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又開拔,進發曼頭山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4-28 19:55      字數:3377
  <b></b>李靖臉上露出讚賞,"好,所想不錯,此正是老夫要實施的戰法!"

  爺孫倆兩個詳細探討了下一戰部署安排,特別是李治所部的行動目標和目的。

  "奔襲曼頭山之戰,必須成功,不然,牛心堆之敵也會趁機逃走,小九子,你明白老夫的安排嗎?"

  李靖嚴肅地說。

  "小治明白!

  "對地形有了大致了解的李治怎麽會不明白。

  李靖不先攻擊牛心堆之敵,就是想取得曼頭山後,把牛心堆那數萬吐穀渾軍隊關在那片黃河與拉脊山間的山穀裏,再全部殲滅。

  李靖盯著沙盤看著。

  "安排還是如原來那樣,你部與契苾何力部一起行動,一會老夫讓契苾何力到帳中商量作戰安排事宜。""是,靖爺爺!"

  見李靖沒再吩咐自己事兒,李治說出自己心中設想。

  "靖爺爺,庫山此地險要,我們若築一城守衛,那即使以後吐穀渾軍隊能卷土重來,想攻擊鄯州一線,也沒有辣麽容易了!"

  "正是,老夫再與皇上的奏報中,已經有此建議了。"

  李靖嗬嗬笑言,對眼前這個小李治能想到這一點,很是滿意。

  "哦!原來靖爺爺您早已經想到了!對了,靖爺爺,您把我兩位皇叔分作一路,不擔心他們起內訌?"

  李治終於把這個困惑半天的問題也問出口。

  看到剛才李道宗和李孝恭在會議時吵鬧的情景,想著若這兩人在以後的行軍作戰中意見相左,誰也說服不了誰的話,那不是要出問題麽?

  李靖笑笑,言。

  "他們兩位都多次跟隨在老夫身邊了,相互間脾性都知道,都是識大體的人,吵架歸吵架,但作戰時一點也不含糊,執行老夫的命令從來不會有差池。

  他們所說的,也都是從局部考慮問題,但還欠了些全局觀點。有分歧才可以彌補相互間的不足,做出合理的決定。兩人都是難得的將才啊!"

  是將才,那也就是說,在今後的行軍打仗時候,在決策上離帥才還是差上一點。

  "靖爺爺,那小治也去做準備了。"

  和李靖聊了大半天,李治準備告退。

  "小九子,待會,你先喚王玄策和薜仁貴他們進來,老夫有話要吩咐他們!"

  "是。"

  李治疑惑,不知李靖要吩咐他們做甚麽。

  "王玄策和薜仁貴。"

  李靖看著兩位身材高大的將軍,還有他們身後的幾人,用異常嚴厲的聲音說。

  "你們幾個,任何時候必須得保護好你們九皇子的安全。"

  庫山一戰,唐~軍繳獲了約七千匹戰馬,都是腳力不錯的青驄馬和喬科馬,還有大批的牛羊牲畜、糧草及珍寶玩物。

  戰馬除一部補充到神策軍和契苾何力部中,其餘大部補充到李道宗和李孝恭所率領的南路軍中;

  糧草及其他物資也是優先供應,南路軍所部三萬餘人,已經全部配備馬匹。

  二李部在李靖下達軍令的第二天一早,即全線開拔,翻過赤嶺,沿湖岸一帶南下,向青海湖南,樹墩城方向攻擊前進。

  而同一時候,李靖率本部、神策軍大部,約五萬人,除一部運送輜重糧草外,其餘快速向曼頭山和牛心堆一帶移動。

  特戰隊中的一部,更是早一天就出發了。

  曼(萬)頭城建在曼頭山腳下、黃河邊不遠處,這座小城和其他吐穀渾軍隊所建立城池一樣,裏麵居住的都是吐穀渾名王、貴族或者部落頭領。

  曼頭山與庫山、牛心堆三地間成掎角之勢,可以相互策應支援。

  庫山和牛心堆分居在拉脊山的東西兩側,麵對唐境、地形險要,是防衛吐穀渾的門戶。

  曼頭山是兩者往吐穀渾腹地的交匯點,相距都在兩三百裏間,這三地共同扼守著美麗富饒的河湟穀地。

  相對於庫山和牛心堆,曼頭山地勢不高,相對平坦,已經算是黃河穀地;

  吐穀渾駐守曼頭城的大營也建在幾個地勢較緩的山坡地間。

  從庫山方向進入這片穀地,有幾個險要山穀隘口,築有工事,有大量吐穀渾士兵守衛,並有烽火可以報警。

  庫山遭襲後,白蘭王帶著殘部,利用所騎戰馬速度優勢,擺脫唐~軍追擊,快速往青海湖岸逃跑,卻也沒忘記慕容伏允所下的命令,一旦形勢不對,即放火燒牧草。

  放火燒牧草是高昌王慕容孝雋的計策,當初慕容孝雋建議慕容伏允,令庫山守將白蘭王,若是形勢不對,則可放棄庫山往西南逃遁,與他部會合。

  若是戰敗,也可向曼頭山逃跑,並使人放火燒壞牧草,以阻止唐~軍追擊。

  白蘭王兵敗庫山,幾乎全軍覆滅,怕受到慕容伏允和慕容孝雋的責罰,沒往敢曼頭山一帶跑;

