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燒野草,阻我也阻你
作者:大唐謫仙      更新:2021-04-28 19:55      字數:3427
  <b></b>"將軍,將軍,吐穀渾軍隊放火燒野草了。"

  老遠就傳來最前麵那名特戰隊員驚恐叫喊聲。

  "什麽?!"

  雖然知道肯定有重大事情發生,不然久經磨練的特戰隊員不會驚慌。

  但王玄策還是大驚失色!

  看來是王玄武那邊,沒有把逃跑的敵軍全留下來,還有,漏網的。

  "逃跑的吐穀渾軍隊點燃了野草,前方火勢很大,正往這邊燒過來,"

  那隊員跑到跟前,上氣不接下氣地說。

  跟著又有幾名隊員飛奔著過來報告類似情況。

  高原上的春天來得遲,此時正是冬末春初時刻,春草尚未萌發,滿眼都是連綿的枯黃色,牧草極易點燃,而且青海湖邊風很大,一旦燒起來,火勢難以控製。

  這些牧草是戰馬天然的食料,但也是戰爭中可以利用的武器。

  李道宗看著山下一眼望不到邊的枯黃色野草,臉變如白紙。

  遠遠的,又有一群騎兵往這邊跑過來,那是李道宗派去追擊吐穀渾軍隊的那一部,被火勢所迫逃回來。

  "副帥,讓士兵們割出一道隔離帶,以阻止火勢往這個方向燒過來。"王玄策向李道宗建議道。

  回過神來的李道宗趕緊下令部下士兵,到遠處割出一條隔離帶來,並把這情況火速報告給星夜趕過來的李靖。

  王玄策站在高處,用望遠鏡看著四周割野草的上萬士兵,還有很遠處隱隱濃煙。

  吐穀渾軍隊這招太絕了,不但用火阻擊了我方的快速進擊,也讓大軍草料出現問題。

  青海湖邊,都是連片牧草。

  李靖所率大軍草料準備並不充分,本來打算,就有就地取草計劃。

  這肯定是剛才逃跑的那一群吐穀渾軍隊、漏網之魚放的火!

  是何人想出如此高招?慕容伏允?慕容孝雋?還是天柱王?

  ……

  第二天午後,青海湖邊大火漸漸熄滅,放眼望去,滿地焦灰。

  接到報告的李靖大軍趕到庫山下,與李道宗和王玄策部會合。

  李靖緊鎖眉頭,吐穀渾軍隊放火燒毀牧草,確實出乎意外。

  在李道宗和王玄策關於這次戰況通報後,立即召集諸將,召開緊急軍事會議。

  到會的將領基本與在鄯州相差無幾,隻是少了負責後勤運輸的李玄運,還有左驍衛大將軍段誌玄。

  段誌玄部已經奉李靖令,從鄯州出發,急速插往青海湖南大非川一線,以阻擊可能的吐穀渾軍隊南逃。

  李道彥部和高甑生部進展緩慢,讓李靖不得不改變作戰方案,也使正麵攻擊的兵力少了一些。

  李靖先是和諸將通報庫山一戰戰果,並稱讚李道宗、契苾何力和李治部在此戰中作戰勇猛,以極少代價取得此戰勝利,並已經將戰報快馬送往長安。

  通報完戰況,李靖看著帳下列隊部將問,"吐穀渾軍隊庫山戰敗,燒毀牧草。

  依我方最新情報,吐穀渾軍隊也被這場大火所阻,沒法撤離。

  慕容伏允的大部兵力,還在曼頭山和赤水一帶據險布防。

  可能是希望這場大火能阻止我方的追擊,同時做好繼續往西或者往南逃遁的準備。

  在此本帥想問問諸位,有何看法?有何計策?"

  李道宗第一個發表意見。

  "大帥,如今青海邊大片的草場被焚毀,行軍途中戰馬將因沒有食物而疲瘦,我方士兵初到如此高地,都未曾適應下來。

  且吐穀渾軍隊所居之地地形險峻,他們的戰力也不差,出乎我們的意外,庫山一戰,打得並不容易。

  而吐穀渾軍隊遭庫山此戰打擊後,定會加強防備,我方奇襲也將失去可能。

  這種情況之下,不可再繼續深入,因此末將建議休整一段時間,最好等新草萌發之後,戰馬有了草料,我方士兵也得到休整適應。

  兵強馬壯之時,再出擊也不遲。"

  李道宗的觀點得到許多將領的讚同;

  薛氏兄弟首先站出來,表示支持此觀點。

  跟著執思失力和契苾何力也支持這種觀點,這兩位草原上長大的胡將,把牧草看得很是重要。

  馬無草料,餓得沒力氣跑了,在這廣闊的高原地帶,如何作戰?

  用步兵兩隻腳去追擊騎著青海驄的吐穀渾軍隊,那不現實。

  李靖沒有表情,但李治卻從他眼裏看出絲絲不快。

  這時,李孝恭說,"大帥,末將有不同意見!"

  "講!"

