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虛戰報,李靖埋隱患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5-05 09:07      字數:3494
  貞觀九年四月底,伏俟城,吐穀渾人國都,終於被唐~軍占領。

  進入伏俟城的李靖心情大好,天柱王部被全殲,伏俟城兵不血刃的攻占,吐穀渾的戰事進展如此之快,還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自薜仁貴和執失思力疾速馳援薛萬徹和薛萬均部後,李靖憂心忡忡,生怕薜仁貴所部趕不及,薛氏兄弟所部遭遇吐穀渾軍隊的突襲,損失殆盡。若真如此,那此戰即使取得最終的勝利,也難免留下諸多的遺憾。

  也怕神策軍在此戰中損失過大,那李治和他的師父以及皇上,這近一年來所費的心血,都要毀了大半。

  所以李靖對薜仁貴的要求是,隻要擊潰天柱王部即行,不要求殲敵多少,也同時嚴令執失思失的數千人馬,一道前往,。

  但沒有更多的馬匹更換,也隻有薜仁貴所部每人有兩馬換騎,急速趕往。

  李靖擔心的,還有李大亮部,因為長久沒有消息傳來,李靖不知道他們所處位置,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截住吐穀渾軍隊殘部的西逃。

  但對李大亮這位有勇有謀的將領,李靖還是稍稍的放心的。

  李大亮所部,在涼州一帶多次抗擊吐穀渾軍隊的侵犯,很是有作戰經驗,對環境的適應上,也是比長安出發的軍隊好。

  李大亮在以往的作戰中,表現的異常機智勇敢,是位有勇有謀的戰將,這也正是李靖向李世民要求李大亮以涼州所部人馬南下加入出征大軍的理由。

  李靖自己所領的本部並沒有跟著去馳援薛萬均和薛萬徹部,而是依然按原來的戰略,沿青海湖邊往伏俟城進發,也打算趁吐穀渾軍隊軍隊出擊薛氏兄弟部,伏俟城附近防衛空虛的機會,趁機取之。

  但吐穀渾軍隊的敗退如此之快,李治部高效的快速打擊能力,李大亮部的及時出擊,都是出乎李靖的意外,以至於他所領的本部,還在執失思力和李治後麵才抵達伏俟城。

  李靖抵達伏俟城下時,李大亮部已經造出一架的投石機來。

  李靖第一次看到了火器在戰場上使用,第一次看到用火器攻城的情況,士兵們把尖頭彈準確地打到城牆中部,炸開一個大坑,比神策軍演練要真實的多,讓他驚歎不已!

  這是實戰,不是那天天瞄準好的靶子。

  形勢所迫,慕容順已經殺死了天柱王,並囚禁了同父異母的弟弟,吐穀渾的太子尊王,率領伏俟城內殘餘的名王、貴族及部族人,打開城門,向唐~軍投降了。

  雖然先前用攻城炮向城內打了幾炮炸毀了幾處建築,但伏俟城的總體還是保存完整,稍修複一下即可,這樣的結果是最好的。

  戰事進展的過於順利了,讓李靖都少了些成就感。

  ……

  伏俟城內王宮裏,還是挺寬敞的,布置的甚是富麗堂皇的大堂內,李靖坐在上首。

  座下是李大亮、李治、王玄策、薜仁貴、歸海一刀、王玄武、蘇定芳、鄭仁泰、執失思力及其部下的一些將領。

  慕容順被傳了進來,還有其他一些吐穀渾頭人。

  "吐穀渾大寧王慕容順參見大唐西海道行軍大總管李大將軍。"長得異常帥氣的慕容順向李靖行了一禮,對眾將隻是地點了點頭,一副不卑不亢的神色。

  其他吐穀渾頭人都是如履薄冰。

  李治一下子對眼前這位長得和漢人基本無區別的中年帥哥有了些好感。

  一般來講,部族受此打擊,舉城投降的人,定是心裏惶然,滿臉灰暗的,今日麵對李靖及諸將,受軍人氣勢的影響,也肯定會神色慌張的。

  但慕容順卻沒有表現出特別異樣的神情來,這人太不一般了。

  不過想想慕容順的經曆也明白。

  慕容順作為人質,在長安呆了多年,經曆了兩朝,本來楊廣讓其回來當吐穀渾的可汗,讓大寶王尼洛周輔佐,但尼洛周卻被部下所殺,慕容順不果又返回長安。

  到後來,蒙李淵送還,隻是回到伏俟城後,太子之位也被人奪去,在國內還受到國相天柱王的排擠.經曆過如此變故,心性肯定異常沉穩了。

  更有一點讓人佩服的是,如此場麵下,慕容順卻還能在吐穀渾國內保持一份地位與影響力,最後誅殺天柱王,率其餘名王、貴族投降,還把太子尊王也一並交給了唐~軍。

  要知道吐穀渾國內,除了可汗外,地位最高的就是國相天柱王了,下麵才是各部落頭人封當的名王,名王數量眾多,但國相隻有一位,且天柱王掌握了吐穀渾國內大部的權力。

  能如此作為的慕容順定是非常之人。

  "大寧王免禮,"李靖臉上的笑意,看著慕容順道,"幸虧有大寧王的大義,讓伏俟城少了些殺戮!"