  而是沿著湖岸往伏俟城方向而去,找鎮守伏俟城同一部落的族兄天柱王領罪去了。

  有一點出乎慕容孝雋意外的,雖然大火阻擋了唐~軍的追擊;

  但大火借著風勢,卻是往西南方向大範圍地蔓延,連綿數百裏,燒到了曼頭山附近。

  即使白蘭王想往曼頭山跑,也沒了可能。

  駐防於蔓頭山、樹墩城一線的慕容伏允和慕容孝雋,這幾天剛好到曼頭山一線察看情況。

  原打算看形勢不對,即往西北逃竄,但,也被這場大火困在曼頭城內。

  這段時間情況太過異常,派出的斥候沒有偵察到唐~軍任何動靜,也沒有庫山消息,連以足智多謀著稱的慕容孝雋也大惑不解,庫山狀況到底是什麽樣了?唐~軍究竟是想幹什麽?

  但看到這場大火燒過來,慕容孝雋有了肯定想法,庫山一帶形勢肯定不妙,不然,白蘭王不會放火燒牧草。

  慕容孝雋強烈建議慕容伏允,準備放棄曼頭山和曼頭城及牛心堆,向西北方向撤退!

  但是慕容伏允還是不願放棄這塊地方。

  河湟穀地是吐穀渾水草最豐美的一塊牧場,也是其境內少數可以耕作種植作物的地方,丟了也就差不多丟了吐穀渾根本。

  如今又沒有唐~軍的確切消息,拉脊山口方向也沒有敵情出現,因此猶豫著又多呆了一天。

  慕容伏允還有另一個想法,這一場大火,有可能迫使唐~軍退兵,失去了天然草場,唐~軍沒法提供辣麽多草料,支持不了太長時間戰事。

  讓慕容伏允沒想到的是,唐~軍一部,在草場上還有餘火之時,已經行進在追殲他們的路上。

  按李靖的命令,滿員騎兵配置的薜仁貴和契苾何力部為前鋒,共計約五千人,在更換所有的戰馬後,以最快速度往曼頭山一線突進。

  但李治所不知道的是,坐陣曼頭山指揮的是吐穀渾可汗慕容伏允,特戰隊員早前探聽到的情報,也沒有說明慕容伏允呆在曼頭山。

  最新派出偵探情報的特戰隊員,還沒有情報送上來。

  庫山分兵後第二天一大早,依李靖的安排,薜仁貴就率部從庫山出發。

  這段路,比起從鄯州到庫山的路,要好走多了,行軍速度也相對更快。

  神策軍士兵利用月色,星夜趕路,如今已經是第二天行程,翻過最難走一段山路,離曼頭城已經不遠。

  兩支特戰隊中除少數一部分隊員遊走著四處偵探情報外,一部三十人在吳二毛的帶領下,比大隊人馬早一天前就出發往曼頭山而去,這些人是最早的那批隊員。

  其餘的大部依然行在隊伍的最前麵,執行他們的使命,擔任搜集前方吐穀渾軍隊情報、截殺對方斥候偵騎的任務。

  薜仁貴率領神策軍騎兵奔馳在往曼頭山的路上,放眼望去,整個河湟穀地都是火燒過的焦黑,牧草已經全部被燒光。

  雖然吐穀渾軍隊的瘋狂放火,燒毀了大量的牧草;

  但在薜仁貴看來,並沒給已方帶來多少影響,甚至沒有了野草阻拌,騎兵行進速度更快。

  馬的草料問題,隻要能消滅曼頭山的吐穀渾軍隊,一切都可以解決。

  庫山一戰,繳獲的糧草多的出乎他們意外。

  從吐穀渾軍隊囤積這麽多糧草上看,燒壞牧草的舉動定是他們就是計劃好的。

  這次快速奔襲的唐~軍士兵,也隻帶了三天的糧草。

  在神策軍騎兵後翼緊跟著的是勇敢的突厥小夥契苾何力率領的兩千多契苾部士兵。

  臨出發前,契苾何力在李靖麵前立下軍令狀,此戰若不能完成即定任務,願受一切處置。

  李靖讓契苾部配合薜仁貴的神策軍一起行動,並受薜仁貴的指揮。

  李靖原想著這位歸降的突厥將領,會不服氣。

  因為契苾何力的左領軍將軍職比薜仁貴高,但沒想到契苾何力沒做考慮,一口應承。

  草原漢子都是仰慕英雄的,契苾何力也不例外。

  對薜仁貴在庫山一戰中立下的戰功,他是由衷敬佩,想著能多些交集。

  如今套近乎的機會就在眼前,而且又是立功的好時機,契苾何力哪會輕易放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