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天柱王,吐穀渾內訌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5-04 14:58      字數:3773
  "報告將軍,奉大帥令,讓我們快速趕到這兒。"領頭校尉奔到薛仁貴身邊,報告道。

  經校尉解釋,薛仁貴這才明白。

  李靖得知這幾部追擊吐穀渾殘部到達伏俟城,也知道伏俟城城池堅固難攻,這些衝在前頭的騎兵,對城池可是隻能望城興歎了。

  因此令王玄武陪著李治,率這隊神策軍士兵,快速趕了過來。

  據這名校尉所報,李靖本部,也已經在伏俟城數十裏外了。

  "九皇子,末將想出一個攻城的方法,想辦法做幾架投石機……"李大亮對李治說。

  李治笑笑。

  "李將軍,這地方,都是草場,連石頭也沒多少,都是些易碎的石頭,用投石機拋擊,對敵方沒有太多打擊力!

  我們不用石頭,還有更利害的武器。"

  "哦,更利害的武器,那是甚麽?"

  李大亮滿臉疑惑,但還是派人傳令,讓砍木頭士兵,還有軍中的一些能者,製作簡易拋石機。

  圍城的唐~軍卻不知道,此時小小的伏俟城裏,已是波瀾迭起。

  被李大亮部追擊的天柱王,仗著馬快,帶著一群殘兵敗將衝進城,馬上關閉城門,把唐~軍關在城門外。

  依著堅固的城池和城門,雖然暫時躲過了唐~軍的打擊,但天柱王知道,這樣的情況隻是暫時的,唐~軍不進攻,都可以把他們困死、餓死。

  城內的食物牲畜隻夠這幾千人吃上幾天,幾天後,別說唐~軍造出攻城的器具,隻要他們圍而不攻,裏麵的人都沒法活著出去。

  天柱王命令手下的士兵把守各處的城樓,並親自坐鎮指揮,以反擊唐~軍的攻城行動。

  待發現唐~軍隻圍而不攻後,才帶著幾十名護衛,往王宮去,準備與留在伏俟城的尊王商量著想法突圍出去的事兒。

  他知道,被唐~軍截住的慕容伏允肯定是沒有脫身的機會了,不死也是被唐~軍俘虜;

  若他有機會帶著尊王突圍出去,往西入大漠投奔黨項部;

  已經追殺千裏、疲憊不堪的唐~軍,在漫漫大沙漠裏,肯定是追不上他們的。

  他從自己帶回來的人中挑選一部,再加上尊王身邊的護衛們,及城裏防守的一些士兵,還有幾千人的可戰鬥力量;

  把這些人員中的精銳集中起來,從王宮裏那條隻有他和慕容伏允知道的秘密地道潛出去,再讓另外一部佯裝往另外方向衝擊,吸引唐~軍的注意,那還是有機會逃走的。

  天柱王心裏詛咒著,為何事先不在布哈河上搭建一座橋,有橋的話肯定能逃生。

  自己帶人過河去,把橋板抽了,唐~軍即使人多,但麵對湍急的河流,還有冰涼刺骨的河水,也不可能淌過河追上他們的。

  天柱王想到這些,還是心有餘悸,唐~軍強大的追擊能力讓他根本想不到,自己如此玩命地逃亡,居然都擺脫不掉,怪不得慕容伏允的殘部後麵一直有唐~軍追蹤而來。

  天柱王也在懊悔著,不該去伏擊那部冒進的唐~軍,若那時就遠遁而走,即使西北方向已經有唐~軍在攔截,還是有可能逃走的,無論怎麽樣,總是被人困在這座小城裏強。

  現在落得如此情景,難道真是天要亡我?

  天柱王很,悲憤!

  隻是,如今再後悔,也是沒有用了,當務之急是想辦法衝出城去,尋機逃脫才是上策。

  天柱王帶著護衛剛走到王宮外,被攔下,仔細看眼前這些人,卻不是以前那些王宮守衛的熟悉麵孔。

  "國相要見太子,你們都敢攔?不要命了!"天柱王的護衛頭目大聲喝斥道。

  雖然吐穀渾名義上的可汗是慕容伏允,但這些年來,吐穀渾國內的權力大部集中在國相天柱王手裏;

  而慕容伏允對其又是言聽計從,可以說,天柱王是吐穀渾國內實際的掌權者,平時出入王宮根本沒人敢阻擋他們。

  如今被人攔截在外麵,天柱王很惱怒,護衛也都撥出刀。

  "如今的太子是大寧王,我們奉大寧王的令,在此守衛王宮,沒有大寧王的命令,誰也不能進。"

  讓天柱王沒想到的是,那些王宮前的護衛根本不賣他的帳。

  "甚麽?那個漢家雜種,時候輪到他來發號施令了。"

  天柱王大怒,以前他正眼都不瞧的慕容順,如今居然敢如此!

  "大寧王有令,在大汗未歸之前,伏俟城內一切,都是他說了算。"

  可是那名領頭的軍官,卻絲毫不賣帳。

  天柱王隱隱想起,這人就是慕容順身邊的一名護衛頭目,心裏一驚。

  隻是天柱王不明白,慕容順身邊並沒多少人,如何能控製伏俟城內的局麵呢?

  城內所居的,都是天柱王的親信和手下,這些人會聽從慕容順的號令?

  若慕容順控製了城內,自己敗逃進來前,為何不關閉城門,讓唐~軍對付他?

