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糧價降,地價必定降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5-14 20:06      字數:3150
  <b></b>"當然有好處。"李治笑嗬嗬的看著李格"錢,你喜歡不喜歡?"

  李格想了一下道"當然喜歡。"

  這還用想,李治不得不鄙視的給了他一個白眼,才道"不隻是錢,關鍵在於,我們需要打破這些,方能創造一個新世界!額,我的意思是,要革除曆朝曆代的弊病,錢反而是次要的東西,這下子,你懂了吧。"

  李格,其實覺得目標不目標甚麽的,不重要,反正他是看熱鬧不嫌事大,他巴不得天下大亂才好。

  這才是年輕人最大的願望。

  接下來,糧價暴跌,終於開始讓許多人,恐慌了。

  至少韋家,現在就很,憂慮焦心。

  韋家在長安有兩處糧倉。

  去年碰到了災情、雖然糧食減產,可因為當初把城西的土地賣給了晉王府,換來了不少的糧食,若再加上今年高產作物豐收,韋家這數百上千人口,就這麽一些嘴,如何能吃得了這麽多糧?

  而存儲糧食,本質上也是需要成本的,而且,若明後年一旦糧食年年豐收,尤其是這紅薯、玉米等高產作物的推廣後,可以預期,未來所需存儲的糧食將會越來越多。

  這就令韋家家主韋玄禎開始頭疼了,因為他現在麵對一個極難選擇的一個大難題。

  王仁義站在他麵前,哭喪臉。

  "東主,莊子那邊已經催促東主盡早做決定了。

  說是,說是,若是不早做決定,將來,隻怕,隻怕要出大問題。

  來年的糧食,就無法存儲了啊。而且,這糧倉必須大擴建,所需的人力和錢糧,隻怕也不是小數目。"

  是啊。

  明年……

  明年收了糧,又該怎麽辦?

  現在糧價已經跌到了穀底,明年全大唐的糧食產量將會更高,那麽明年的糧價,一定會糟糕到底。

  家裏有這麽多土地,每年能種植出這麽多糧食出來,又舍不得拿出去賤價賣出,那就隻能繼續存儲。

  要存儲,就必須建新倉,而這,統統都是,要錢的。

  韋玄禎大為頭痛"不如明年的時候,將陳糧賣出一些?"

  "不可。"王仁義搖頭"現在的糧商都不肯收糧了,他們賣都來不及呢,若是真要強賣,隻怕這價格,還不夠咱們雇傭人力耕種所得來的好處呢?"

  韋玄禎,火大上腦,煩躁不已,"這倉建了又花錢,不建,糧食又要爛在地裏,說來說去,都怪那個可惡的李治,若不是他弄出那高產糧食,韋家何至如此。"

  王仁義就不吭聲了。

  因為他已經算計過了,李治這是陽謀而非陰謀,反正二熟稻、紅薯等高產糧食是弄出來了,難道朝庭推廣高產作物也有錯嗎?

  現在全天下,誰敢說一句搞出高產作物這件事的不是,一旦說了,隻怕陛下都不會輕饒你,便是天下萬民,也要一人一口吐沫將你淹死。

  人家,這是做,善事,惠及天下、後世的大善事!

  可若是你咽不下這口氣,你說這高產糧食作物,我偏不種。

  可問題又出來了,你不種,別人種,這結果會是甚麽?

  這樣一算,竟然是,橫豎都吃虧。

  誰會想到,這原本能牟取大利的糧食耕種,現在卻是越種越吃虧了。

  不過這也隻是對世家大族而言,而對於普通百姓,卻是不會吃虧的!

  因為草根百姓人家本來就沒有餘糧,都是自給自足,可將來一旦種植上這高產糧食作物,隻需一點土地便足夠養活自家幾口人。

  韋玄禎倒吸一口涼氣,驀然哽咽。

  "祖宗留下這麽多祖產,如今,卻要敗在老夫手裏了,這李治,害人不淺啊,老夫、老夫,咽不下,這口氣!"