  "末將不同意剛才諸將想法,吐穀渾軍隊來去迅速。

  以往幾次戰役,我方才回到鄯州,其已經追至城下,正是吐穀渾軍隊實力未受到重大打擊,所部仍能召集之故。

  因此,此時萬萬不能退兵。

  據情報,吐穀渾一敗之後,士氣低落,狼狽不堪,斥候亦絕跡,伏允與其部下意見也出現紛爭,取之易如拾芥。

  此時我們不乘勝追擊,必定要後悔的,"

  李孝恭慷慨激昂說著,"若我方一直窮追不舍,定出乎吐穀渾軍隊意外。

  出其不意而殲之乃上策,我軍士氣正旺,即使吐穀渾軍隊逃到河源、柏海,我方也可一路追擊將其殲滅。"

  作為出征大軍中的另一名副帥,李孝恭正鬱悶著。

  此時大唐~軍中除李靖外,他李孝恭也算是個數一數二的戰將。

  如今首戰李道宗所部取得如此成果,讓他心裏不是味兒,而且還是在他李孝恭反對出戰的情況下取的。

  李治聽李孝恭的一番話,心裏暗暗道,這才像是李孝恭作為一員虎將的真色。

  隻是你不知道,沒有對方的斥候,一是被大火所阻,再者有斥候也都被我們收拾了。

  也奇怪這李道宗和李孝恭這兩員李靖的副帥,為何總是持不同意見?

  並且,這兩人還都是李治的皇叔。

  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淵堂侄。

  李孝恭的祖父李蔚,是唐國公李虎的第七個兒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

  上次鄯州軍事會議時,李孝恭認為敵方已經探知我方意圖,收縮後撤,我方已經失去出其不意的先機,不宜貿然深入作戰,李道宗卻是一力堅持以精騎快速突進,殲滅吐穀渾軍隊的有生力量。

  而如今,李道宗的想法發生了變化,建議軍隊後撤回到鄯州一帶休整,待牧草新長,牛馬壯肥,我軍休整完畢後再進擊,但李孝恭卻提議一鼓作氣,窮寇宜追。

  你哥倆怎麽老是唱對台戲?

  這時李道宗再次站出來說,如今吐穀渾軍隊遭到我方重創,必然防守十分嚴密,我方沒多少機會可趁,正麵攻擊傷亡一定很是慘重的,建言李靖不可冒進,待草長馬壯時再進擊;

  而李孝恭也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宜乘勝追擊,說著說著,兩人竟當堂在帥帳裏大吵起來。

  李道宗指責李孝恭首功被他搶了,不服氣,所以想著自己立功,不顧將士的死活而要求追擊;

  而李孝恭說李道宗一戰雖然取勝了,但看到所處地勢的險要,膽也變小了,特別是看到那場大火後,更是害怕了,所以不敢進擊。

  兩人一你言我一語,吵得麵紅耳赤,青筋暴跳。

  李治看了看李靖,卻見他並沒驚異的表情,一副挺有興致看著兩人吵架,還對李治眨眨眼,李治更是不明事理。

  諸將更是一副吃驚看著場上的李道宗和李孝恭在那裏鬥嘴,甚至還想動粗。

  "夠了!討論軍事行動的會議,如此吵鬧,成何體統!"

  在兩人吵得口水都快噴到對方臉上時候,冷不防傳來李靖的猛喝聲,把場上的諸將都嚇了一跳。

  吵得正熱鬧的李道宗和李孝恭立馬停止口水仗,咽了咽唾沫退下來,末了還不服氣相互瞪一眼。

  "還有誰有不同意見?"李靖再次問。

  "大帥,末將有說法。"李治向李靖行了一禮道。

  "講!"

  "吐穀渾軍隊雖然放火燒毀牧草,使我方失去天然草料補充,然我軍攜帶草料暫時可補充一陣。

  這日子已經是四月,天氣轉暖,新草萌發在即,隻需十數日,或者數十日,即有新草萌出。

  而與我們一般,吐穀渾軍隊因這場大火,也是失去天然的草料來源。

  且他們剛遭此大敗,士氣低落,狀況並不比我方好上許多。

  吐穀渾軍隊燒毀牧草,正說明我方庫山一戰的勝利,對其心理上的構成沉重打擊,妄想以此阻止我方的追擊。

  若我方停止追擊而退兵,那不是正中吐穀渾軍隊的算計?"

  李治看著帳內的諸將娓娓而道,"庫山一戰,我方繳獲敵方大量牲畜及草料,都可補充於軍中。

  若再一戰,能殲其眾,獲其糧草牲畜,也可補充於我軍中……

  而且,這場大火也隻是燒毀了附近幾百裏的牧草。

  另外,我大營中現在有許多的大米,是我師父前幾天派人送來的,還有蔬菜。

  所以,大家隻需要關注草料、不需要擔心沒有糧食。

  等會散會後,請兩位皇叔派人來我營中拉大米,大米管夠,蔬菜管夠。"

  。