  進城布置防衛時,城內的士兵也沒有表示不服從?

  天柱王不知道,他領兵出城的這些天,伏俟城內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故。

  大寧王慕容順在一些名王貴族的支持下,控製了城內的局勢,太子尊王也被其扣押軟禁。

  慕容順是慕容伏允的長子,是慕容伏允的正妻、隋宗室女光化公主所生,在隋煬帝統治時,慕容伏允派其向隋進貢,被楊廣扣留當作人質留在長安。

  但正因為他身上留有漢人的血,且又長期被扣在長安做人質,慕容伏允在天柱王的蠱惑下,對慕容順日漸疏遠,並廢了慕容順的太子位,讓給另一外兒子尊王。

  慕容順在長安呆了多年,受漢俗影響頗深,被李淵放回國後,一直建議慕容伏允與唐交好,讓喜歡攻擊掠奪的天柱王瞧不起,天柱王也就一力支持與慕容順爭奪太子位的尊王。

  這些年,深受打擊的慕容順也試圖想來拉攏過天柱王,但都被天柱王拒絕了,慕容順隻得忍氣吞聲。

  如今按天柱王建議經常擄掠大唐~軍境的吐穀渾被唐大軍打得慘不忍睹,吐穀渾國內的一些部落頭領開始對天柱王表示不滿,慕容順趁機拉攏這些名王貴族和部落頭人,反對天柱王。

  特別是在天柱王不聽勸阻,執意帶領吐穀渾的最後一支精兵出擊後,不滿的力量進一步壯大,而無能的尊王又沒辦法駕馭這一切,這些部落頭人隻能找上慕容順,讓其來主持大事。

  把留在伏俟城內的天柱王親信都控製了起來,王宮的護衛也都換了些人,外麵,還有人埋伏著。

  隻是這一切,天柱王還不知道。

  被阻攔在王宮門外,惱怒的天柱王護衛舉著刀欲上前砍人。

  這時,從王宮裏走出一個容貌異常俊秀,氣質甚是儒雅的中年人,正是吐穀渾大寧王慕容順。

  他怒喝:"誰敢違抗本王的命令,私闖王宮?"

  王宮門口的護衛讓出一條路,慕容順走到前麵,身後還有一些吐穀渾國內的權貴和部族頭人,天柱王的護衛相互看了幾眼,也隻得退下。

  看到宮門口對峙的雙方,慕容順恍然大悟:"原來是國相!國相帶領這麽多唐~軍士兵來到王城,究竟想做甚麽?是想把我們都獻出去嗎?"

  "你,本相是中了唐~軍埋伏,與之惡戰不敵後才撤回來的。"

  天柱王看著嘴含譏笑的慕容順,氣就不打一處來。

  "國相不是說要伏擊唐~軍,接應可汗嗎?怎麽反被唐~軍伏擊了?如今可汗人又在何處?"

  慕容順臉色猙獰,語氣陰冷。

  "分明是你,扔下我們,私自逃走,卻不幸遭遇唐~軍。如今被唐~軍追擊,無路可逃了,才回到王城來的吧?

  連可汗都扔下不管,你自己說,該當何罪?"

  "大寧王想如何?"

  天柱王自知理虧,沒法辯解了,卻還是惡狠狠的說。

  慕容順口氣很強硬。

  "國相,本王現在已經是吐穀渾太子,本王的那位弟弟尊王已經讓出太子位,城內的一切都須聽從本王調遣,你的部下也是如此!"

  天柱王氣急敗壞地吼道。

  "放屁,吐穀渾的事時候輪到你這個漢家雜種來說話了?"

  慕容順俊美的臉,氣得發青,伸著一根手指、顫抖喊。

  "你說甚麽?你,你,敢汙辱當今的太子!來人,給我拿下!"

  "你們誰敢上?"

  天柱王手一揮,身側的護衛擋在前麵。

  躲在護衛身後的天柱王繼續吼道,"白寧王、白玉王,你們也聽這個漢家雜種的令?"

  "天柱王,是你的倒逆施行招來唐~軍的攻擊,讓我們一切都失去了,我們再也不聽你號令了。"

  白蘭王和白寧王躲在人群後,跳著腳說。

  接著,昔日對天柱王阿諛奉迎的吐穀渾頭人們,幾乎是眾口一詞,指責天柱王對大唐邊境的攻擊,召來了唐~軍的報複,讓他們部落損失慘重。

  "你們也都如此認為嗎?"

  天柱王不敢相信自己眼睛,這些以往拚命巴結自己的人,如今卻像看仇敵一樣,看著自己。

  "你玩弄權柄,把我們的族人都毀於一旦。"

  一名老者上前一步,指著天柱王罵。

  "我們早就看不慣你的舉動了,今日我們要為族人討回公道!"

  吐穀渾國內那些部落中,每個部落中由一名或者幾名名王作頭領,小一些的部落則隻有頭人,沒有名王。

  但無論是名王還是頭人,對他們來講,自己部落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如今許多部落人員消耗殆盡,作為部落頭人的他們,無不氣急敗壞。

  "啊!"

  一聲慘叫,天柱王的護衛飛快揮刀,在眾人來不及反應時,就把這名老名王斬了。

  天柱王平時在國內根本沒人、敢對其大聲說話,更別說如此威脅,因此天柱王的護衛,毫不猶豫地把這名敢挑釁的名王,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