  李靖在出發前,也多少知道過慕容順的一些消息。

  當初與李世民密議的,許多正是有關這個曾留在長安作人質的前吐穀渾太子的事兒。

  一個很重要的打算,就是在戰事結束後,派人尋訪這位鮮卑和漢人的混血兒,來收拾殘局。

  如今慕容順獻給了唐~軍一份大禮,把天柱王殺死了,並攜太子尊王及一眾名王向唐~軍投降了,讓慕容順主持善後事兒當是最好的。

  "小王一直仰慕中原文化,也曾一力勸父汗與大唐修好,無奈小王在國內位卑言輕,所說的話無人會聽,父汗年事已老,被天柱王蒙騙,數次三番犯大唐邊境,觸怒大唐皇帝的龍顏,招來戰事,讓如此多的生靈遭受塗碳。

  小王在規勸族人後,他們始省悟,願與大唐上國修好。"

  "大寧王真乃識實務者,眼光長遠。其實吾皇也不願妄動兵戈,怕眾多無辜百姓受害,若早有大寧王出來主持大事,那這一場兵戈早就可以化作無影!"

  李靖一雙眼睛一直盯著慕容順在看,心下也佩服慕容順的沉著。

  "小王代表吐穀渾各部落,向大唐皇帝效忠,願世代作大唐的蕃屬,"被李靖的氣勢所迫,慕容順緊張起來,"餘下散於各處的族人,小王也會使人喚其歸來的!"

  "大寧王所做的一切,本帥會告知皇帝的,"李靖語氣還是不帶感情,"還有一事本帥要告知於大寧王,你的父親,慕容伏允可汗,兵敗自殺於赤海,我已經使人將其屍身,運往伏俟城來。"

  "父汗自吋他的錯誤行為,給族人帶來了災難,以一死謝罪,這也是他最好的歸處,"慕容順臉上並無太多悲傷的表情。

  而其他的吐穀渾頭人臉上憤憤的表情,但又不敢表露出來。

  多年呆在長安慕容伏允不過問,還有歸來後王族間爭權的事兒,慕容順和父親間那份親情早已淡薄了。

  之前已經知道自己父親身亡的消息,慕容順稍稍的悲傷後,也就沒有其他想法了。

  慕容順想著的是,如何在遭受唐~軍致命打擊後,保住吐穀渾的這一片國土。

  ……

  在慕容順退下後,李靖這才和眾將議事。

  李靖仔細聽取各將報告後,也是大大稱讚一番諸將齊心協力,才將吐穀渾軍隊擊敗,並最終兵不血刃奪取伏俟城。

  並宣布,此次出征主要戰略目標已經完成。

  慕容伏允自殺,天柱王被殺,慕容順獻伏俟城投降,吐穀渾國內主要的作戰力量都被消滅,餘下的任務是清剿剩餘的吐穀渾殘部。

  "下麵我宣布新的作戰命令:李大亮部,往蜀渾王方向搜索攻擊,執失思力部往居茹川一線,這兩處,還有大部的吐穀渾族人,"

  李靖指著掛在上首的地圖道,"吐穀渾三十餘名名王,還有許多未歸附,你們一定要將他們帶來,無論是人還是首級。"

  李靖說話的聲音並不是很重,但卻讓各將都心頭一凜,李靖這話是在慕容順說願意宣族人來歸後說的。

  李靖同時命令在赤海一帶的契苾何力部、薛萬徹和薛萬均部,還有李大亮一部,統一由薛萬均指揮,在附近一帶執行清剿的任務。

  李靖、李大亮、李治等還不清楚薛萬徹和薛萬均部的損失情況。

  這兄弟兩發來軍報上說,在赤海一帶消滅一萬多吐穀渾軍隊,俘虜近萬人,諸多糧草牲畜。

  雖然自身損失也較大,但最終取得了赤海一戰勝利。

  薛氏兄弟在戰報中絲毫沒有提及中了天柱王的伏擊,損失慘重之事,把這場戰役說成了遭遇戰,軍中的損失都說成與吐穀渾軍隊正麵對戰的結果,並且隻是略提及契苾何力部馳援他們,助他們一臂之力。

  但卻把薜仁貴所部的快速攻擊對吐穀渾軍隊的打擊說的無比重要,稱這樣快速的襲擊正是給予吐穀渾軍隊最致命的一擊,才有他們所部如此輝煌的戰果。

  薛萬均為且末道行軍副總管,所部原準備編入且末道行軍部管李大亮軍中,但李靖在鄯州改變作戰方案後,薛氏兄弟並沒隨且李大亮部插向青海湖西,而是置於自己親率下。

  在分兵追擊時,契苾何力部也是編入薛氏兄弟下,戰報隻是由薛氏兄弟所發。

  契苾何力根本不知道薛萬均所傳戰報中,沒寫上遭受天柱王的伏擊,受到重創,是他的奮力援救,才使薛氏兄弟脫險的事兒,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薛萬均和薛萬徹為了遮掩他們魯莽冒進帶來的損失,把他的功績都抹掉了。

  李靖在飛傳長安的軍報中,都是按薛萬均傳來的戰報而寫,這點疏忽後來讓李靖異常懊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