兵也是異常神勇,有好幾仗都是靠薜仁貴才打勝的,當得李大將軍的真傳,聽說他的手下個個都是會飛的。"張三神秘地說。

  "好像我也聽說過,小薜將軍所領的軍隊雖然人少,但打仗是非常利害,庫山時候,生生地把人家幾萬人打殘了。

  你可知道小薜將軍才用了多少了,一千多人啊!

  隻是沒聽說過他們會飛,你從哪裏聽到的?"

  邊上剛才怒目而視的李四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你們沒聽到啊,街上都在傳,若不會飛,如何能抓住這麽多的俘虜?吐穀渾軍隊跑得可比兔子快多了!"

  看著其他人都往他這邊看過來,張三得意地說。

  "我也聽說了,這位小薜將軍所帶的人能日行千裏,這邊剛打完仗,轉眼又在另一個地方出現了,吐穀渾軍隊都被嚇破了膽,全都蹲在那兒等著他們去抓呢。"

  擠過來的王五也是同樣露出神秘的表情。

  "還有啊,聽人說,小薜將軍的部下都是穿著一身黑色的鎧甲,赤海戰事的時候,許多吐穀渾軍隊都被驀然出現的小李將軍所帶的兵給嚇死了。

  伏允可汗身邊的那些衛兵,都是給小薜將軍一箭一個射死了,結果伏允嚇得自殺了。

  你知道隔著多遠嗎?五百步啊,小薜將軍的箭法利害不?"

  王五更是賣弄著自己道聽而來的故事。

  "哇,那真是太利害了!"

  所有人,張大嘴巴,不停點頭。

  "你是怎麽知道的?"有反應過來的人問王五。

  王五得意說"我堂兄這次在赤海時負了傷,被先一步送回鄯州養傷,是他與我說的!"

  "那你堂兄還說了些?都與我們說說,"

  一些人,抓耳搔腮,恨不得上去掰開王五嘴巴。

  "你們想聽啊,那兄弟我就慢慢說。"

  王五抹去嘴角邊流出來的口水,準備發表長篇大論。

  "來了,來了,快看,將軍們都跑到前麵來了。"

  一人眼尖,看到遠處隱隱的幾騎從停下腳步的大軍中跑了出來。

  所有的人都停下了話語,看著遠處,失去表現機會的王五,大失所望,也隻得掂起腳尖看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