  王仁義道"東主,還有一件事,也是莊子裏報來的。"

  "又有甚事?"韋玄禎怒喝,他挑起眉毛,感覺一定又是壞事。

  王仁義道"聽說,許多莊農都在鬧事,說是現在糧食不值錢,莊子裏雇傭他們耕種,他們希望不分糧,而是用錢來支付雇傭報酬。"

  "他們想得倒美,世上哪裏有這樣的美事?"韋玄禎破口大罵。

  現在大家都清楚,銅錢值錢,因為市麵上糧食多,而且未來的糧食隻會更多,那麽未來這糧食就不值錢了。

  於是,那些佃戶,理所當然,不希望幫自己的地主耕種時收到的是口糧,當然希望用錢來雇傭他們。

  佃農們雖然愚蠢,可這種愚蠢,隻是在長遠見識上,終究他們不讀書,也沒見過更大的世界。

  可是,在眼前利益麵前,他們還是精明的,現在傻子才為糧食耕種呢,就是要你給錢,紫銅的那種錢。

  王仁義苦著臉道"學生隻怕,將來他們要鬧事啊,就算不鬧事,將來隻怕有許多人要逃走,現在他們情緒很激動,派去管理的幾個人,現在還能維持住局麵,可一旦時間長了,就,……。"

  不用王仁義說下去,韋玄禎,已經臉色,慘白!

  好嘛,真是所有問題都一下子,暴露無遺了。

  "這李治,還讓不讓人活了?"韋玄禎心情越加暴躁,又破口大罵"這日子沒法過了,沒法過了啊。"

  猛的,韋玄禎驀然想起了甚麽,忙道"我那侄兒,韋節榮,當初他說賣地,現在想來,也未必沒有道理。"

  此時,韋玄禎竟然想到了那個傻乎乎的侄子,驀然有點,後悔了!

  若是那個家夥剛從格物學堂回來,就叫囂要賣地,若是當時不是處罰他,而是聽他的話,……。

  若是那個時候賣出第一批土地,趁著地價還不錯的行情,換來一大筆錢,也未必不是一個好辦法。

  那個家夥,看上去傻乎乎的,可實際上,……。

  可人生沒有後悔藥!

  "東主,你是不知道,那韋節榮,早就將自己的私地賣了。"王仁義道。

  "甚麽?"韋玄禎瞪大眼睛。

  韋家的土地有兩種,一種是供韋玄禎這樣的一家之主供給的族地;

  不過其他各房雖然沒有分家,卻也會撥發一些土地給他們;

  這就是二種土地,它叫私地,數目大致會在數百畝至數千畝不等,比如韋玄崢和韋節榮父子所在的六房,就有七千多畝私地。

  韋玄禎大驚"他家何時賣的?"

  "還不是那個小瘋子因為口口聲聲要所有人賣地,在宗祠裏挨了家法,回去之後,便像瘋了一樣,非要說神嘛加油、努力、奮鬥,還說地是不能留了,要賣地。

  他爹韋玄崢自是不肯,他便要上吊尋死覓活,東主你也知道,那六東家是甚麽人,他是將自己兒子當寶貝的。

  一見兒子如此,便甚麽都顧不上了,竟真的將他們六房的私地統統都賣了個幹淨。聽說……"

  說到這裏,王仁義吞了吞口水,羨慕"聽說賣了一個好價錢呢。"

  "這個畜生啊。"韋玄禎大罵"他賣地居然也不叫上老夫!"

  "東主,這?"

  韋玄禎似乎覺得這樣說不妥,於是改口"這個小畜生,他是仔賣爺田不心疼啊。不過,現在當務之急,是該賣出一些。"

  "不可。"王仁義搖頭"此時不是最好時機,這幾日,土地的價格已跌了一成多了,若是這個時候賣,隻怕要吃大虧啊。

  何況韋家這麽多年來積攢了這麽多土地,這是韋家立業之本啊,東主,要三思。"

  韋玄禎一聽,慢慢冷靜,頓了半響,道"對,對,這個時候,一定不可賣。若是賣了,就真是不肖子孫了,就和那六房一般。王先生真是金玉良言,老夫差一點糊塗了。"

  王仁義立即露出了睿智神色,他深諳一個道理,在自己東主麵前,自己是不是睿智,不重要,一個人想要找到一份不錯的差事,最重要的是自己要顯得,睿智。

  果然,韋玄禎隻看到、他那意味深長、智慧淡定的模樣,心裏就淡定了,這情緒,傳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